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7774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9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文档格式.docx

4.3.1用于业务分类的IP优先权12

4.3.2用允许访问速率(CommittedAccessRate)管理访问带宽12

4.3.3用于拥塞管理的随机早期预测(RED)13

4.3.4加权RED,基于服务类的拥塞管理(WRED)13

4.3.5资源保留协议(RSVP)13

4.3.6选择依据13

第五章技术方案设计14

5.1总体结构框架14

5.2网络拓扑结构图15

5.3网络设计说明15

5.3.1网络核心路由交换机15

5.3.2接入交换机16

5.3.3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16

5.3.4主干布线19

5.3.4.1主干布线路由19

5.3.4.2主干布线设计19

5.3.4.3主干布线器件19

5.3.5配线间20

5.3.5.1线缆路由20

5.3.5.2配线间器件21

5.3.5.3配线架打接表格22

5.3.5.4照明22

5.3.5.4接地22

5.3.6工作区子系统23

5.3.6.1材料规格、性能23

5.3.6.2器件构成24

5.3.7配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25

5.3.7.1材料规格、性能25

5.3.7.2配线子系统布线拓扑结构和布线26

第一章前言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是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必然产物,是多功能、智能型大楼的必然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对基于各种系统资源的大楼总体功能的发挥并保持各部门长期、高效率的运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合布线系统最初产生于八十年代初期的美国,是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连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八十年代末期综合布线技术在设计、产品、标准、测试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对其特别重视,并先后制定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其中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有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电信工业协会制定的TIA/EIA568A标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IS0/IEC11801标准;

这两个标准的制定对促进综合布线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对综合布线技术的推广应用也非常重视,并于1995年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了国内第一部结合国情的综合布线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

95);

1997年该标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其新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

97)对抗干扰、防噪音、防火、防毒等关键技术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

同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89:

97)也相继出台,这对规范我国综合布线产业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完善的布线系统工程必须完成六个方面的工作:

方案论证、系统选择、工程施工、系统验收、文档说明和应用培训。

方案论证:

针对用户的应用功能和建筑特征,尤其是在未来十五至二十年内业务发展的趋势,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系统选择:

根据应用的特点,选择满足应用条件的性能价格比最佳的系统产品。

工程施工:

需要完善的施工设计图纸,有经验的工程施工队,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明晰的施工进展计划,高质量地完成工程施工。

系统验收:

在系统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工程作全面的验收测试,测试应明确测试程序、测试方法、测试设备、测试参数、结果确认和质量保证体系申请等环节。

文档说明:

文档是用户日后应用和维护布线系统的重要依据,完整的文档系统应包括施工图纸、施工记录、测试报告、产品说明、接线代码和标识等。

系统培训:

除由厂商提供的产品培训之外,工程承包商应对工程的应用和维护向用户方技术人员作出详尽的解释,并指导其在现场操作。

本方案建议书将根据贵单位应用的特点,围绕上述六个方面的原则,结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标准阐述我们的构思。

本方案建议书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充分满足甲方功能上的需求。

✓结构和性能上都留足余量和升级空间。

✓遵循业界先进标准。

✓本着结构合理,高效低成本的原则。

✓用户使用上和管理上的灵活性。

第二章网络系统需求

本系统实现的是超五类数据系统到桌面,千兆光纤为主干的高速数据应用布线服务。

由于布线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高性能运转,减少网络误码率和故障率,变得尤为重要。

由于本工程规模较大,布线设计要提供灵活管理上的技术实现方法。

2.1性能需求

局域网骨干网络采用1000Mbps以太网形式,桌面信息点连接带宽达到交换10/100Mbps;

网络核心及二级设备都支持IPV6技术的应用。

2.2应用需求

高质量的信息网络,其应WAN用除了用于基本的办公、管理、资料检索外,还担任着网内外信息交流、电子邮件、BBS公告、新闻设计、公共网络(Internet、Cernet)等任务。

除此还将拓展VoD视频点播、网络多媒体等全数字化应用。

因此,在网络上传输的信息不仅仅是数字、文字和图形,随着应用水平的提高,将逐步增加语音、活动图像及视频图像等高带宽的应用。

2.3安全需求

要求能有效隔离各子网之间XX的相互访问,杜绝内部网蠕虫病毒以及垃圾邮件的泛滥。

2.4网络管理需求

建成的网络要求可进行集中式、可视化图形管理,可发现网络拓扑,网络管理员可及时发现网络故障点并予以排除,可依据探测到的MAC地址来确定相应的用户,并可及时隔离非法访问用户,以保证整个网络高效、安全、可靠的运转。

综合需求分析

结合以上用户应用的实际需求,分析用户的网络需求如下:

◆多层分布式网络结构可保证整个网络的高性能运行。

符合最新的国际标准ISO/IEC11801超五类布线标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并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综合性、易扩容性。

进行开放式布线,所有插座端口都支持数据通讯、话音和图象传递,满足电视会议,多媒体等系统的需要;

能满足灵活的应用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方便地任意连接计算机或电话。

所有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地将设备扩展进去。

◆千兆以太网的引入,以及GEC(GigabitEthernetChannel)、FEC(FastEthernetChannel)、Spanning-Tree等交换技术的采用可提供主干连接的高速、可靠性。

◆VALN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保证了网络相对于重要数据的内部安全性,另一方面,VLAN减少了整个网络的广播域,从而提升了网络的整体性能。

◆基于网络设备的管理功能,使得网络管理员利用一台计算机、一个IP地址即可对整个网络进行集中式管理、维护。

◆智能的QoS(质量保证)、PoS(优先队列)服务,以及RSVP(资源预留协议)技术,使得基于应用的网络流量得以控制,保证了网络中关键数据的可靠传输。

◆硬件防火墙及安全网关的应用,保证了网络对外的高安全性。

第三章网络建设原则

设计及实施应充分遵循以下原则:

3.1采用标准、开放的网络技术

整个网络系统在结构上实现真正开放,全部采用或符合有关国际标准,使网络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开放的系统可以使用户自由地选择不同的计算机、服务器及操作系统,构成真正的跨软硬件平台的系统。

网络的设计基于国际标准,网络设备采用标准的接口和规范的协议,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并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有效地保护用户投资的长期效益。

3.2网络可扩充性

因为目前的网络方案是基于满足当前需求的,随着用户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应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充容量以支持更多的用户和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必须能够平稳地过渡到新的技术和设备。

为了保护用户的投资,本方案中的网络设备在将来网络升级或再投资的情况下,能够随时通过增加网络设备或模块来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和扩充,并能把替换下来的设备应用到分支或边缘网络上。

本方案充分考虑到未来网络升级的平稳衔接,保证网络通讯介质、网络设计核心的向后兼容性。

3.3网络的可管理性

良好的组织和管理对网络的正常运转和高效使用有很大帮助,网络应该能够提供方便、灵活、有力的工具对网络进行集中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方便的监控、良好的管理界面、完备的系统记录都能使管理员在不改变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对网络系统进行检测、修改及故障恢复等管理维护工作。

3.4网络的安全性

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是网络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网络安全是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本方案中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建立安全控制机制。

为了保护网络上数据的安全性,必须提供多种方式和层次的访问控制、通过使用网络用户身份识别、VLAN、包过滤、入侵检测及防火墙等技术来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3.5网络的高可靠性

网络系统一旦投入运行就会成为各项日常应用的基础,并随着应用的深入普及,其基础作用将越来越大。

在网络系统成为实时系统后,网络的高可靠性将成为网络的基本要求之一。

骨干网络的故障会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整个网络系统必须有良好的可靠性及一定程度的冗余。

高可靠性体现在:

物理线路的可靠性,网络设备尤其是核心设备的可靠性和冗余,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可靠性。

3.6网络的高性能

为了及时、迅速地处理网络上传送的数据,网络设备必须具备高速处理能力,提供高速数据链路,保证网络高吞吐能力,满足各种应用对网络带宽的需求。

3.7服务器适当集中

业务系统的发展要求将数据存储集中管理,努力实现日常自动化业务处理的集中配置,各业务部门针对不同的数据在统一的数据处理平台上进行处理应用,与集中设置的WWW、Email服务器一起构成统一的数据中心。

3.8关键系统的备份安全

为满足系统的可用性,数据系统应双备运行,同时规划重要数据及系统的备份方案。

数据及操作系统的备份安全及维护,是整个通讯网络和数据系统维护的核心。

3.9网络设施投资保护

考虑到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现在选择的技术或者设备在一段时间后就会过时甚至被淘汰,造成新一轮的大规模投资,因此在选择网络设备时要有前瞻性,要能够兼容未来的标准技术,如万兆主干、IPv6等。

第四章网络技术选型

4.1千兆以太网

4.1.1高速业务的迅速发展

随着人们对需求的不断增长,在发展过程中,大量不断增加的应用正在整合到以太网的基础设施上来,为每个用户提供高速连接,数据、语音和视频流都能够以线速进行播送,同时确保QoS和安全服务。

4.1.2面向新一代多用途数据高速公路的千兆以太网

千兆以太网可以满足很多关键性的标准,从而可以高效地利用高速网络:

千兆以太网正在为下一个新进展铺平道路:

成为将速度再增长10倍,达到万兆的基础。

服务质量、服务分类、第四到第七层智能交换、安全性和基于策略的网络功能都仅仅是今天的以太网产品所能提供的丰富功能的一部分。

利用这些功能和LAN、MAN和WAN上的类似的第二层传输介质,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将千兆以太网部署为可以从布线室到网络核心集中语音、视频和数据流的高效、可扩展网络架构的基础。

4.1.3千兆以太网络应用

千兆以太网目前在网络架构方面的大部分应用主要利用了新技术的下列主要优势:

远程和扩展远程光纤连接;

为高速应用提供的最佳链路利用率;

为那些对延迟非常敏感的应用提供的低延时;

支持现有的以太网功能,例如QoS、安全性、多播、链路集中等。

4.1.4高性能的计算应用

企业一直努力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对于大量的分布式计算能力,高速通信链路的需要,对于满足很多要求非常严格的应用的需求至关重要。

4.1.5将来汇聚服务器群中的千兆位以太网流量

现代的文件和数据服务器所需要的数据带宽是非常惊人的,这种巨大的处理能力,无论是用于NFS传输还是事务处理,或者执行关键任务型应用,都会将任何高性能的网络的容量使用到极限。

只有在服务器群的分布层和核心层采用一种非常高速的技术,满足高级应用对带宽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4.1.6选择依据

综上所述,采用千兆以太网作为IP骨干网的核心技术,能够真正保障整体网络运营业务的稳定工作和持续发展。

4.2一体化网络安全设计

面向网络的安全的主要目标是,在网络安全设计方面采用了深入防御的方式。

这类设计的重点在于所预测出的威胁及减轻威胁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将防火墙放在这儿,将入侵检测系统放在那儿”等。

该策略带来了一种安全分层方式,这样,一个安全系统的故障就不大可能引发对整个网络资源的损坏。

安全已成为很多网络管理者关心的首要问题。

企业LAN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具有内在的安全功能,从而为设备本身乃至与之相连的用户提供保护。

这种锐捷基础设施可以无缝地集成到网络的总体安全之中,使安全运行管理者能高枕无忧,同时又能使网络运行管理者预防从与其网络相连的终端站故意或无意发出的威胁和攻击。

安全也是实现网络可用性和永续性的关键。

一个企业可以有冗余的链路、交换或路由机制,但仍可能遭受到因拒绝服务攻击而导致的网络宕机。

如果没有安全基础设施,可能产生的另一个情况就是信息盗窃。

而依照法律您很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安全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必须在设计整个端到端网络/计算机基础设施时通盘考虑。

贯穿这一体系架构,建议了用于预防、减轻并从安全攻击中恢复的独特功能,从而能极大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企业业务的永续性。

4.3QoS服务质量保障

在实际网络中,用户的环境是复杂的,面临着数据、视频等IP实时业务的混合使用,IP数据的传输特性是突发性的,有可能造成瞬间网络线路阻塞,干扰其他应用的传输,而IP语音视频的传输特性是实时性的,允许少量丢包,但不允许出现延迟。

因此,实现QoS(服务质量)的IP网络是成功企业网络建设的关键。

4.3.1用于业务分类的IP优先权

IP优先权提供了将业务划分为多个服务类的功能。

网络管理员可以定义多达六个服务类,并利用扩展访问控制列表(扩展ACL),为每个服务类定义拥塞处理和带宽分配策略。

IP优先权功能利用在IP头上用于标识服务类型(Type-of-Service)的三个比特位,确定每个分组的服务类。

IP优先权功能为预定分配提供了相当的灵活性,包括客户分配(如根据应用程序和访问服务器)和基于IP或MAC地址、物理端口或应用程序的网络分配。

4.3.2用允许访问速率(CommittedAccessRate)管理访问带宽

CAR为网络管理员提供了一个为业务目的地分配带宽,并制定超过带宽分配额度时的业务处理策略的工具。

CAR既可以用于网络入口也可以用于网络出口。

CAR阈值可根据访问端口、IP地址和应用程序设定。

CAR测量业务负载,限制带宽资源分配,能适应IP业务固有的流量突增特点。

CAR利用扩展ACL对超出分配带宽的业务制定处理策略,包括重新定义带宽可用阈值、修改分组的优先级、制定分组丢弃原则等。

4.3.3用于拥塞管理的随机早期预测(RED)

RED为网络管理员提供了灵活制定流量控制策略的能力,使其能在拥塞情况下保持尽可能大的吞吐量。

RED与抗干扰的传输协议(如TCP)协同工作,可根据具体的实现算法智能化地避免网络拥塞:

区分网络可适应的临时性流量爆炸和将耗尽网络资源的极度超载;

提供公平的带宽递减策略,按比例减少带宽的可用额度。

RED和TCP协同工作,在大流量出现时,能预先控制拥塞,并用丢弃分组的方式,保持大吞吐量。

同时,RED也为网络管理员提供了相当灵活的参数设置手段,包括调整队列长度阈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组丢弃几率和MIB,分组交换和分组丢弃的管理策略等。

4.3.4加权RED,基于服务类的拥塞管理(WRED)

WRED结合了IP优先权和RED功能,为不同类别的服务提供不同的性能对优先权较高的分组优先处理。

WRED在拥塞情况下仍能进行优先处理,而且不会加剧拥塞。

网络管理员可以灵活地为不同的服务类定义排队长度最大和最小阈值以及分组丢弃率。

系统还为每个服务级别提供MIB,以实现网络管理的可见性。

4.3.5资源保留协议(RSVP)

多媒体应用可以使用RSVP对必需的网络资源进行动态的请求和保留,从而满足其特定的QoS要求。

通过代理RSVP功能,网络设备可使用RSVP代表那些无RSVP功能的应用对资源发出请求。

4.3.6选择依据

QoS机制是保障数据网络中多媒体应用(IP视频)、关键应用(办公管理、网上教学等)实时、及时、可靠、快速无阻塞传输的重要手段。

可以提供业界最完整、最完善、最灵活的实现和保障机制。

第五章技术方案设计

5.1总体结构框架

我们在充分按照网络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多年组网经验,建议内网系统核心一台锐捷网络面向十万兆平台设计、高密度多业务IPv6的RG-S8600系列核心路由交换机组成,满足未来以太网络的应用需求,各楼层的接入交换机使用锐捷网络的全线速可堆叠的安全智能交换机STAR-S2126G。

内网核心交换机和各楼层内网接入交换机分别安装M8600-24SFP/12GT模块(24个SFP千兆通用接口+12个复用10/100/1000M千兆电口通用接口线卡,明显地提高灵活性)和Mini-GBIC-SXSFP多模光模块,利用多模光纤实现骨干网的千兆传输。

接入交换机到桌面采用超五类网线,保证百兆传输。

外网系统核心交换机使用锐捷网络的多业务Ipv6核心路由交换机S7606-BASE,各楼层的接入交换机使用锐捷网络的全线速可堆叠的安全智能交换机STAR-S2126G。

外网核心交换机和各楼层外网接入交换机分别安装M7600-6SFP/GT模块(6个SFP/GT千兆复用口线卡)和Mini-GBIC-SXSFP多模光模块,利用多模光纤实现骨干网的千兆传输。

5.2网络拓扑结构图

5.3网络设计说明

5.3.1网络核心路由交换机

内网核心路由交换机采用了锐捷网络面向十万兆平台设计推出的RG-S8600系列,属下一代高密度多业务IPv6核心路由交换机,可满足未来以太网络的应用需求,支持下一代的以太网100G速率接口;

提供4.8T/3.2T/1.6T背板带宽,并支持将来更高带宽的扩展能力,高达1786Mpps/1190Mpps/595Mpps的二/三层包转发速率可为用户提供高密度端口的高速无阻塞数据交换;

提供全面的安全防护体系,提供分布式的业务融合平台,可满足未来网络对安全和业务的更高需求。

根据业务需要选用了10竖插槽设计的RG-S8610。

外网核心路由交换机采用了锐捷网络推出的以业务为核心、面向下一代网络的万兆骨干路由交换机RG-S7600系列,提供大容量、高密度、模块化体系架构,在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高性能L2/L3层交换服务基础上,具有强大组播功能、基于策略的QOS、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和电信级的高可靠设计,满足现代网络的多种业务承载融合和业务灵活分类、分流的组网需求。

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配置,构建弹性可扩展的现代IP网络。

强大的交换路由功能、安全智能技术可同锐捷各系列交换机配合,为用户提供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是小型网络核心和大型网络骨干交换机的理想选择。

根据业务需要选用了具有2个管理引擎插槽,4个业务插槽的S7606。

5.3.2接入交换机

锐捷网络的STAR-S2126G是一款全线速可堆叠的安全智能交换机,在提供智能的流分类、完善的服务质量(QoS)和组播应用管理特性同时,并可以根据网络实际使用环境,实施灵活多样的安全控制策略,可有效防止和控制病毒传播和网络攻击,控制非法用户使用网络,保证合法用户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充分保障网络安全和网络合理化使用和运营。

STAR-S2126G可通过SNMP、Telnet、Web和Console口等多种配置方式提供丰富的管理。

S2126G以极高的性价比为各类型网络提供完善的端到端的QoS服务质量、灵活丰富的安全策略管理和基于策略的网管,最大化满足高速、安全、智能的企业网新需求。

5.3.3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

本案中建筑物共有八层,信息中心机房设计在五层,要求完成所有楼层的综合布线,包括征收大厅。

内部主干布线路由:

楼内设有弱电竖井,各弱电竖井贯通各层,上下汇集布线电缆。

各层需安装连通本层与其它楼层配线间的综合布线桥架和线槽。

配线间位置、结构:

各楼层配线间设计在每层的弱电井内,设置本区域的楼层配线间FD需考虑与语音主配线间共用,大楼的外线引入电话及专用的线路等,也最终卡接在配线间内,同时还要考虑电源、接地、照明、防水、防尘等基本要求。

水平布线路由:

水平布线插座部分一般距地30厘米摆放,最终通过水平垂直段线槽(管)、走廊主线槽等汇至相邻的FD。

基本的水平布线走线方式有暗敷和明设两种。

参看下面的水平布线示意图:

水平子系统示意图

工作区布线:

工作区布线仅指工作区的跳线、与机器连通的网卡、还有一些可能遇到的平衡设备,如RJ45-TO-RS232等。

由于其器件的不稳定性,在综合布线标准中一般不列入讨论范围。

我方在此强调一点:

用于计算机点的跳线有两种,即一种为厂家提供的成品跳线,此种跳线为采用特殊工艺一次加工完成,跳线的每一芯由若干根细如毛发的铜丝组成,质地极其柔软,不会折损,长期使用不会影响数据的可靠传输。

我们建议采用此种跳线。

另一种为使用专门的工具自制的跳线,采用此种跳线成本略低,但为保证系统的绝对可靠,我们不推荐使用此种跳线,尤其针对于超五类类系统。

 

一般地采用水平电缆自插座(距地面通常为30厘米)走墙内预埋管,至吊顶出房间汇至走廊水平线槽,最后至楼层配线间。

走廊的吊顶上应安装有金属线槽,进入房间时,从线槽引出金属管,以埋入方式沿墙壁而下(或上)到各个信息点。

水平布线路由图

水平布线设计:

下图是水平部分电缆沿公共的水平线槽分支到工作区各个插座的针对本工程的直观示意图:

RJ45埋入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厘米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沿线距地板水平面30厘米。

5.3.4主干布线

5.3.4.1主干布线路由

本工程楼内数据主干为4芯多模62.5/125室内光缆,考虑到内外网隔离和维护等因素,从主配线间BD分别引出两根光纤至各楼层配线间,内外网分别使用一根;

整个建筑物间的主干线缆在每层有贯通的桥架相连,经各个弱电竖井至各楼层配线间FD、再经竖井内垂直预设桥架、最后汇至主配线间BD,楼内主干在竖井桥架里走线并良好绑扎。

5.3.4.2主干布线设计

竖井中应立有金属线槽,且每隔两米焊一根粗钢筋,以安装和固定垂直子系统的电缆。

竖井中的线槽应和各层配线室之间有金属线槽连通。

干线区子系统示意图

5.3.4.3主干布线器件

本工程布线数据主干主要选用4芯多模室内光缆,对应在楼层配线间、主配线间中使用8/24口架装光纤配线架端接,光纤连接选用多模ST耦合器和多模ST连接器,平均损耗为0.3dB。

以上配置支持千兆应用。

另外考虑到各楼层配线间与主配线间应作必要的数据传输备份,所以本方案在满足光纤主干容量的要求下留1根光纤作为主干备份。

以确保网络运行的可靠。

楼内主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