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253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docx

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

2014年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

语文

说明:

1.本试卷共12页(试题卷分Ⅰ、Ⅱ卷,共8页;答题卷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区域内,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

(每小题,每个2分,共2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瞰望(kàn)陨落(yǔn)亵读 脑羞成怒

B.荣膺(yīnɡ)慰藉(jiè)襁褓一泻千里

C.旁骛(wù)恫吓(xià)璀璨通霄达旦

D.拮据(jù)诘难(jí)感慨翻来复去

2.下面各句中加线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他老是吮吸着,咀嚼(jǔjué)着那只小驯鹿的碎骨头。

B.春天,堤(tī)上繁花如锦幛,嫩(nèng)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C.曝(pù)着太阳,沐(mù)着飘风:

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láo),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

D.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yǒu)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suì)。

3.选择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B.广深高速公路是广州和特区深圳的重要交通要道。

C.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注重培养自己解决问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D.随着电脑的普及,网民越来越多,随之而生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是(   )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闭塞眼睛捉麻雀。

(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4)他的头脑就象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A.

(1)对偶、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比喻

B.

(1)对偶、讽刺 

(2)比喻 (3)引用、夸张 (4)比喻

C.

(1)夸张、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夸张

D.

(1)对偶、夸张 

(2)夸张 (3)引用、比喻 (4)象征

5、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以细腻的笔触写了“我”在少年时代的一段生活经历,表达了“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其中“月夜行船”部分童趣盎然,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永恒的魅力,突出了“我”对江南水乡生活的热爱和留恋。

B、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描述了大家认真而凝重地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景,表达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精神。

这篇文章也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

热爱自己国家的语言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每个人都应该把学好自己祖国的语言作为热爱祖国的神圣职责。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问“月”,创造了一幅神话般的美丽境界;下片问“天”,表达了作者苏轼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

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6、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的再现了19世纪80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的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选段),完成7—10题。

(8分,每小题2分)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①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

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

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套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第二碳足迹。

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

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

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

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

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

水稻生产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

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度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费源和资金。

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冯云有删改)

7.下列说法与“低碳生活"无关的一项是()

A.低碳生活指的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

B.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

C.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

D.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

B.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C.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

D.女性消费化妆品的碳足迹仅属于第一碳足迹。

9.对文章第三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B.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

C.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D.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

10.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去掉后,语意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A.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

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B.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

C.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D.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一、基础知识。

(14分)

11、按要求填空。

(8分,每空1分)

①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中抒发作者对祖国真诚的爱的句子是?

           ,。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

           ,          ?

“酒”是古往今来诗人吟咏的一种特殊的意象。

请从你积累的诗句中,写出一句与“酒”有关的完整诗句    ,。

(课内外均可)。

12、诗词鉴赏(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以一个“”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2分)

(2).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13.综合性学习(4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感恩节前夕,某报社联合网站邀请网友参与“和父母的距离”的问卷小调查,共有数百位网友投票。

调查显示,有7成以上网友和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生活,距离1000公里以上的有1/4。

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见到父母,他们大多是远离家乡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

有35%以上的网友说,一年中陪父母的时间不到10天;1/3的网友则只有在黄金周或小长假才会回去陪父母。

材料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宁市空巢老人约8万户,35%的老人感到生活孤独,对他们来说,节日送东西不在礼物多少,重在心意。

材料三:

天猫对11月22日至11月28日在天猫上购买鲜花速递、美容保健、首饰等各类感恩节产品的消费数据统计,做了趣味排行。

其中,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以购买感恩节类产品总体金额最高,排行“最舍得给妈妈花钱”省份前三。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2分)

        

(2)结合前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分)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14分)

①那个微凉的午后,我正在家里准备着第二天的出差行李,门铃突然响了,邮递员将一封普通的信件递至我手中,然后转身离去。

②拆开信封一看,里面有两张信纸,一张上面只是写着零星的几个不规则的字——老师,我想做您的学生;另一张是密密麻麻的成人字迹,意思是他的孩子先天弱视,只能艰难地看见很近很近的事物,因此在学校里常被同学们嘲笑和捉弄,孩子虽小,但懂事,受了委屈不说,只是一个人偷偷哭泣。

家长为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便让她退学在家了,可孩子实在喜欢读书,于是,家长经别人介绍,给我写了这封信,请求我能单独给她辅导功课。

③看着那些雀跃在泛黄信件上的深情字语,再看看孩子那稚嫩的字迹,我似乎看见家长那期许的目光和孩子趴在桌上,头努力低着,一字一字在信件上写字的情景。

心被濡湿,倏然难过起来,难以言表。

我拿出手机,拨打信件上留下来的电话号码,允诺免费给孩子复习功课,直到她重新上学为止。

电话那头,是家长的万般恩谢。

④那一个春风轻拂的周末,我见到了我的这位学生——一个非常拘谨而有礼貌的女孩子。

扎着两个马尾辫,穿着整齐干净的衣服,笑起来,脸颊两边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

可也许因为知道自己视力不好,总是微微低着头,似乎显得有些自卑。

 ⑤第一次见面,我没有直接给她补习功课,而是给她讲了许多童话故事,如《大灰狼与小白兔》《国王与大臣》《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等,以此来增进我与她之间的感情,好进一步了解她。

她听得非常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兴趣盎然的样子。

时光匆匆,一个小时似乎瞬间而过,转身离开前,我给她做了一道测试题:

让她从前面的几个故事里,随意抽取一个关键词,然后简单地造个句子。

她选择了“撒谎”一词,然后思考了两分多钟,一字一顿地说出了她造的句子——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

说完,她捂着自己的小手,似乎非常期待着我的肯定。

⑥这一句话,确实是我所未想到的,把月亮比拟成孩子,可以。

可是为什么会“撒谎”?

句子应该还没说完整啊。

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于是沉默了一会说:

“再认真想想噢,老师下次课来告诉你答案。

⑦走在回去的路上,脑子里反复回想着刚才的那一幕——在离开的时候,我似乎见到了那浅淌在她眼角的泪。

想到眼泪,我猛然大悟:

对啊,她是个弱视的孩子,只能非常艰难地看清眼前的景物,而月亮,或圆或缺,她又怎能知晓?

于她而言,她只能从书本上或别人口中知道月亮的形状,有人说它像一艘弯弯的船,而有人却告诉她那是圆圆的满月。

既然她从未看过月亮,而月亮又无端变化,她便自然觉得它就是一个会撒谎的孩子。

如此想着,我自责不已,她的造句是想让我这位老师告诉她困惑在她心中已久的确切的答案,而我的回答,却如一阵冰冷的风,让她原本生机勃勃的春天迎来阴霾寒冷的冬日。

⑧第二天在学校上课,我拿她的造句“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问学生们是否正确,几乎是一大半的学生都否定了这个句子。

可当我将女孩的故事陈述给他们听时,那些幼小的善良的心灵一下子便被感动填满,千万般要求我带他们去见这位女孩子。

⑨当我们40多位学生排成一排,依次出现在孩子家里,并说着“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的造句真美时,女孩愣住了,然后冲上来,抱住我,哭了。

她说,从来没有人对她这么好。

最后学生们相拥一起,强烈要求女孩跟他们一同到我们的学校上学读书,做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女孩允诺了,那是她第一次,抬起头,正视我们。

那浅浅的酒窝里,绽出一朵灿烂的自信之花。

⑩数日后,我收到了女孩家长的来信,信的结尾这样写着:

“孩子从未见过月亮,也看不见,但是,老师您却在她心中勾勒出一轮美丽的月亮。

相信,那皎洁的月光,会让她走出迷顿、困惑与自卑的时光……”

 ⑪读完信,心中徜徉着一种温暖的幸福感。

是啊,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这是我听过的世上最动人的句子。

                (作者:

陈晓辉)

14.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处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分)

午后收信,允诺辅导→→回去路上,深深自责→→数日之后,家长来信

15第④段运用了几种描写方法?

从中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

(4分)

        

        

16.分析第⑦段中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分)

        

17.第⑨段末尾说“那浅浅的酒窝里,绽出一朵灿烂的自信之花”,请你联系小女孩与老师初次见面时的情景,说说此时小女孩心里在想些什么。

(2分)

        

18.作者为什么说“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这是我听过的世上最动人的句子”?

请结合全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3分)

        

(二)伯乐就是你自己(10分)

①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功德无量。

然而茫茫人海之中,这样的“伯乐”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

韩愈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我却要说:

“千里马,你要做自己的伯乐!

②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安东尼•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指出:

“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

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

”既然如此,我们还等什么,为什么不去做自己的伯乐呢?

③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句名言:

“人贵能自我发现。

”也就是说,你要做自己的伯乐。

他本人经过多年的左冲右突,发现了自己写作方面的才能,寻求到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正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才勇敢地将自己的才能展示给了众人,他就是自己的伯乐!

④毛遂地位卑微,却果敢得令人钦佩,在赵国被秦军围困的关健时刻,他不顾旁人的鄙夷和耻笑,挺身而出,鼎力自荐。

楚国宫殿之上,他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出兵,救国民于水火之中,留下了“小蔺相如”的美称。

毛遂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正是因为他敢于发现自我,欣赏自我,敢于做自己的伯乐。

⑤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千万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当义无反顾地向毛遂学习,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然后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把自己“荐”出去,去一展自己的风采,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万万学不得那个才高八斗、计谋超群的姜子牙,他用几乎一生的时间来等待伯乐发现自己,要不是在垂老之年偶遇周文王,他的才华险些就被自己的消极等待给埋没了。

⑥我们常常惊羡别人的成功,却往往忽视自己的努力;常常嗟叹命运不公,却很少发掘自己的潜质。

那么,从现在起做自己的伯乐

吧,别让自己把自己埋没,努力地去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并将其发扬光大。

把我们心中的巨人唤醒,让我们发现自己、赏识自己,看准正确的人生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总有一天,我们会走进自己心中的圣殿。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0.文章第②段引用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安东尼·罗宾《唤醒心中的巨人》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2分)

        

21.第⑤段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1+2+1=4分)

        

这段引用了一个成语是:

22.第⑥段中划线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2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一般情。

”对曰: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乱,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糜,故逐之。

23.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2分)

小惠未徧()一鼓作气()

24.翻译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一般情。

        

25.表明全文线索(文眼)的词语是   ,写出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两例)(3分)

答:

    

26选文中哪句话与下面材料中的思想相吻合?

请把他摘录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齐桓公问管仲曰:

“王者何贵?

”曰:

“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

“作为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之则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答:

        

28.课文用简练的笔法勾勒了鲁庄公的形象,不少教材说他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军事上急躁轻进。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要求有理有据,字数不超过50字)(3分)

答:

        

        

六、写作(50分)

29.从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俱全。

请自拟一个包含“的味道”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除诗歌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以“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为题,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姓名和所在学校、班级的名称。

 

2014年南充市高中招生试题

语文答题卷

说明:

1.本试卷共12页(试题卷分Ⅰ、Ⅱ卷,共8页;答题卷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区域内,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每个2分,共2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一、基础知识。

(14分)

11、按要求填空。

(8分,每空1分)

①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中抒发作者对祖国真诚的爱的句子是?

           ,。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

           ,          ?

“酒”是古往今来诗人吟咏的一种特殊的意象。

请从你积累的诗句中,写出一句与“酒”有关的完整诗句    ,。

(课内外均可)。

12、诗词鉴赏(4分)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以一个“”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2分)

(2).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13.综合性学习(4分)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2分)

        

(2)结合前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分)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14分)

14.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处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分)

午后收信,允诺辅导→→回去路上,深深自责→→数日之后,家长来信

15第④段运用了几种描写方法?

从中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

(4分)

        

        

16.分析第⑦段中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分)

        

17.第⑨段末尾说“那浅浅的酒窝里,绽出一朵灿烂的自信之花”,请你联系小女孩与老师初次见面时的情景,说说此时小女孩心里在想些什么。

(2分)

        

18.作者为什么说“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这是我听过的世上最动人的句子”?

请结合全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3分)

        

(二)伯乐就是你自己(10分)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0.文章第②段引用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安东尼·罗宾《唤醒心中的巨人》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2分)

        

21.第⑤段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1+2+1=4分)

        

这段引用了一个成语是:

22.第⑥段中划线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2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曹刿论战

23.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2分)

小惠未徧()一鼓作气()

24.翻译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一般情。

        

25.表明全文(文眼)的词语是   ,写出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两例)(3分)

答:

    

26选文中哪句话与下面材料中的思想相吻合?

请把他摘录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齐桓公问管仲曰:

“王者何贵?

”曰:

“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

“作为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之则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答:

        

28.课文用简练的笔法勾勒了鲁庄公的形象,不少教材说他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军事上急躁轻进。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要求有理有据,字数不超过50字)(3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