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791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docx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整理精校版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

语文学习

11301852

古汉语音节助词之研究

李亚军 于仪农(陕西中医学院中国语言文化教研室 咸阳712083)

 

 摘要古汉语音节助词,是指没有实义、而以协调音节为主、兼表一定语气或起一定作用的虚词。

在讲求韵律、注重以入微语气曲尽情意的古汉语中,它们有着不可或缺的助成作用。

本文较为全面地蒐辑研究并以典型例句解析了45个古汉语音节助词。

关键词古汉语,音节助词,协调音节,语气

 

在古汉语中,有一类虚词,并没有实在的词义,而是以协调音节为主,同时或以起音发语,或以收音结语,或以舒缓语气,或以加强语气,或以咏叹微情,或以烘托深趣,等等。

在句中的位置,或前、或后、或中,并不确定。

其量虽不为多,却常常见用。

对于讲求语句和谐、语气细腻入微的古汉语、尤其是诗骚一类的作品来说,它们有着不可或缺的助成韵律、传情达意的作用。

显然,它们是颇为特殊的一类虚词。

对于它们,诸多虚词词书或称之为语气词,或称之为语助词,或称之为语气助词,或称之为词缀等。

我们以为,如此称呼,虽未尝不可,但由于不能适当反映这类虚词的共有特点,又音节本身在表达上即具非常丰富的作用,所以,我们称之为音节助词。

如不了解或知之不详,必难领会或对人说清其精细意味。

有基于此,我们较为全面地蒐辑并研究了45个音节助词,同时依据典型例句作了简要的解析,企望就商于同道并就正于方家。

为避免重复,本文对古汉语音节助词的协调音节这一共有的、核心的作用均略而未述,只解释此外的作用。

又为了检索的方便,对所释之词以汉语拼音为序排列。

例句则以释义为次举之,不以时代先后为序。

 

1.安:

与“则”连用,它本身则用以舒缓语气,兼表肯定之意,不译。

例如:

《荀子·富国》:

“文王诛四,武王诛二,周公卒业,至于成王,则安无诛矣。

2.薄:

单用或后带“言”字而组成固定结构,均用于句首——或始句句首,或下句句首。

或以起音发语,或以表示加强或肯定语气,或以表示咏叹,多见于《诗经》。

可不译,也可视语气译为“提起”、“说起来”等。

分别例如:

(1)《诗经·小雅·六月》:

“薄伐猃狁,至于太原。

(2)《诗经·小雅·出车》:

“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3)《诗经·小雅·采芑》: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

(4)《诗经·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3.迪:

或在句首,或在句中,用以加强语气,不译。

例如:

(1)《尚书·君奭》:

“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

(2)《尚书·多方》:

“尔乃迪屡不静,尔心未爱。

4.第(弟):

用于句首的让步连词“令”字之前,与“藉”、“令”或“令”组成固定结构,以加强并肯定让步的语气,可用加强的表达让步语气的词语译之,也可不译。

例如:

(1)《史记·陈涉世家》: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史记·吴王濞列传》:

“今大王与吴西乡,弟令事成,两主分争,患乃始结。

5.而:

作为音节助词,句首、句中、句末均见,或独用,或与“俄(蛾、睋)”、“既”、“寻”、“已”、“况”等组成固定结构,以舒缓语气为主,个别兼表加强或感叹的语气。

例如:

(1)清·袁枚《与薛寿鱼书》:

“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

(2)《荀子·荣辱》:

“俄而粲然有秉刍豢稻粱而至者。

(3)《汉书·两龚传》:

“有老父来吊,既而曰:

‘嗟虖!

’”

(4)《旧唐书·韩瑗传》:

“寻而尚书左仆射褚遂良以忤旨左授潭州都督。

(5)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6)《孟子·公孙丑下》:

“管仲且犹不可招,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7)《论语·子罕》: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

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上7例中,例

(1)~(5)之“而”,用以舒缓语气;例(6)之“而”,用以加强语气。

均不译;例(7)之“而”,则用以表达感叹的语气,可译为“啊”,也可不译。

6.夫:

系由指代词演化而来,用于句首和句中。

用于始句句首时,以起音发语为主,兼以舒缓语气,有“这个”、“要知道”、“众所周知”等意义,可不译出,也可视情况依而译之。

例如:

(1)《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2)《左传·庄公十年》:

“夫战,勇气也。

用于下句句首时,或以加强语气,译为“就这样”;或以归结上句,译为“那么”。

分如:

(3)《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4)《齐民要术·序》:

“居积习之中,见生然之事,夫孰自知非者也?

用于句中时,用以舒缓语气,兼表一定的指代或感叹及加强语气的作用,不译。

例如:

(5)清·柯琴《伤寒论注·自序》:

“倘得片言首肯,亦稍慰夫愚者之千虑云尔。

又与“及”、“今”、“且”、“若”等组成固定结构,用以舒缓语气,不译。

依次例如:

(6)《礼记·祭法》:

“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

(7)《论语·季氏》: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8)西汉·枚乘《七发》:

“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蹷痿之机。

(9)清·徐大椿《用药如用兵论》: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

7.侯:

或单用,或连用。

单用于句首或句中。

用于句首时,既以发语,并以提示;用于句中时,相当于“乎”,表示感叹和加强的语气。

连用于并列的词语之中,表示咏叹的语气。

均不译。

例如:

(1)《诗经·小雅·六月》:

“侯谁在矣?

张仲孝友。

(2)《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择三有事,亶侯多藏。

(3)《诗经·小雅·四月》: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8.乎:

用于句中。

单用时,相当于介词“于”,但均已虚化,既以提示,并以加强语气。

例如:

(1)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冀乎究尾明首,寻注会经。

(2)北宋·龚鼎臣《述医》:

“其疾气之毒日相薰灼,一家之人皆至乎病。

与“而(尔)”、“及(暨)”、“况”、“恶”等组成固定结构时,表示加强和感叹的语气;与“于是”组成固定结构时,或以表示感叹,或以舒缓语气;与“哉”组成固定结构时,若是陈述句,表示感叹;若是反问句,则以加强语气。

依次例如:

(4)《诗经·齐风·著》: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5)《孟子·尽心下》:

“去圣人之世若此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6)明·张介宾《类经·序》:

“及乎近代诸家,尤不过顺文敷衍。

(7)唐·魏征《十谏不可终疏》:

“暨乎今岁,天灾流行。

(8)明·李中梓《不失人情论》:

“贫者衣食不足,况乎药饵?

(9)《庄子·逍遥游》: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驭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10)《国语·晋语》:

“申人、甑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

(11)张介宾《类经·序》:

“于是乎详求其法,则唯有尽易旧制,颠倒一番,……。

(12)《灵枢·五变》:

“黄帝曰:

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愿闻其故。

少俞曰:

善乎哉问!

(13)《礼记·檀弓上》:

“吾纵生无益于人,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

9.既:

在固定结构“不既……乎”中用以加强委婉的肯定语气,相当于作音节助词的“亦”,可不译。

例如,清·汪昂《医方集解·序》:

“取古人已验之成规而斟酌用之,为效不既易乎?

10.蹇(謇):

见于《楚辞》,用于句首,或以发语,或作垫字,并以加强咏叹之意,不译。

如:

(1)《楚辞·离骚》:

“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

(2)《楚辞·九歌·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11.将:

用于句中,以加强语气,不译。

例如,《论语·季氏》: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安用彼相矣?

12.今:

与用于始句句首的“夫”同,既以起音发语,兼以舒缓语气,不译。

例如,《韩非子·五蠹》:

“今先王之爱民,不过父母之爱子。

13.来:

用于句中,或以咏叹,或作垫字,今仍沿用。

例如:

(1)《诗经·周颂·执兢》:

“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2)《晋书·石勒载记》:

“吾幼来在家,恒闻如是。

14.乃:

单用于句首,以提示和加强语气,不译。

例如,《后汉书·郭玉传》:

“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

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

15.其:

用于句中,或作垫字,或以咏叹,可译为“那个”、“那样地”,也可不译。

依次例如:

(1)《诗经·豳风·七月》: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2)《诗经·邶风·北风》: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3)《诗经·秦风·小戎》: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4)《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5)《楚辞·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6.羌:

用于句首或句中,以加强或惊异、或感叹、或肯定等语气。

始见且多见于《楚辞》,后世有所沿用,用法与意义同之。

可不译,也可依语气的不同而酌情译为“竟然”、“啊”、“乃是”、“并”、“确实”等。

例如:

(1)《楚辞·离骚》: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恁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2)《楚辞·哀郢》: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3)《楚辞·九歌·山鬼》: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4)《后汉书·冯衍传》:

“行劲直以离尤兮,羌前人之所有。

(5)《全梁文·诗品中》:

“‘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

(6)《艺文类聚·果部·芭蕉》:

“既有证据,羌非风闻。

17.且:

用于句首,相当于发语词“夫”,而又有顿挫的作用。

例如:

(1)《韩非子·难二》:

“景公过晏子,曰:

‘子宫小,近市,请徙子家豫章之圃。

’晏子再拜而辞曰:

‘且婴家贫,待市食而朝暮趋之,不可以远。

’”

(2)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诸如此流,不可胜数。

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

18.然:

用于句首或句末。

用于句首者,以舒缓语气为主,兼有连接的作用(有书因称为提起连词);用于句末者,相当于“焉”(见后),表示陈述或委婉而肯定的推测的语气。

均不译。

例如:

(1)唐·柳宗元《与崔连州论石钟乳书》:

“况钟乳直产于石,石之精麤踈密,寻尺特异?

然由其精密而出者,则油然而清,烱然而辉。

(2)《礼记·檀弓下》:

“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然。

(3)《论语·先进》: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9.式:

单用于句首或连用而组成“式……式……”的格式,以加强语气,无对译词。

例如:

(1)《诗经·小雅·节南山》: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

式月斯生,俾民不宁。

(2)《诗经·邶风·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20.思:

作为音节助词,用于句首和句中,或以加强形容或赞叹的语气,可不译,也可视情况而译为“多么地”、“那样地”等;或以加强肯定的语气,不译。

依次例如:

(1)《诗经·大雅·文王》:

“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2)《诗经·小雅·桑扈》: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3)《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自西至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21.斯:

用于句中,或作垫字,或以咏叹,或以强调(尤在数词之后有此用法,以加强语气,表示对该数词的强调)。

均可不译,也可视语气而分别译为“那样(这样)地”或“啊”等。

例如:

(1)《诗经·小雅·斯干》: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2)《诗经·小雅·采芑》: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3)《诗经·召南·殷其雷》: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4)《诗经·小雅·甫田》:

“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

22.惟(唯、维):

用于句首或句中。

用于句首者,以起音发语为主,或兼表加强、咏叹、肯定等语气;用于句中者,表示加强的语气或用作垫字。

无对译词。

依次例如:

(1)《尚书·洪范》: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

(2)《论语·述而》: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

(3)《史记·太史公自序》:

“维昔黄帝,法天则地。

(4)《晋书·儒林传》:

“惟怀逮愍,丧乱弥多。

(5)《诗经·鄘风·柏舟》: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6)唐·王勃《滕王阁序》:

“时惟九月,序属三秋。

23.无:

单用于句首时,表示肯定与咏叹的语气;与“宁”、“亦”组成固定结构时,其本身无义,只用以加强“宁”、“亦”的意义。

均不译。

例如:

(1)《礼记·祭义》:

“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

(2)《左传·隐公十一年》:

“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婚媾,其能降以相从也。

(3)《左传·成公十二年》:

“如天之福,两君相见,无亦唯是一矢以相加遗,焉用乐?

24.焉:

作为音节助词,系由兼词虚化而来。

单用于句末,或在句中与“耳(尔)”、“耳乎”、“耳矣”、“矣”、“者”等连用,以加强语气;与“哉”连用时,表示感叹的语气;与“于是”连用时,同“于是乎”的“乎”,以舒缓语气。

依次例如:

(1)《后汉书·郭玉传》:

“夫贵者处尊高以临臣,臣怀怖慑以承之,其为疗也,有四难焉。

(2)明·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

(3)宋·王安石《同学一首别子固》:

“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

(4)《论语·雍也》: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

‘女得人焉耳乎?

’”

(5)《孟子·梁惠王上》: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6)《战国策·东周策》:

“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以加焉矣。

(7)唐·韩愈《原性》:

“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

(8)《诗经·卫风·氓》: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9)《庄子·秋水》: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25.言:

始见且多见于《诗经》。

用于下句句首,表示肯定、将要等意,兼有连接作用。

例如:

(1)《诗经·周南·汉广》: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2)《文选·答贾长谧》:

“释位挥戈,言谋王室。

26.也:

单用或与一些虚词连用。

单用于句中或句末:

用于句中时,或作垫字,兼以吟咏,或以肯定,或以舒缓语气,或以表示强调(强调其前之词)。

这些作用又或独见,或浑见。

不译。

次如:

(1)《庄子·逍遥游》: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国语·晋语五》:

“女亦知吾望尔也乎?

(3)《论语·公冶长》:

“子谓子贡曰:

‘女与回也孰愈?

’”

(4)《论语·颜渊》:

“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

(5)《论语·雍也》: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6)《国语·晋语八》:

“子朱曰:

‘朱也当御。

’叔向曰:

‘肸也欲子员之对客也。

’”

与“夫”、“且”连用时,表示感叹的语气;与“邪(耶)”、“与(欤)”、“哉”、“乎哉”、“与哉”连用时,表示加强或肯定的语气(加强或肯定本句谓语),或表示感叹的语气;与“已”、“已矣”连用时,表示肯定的语气;与“者”连用时,表示提示和强调。

表加强、强调语气与提示者,不译,但需将肯定或强调、提示的语气译出,方能反映其意;表肯定语气者,可译为“的”;表感叹语气者,可译为“啊”。

也均可不译。

依次例如:

(7)《论语·宪问》:

“子曰:

‘莫我知也夫!

’”

(8)《诗经·郑风·褰裳》: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9)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呜呼!

言可终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

其不知也邪?

(10)《礼记·中庸》:

“子曰:

‘舜其大知也与!

’”

(11)韩愈《师说》: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2)《论语·阳货》:

“吾岂瓠瓜也哉?

焉能系之而不食?

(13)《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

其人曰:

‘死乎?

’曰:

‘独吾君也乎哉?

吾死也!

’曰:

‘行乎?

’曰:

‘吾罪也乎哉?

吾亡也!

’”

(14)《礼记·檀弓下》:

“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齐衰而往哭之。

或曰:

‘齐衰不以吊。

’曾子曰:

‘吾吊也与哉?

’”

(15)《左传·僖公三十年》: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16)《论语·泰伯》: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17)《吕氏春秋·季春纪》:

“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

27.伊:

用于句首或句中。

用于始句句首时,以加强语气或感情色彩为主,兼以发语;用于下句句首和句中时,既作垫字,兼以加强语气。

均可不译,也可视语气适当译之。

分别例如:

(1)《汉书·董仲舒传》:

“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奸改。

(2)屈原《九思·守志》:

“伊我后兮不聪,焉陈诚兮效忠?

(3)《诗经·邶风·谷风》:

“有皇上帝,伊谁云憎?

(4)《尚书·文侯之命》:

“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

与“岂”连用时,在于加强反诘的语气,可译为“只是”、“仅仅(是)”。

例如:

(5)《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武德元年》:

“兴亡之教,岂伊人力?

28.繄:

基本同“伊”,表示加强、强调或感叹的语气。

可不译,也可视语气适当译之。

例如:

(1)《左传·隐公元年》: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2)《左传·襄公十四年》:

“王室之不坏,繄伯舅是赖。

(3)《国语·吴语》:

“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29.夷:

见于句首,用以起音发语,不译。

如,明·顾景星《白茅堂集·李时珍传》:

“夷考其间,瑕疵不少。

30.以:

用于句首或句中。

用于句首时,既作衬字,兼以连接;用于句中时,表示加强和肯定的语气。

例如:

(1)《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2)元·戴良《九灵山房文集·丹溪翁传》:

“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

31.亦:

用于句首,或以舒缓语气,或作衬字,或以表示肯定的语气,不译。

例如:

(1)西汉·枚乘《七发》:

“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閒乎?

(2)《诗经·周南·草虫》: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3)《左传·定公元年》:

“若从践土,若从宋,亦唯命。

在固定结构“不亦……乎”中,既作垫字,并以加强语气。

例如:

(4)《论语·学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2.攸:

用于句中,以舒缓语气,不译。

如,《诗经·小雅·斯干》:

“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33.有:

用于句首或句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假设连词及象声词之前。

用于名词之前时,表示提示与强调的语气;用于动词、形容词与象声词之前时,以加强其词之意;用于假设连词之前时,既作衬字,兼以舒缓或加强语气。

均不译。

依次例如:

(1)《韩非子·五蠹》: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舜将伐之。

(2)《尚书·召诰》: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3)《论语·为政》: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4)《史记·留侯世家》: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顷,父亦来。

(5)《诗经·豳风·七月》: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6)《诗经·邶风·击鼓》:

“不以我归,忧心有忡。

(7)《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有沵济盈,有鷕雉鸣。

(8)《史记·周勃世家》:

“亚夫笑曰:

‘臣之兄已代父侯矣。

有如卒,子当代,亚夫何说侯乎?

’”

此外,表示年龄、数字的整数与零数之间的“有”,虽通“又”,亦可视同音节助词。

例如:

(9)《论语·为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0)《左传·文公十六年》:

“乃出兵,旬有五日,百濮乃罢。

34.于:

单用于句中或与“况”连用,或以加强语气,或以舒缓语气,或以咏叹。

不译。

例如:

(1)《诗经·周南·桃夭》: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2)《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3)《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35.与:

在固定结构“之与”中用以加强语气,不译。

如,明·张介宾《类经·序》:

“及乎近代诸家,尤不过顺文敷衍,而难者仍未能明,精处仍不能发,其何裨之与有?

36.聿:

用于句首或句中,或以起音发语,或以咏叹,或以表示肯定,兼表连接,不译。

例如:

(1)东汉·班固《幽通赋》:

“聿中和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得。

(2)《诗经·大雅·緜》: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3)《诗经·唐风·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4)《后汉书·皇后纪上》:

“明帝聿遵先旨,宫教颇修。

37.曰:

用于下句句首或句中,以加强语气并表示连接,不译。

例如:

(1)《诗经·豳风·七月》:

“嗟我妻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2)《诗经·豳风·东山》: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曰”与“若”组成固定结构,用于始句句首,以起音发语为主,兼以肯定,不译。

例如:

(3)《尚书·尧典》: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

38.粤:

用于始句句首,以起音发语为主,兼以轻微地加强语气,不译。

例如:

(1)《史记·周本纪》:

“粤詹雒伊,毋远天室。

跟“曰”一样,也与“若”组成固定结构,用同“曰若”(见上)。

例如:

(2)《汉书·律历志》:

“《武成》篇曰:

粤若来二月,既丝霸,越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

39.越:

见于始句或下句句首。

见于始句句首时,用以起音发语,并以表示肯定的语气;见于下句句首时,同“曰”(见上)。

亦与“若”组成固定结构,用同“曰若”。

均不译。

依次例如:

(1)《尚书·大诰》:

“越予小子考翼,不可征,王害不违卜?

(2)《尚书·盘庚上》:

“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3)《尚书·大诰》:

“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

40.云:

句首、句中、句末均见。

见于句首和句中时,用以加强语气,可不译,有的可译为作纯粹语助词的“说起来”;见于句末时,既以表示句意结束,并以表示肯定的语气,不译。

例如:

(1)《诗经·卫风·简兮》: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2)《诗经·郑风·风雨》: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3)《国语·晋语二》:

“内外无亲,其谁云救之?

(4)《汉书·匈奴传》:

“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其世姓官号,可得而记云。

(5)明·张介宾《类经·序》:

“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

41.哉:

作为音节助词,体现在与“乎”连用、组成固定结构“乎哉”而义偏“乎”时,表示加强的语气,不译。

如,《孟子·梁惠王上》: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42.则:

用于句首,既以舒缓语气,兼起连接作用,无对译词。

如,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则周有秦公,汉有淳于公。

43.者:

主要用于表示时间的词汇之后、少量用于他词之后并与之组成固定词语,凡如“古者、今者、曩者、顷者、日者、昔者、向者、意者”等,或表示提示,或以舒缓或加强语气,不译。

例如:

(1)《商君书·君臣》: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时,民乱而不治。

(2)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3)《墨子·公孟》:

“意者先王之言有不善乎?

44.之:

用于句中或句末,或作衬字,或以咏叹,或以加强语气,或以舒缓语气等。

无对译词,可视语气适当译之或不译。

例如:

(1)《诗经·周南·关雎序》:

“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垅上,怅恨久之。

(4)魏·嵇康《养生论》:

“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

(5)明·李中梓《不失人情论》:

“夫不失人情,医家所甚亟,然戞戞乎难之矣!

……誉之则跖可为舜,毁之则凤可作鸮。

“之”与他词组成“之为、之为言、之言、之谓、之于、之与、譬之、顷之、谓之、犹之、奈之何、如之何、若之何”等固定结构或固定词语时,“之”已虚化,无实义,在协调音节、音律的同时,或以加强语气,或以舒缓语气,或以表示感叹,或以表示顿挫,等等。

其例甚丰,此略。

45.止:

用于句末,表示咏叹、肯定、加强等语气,无对译词,可视语气适当译之或不译。

例如:

(1)《诗经·小雅·车》: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诗经·齐风·南山》: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