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6407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本预案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制定和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化工有限公司

专项应急预案(装置区)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综合考虑,************化工有限公司装置区,主要事故类型有火灾,爆炸事故,中毒事故。

1.1火灾、爆炸事故危害分析

物料属于低闪点易燃液体,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是危险化学品跑、冒、滴、漏;易燃液体溶剂挥发遇明火有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1.2中毒危害分析

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有设备损坏或操作失误引起泄漏,有毒物质释放,可以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超前原则

事故管理是一种超前的管理行为,效益是“隐性”的,成效滞后。

不能因事故出现的概率小,效益“隐性”而掉以轻心,忽视管理。

事故管理必须以超前原则加强工作管理,做好各项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

(2)兼顾融合原则

兼顾融合原则是指日常的事故管理工作必须与其他有关的管理融合起来。

(3)动态控制原则

事故的管理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工作中心,我们的管理工作重点也应作相应转移,以适应形势的相应变化,这就是事故管理的动态控制。

(4)刚柔相济原则

根据事故管理的特点,我们应该采取刚柔相济的手段,一方面应该依据法律、法规、制度、规程等进行刚性管理;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演练、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等措施进行柔性管理。

(5)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切实把保障员工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6)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坚持“宜散不宜聚、宜疏不宜激、宜快不宜迟”的原则,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7)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充分发挥单位各部门的作用,依靠员工总体的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指挥部应急救援机构

指挥部设立综合组、抢险救援组、现场紧戒与紧急疏散组、后勤保障组。

 

指挥长:

********

副指挥:

*******

综合组:

***********

抢险救援组:

**********

警戒疏散组:

**********

后勤保障组:

*****

成员:

*****************************

3.2职责

3.2.1指挥部职责

1、总指挥决定启动和终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3、负责人员、应急资源、应急队伍的调动。

4、接受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调动。

5、组织召开重大救援具体方案的讨论并决策批准。

6、组织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7、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8、组织保护事故现场。

3.2.2综合组

由生产经营部、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组成,生产经营部主任任组长,办公室副主任任副组长。

主要职责:

(1)在发生重大事故时,紧急通知指挥部成员赶赴现场。

(2)根据事故状态,组织研究具体施救方案。

(3)负责指挥部组建,人员签到,保持与各专业组联系,传达指挥部指令,及时收集专业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4)负责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救援工作的重大问题。

(5)根据灾害后果的预测,在指挥部的授权下,向台安县政府、业务单位求援。

3.2.3抢险救援组

由生产经营部、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组成,生产厂长任组长,生产经营部副主任任副组长。

主要职责:

(1)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态扩大。

(2)负责组织或配合专家组对危险源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进行技术论证,报指挥部决策。

(3)负责或配合专家组对泄漏物的引流、堵漏方案的论证与审定。

(4)负责或配合有关部门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和转送伤员。

(5)配合消防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3.2.4现场紧戒与紧急疏散组

由办公室、和销售部门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1)根据事故划定的危险区、缓冲区、安全区,在总指挥部的授权下,设立警戒或配合有关部门设立警戒。

(2)根据事故划定的危险区、缓冲区、安全区,在指挥部的授权下,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危险区内人员的撤离和疏散工作。

(3)负责事故现场摄像、录像,并绘制事故现场示意图。

(4)配合警戒和疏散过程的宣传工作。

(5)执行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3.2.5后勤保障组

由办公室、生产经营部、财务部、汽车队等单位和部门人员组成,综合管理部主任任组长,财务部主任任副组长。

主要职责:

(1)负责事故救援期间应急物资的采购。

(2)负责事故救援期间应急物资调拨的组织运输。

(3)负责组织事故救援期间生活后勤和车辆保障。

(4)组织伤亡人员的抚恤、安置,接待伤亡人员家属。

(5)执行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危险源监控方法:

对装置区使用可燃气体报警仪进行监测,塔釜采用液位上线报警监测。

危险源监控措施:

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各类阀门、仪表、流量计的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阀门严密不渗不漏、开关灵活,仪表正常运行、流量计保证不破损,保证设备安全设施的安全运行和监控。

装置区中所配备的各种液位计、仪表及可燃气体报警仪等安全设施配置齐全、运行有效。

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配备专职安全人员对装置区进行24小时监控及巡视。

4.2预警行动

1事故发生后员工要尽快将情况汇报到上一级的领导,并且逐级上报,以确保有关领导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地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2各级应急救援领导指挥机构及其办公室应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接警人员要做好详细记录,及时判断报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人员接警后,应初步拟定救援的专业队伍、专家组成人员名单、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同时将以上情况报告区专项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专项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报告领导小组组长。

需要启动区级应急预案的,由领导小组组长发布启动命令,启动应急程序。

4事故现场处置人员要及时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和群众,设立警戒范围;必要时使用检测仪器对有毒有害物质种类和浓度进行检测,对警情进行评估;有重大警情的,应通知所在地政府,统一对外发布险情;影响面较大的可以局部中断电视节目,向公众发布险情。

及时组织群众转移并妥善安置,公安部门要做好现场治安维护工作。

相邻兄弟区县边境地区发生重大警情的,应立即告知相邻区县地方政府。

5信息报告程序

5.1报警系统程序:

报警、接警、处警

5.2现场报警方式:

采用警报器和响铃报警。

电话方式报警。

5.3相关部门联系方式:

****县政府办公室(24小时值班):

************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县消防大队:

**************119

****县公安局:

****************110

县急救中心:

120

5.4报警形式,内容及通告:

报警形式:

可采用固定电话报警、移动手机报警、安排专人报警。

内容:

向接警单位,简明、扼要、报告事故真实情况,及详细地址。

以便接警单位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5.5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方式:

主要以电话为主,配备专车待命。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装置区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三级:

⑴、一级响应条件

物料泄漏,未构成停工停产威胁;

⑵、二级响应条件

物料管线泄漏、误操作------发生的火灾;造成装置停工;

⑶、三级响应条件

重大、特大火灾或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6.2响应程序

(1)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立即上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宣布启动本预案,指挥部全体成员进入应急状态,进一步明确各级人员工作职责。

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2)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协调工作组,赶赴现场,参与现场指挥机构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3)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应立即请示指挥长同意后向上一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4)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应立即通知相关应急协调机构,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入工作状态,必要时请求上级专业抢救队伍支援,依靠专业人员、技术专家开展救援工作。

(5)各应急救援机构的信息反馈系统,随时保持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的联系。

(6)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现场事故发展事态,按以上三级事故响应,合理进行资源调配,后勤保障组及时确保应急物质到达事故现场。

(7)当装置区发生火情,警戒疏散组组织无关人员,撤离现场。

监控事故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应急响应。

6.3处置措施

6.3.1装置区规模与现状

装置区现有精馏塔2座,塔釜4个,换热器5个。

附属有仪表控制间,装置泵房等。

主要生产异己烷.正己烷,所需原料为工业级6#.轻质油生产提纯,危险化学品的最大储量为35吨。

根据物料性质,装置区是公司监控的重点生产部位。

装置区现有操作工9人,分3班三倒24小时连续生产运行。

6.3.2装置区储存物料的性质

2-甲基烷(异已烷)

中文名:

2-甲基*烷

英文名:

2-methylpentane

危险货物编号:

31005

分子式C6H14

分子量:

86.17

UN编号:

1208

性状:

无色液体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已醇、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

-118

沸点(℃):

60

相对密度(水=1):

0.66

临界温度(℃):

224.3

临界压力(MPa):

3.10

相对密度(空气=1):

2.97

燃烧性: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  

火灾危险性分类:

聚合危害:

-

爆炸极限(V:

V%):

1.2-7.0

稳定性:

-

引燃温度:

():

300

禁配物:

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消防措施: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LD50:

28710mg/kg(大鼠经口)LG50:

无资料

蒸气或雾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对皮肤有刺激性。

接触后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保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保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载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后应急处理人员载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危险性类别:

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易燃液体包装类别:

Ⅰ类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时运输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内可设孔隔板以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化氧化剂、良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中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中文名:

石脑油

英文名:

Crudeoil

危险货物编号:

32004

成分:

烷烃的C4~C6

分子量:

UN编号:

1256

性状:

无色或浅黄色液体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

-2

沸点(℃):

20-160

相对密度(水=1):

0.78~0.97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相对密度(空气=1):

无资料

燃烧性:

易燃

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2 

建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B

聚合危害:

-

爆炸极限(V:

V%):

1.1~8.7级、组别:

ⅡA级T3组

稳定性:

-

引燃温度:

(℃):

350

禁配物:

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消防措施:

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的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毒性:

LD50:

无资料LC50:

16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石脑油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保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后应急处理人员载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危险性类别:

第3.2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易燃液体包装类别:

Ⅰ类储运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过错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中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石脑油

 

正已烷

中文名:

正已烷

英文名:

m-hexane

危险货物编号:

31005

成分:

C4H16

分子量:

86.17

UN编号:

1208

性状:

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

-95.6

沸点(℃):

68.7

相对密度(水=1):

0.66

临界温度(℃):

234.8

临界压力(MPa)3.09

相对密度(空气=1):

2.97

燃烧性:

极度易燃

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25.5

建规火灾危险性分类:

聚合危害:

-

爆炸极限(V:

V%):

1.2~6.9级、组别:

ⅡA级T3组

稳定性:

-

引燃温度:

(℃):

244

禁配物:

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消防措施: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

300

毒性:

LD50:

28710mg/m3LC50:

1无资料

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炎。

急性中毒:

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得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

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为甚,上肢较少受累。

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

神经-肌电图检查示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保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后应急处理人员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危险性类别:

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易燃液体包装类别:

Ⅰ类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中文名:

正庚烷

英文名:

n-heptane

危险货物编号:

32006

成分:

C7H16

分子量:

100.21

UN编号:

1206

性状:

无色易挥发液体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可混溶于乙醚,氯仿。

熔点(℃):

-90.5

沸点(℃):

98.5

相对密度(水=1):

0.68

临界温度(℃):

201.7

临界压力(MPa):

1.62

相对密度(空气=1):

3.45

燃烧性: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4

建规火灾危险性分类:

聚合危害:

-

爆炸极限(V:

V%):

1.1~6.7

稳定性:

-

引燃温度:

(℃):

204

禁配物:

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消防措施: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

300

毒性:

LD50:

222mg/m3(静脉)LC50:

78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本品有麻醉和刺激性。

急性中毒:

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眩晕、恶心、厌食、欣快感和步态蹒跚,甚至出现意识丧失和木僵状态。

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可引起神衰弱综合症,少数人有轻度中性白细胞减少,消化不良。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保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后应急处理人员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黧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