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7073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节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二节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二节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二节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二节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二节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二节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二节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二节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节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二节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节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⑴我们把L×

δ的一块钢条弯曲成曲率为R的圆弧条时,发现上面(弧内侧)的长度变短了,下面(弧外侧)的长度变长了。

根据连续原理,其中间一定存在一个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层面。

这个层面我们叫它中性层。

那么,这个中性层的位置在哪里呢?

实践证明,中性层的位置跟加工的工艺和弯曲的程度有关。

如采用一般的弯曲工艺,当R>8δ时,中性层的位置在板料的中间。

这一客观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

如果设计了这样一个圆弧条要我们加工,加工前的展开料长应该按中径上的对应弧段计算。

显然,该圆弧条的展开长度是L。

如此类推,倘要用厚度为δ钢板卷制一个圆筒,其展开长度应按中径计算,即L=πφ。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因为按中径展开,更准确一点,按中性层展开就是我们钣厚处理的基本原则。

请注意,图2-2-1中没有给出尺寸数值的单位。

未标单位不是没有单位,而是采用默认单位。

机械制造行业默认的单位是毫米。

图中长度314没有标明单位,按默认值,其单位就是毫米。

以后均应如此,恕不重述。

设计图上往往给出的是外径(φw)或者是内径(φn),展开时要换算出中径(φ)。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φ=φw-δ=φn+δ

中性层位置,可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R0=R+X0δ 

式中X0按下表取值:

表2-1 

中性层位移系数经验值

(表中,中性层距里边的距离为X0δ,板厚为δ,X0=中性层位移系数)

R/δ

0.1

0.25

0.5

1.0

1.5

2.0

3.0

4.0

>4

X0

0.28    

0.32 

0.37

0.42

0.44

0.455

0.47

0.475

⑴ 

再看图2-2-2,我们来讨论厚度对弯头装配间隙、角度和弯曲半径的影响。

已知:

直径φ 

管口角度α 

管壁厚度δ 

弯曲半径R

图2-2-2 

厚度对弯头装配的影响

一般板料切割时切口垂直于板面。

由于厚度的存在,成形后板的内外表面端线不在同一平面,直接影响按端头装配时的接口间隙、角度和弯曲半径。

图中,内半圈管外皮相接、外半圈管里皮相接。

此时中间形成空隙,其大小H=2δsin(α/2)。

同时由于中径处存在偏离,不能直接在立面图中原定位置相接,造成弯曲半径增大。

为了避免或减少板厚对弯头装配的影响,在弯头展开时,应先作接口的位置和坡口设计,然后再据此展开放样。

图2-2-2a中的做法,就是按内半圈外皮相接、外半圈里皮相接,分别调整内、外半圈的半节角度来保证尺寸、形状、位置方面的精度要求。

这种处理办法叫角度调整法。

而图2-2-2b中的做法是以中径斜面为准(斜角为α/2),内外倒坡口来形成正确的接口形状的(一般应用于厚板),这种处理办法叫坡口调整法;

至于图2-2-2c中的做法则是以中径斜面为准(斜角为α/2),将内半圈外皮处、外半圈板里皮处用锤子锤平或用切割器修平来达到目的的(一般应用于2~6mm薄板),这种处理办法叫管口修平法。

图2-2-2a角度调整法

图2-2-2b坡口调整法

图2-2-2c管口修平法

接口处理

接缝位置

单体接缝位置安排或者是组合件接口的处理看起来无足轻重,实际上是很有讲究的。

放样时通常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 

要便于加工组装;

② 

要避免应力集中;

③要便于维修;

④ 

要保证强度,提高刚度;

⑤要使应力分布对称,减少焊接变形等。

一般设计图不给出接缝位置。

放样实践中,全靠放样工根据上述原则灵活处理。

由这点区区小事,可以看出,光懂点几何作图,不懂工艺,不懂规范,不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不经过必须的放样训练,是不可能真正做好这项工作的。

⑵ 

管口位置

管口位置和接头方式一般由设计决定。

针对这些要求,展开时要具体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一般的原则是,一要遵循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既要满足设计要求,也要考虑是否合理;

二要考虑采用的工艺和工序,分辨哪些线是展开时画的还是成形后画的;

三要结合现场,综合处理,分辨哪些线是展开时画的还是现场安装时再画的。

⑶ 

连接方式

是对接还是搭接?

是平接还是角接?

是接于外表面还是插入内部?

是焊接还是铆接?

是普通接口还是加强接头?

这些都是必须了解清楚的,因为连接方式不同,展开时的处理就不同。

一旦遇上了对钣金工艺不很专业的设计人员所设计的接头和连接方式,展开时的处理就更显得重要了,因为对一个好的冷作钣金工,他不但要会按图施工,而且一旦遇上按图不宜甚至不能施工时,要拿得出切实可行的修改方案来。

⑷坡口方式

为了焊透,厚板焊接需要开坡口。

坡口的方式主要跟板厚和焊缝位置有关。

设计蓝图即便规定了坡口的形状样式,放样时还是应该画出1:

1的接口详图,以便验证设计的接头方式是否合理,或者是设计没有指明时决定合理的接头方式。

2)余量处理

余量处理俗称“加边”,就是在放出的展开图某些边沿加宽一定的“多余”边量。

这些必要的余量因预留的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如搭接余量、翻边余量、包边余量、咬口余量、加工余量等等。

余量处理的问题在“量”上,到底余多少?

留大了增加加工工作量,留少了下道工序没办法加工。

留是常识,留得合适是水平。

这个量,有时图纸上有标注,更多的时候要放样者自己把握。

如何把握?

在实际工作中并不一定是一个计算问题,有时更多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去“试”,试出一个结果来,往往更靠得住。

举一个例子。

咬口是薄板常用的连接方式,且如今咬口大多用辘骨机成形。

咬口余量怎么取?

它跟机器的性能、调整的状况、板料的长短、操作的方法等,都有关系。

因此,余量数据的取得,应该先粗算下料,上机成形,然后测量比较、修正定尺。

3.展开三方法

1) 

几何法展开

几何法展开,准确一点,应叫几何作图法展开。

展开过程中,求实长和画展开图都是用几何作图的方式来完成的。

几何法展开又可细分为许多实用方法,常用的有三种:

放射线法。

这种方法在换面逼近时使用的面元是三角形,但这些三角形共一顶点,常用在锥面的展开中。

放射线法的一般步骤是:

① 

针对某曲面的结构,依照一定的规则,将该曲面划分为N个共一顶点、彼此相连的三角形微面元;

② 

对每个三角形微面元,都用其三顶点组成的平面三角形逐个替代,即用N个三角形替代整个曲面,其替代误差随着N的增加而减小;

③ 

在同一平面上按同样的结构和连接规则组合画出这些呈放射状分布的三角形组,从而得到模拟曲面的近似展开图形;

N根据误差大小、加工工艺和材料性质等因素通过实践选择;

平行线法。

这种方法在换面逼近时使用的面元是梯形,常用在柱面的展开中。

平行线法的一般步骤是:

①针对某曲面的结构,依照一定的规则,将该曲面划分为N个彼此相连的梯形微面元;

对每个梯形微面元,都用其四顶点组成的平面梯形逐个替代,即用N个梯形替代整个曲面,其替代误差随着N的增加而减小;

在同一平面上按同样的结构和连接规则组合画出这些梯形,于是得到模拟曲面的近似展开图形;

三角形法。

这种方法在换面逼近时使用的面元是三角形,可用于柱面、锥面等各种曲面的展开,应用广,准确度高;

放射线法、平行线法适用的,三角形法,只是作图手续多一些,工作量相对大一些。

三角形法的一般步骤是:

针对某曲面的结构,依照一定的规则,将该曲面划分为N个彼此相连的三角微面元;

对每个三角微面元,都用其三顶点组成的平面三角形予以替代,即用N个三角形替代整个曲面,其替代误差随着N的增加而减小;

在同一平面上按同样的结构和连接规则组合画出这些三角形,于是得到曲面的近似展开图形;

关于这些方法,我们将通过以后的实例来促进大家的了解。

1)计算法展开

计算法展开,顾名思义,要通过计算。

其实在展开过程中,它只是用计算的方法求实长,画展开图还是用几何作图。

怎么计算?

如何弄清楚展开曲线两坐标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一般钣金制品的曲面是由基本曲面组成的,而基本曲面在立体解析几何中都确切地给出了解析式。

由这些联立方程组可以求出空间相贯线的联立方程组,进而求得选定面上的相贯线方程和实长方程,于是展开曲线上预设各点的坐标就能一一计算出来。

这种通过解析方程来进行展开计算的方法也叫解析法展开。

它当然归属于计算法,限于篇幅,此处就不多讲了。

展开实践中还有一种表格法,亦称查表法,即按项目、参数事先计算好数据,列成表格,使用时查表取数求得实长,再去画展开图。

这种方法不过是计算法的演化,无须分列。

计算机辅助展开

计算机在钣金设计制造中的应用之一即是计算机辅助展开和计算机辅助切割,在数控切割机上,二者甚至可以同时完成。

计算机辅助展开的应用软件不少,多以薄钣件设计为主,兼有展开功能;

方法上则分参数建模和特征造型两大类;

应用中各有特色,尤其是电子电气的薄壳箱体制作,精彩到美仑美奂的地步。

对于大型纲结构、厚板制件,计算机辅助展开仍然走的是传统展开的路子,计算展开图中的各项数据,展开画图。

其中,在电脑上用几何法展开,快捷精确,数据一点就来,效果很好。

显然,在今后的钣金制造中,CAD、CAE、CAM、CAPP将大行于世,因为它们不仅是完美的助手,而且是创新的平台。

但它仍在发展之中,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如数控激光切割,切割头的角度还不能数控;

切割头活动的范围有限;

机位固定,不适于流动作业;

它的价格不菲,尚未普及等等。

正是上述原因,我们这次展开放样训练,选择的是比较直观的传统几何法模式。

4.常用三样板

样板的应用与分类

为了避免损伤钢板,我们一般不在钢板上直接放样,而是通过放样,制作样板,再靠准样板去钢板上画线。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避免把展开放样时的诸多辅助线和中心点都划在或打在钢板上,造成钢板表面损伤;

二是样板重复使用,在多件制作时的优越性更明显,而且借助样板我们可以在钢板上套料排图,能使材料得到充分利用。

放样时一般要做三个样板。

除了下料用的展开样板外,还有成形时检测弯曲程度的成形样板和组装时检测相对角度、相互位置的组装样板。

这两种样板通常又叫作卡样板。

外包样板、内铺样板与平料样板

样板因使用场合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常用的有外包样板、内置样板与平料样板。

平料样板用得最多,此前我们提到的样板都是成形前的平料样板。

但有时候我们需要在成形后的钣料上画线,这时就要用到外包样板或内铺样板了。

管外画线,用外包样板;

筒内画线,用内铺样板。

如制作直径不很大等径焊接弯头,工艺上宜先卷制成管子,后切割成管段,再组焊弯头,这种情况下就要准备外包样板。

而在大管大罐内画线开孔那就要用内铺样板。

特别指出的是:

平料样板号料,弯曲的是板料,板厚处理考虑的是板料厚度;

外包样板和内铺样板号料,弯曲的是样板,板厚处理考虑的是样板的厚度。

样板的材料与制作

制作样板的材料常用的有厚纸板、油毛毡和薄铁皮。

这些材料各有其长,根据需要选用:

厚纸板性价比小,适宜作小样板;

油毛毡拼接方便,适宜画大的展开图,应用广泛,但不能多次使用;

薄铁皮做的样板尽管价格偏高,但强度与刚度都好,精确耐用,便于保存,特别适于批量生产,更是作卡样板的首选材料。

5.展开精度控制

样板既然叫样板,就不能走样,必须很精确。

用行话说,样板必须精度高,误差小。

影响样板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原理误差、实长误差、作图误差和样板制作误差。

以下逐项分析:

原理误差

前面说过,展开的原理是逐步逼近。

逐步逼近的每一步都是近似的,当然每一步的结果都有误差,这种误差就是原理误差。

但是这种误差好控制,从定性角度看,只要增加等分点就可以了。

然而从定量分析,随着等分点的增加,作图工作量也成倍增加,麻烦出来了。

实践中我们常用的处理办法是:

⑴ 

以规则曲面代替不规则曲面,以曲线长代替直线长,在不增加等分点的前提下取得更精确的展开效果;

⑵ 

分析曲线走向、曲率、极值、拐点,在曲线急剧变化段多插点,在平缓段少分点,这样只增加不多的几个点等分点翻倍的展开效果;

⑶ 

利用以画展开图不要的去掉部分作另一个展开图形,如等径三通插管展开图和主管开孔展开图就共用同一条展开线。

2) 

实长误差

实长误差指求实长时产生的误差,它与求实长的方法和计算、作图等操作有关。

且不论操作方面的随机误差,控制实长误差关键是求实长的方法是否正确。

如果采用几何法展开,作图误差对求得的实长影响也不可忽视。

3) 

作图误差

画(划)线作图是一项精细操作,技巧性强,综合性强。

说它是精密操作,因为展开放样精度要求高。

俗话说,“长木匠,短铁匠”,对钣金工而言,展开放样的图样最终要在钢板上画线下料,钢板料长了大了还好处理,短了小了那就难办了,一旦质量要求高,下短`下小的料就只能报废。

说它技巧性强,是因为它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功夫,它要求的不仅是正确、精确,而且要快捷,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锻炼,才有炉火纯青的表现;

说它综合性强,因为画准一条线是基本操作技能,怎么画,画在哪里是高级运用技能。

不懂钣金制作工艺,不熟悉展开放样方法、不掌握误差的放大缩小的趋向、不会控制累积误差大小,不会选择插值的位置与点数…肯定是画不出也画不好展开图的。

减少作图误差是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

尺寸误差、点位误差一般控制在0.25mm以下。

目前精确作图的最好方法是计算机辅助展开。

在计算机上用几何法作图,既形象又精确。

在常用的绘图软件中,AutoCAD的二维图是很优秀的。

钣金展开图正是平面图形,用AutoCAD做展开放样,效果够好的了!

4) 

样板制作误差

样板制作主要靠制作者的手面功夫。

如果制作者钳工基本操作掌握的好,操作熟练,运用良好,做出来的样板比画出来的展开图应该还要精确。

方法可以从书本上学得,技能必须在实践中练就。

由于这项技能是练出来的,所以我们要求钣金实训的前导课程是《钳工实训》和《焊接实训》。

总之,正确展开并保证精度,涉及诸多因素影响,需要协调控制。

真正要做好它,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解决的办法,一是学二是练,功到自然成。

因为,它是一门专门技术,需要认真学习,文化程度差的更需要刻苦学习;

其次,它是一种专门技能,不到实践中磨练是不可能形成的。

只有亲身经历过多次放样制作实践的人才会熟能生巧,把握分寸,取舍有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