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460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6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docx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

(考试总分:

210分考试时长:

12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40小题,共计160分)

1、(4分)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一方面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大烟囱工业”,如钢铁、采矿、纺织等,被称为“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技术密集型的专业化和小型化新兴工业,如电子、核能、宇航、激光等,被称为“朝阳工业”,获得迅猛发展。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

A.国家加大干预经济力度B.政府推行“混合经济”

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D.“新经济”的全面展开

2、(4分)史载: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攻击英国的。

”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B.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C.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3、(4分)在海湾战争过去6年之后的1997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还记忆犹新地写道:

“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迅能力而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

”材料反映的信息最能说明的是

A.科技水平决定战争的胜负

B.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把人们带进了信息战争时代

C.巡航导弹的熟练操作决定战争的胜负

D.知识经济决定战争的胜负

 

4、(4分)《庄子·天下》中说,学者惠施外出游学,身后跟着五量装满书简的大车,故有“学富五车”“读书破万卷”之称,而今天的学者外出讲学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即可,下列不属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

A.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B.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

C.加快了我国工业化带动信息化的战略D.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的生活方式

5、(4分)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使身处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在网上进行实时讨论、协同研究,甚至使用网上的主机和软件资源,来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

这反映出互联网

A.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B.导致信息不再有保密性

C.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合作D.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习惯

6、(4分)1996年,克林顿正式通过因特网进行自己的总统竞选活动,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因特网获得克林顿竞选的一切信息。

有许多选民通过因特网向克林顿提出各种问题,并得到答复,克林顿被称为“因特网总统”。

这反映因特网

A.方便人们的交流合作B.维护美国政治民主化

C.使信息时代飞速发展D.取代传统的交往方式

7、(4分)1977年与1946年相比,美国对欧洲的投资增长60.6倍。

而同时期对业非拉的投资只增长35倍。

1980年的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以上是在发达国家间进行,影响二战后资本流动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第三次科技革命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8、(4分)观察下图,如果选择一个最符合这一历史现象的现代术语作为这幅图的标题,以下各项中最恰当的是

A.工业近代化B.交通立体化C.信息网络化D.农业现代化

9、(4分)“泰坦尼克”号最后一位幸存者米尔维娜·迪安于2009年6月1日去世。

她所在的“泰坦尼克”号是1912年4月15日被一处冰山撞沉的。

它在沉没前使用的求救工具不会是

A.电话B.信号灯C.电报D.互联网

10、(4分)下图所示为2016年参与新春“网络红包”活动的受访中国手机网民参与目的分布。

这主要反映了

A.中国网民规模的扩大B.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C.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D.手机日益受到广大网民青睐

11、(4分)“大数据+大生态、大数据+实体经济、大数据+大共享”,一组组关键词,不断勾画出贵州大数据发展的新蓝图。

大数据作为贵州后发赶超的路径选择,在全国实现了一系列首创之举,成效显著。

这得益于

蒸汽动力的使用B.量子论的提出

C.信息技术的发展D.内燃机的使用

12、(4分)1986年,法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

“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

这主要体现了

A.苏联在社会生活等领域落后于美国B.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C.苏联难以抵挡美国的渗透面临解体D.文化的影响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13、(4分)下面是1901年、1981年印度妇女就业分布简表。

表格信息客观上反映了印度

时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01年

74%

15%

11%

1981年

82%

7%

11%

A.现代化技术的引进B.妇女受教育程度不断降低

C.经济发展水平下降D.经济发展使妇女回归家庭

14、(4分)《互联网进化论》一书指出:

“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B.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

15、(4分)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

它给我们理想‘部族’带来了挑战,但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

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

下列对材料解读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A.因特网对每个国家利弊参半B.因特网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

C.因特网的发展会突破法律限制D.因特网的发展不应受制于政府

16、(4分)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

马里兰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收集的数据显示,我们眼下处于50年代以来全球暴力的最低点。

但我们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危险的时代:

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核扩散、金融恐慌等。

部分问题出在这里:

暴力逐渐减少,信息却不断激增。

本段材料体现作者最主要的意图是

A.“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得威胁被夸大

17、(4分)VR艺术是指以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手段,并加以运用的艺术形式。

这种艺术发展的前提是

A.计算机技术B.航天技术C.生物技术D.原子能技术

18、(4分)观察下列图片。

它们所反映的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B.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

C.知识经济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D.知识经济化和信息网络化

19、(4分)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keeweekee”,原意是“快点快点”。

它是一种多人协作的网络超文本系统,由沃德•坎宁安于1995年所创。

它可以多人维护,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

中国将这种互联网概念称为“维客”“维基”。

这主要体现了

A.信息化带来的多元文化互补B.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本位主义创意

C.西方文化对东方的冲击D.经济一体化格局的精髓

20、(4分)1967年日本学者参照“工业化”一词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

下图与“信息化”密切相关,该图主要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A.推动着社会众多领域的变革B.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结构

C.加速了世界生产的融合趋势D.使人类社会的分工更加分散

21、(4分)2008年6月美国好莱坞梦工厂制作的动画片《功夫熊猫》正式上映。

该片大量运用了电脑特效,单是制作熊猫阿宝乘“火箭椅”冲上半空一幕,便同时动用了“箭火”“光效”“爆破”“烟火轨迹”等多达54个视觉特技效果。

这最能说明

A.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B.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

C.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D.更好体现影片的主题

22、(4分)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的科技成就是

互联网B.生物工程C.航天技术D.核能技术

23、(4分)德国政府希望利用“工业4.0”的巨大潜力来夯实其制造业的基石,如果零件本身能够与生产设备进行交互,或者如果零件在需要修理时能够自我完成修理,当人、机器和工业生产过程能够实现智能联网时,就实现了“工业40”。

这表明德国经济的变革

A.兼顾到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B.突出了信息革命的效用

C.致力于挖掘德国经济的潜能D.构建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24、(4分)“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

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25、(4分)28.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

在全球化第三阶段,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的碍。

……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形成B.交通工具革新C.信息技术应用D.美苏冷战结束

26、(4分)当代物理学家沃纳·汉森伯格指出:

“在历史的进程中,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只面对自己;他们发现不再有任何其他的伙伴和敌人。

”他这样认识是因为

A.冷战结束世界趋于和平B.全球化推动世界联成一体

C.人类战胜自然取得胜利D.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

27、(4分)下图反映了

A.数字革命日益改变教育制度

B.计算机革命改变了现代文化和教育的形式

C.欧洲成为知识经济的发源地

D.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

 

28、(4分)2016年,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最开始的1分12秒就成交了10亿元,11日24时,全天交易额超1207亿,无线交易额占比81.87%,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我国司法机关也对消费者进行网购提醒(如图)。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

A.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步伐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D.是利弊共存的双刃剑

29、(4分)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重要基础的国家是

A.美国B.德国C.苏联D.中国

 

30、(4分)20世纪90年代,斯皮尔伯格创作了一部高科技大片《侏罗纪公园》。

该片大量利用电脑图像合成技术,“拍摄”出一系列在电影棚内根本无法拍摄的镜头,即后被称为电脑实验室的镜头。

电影艺术能够得到迅速发展的根本前提是

A.影像与声音合成技术日趋成熟

B.电影观众的审美需求大大提升

C.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D.20世纪九十年代以,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

31、(4分)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

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32、(4分)有学者指出:

现代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逐信息而不返”。

面对爆炸的信息,人们可能反而对自己的生命缺少体验,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渐减退乃至消失。

此材料反映

A.人们的工作、生活离不开网络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警惕网络时代带来的负面效应D.网络世界对青少年有巨大诱感

33、(4分)科技创新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

以下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促进交通运输业发生革命性变化

B.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使用,大大减轻繁重的家务劳动

C.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

D.“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34、(4分)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

机器人的使用

A.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B.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C.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D.缓解了人口压力

35、(4分)从下表《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获奖人数统计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B.欧洲国家长期拥有世界科技优势

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合作加强D.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36、(4分)下图中的机器

A.是英国工业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B.使纱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提高

C.成为一切生产部门的“万能原动机”D.标志着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

 

37、(4分)《你还记得互联网诞生前的自己吗?

》一文中说:

你可以看到许多人反对“持续插入式”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网络和社交媒体让我们觉得更不快乐,注意力分散,甚至变得更疯狂。

退出Twitter和Facebook(社交软件)似乎成为一种趋势,甚至出现了官方的“退出Facebook日”。

材料反映了互联网

A.对人们的生活没有积极意义B.极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C.以经营社交软件为主要内容D.产生的消极影响应引起重视

38、(4分)“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

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据此推知,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列应是

A.机械化、网络化、电气化B.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

C.工业化、电气化、网络化D.技术化、科学化、信息化

39、(4分)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在其著作中指出:

“新世纪开始之际,因特网使用者几乎半数在美国……芬兰的一个公司主导了移动电话市场,印度的计算机专家开发出创新型软件。

但是与此同时,在那些有办法接触计算机新技术的国家和不能接触新技术的国家之间,划开了一条鸿沟。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因特网技术的应用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B.美国成为因特网世界的统治者和垄断者

C.各国之间技术创新的竞争日益激烈D.技术差距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

40、(4分)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

”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A.受众面广,渗透性强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

C.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D.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计5小题,共计50分)

4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哪些新兴力量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标志是什么?

(2)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呈现出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请从贸易和金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标志是什么?

(3)当今信息技术深入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请回答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哪国?

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4)当今世界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对待文化的多元化?

4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点是在封建社会初创的秦汉时期形成的,从建立与巩固新的封建秩序出发,要求科学技术直接为发展生产服务就成为必然的事,因此它更多地具有实用性的色彩。

同时,由于在延续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是社会生产的基础与主体,它对科学技术能提供的经验往往是片断而零星的,不可能有其系统性,这样,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科学抽象当然多数也就只能是经验性的;同时在这样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为科学实验与观测所提供的仪器设备既有限又简陋,使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测受到限制,对其本质的揭示只能停留在描述阶段。

当然,我国古代的有些学科,像医学、数学、农学、天文学也有其独特体系,中医、中药学以四阳五行说为主导,包含八纲辩证、六经分证等一系列理论成果;数学形数结合表现出的严密细致的推理论证;以及农学中天、地、人三者统一并强调人的作用的基本理论等都是例证。

——孙亚娟《浅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概貌》

材料二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出现重大调整,由以欧美为中心向北美、东亚、欧盟“三足鼎立”的方向加速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特別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科技创新力量对比悄然发生变化,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

从2001年到2011年,美国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由37%下降到30%,欧洲从26%下降到22%。

虽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目前在科技创新上仍处于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但优势正逐渐縮小,中国、即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已成为科技创断的活化地带,在全球科技创新“蛋糕”中所占份额持续增长,对世界科技创新的贡献率也快速上升。

——白春礼《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发展的趋势,并指出其出现的背景。

(3)综合材料一、二谈谈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4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论题,撰写一个15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

(要求:

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44、(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表

姓名

生卒年代

著作

中国

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

徐光启

1562~1633

《农政全书》

宋应星

1587~1666

《天工开物》

欧洲

哥白尼

1473~1543

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

1548~1600

提出宇宙无限论

培根

1561~1628

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伽利略

1564~1642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

牛顿

1643~1727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材料三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在第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20多万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不同于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在美国首先形成。

“信息高速公路”出现后,知识的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

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大循环》杂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技突破性进步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四,概括归纳美国保持其经济领先地位的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4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引领时代

(1)图一武器最早出现于那一场世界大战?

它的动力装置来自于哪次科技革命?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次科技革命中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并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二采用了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这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为紧跟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步伐,根据图三科学家的建议,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了什么计划?

请举一例说明我国在实施这一计划期间,航空领域取得的成就。

进入90年代党和政府又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

(4)根据上述信息,谈谈科学技术与国家综合实力之间的关系。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40小题,共计160分)

1、(4分)【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产业升级,主要在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排除AB;“新经济”即知识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排除D。

2、(4分)【答案】C

【解析】材料提供的三大成果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最初用于战争,可见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故选C;材料没有揭示科技与战争胜负的关系,排除A;科技并非基于战争而发展,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二战结束的关系,排除D。

3、(4分)【答案】B

【解析】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可以得出答案,选B。

题干阐述了美国通过电脑技术击溃伊拉克武装力量的史实,排除A;材料与知识经济无关,排除D。

4、(4分)【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现代信息技术带动工业化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信息技术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世界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的生活方式,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5、(4分)【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互联网使得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说明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合作,材料强调的是人们之间合作,与时空观念、信息保密性、人民的生活习惯无关,选择C项符合题意。

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

6、(4分)【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普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美国政治选举产生重要影响,故因特网方便人们的交流合作,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因特网具有维护美国政治民主化的功能,而是强调因特网方便人们的交流合作,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信息,而是强调因特网方便人们的交流合作,排除C。

材料没有涉及传统的交往方式,也没有涉及因特网取代传统的交往方式,排除D。

7、(4分)【答案】B

【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次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合作更加紧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是影响二战后资本流动趋势的主要因素。

故答案为B项。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解体,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二战后初期针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未能真正建立,排除A、C、D项。

8、(4分)【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体现的是隔着地球在握手聊天,美元插上翅膀在全球飞翔的信息,可知是信息的网络化推动了信息交流的更快捷和资本的全球化,故选C。

材料没有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