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391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docx

医学微生物学选择题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选择题:

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个体微小;B.分布广泛;C.种类繁多;D.可无致病性;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B.放线菌;C.病毒;D.细菌;E.立克次体

3.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B.放线菌;C.真菌;D.细菌;E.立克次体

4.  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形小于1mm的生物;B.单细胞的小生物;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D.体形小于1μm的生物;E.以上均是错误的

5.与动物细胞比较,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

A.核蛋白体;B.线粒体;C.高尔基体;D细胞膜;E细胞壁

6.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A.鞭毛;B.菌毛;C.纤毛;D荚膜;E轴丝

7.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外膜;B.核膜;C.线粒体膜;D.荚膜;E.细胞膜

8.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

A.抗吞噬作用;B.产生毒素;C.耐热性;D.粘附于感染部位;E.侵袭力

9.细菌的“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

A.mRNA.;B.核蛋白体;C.质粒;D.异染颗粒;E.性菌毛

10.与细菌粘附于粘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

A.菌毛;B.荚膜;C.中介体;D.胞浆膜;E.鞭毛

11.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

A.革兰氏阴性菌;B.真菌;C.支原体;D.衣原体;E.螺旋体

12.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A.鞭毛B.细胞质C.细胞膜D.核质E.细胞壁

13.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

A.肽聚糖;B.蛋白质;C.鞭毛;D.核酸;E.脂多糖

14.细菌所具有的细胞器是()

A.高尔基体;B.内质网;C.中介体;D.线粒体;E.核蛋白体

15.与致病性相关的细菌结构是()

A.中介体;B.细胞膜;C.异染颗粒;D.芽胞;E.荚膜

16.G+与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A.聚糖骨架;B.四肽侧链;C.五肽交联桥;D.β-1,4糖苷键

E.N-乙酰葡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的排列顺序

17.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

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C.抑制细菌的酶活性;

D.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E.破坏细胞膜

18.有关G+菌细胞壁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主要成分是粘肽;B.含有磷壁酸;C.对青霉素敏感;D.含有大量脂多糖;

E.易被溶菌酶裂解

 

前18道题答案:

ECCAEAACCACAEEECDD

19.溶菌酶杀灭细菌的作用机理是()

A.裂解肽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B.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转肽酶;

C.与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E.破坏细胞膜;

20.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A.细胞壁B.芽胞C.细胞膜D.细胞质E.核质

21.G-菌细胞壁内不具有的成分是()

A.粘肽B.磷壁酸C.脂蛋白D.脂多糖E.外膜

22.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

A.粘肽B.脂蛋白C.外膜D.脂多糖E.以上均不是

23.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荚膜D.芽胞E.细胞质

24.溶菌酶对G+菌的作用是()

A.破坏磷壁酸;B.裂解粘肽的聚糖骨架;C.损伤细胞膜;

D.抑制菌体蛋白的合成;E.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桥链的联结;

25.有关质粒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因;B.为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C.具有自我复制;传给子代的特点D.可从一个细菌转移至另一个细菌体内;

E.可自行丢失

26.关于细菌的核,错误的描述是()

A.具有完整的核结构;B.为双股DNA.;C.是细菌生命活动必需的遗传物质;

D.无核膜;E.无核仁

27.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A.细胞壁B.荚膜C.芽胞D.核质E.细胞膜

28.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不应包括()

A.维持细菌固有形态;B.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C.具有抗吞噬作用;

D.具有免疫原性;E.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29.细菌缺乏下列哪种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存活()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质E.以上均可

30.有关荚膜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鉴别细菌;B.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

C.具有抗吞噬作用;D.一般在机体内形成;E.化学成分可是多糖,也可是多肽等

31.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一种是

A.色素B.细菌素C.热原质D.抗毒素E.抗生素

32.菌落是指()

A.不同种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B.细菌在培养基上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C.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D.一个细菌细胞

E.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菌

33.研究细菌性状最好选用哪个生长期的细菌()

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以上均可

答案19到33ABBEABAACCABDCB

34.有关热原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G-菌的热原质就是细胞壁中的脂多糖B.可被高压蒸气灭菌所破坏

C.液体中的热原质可用吸附剂或过滤等方法除去

D.是许多G-菌、少数G+菌的一种合成性代谢产物

E.注入机体可致发热反应

35.关于紫外线杀菌不正确的是()

A.紫外线杀菌与波长有关;B.紫外线损伤细菌D.NA.构型;C.紫外线的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害;D.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E.一般用紫外线灯做紫外线的杀菌处理

36.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是()

A.灭菌效果最可靠,应用最广;B.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的物品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D.通常压力为2.05kg/C.m2E.通常温度为121.3℃

37对普通培养基的灭菌,宜采用()

A.煮沸法B.巴氏消毒法C.流通蒸汽灭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间歇灭菌法

38.关于乙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浓度在70~75%时消毒效果好B.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定期调整浓度C.经常用于皮肤消毒D.用于体温计浸泡消毒E.用于粘膜及创伤的消毒

39.欲对血清培养基进行灭菌,宜选用()

A.间歇灭菌法B.巴氏消毒法C.高压蒸汽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E.紫外线照射法

40.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

A.紫外线照射B.干烤灭菌法C.间歇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E.高压蒸汽灭菌法

41.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A.高压蒸汽灭菌法B.流通蒸汽法C.间歇灭菌法D.巴氏消毒法E.煮沸法

42.酒精消毒最适宜浓度是()

A.100%B.95%C.75%D.50%E.30%

43.关于紫外线,下述哪项不正确()

A.能干扰D.NA.合成B.消毒效果与作用时间有关C.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

D.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E.穿透力强

44.关于消毒剂作用原理是()

A.使菌体蛋白变性B.使菌体蛋白凝固C.使菌体酶失去活性D.破坏细菌细胞膜E.以上均正确

45.紫外线杀菌原理是()

A.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B.使菌体蛋白变性凝固C.破坏D.NA.构型D.影响细胞膜通透性E.与细菌核蛋白结合

46.血清,抗毒素等可用下列哪种方法除菌()

A.加热56℃30minB.紫外线照射C.滤菌器过滤D.高压蒸汽灭菌E.巴氏消毒法

47.判断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主要依据是()

A.繁殖体被完全消灭B.芽胞被完全消灭C.鞭毛蛋白变性D.菌体D.NA.变性E.以上都不是

48.引起菌群失调症的原因是()

A.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B.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C.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明显改变D.正常菌群的增殖方式明显改变;E.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

答案BCDDEBEACEECCBE

49.关于正常菌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

B.肠道内的痢疾杆菌可产生碱性物质拮抗其他细菌;

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是需氧菌;

D.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

E.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

50.关于菌群失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菌群失调进一步发展,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症就可称为菌群失调症;

B.菌群失调症又称为菌群交替或二重感染;

C.长期使用抗生素会改变正常菌群成员的耐药性,从而引起菌群失调症;

D.可使用生态制剂治疗菌群失调症;E.内分泌紊乱也会引起菌群失调症;

51.实验室常用干烤法灭菌的器材是()

A.玻璃器皿;B.移液器头;C.滤菌器;D.手术刀、剪;E.橡皮手套

52.关于煮沸消毒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煮沸100℃5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B.可用于一般外科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的消毒;C.水中加入1-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到105℃;D.常用于食具消毒;E.不足以杀死所有细菌。

53.杀灭物体表面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灭菌;B.防腐;C.无菌操作;D.消毒;E.无菌

54.新洁尔灭用于皮肤表面消毒的常用浓度是()

A.0.01~0.05%;B.0.05~0.1%;C.1~5%;D.10%;E.2%

55.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

A.荚膜B.菌毛C.异染颗粒D.脂多糖E.磷壁酸

56.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

A.毒素B.血浆凝固酶C.热原质D.细菌素E.透明质酸酶

57.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B.菌毛C.血浆凝固酶D.芽胞E.透明质酸酶

58.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鞭毛B.普通菌毛C.荚膜D.性菌毛E.芽胞

59.革兰阳性菌类似菌毛作用的成分是()

A.肽聚糖B.M蛋白C.膜磷壁酸D.壁磷壁酸E.SPA

60.有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A.菌毛B.荚膜C.M蛋白D.血浆凝固酶E.透明质酸酶

61.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

A.H抗原B.肽聚糖C.O抗原D.荚膜多糖E.脂多糖

62.内毒素的中心成分是()

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核心多糖D.脂质AE.脂蛋白

63.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

A.食物中毒B.发热C.休克D.DICE.白细胞反应

64.关于内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D.性质稳定,耐热E.只有当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

答案AEACABCEDBCEEBAB

65.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66.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

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可制备成类毒素C.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

D.化学组成是脂多糖E.耐热

67.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A.破伤风痉挛毒素B.霍乱肠毒素C.白喉外毒素D.肉毒毒素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68.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

A.伤寒沙门菌B.霍乱弧菌C.肉毒梭菌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脑膜炎奈氏菌

69.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B.破伤风杆菌C.肉毒梭菌D.产气荚膜杆菌E.肠炎沙门菌

70.抗毒素()

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E.B+C

71.类毒素是()

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D.细菌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

72.下述细菌中可引起菌血症的是()

A.破伤风梭菌B.伤寒沙门菌C.白喉棒状杆菌D.肉毒梭菌E.霍乱弧菌

73.带菌者是指()

A.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B.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体外排菌者C.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

D.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未被彻底清除,又不断向体外排菌者

E.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并可传染他人者

74.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叙述,错误的是()

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B.与生具有,人皆有之C.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

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E.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

75.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

A.补体B.溶菌酶C.抗生素D.乙型溶素E.白细胞素

76.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B.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

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E.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77.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为()

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B.正常菌群的遗传性状改变C.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

D.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E.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

 

答案EBDCBBCBDCDED

78.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

B.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产生大量的碱性物质,能拮抗肠道细菌感染

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需氧菌,少数为厌氧菌

D.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

E.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

79.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不包括()

A.抗肿瘤作用B.刺激机体的免疫应答C.合成维生素D.与外来菌竞争营养物质

E.刺激补体合成

80.细菌由局部侵入血流,在血中繁殖,产生大量毒性物质,而引起人体中毒,称为()

A.毒血症;B.脓毒血症;C.病毒血症;D.败血症;E.菌血症

81.目前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使用减毒活疫苗比使用灭活疫苗普遍,关于其原因下述不正确的是()

A.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的持续时间比灭活疫苗长

C.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或干扰野毒株的增殖及致病作用,灭活疫苗则不能

D.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IgA,故适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

E.减毒活疫苗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即能达到免疫效果,而灭活疫苗需接种多次

82.白百破三联疫苗的组成是()

A.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B.百日咳死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C.百日咳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D.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E.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83.使用时要注意防止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制剂是()

A.丙种球蛋白B.胎盘球蛋白C.抗毒素D.白细胞介素E.干扰素

84.关于胎盘球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带中提取制备B.一般含IgMC.一般不会引起超敏反应

D.主要用于麻疹,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

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85.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内,分离病原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A.血液B.尿液C.粪便D.呕吐物E.脑脊液

86.咽喉假膜标本涂片染色后,镜检出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其临床意义在于诊断()

A.结核病B.军团病C.白喉D.脑脊髓膜炎E.百日咳

87.一般需经3~4周培养才能见到有细菌生长的细菌是()

A.结核分枝杆菌;B.淋病奈氏菌;C.空肠弯曲菌;D.炭疽杆菌;E.军团菌

88.在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B.采取局部病变标本时要严格消毒后采集C.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D.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标本E.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

89.关于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时错误的是()

A.试验阳性说明机体接触过相应的病原体;B.单次试验阳性不能完全证明新近感染;

C.试验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D.试验阳性即有诊断意义

E.双份血清标本,后者抗体效价比前者高四倍或四倍以上时有诊断意义

答案DEDDBCCACABD.

90.不符合脑膜炎球菌送检标本要求的一项是()

A.采集标本注意无菌操作;B.根据该病原菌主要存在部位;C.采集标本一般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D.采集的标本要立即送检;E.标本送检过程中要立即保持低温和干燥.

91.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耐盐性强B.在血平板上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C.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时病变比较局限D.不易产生耐药性,抵抗力强E.革兰阳性菌

92.下列哪项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点()

A.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B.产生溶血素C.分解甘露醇D.产生耐热核酸酶

E.胆汁溶解试验阳性

93.葡萄球菌致急性胃肠炎的致病因素是()

A.杀白细胞素B.溶血毒素C.肠毒素D.血浆凝固酶E.红疹毒素

94.SPA在致病中的作用是()

A.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因其有抗原性C.是一种毒素D.能破坏吞噬细胞

E.在菌体表面形成保护层

95.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是()

A.营养要求高,必须在血平板上才能生长B.均能产生金黄色色素C.分解菊糖产酸D.耐盐性强,可在含10%~15%NaCL的培养基中生长E.专性需氧

96.关于乙型溶血型链球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链球菌属中致病力最强的B.感染容易扩散C.可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

D.产生多种外毒素,故可用类毒素预防E.对青霉素敏感

97.肺炎链球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A.内毒素B.外毒素C.荚膜D.菌毛E.侵袭性酶

98.关于淋球菌,下列错误的是()

A.Gˉ肾性双球菌B人是本菌唯一宿主C.通过性接触传播D.新生儿可经产道传播E.女性感染者比男性严重

99.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

A.产褥热B.风湿热C.猩红热D.波状热E.以上都不是

100.下列哪种细菌感染一般不侵入血流()

A.葡萄球菌B.淋球菌C.脑膜炎球菌D.伤寒杆菌E.链球菌

101.可与IgGFc段结合的细菌表面蛋白是()

A.M蛋白;B.Vi抗原;C.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D.炭疽杆菌荚膜多糖抗原;E.大肠杆菌K抗原

102.能产生SPA的细菌是()

A.葡萄球菌B.乙性溶血型链球菌C.白喉杆菌D.百日咳杆菌E.肉毒梭菌

103.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症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B.衣原体C.产气荚膜梭菌D.肺炎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

104.根据抗原结构分类,链球菌分20个群,对人致病的90%属于()

A.A群B.B群C.C群D.D群E.E群

105.亚急性心内膜炎是一种()

A.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B.衣原体引起的感染;C.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

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答案EDECADDCEBDCAEAD

106.治疗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应首选的抗生素是()

A.链霉素;B.青霉素;C.灭滴灵;D.红霉素E.克林霉素

107.关于肠道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所有肠道杆菌都不形成芽胞;B.肠道杆菌都为Gˉ杆菌;C.肠道杆菌中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D.肠道杆菌中非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E.肠道杆菌中少数致病菌可迟缓分解乳糖

108.肠道杆菌不具有的一种抗原是()

A.M抗原;B.H抗原;C.O抗原;D.K抗原;E.Vi抗原

109.伤寒杆菌Vi抗原变异属于()

A.毒力变异;B.耐药性变异;C.菌落变异;D.形态排列变异;E.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变异

110.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O血清型是()

A.O6;B.O25;C.O157;D.O111;E.O158

111.我国城市水饮用卫生标准是()

A.每1000ml水中不得超过3个大肠菌群;B.每1000ml水中不得超过10个大肠菌群

C.每100ml水中不得超过5个大肠菌群;D.每100ml水中不得超过30个大肠菌群;

E.每500ml水中不得超过3个大肠菌群

112.我国卫生标准规定:

瓶装汽水、果汁等饮料每100ml中大肠杆菌不得超过()

A.3个;B.5个;C.10;D.50;E.100

113.引起肠道疾病的无动力细菌是()

A.沙门菌;B.霍乱弧菌;C.副溶血性弧菌;D.痢疾杆菌;E.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114.志贺菌的抗感染免疫在消化道粘膜表面主要的抗体类型是()

A.IgM;B.IgG;C.IgD;D.分泌型IgA;E.IgE

115.伤寒杆菌破溃后释出内毒素使()

A.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升高;B.体温不变,外周血白细胞升高;C.体温不变,外周血白细胞降低;D.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E.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不变

116目前筛查伤寒带菌者的方法是检.测血清的()

A.O抗体;B.H抗体;C.K抗体;D.Vi抗体;E.O加Vi抗体

117.肠热症发热一周内,检出伤寒沙门菌最高阳性率的方法是()

A.血培养;B.尿培养;C.便培养;D.痰培养;E.胆汁培养

118.肥达反应阳性开始于病程的()

A.第1周;B.第2周;C.第3周;D.第4周;E.第5周

119.伤寒病人进行粪便培养致病菌的最好时期是()

A.潜伏期末;B.发病1~4天;C.发病5~10天;D.发病2~3天;E.发病4周之后

120.肥达反应有诊断价值的抗体效价,通常是()

A.O凝集价≥1:

40,H凝集价≥1:

40;B.O凝集价≥1:

80,H凝集价≥1:

160;

C.O凝集价≥1:

40,H凝集价≥1:

160;D.O凝集价≥1:

160,H凝集价≥1:

80;

E.O凝集价≥1:

80,H凝集价≥1:

80

答案BCAACABDDDDABDB

121.关于大肠杆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B.有鞭毛能运动;C.所有大肠杆菌均是条件致病菌;

D.在卫生细菌学中有重要意义;E.是泌尿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

122.伤寒杆菌Vi抗体的检查可用于()

A.早期诊断;B.判断预后;C.检查免疫力;D.调查带菌者;E.以上都不是

123.伤寒的并发症肠穿孔和肠出血常发生在()

A.病程第一周;B.病程第二周;C.病程第二周至第三周;D.病程第三周;E.病程第四周

124.肥达反应的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