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7445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文档格式.docx

动词,类推, 

为与此同类 

名词,种类,④子:

子墨子闻之 

子,先生,老师 

愿借子杀之 

子,您;

⑤说 

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请说之 

说,解释,陈说。

⑥然: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这样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但是;

⑦之:

为楚造云梯之械 

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

宋何罪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的”,结构助词 

⑧起:

出发、动身 

起于鲁 

起身 

子墨子起,再拜;

⑨以:

将以攻宋 

凭借 

认为 

用;

⑩而:

: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表承接。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表转折,“却”。

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表承接。

公输盘诎,而曰——表转折,“却”。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表转折,“却”。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表转折,“却”。

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表承接。

4.通假字

①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 

②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 

③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④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中考试题】 

(一)阅读《公输》《曹刿论战》,完成1~5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

“未可。

”齐人三鼓。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日: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日: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固之器。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日:

“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选自《公输》)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 

(于是) 

②公问其故 

( 

原故、原因)

③望其旗靡 

(倒下) 

④公输盘诎 

) 

(“诎”通“屈”) 

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

既克,公问其故 

B 

克己奉公 

克敌制胜

②例句:

A 

为民请命 

下不为例

3.对下面句子的体味,语气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输盘曰:

“吾义固不杀人。

”(傲慢横蛮不讲理)

B.公输盘曰:

“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有推卸责任,转移矛盾的心理)

C. 

王曰: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楚王的骄横自负)

D.公输盘诎,而曰:

”(公输盘恼羞成怒,暗藏杀机)

4.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大国,难测也。

答:

大国,是难以测

(2)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5.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从《公输》的结局看,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不但要从道义上揭 

露其不义,还要从实力上作好准备,这样才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大也不无借鉴意义。

孟子二章

1.重点词语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环】围。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固国】巩固国防。

【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顺】归顺,服从。

【故】所以。

【畎亩】间、田地。

【大任】重大的责任,担子。

【行拂乱其所为】行拂,所行不顺。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来【恒】常。

【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内心优困。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外患】外来侵略的忧患。

2.通假字

【亲戚湖畔之】“畔”通“叛”,背叛。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之】亲戚畔之:

代词,他 

三里之城:

助词,的 

寡助之至:

动词,到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给 

征于色:

生于忧患:

由于,在

【而】而后作:

承接连词 

而死于安乐也:

并列连词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以】以天下之所顺:

凭 

所以动心忍性:

用来

【发】发于畎亩:

举,被任用 

发于声:

表现

4.古今异义

【委而去之】古义:

放弃 

委托。

离开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 

疆域【七里之郭】古义:

外城 

姓氏

【池非不深也】古义:

护城河 

池塘。

【亲戚畔之】古义:

内亲外戚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

被任用 

送出、交付

【举于版筑之间】古义:

捣土用的杵 

建筑、修路

【举于士】古义:

狱官) 

士兵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

这 

判断动词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

征验,表现 

出征

古义──明白,了解;

比喻

5.词类活用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一般“威”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必先苦其心志】一般“苦”是形容词,在此为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一般“劳”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一般“饿”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一般“空”“乏”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贫困。

【行拂乱其所为】一般“乱”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额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一般“动”是动词,“忍”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人恒过】一般“过”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一般“入”“出”是动词,在此活用为为名词,国内、国外。

【中考预测】

(二)阅读甲、乙文,完成第6~10题

[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孟子曰:

“桀、纣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

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①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

② 

与:

同“为”,替的意思。

③ 

尔也:

而已。

④ 

原野。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1)寡助之至( 极点 

(2)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3)所恶勿施尔也(所厌恶的东西(事情)) 

(4)兽之走圹(跑)

7.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

(3分)

句子:

翻译: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8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

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2分)

9.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

(2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答“失道者寡助”给1分)

10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

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

说说你的理解。

(4分)

不一样。

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

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

【乙文翻译】

孟子说:

“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

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

得天下有办法:

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

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

得民心有办法:

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三)阅读甲、乙文,完成第11~14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

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

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

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

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选自《齐东野语》) 

注:

①血指:

伤指 

②刳(kū)取:

割取 

③郭索:

急竞爬行的样子 

④殒:

死亡

11解释句子的加点词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明白、知晓 

(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同“弼”,辅佐 

(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 

匹敌、对抗 

(4)悉可俯拾。

完全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

一个必然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译文:

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1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甲文的主要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

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

1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卒章显志 

淮北蜂很毒,尾巴上的刺可以杀人;

江南的螃蟹很威猛,它的螯可以抵挡老虎。

但是拾取蜂蜜的人不认为需要(与蜜蜂)争斗,而捕捉螃蟹的人没听说过伤手指的。

蜜蜂的蜂窝一般筑在地上或树木石头上,人发现了它所在的地方,就在夜晚拿着烈焰燃烧的火炬靠近它,蜜蜂倾巢而出飞向火焰,全部死亡。

然后(人们)连蜂房带蜂蛹一起挖取下来。

螃蟹呆在蒲草或芦苇之间,在水边上放一盏灯,(螃蟹)没有一个不争相爬行,全都是俯身捡拾即可。

(它们)只知道向着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必然的了。

鱼我所欲也

1. 

生字:

箪(dān) 

蹴(cù

羹(gēng) 

死亦我所恶(wù

2.重点词语

①得兼:

能够同时得到。

②有甚于:

比……更重要。

③箪: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④苟得:

苟且偷生。

⑤ 

患:

祸患,灾难。

⑥ 

已:

停止、放弃。

非独:

不仅仅。

⑦避:

躲避向:

从前⑧万钟:

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

⑨辨:

辨别。

⑩ 

穷乏:

贫穷。

⑵通假字得通德,恩惠、感激。

例: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① 

为:

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而为(接受)之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向为身死而不受(宁愿)②得: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感激)③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平(这种做法) 

⑷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①之:

呼尔而与之(代词 

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 

的)②而:

呼尔而与之 

(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③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比)

4.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散文家。

儒家代表,地位仅次于孔子,世称“亚圣”。

(四)阅读甲、乙文言文,完成第15~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

“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沫有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

弘范曰:

“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③出涕,曰:

“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

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

元军元帅。

②扞(hà

n):

保卫。

③泫(xuà

n)然:

水滴下的样子。

④捄:

同“救”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通“避”,躲避。

(2)天祥泫然出涕 

涕:

眼泪。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所厌恶的有比兀亡更严重的事。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 

17.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

①富贵不能淫:

①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②威武不能屈:

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18.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或“舍生取义者也”)

19.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甲文:

通过比喻引出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

乙文:

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对话、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

【乙文翻译】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元军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不叩拜,张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

文天祥与元军一起进入崖山,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说:

“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

”张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写。

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诗的末尾有这样的句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张弘范说:

“国家已亡,丞相你已经尽了忠孝之心了,如果你改变对南宋的忠心来效忠于元朝皇上,还给你宰相的官职。

”文天祥流泪说:

“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摆脱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呢?

”庄子故事两则

1.字音

相梁(xià

ng) 

鸱(chī) 

吓(hè

鲦(tiá

o) 

濠梁(há

醴泉(lǐ)

2.字词解释

①相:

辅助君主的人,这里作动词,做宰相。

②国:

国都、京城。

③止:

栖息。

练实:

竹实,竹子所结的子。

④醴泉:

甘泉,甜美的泉水。

⑤安:

疑问代词,怎么。

⑥于是:

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

⑦从容:

安闲自由;

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

⑧是:

这。

3.古今异义

①【安知鱼之乐】古义:

“怎么” 

“安全”②【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古义:

国都 

国家③【或惠子曰】古义:

有人 

或者表选择的连词

④【于是鸱得腐鼠】古义:

两个词,在这时 

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4.特殊句式:

【倒装句】搜于国中(状语后置语)

5.文学常识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五)阅读下列短文,完成20~23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确定是) 

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疑问代词,怎么)

③固不知子矣(固然) 

④请循其本(遵循)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2)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22. 

庄子坚持主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23 

在这场辩论中,究竟谁是胜利者?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利者。

庄子是靠曲解惠子的意思,才能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是惠子胜利者。

但是从辩论本身看,又是庄子胜利了。

(六)阅读下列短文,完成24~23题

管仲、隰朋①从桓公伐孤竹②,春往冬返,迷途失道。

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故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③。

”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④,而隰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⑤之智,不亦过乎!

【注】①管仲、隰朋:

都是齐桓公的大臣。

②孤竹:

即孤竹国,在今河北省。

③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据说蚁封(蚂蚁洞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处有水。

仞,古代八尺为一仞。

④圣:

精明通达。

⑤不难:

不以……为难。

⑥圣人:

古代指有智慧的人。

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从桓公伐孤竹(征伐、征讨)②蚁冬居山之阳 

(山向阳的一面。

即山的南面)

③以管仲之圣(介词,凭借)④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介词,表因果关系,因)

25翻译句子:

春往冬返,迷途失道。

春天出征,冬天返回,(于是在路途中)迷失了道路。

26短文的前一段是一个成语的出处,请写出该成语并说出它的比喻意。

老马识途。

比喻富于经验的人在工作中熟悉情况,容易把事情办好

27. 

短文点明寓意的句子是:

今人不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28.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①像管仲、隰朋这样的圣人,在“至其所不知”的时候,尚且能“不难师于老马与蚁”,这说明了人们应该向他人或事物学习有益的知识。

②要学会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

【翻译】春秋时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

“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

”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

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

隰朋说:

“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

”果然挖到了水。

象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可是今天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也不愿向别人学习,不是错得很厉害吗?

曹刿论战

1.生字读音。

曹刿( 

guì

)请见 

又何间( 

jià

)焉 

肉食者鄙(bǐ 

弗( 

)敢专也 

小惠未徧( 

bià

)牺牲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战于长勺(Chá

ngshá

登轼(shì

)而望之 

夫(fú

)战 

望其旗靡(mǐ)

2.特殊句式:

【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

“也”,表判断语气。

【倒装句】

宾语前置:

何以战?

“何”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正常语序应为“以何战?

状语后置:

战于长勺。

“于长勺”,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正常语序应为“于长勺战”。

 省略动词:

“再”、“三”后面省略了动词“鼓”。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重点字词:

【伐】攻打。

【我]《左传》是根据鲁史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

【请]请求。

【见]接见。

[间]jian,参与。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安】有“养生”的意思。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

以,介词,凭,靠。

【弗]不。

【专】独自专有。

【对]指臣对君说话。

【偏】 

同“遍”,遍及。

[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用人。

人,这里指的是一些臣子。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

帛,丝织品。

[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孚】为人所信服。

【福I动词,赐福,保佑。

【狱】案件。

【虽]即使。

【情】实情。

【察](—一)明察,弄清楚。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人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属,类。

【请]请让我。

[从]跟随,跟从。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乘】乘坐一辆战车。

【败绩]大败。

[鼓]动词,击鼓进军。

[驰]驱车(追赶)。

【辙]车轮滚过地面所留下的痕迹。

【靡]倒下。

[拭]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遂]于是,就。

[逐]追赶,这里有追击的意思。

[既克]已经战胜。

既,副词。

[故]原因,缘故。

【夫]句首发语词,表示议论或说明,没有实在意义。

【作】振作。

[再]第二次。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测]推测,估计【伏]埋伏。

(1)又何间焉 

参与 

隔开不连接)

(2)小大之狱>

(古义:

案件 

监狱 

)(3)弗敢加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