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6500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7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汉语语法研究.docx

古汉语语法研究

主讲方有国

导言

一、研究内容

“古汉语语法研究”针对古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法现象或问题,提出一些专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研究目的

•深入探讨各种语法现象,弄清其来龙去脉和本质特点,同时结合专题分析,让大家了解和掌握一些相关的古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兴趣和爱好,进而从事古汉语语法的研究和探索。

三、讲授方法

•以专题形式进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辅以练习思考

三、讲授专题

•“之”“其”活用研究

•上古“为”尾句的演化

•古汉语“为”字被动句研究

•上古汉语“所”字与所字结构

•古汉语“者”字的词性和功能

•先秦汉语“之”字的语法作用及其发展

•古汉语主谓间“而”字研究

•《诗经》虚词“止”研究

•《诗经》虚词“式”研究

专题一:

“之”“其”活用浅议

•一、“之”“其”活用释义

•二、部分“之”“其”被误为活用

•三、“之”“其”活用实为借代修辞

•四、“之”“其”借代表情达意的原因

•五、小结

一、“之”“其”活用释义

什么叫活用:

《马氏文通》卷二:

“指名代字用以指前文者……兼人物言,且兼人己言。

”“惟‘之’字无指与语者,‘其’字所指,人己无分。

”后来,有的学者把“之”“其”用于第一、第二人称叫做“活用”。

二、部分“之”“其”被误为活用

(一)错误例

(1)士季曰: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左传》宣公二年)

孔颖达《正义》:

“士季谓赵盾曰:

‘子是正卿,今与子俱谏而不入,则莫之能继续为谏。

(2)西门豹曰:

‘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

(《史记·滑稽列传补》)

•按,“来告语之”即“来告诉这件事”。

(3)庄辛谓楚襄王曰:

‘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糜,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

’襄王曰:

‘先生老悖乎?

将以为楚国祅祥乎?

’庄辛曰:

‘臣诚见其必然者也,非敢以为国祅祥也。

(《战国策·楚策》)

最后一句中的“其”被认为是庄辛对称楚襄王。

其实是指示代词,指代庄辛严肃指出的襄王宠尊辛臣、淫逸侈糜、不顾国政的行为,不是襄王这个人。

句子意思是“我的确看到了那种(或这种)行为必定是这样的结果啊!

(二)误认为“之”“其”活用的原因

1、语言环境的特殊性。

2、材料不可靠,用翻译意解“之”“其”。

3、“之”“其”作用的复杂性。

三、“之”“其”活用实为借代修辞

(一)作用

说话人借第三人称代词代替第一或第二人称,把自己或对方放在第三人称的位置上,使其不与对话中的另一方地位对等,婉曲表达说话人的某种思想感情。

例:

(4)《左传》成公三年: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

戮于宗,亦死其不朽。

(5)《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子曰:

‘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

’”

(二)情感类别

1、表示恭敬

(6)《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7)《史记·信陵君列传》: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8)《商君书·更法》:

“(秦孝公曰):

‘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公孙鞅曰:

‘……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

(9)《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瑜曰:

‘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傥能屈威,诚副其所望。

’”

2、表示自轻自小

(10)《论语·雍也》: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

‘予所否者,天厌之!

天厌之!

’”

(11)《汉书·蒯通传》:

“通说范阳令徐公曰:

‘臣,范阳百姓蒯通也。

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

虽然,贺公得通而生也。

’”

(12)《国语·越语上》:

“勾践说于国人曰: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

3、表示哀怜

(13)柳宗元《捕蛇者说》:

“君将哀而生之乎?

……”

(14)《国语·晋语八》:

“起也将亡,赖子存之。

•注意:

•之”“其”的这种用法所表达出来的各种思想感情不能绝然分开,有时是两种或几种参和在一起。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综合起来看。

•例如:

•知罃说“免之”,除表示不示弱、不屈服以外,毕竟是跟国君说话,表面的君臣之礼仍不肯失(如对话中自称“臣”),因而还有对楚王的“尊敬”,虽然是“外交辞令”。

又如廉颇用“之”代自己,对蔺相如表示恭敬,反过来也是卑小自己。

对人恭敬大都有卑小自己的意味。

四、“之”“其”借代表情达意的原因

(一)对话语境

古人在对话中常避免用第一、第二人称,以表示谦敬礼节。

《孟子·尽心下》:

“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

古人认为用“尔”“汝”称人大不敬,反过来用“吾”“我”自称来同别人说话,也是不礼貌的。

但用三人称代词“之”“其”代替,可以婉曲表达各种情感。

(二)借代修辞能产生特殊达意效果

1、三人称不参与对话,用来代己、代人,避免“尔”“汝”之称,表示恭敬的作用于是乎出。

•2、第三者不在对话的双方之内,可用来表示客观公正的态度。

在说到“不利”之事时,代替第一或第二人称,可表达“避开弱势”、“抑郁不快”、“与我无关”等思想感情。

3、第三人称不在对话双方之内,距离似乎远些,亲密程度似乎差些,由此引出“不重要”“受轻视”等达意作用。

例:

《论语·宪问》:

“或问子产。

子曰:

‘惠人也。

’问子西。

曰:

‘彼战!

彼哉!

’”“

彼”就是第三人称代词。

孔子不加评论,轻视之情很明显(语气也起了一定作用)。

4、在“不重要”、“受轻视”这个作用上用来自称,则有自轻自小的意味。

5、轻小者可哀怜,因而又可表哀怜的思想感情,等等。

•以上大约是“之”“其”在对话中借作第一或第二人称能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原因。

(三)活用说的不足

•1、不能解释为什么古人有第一、第二人称代词而不用。

•2、为什么这种所谓“活用”多出现在对话中。

五、小结

1、古汉语中有些第三人称代词“之”“其”活用客观存在,其实质是第三人称代词借代第一、二人称,因对话语境和借代修辞作用,可以表达多种思想感情。

2、考虑“借代”的修辞作用,我们能进一层观察它们传情达意的作用。

这样更合乎实际一些。

3、“之”“其”翻译成“我”或“你”,实际上是一种变通,在没有更好的翻译时,这样也可以,但是必须看到与原文意思的差别。

•思考题

•最先注意到“之”“其”活用的是谁?

•“之”“其”借代修辞有哪些特殊达意效果?

•“之”“其”借代有各种达意效果的原因有哪些?

•在你的方言中有无人称代词的借代修辞用法?

如果有,试分析其作用。

专题二:

上古“为”尾句的演化

•一、引言

•二、“何以A为”“何以为”句的形成

和结构关系

•三、“何V为”句的形成和结构关系

•四、其他“为”尾句的形成和结构关系

•五、论句尾“为”的性质

•六、结语

一、引言

(一)“为”尾句的形式

(1)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论语·颜渊》)

(2)何乃洿王为乎?

(《史记·张耳列传》)

(3)吾无以瓠为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今故告之,反怒为!

(《汉书·外戚传下》)

(二)古今人对“为”字解释的分歧

1、唐代孔颖达:

动词、语助。

《礼记·曾子问》:

“祭必有尸乎?

”郑玄注:

“言无益无用为。

”孔颖达疏:

“云无用者,无用为此尸。

一解云,无用者,无用此之为。

‘为’是语助。

2、建忠马《马氏文通》:

断词、介词、语助

3、吕叔湘《文言虚字》:

动词虚化

句法分析的分歧:

如分析“何以文为”有三种分析法:

分析一:

何,状语;以文,动宾谓语;

为,语气词。

分析二:

何以;介宾状语;文(文饰),

动词谓语;为,语气词。

分析三:

何,动词“为”的宾语前置;以文,

介宾状语。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目的、说明

1、方法、目的:

从历史角度考察各种“为”尾句的形成演化过程和结构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为”的词性。

2、说明:

使用三个符号:

A、B、V,如:

何以A为,以A为B,何V为

•二、“何以A为”“何以为”的形成

•和结构关系

(一)王引之和马建忠的解释与分歧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

《大戴礼记·五帝德》篇曰:

“夫黄帝尚矣,女何以为?

先生难言之。

”“女何以为”绝句,以,用也。

为,语助也。

言黄帝之事远矣,汝何用问也。

……《论语·颜渊》篇曰:

“何以文为?

”皇侃疏曰:

“何必用于文华乎?

”是“为”为语助也。

•马建忠《马氏文通》卷二:

“何以文为”者,即“以文为何”也。

而“何”字乃为表词,故可先焉。

《左传》襄十七:

“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

”言“以田为何”也。

又襄二十二:

“雨行,何以圣为?

”言“以圣为何”也。

又卷五解“何以伐为”:

以,用也,作动字解。

此坐动也……伐,散动字,上承“以”字。

为,介字,其司词“何”字先置。

若作为“哉”字解,则“以”字为介字。

“何以伐为”者,犹云“何为伐之哉”。

•分歧:

•按照王引之的解释,“何以文为”“何以为”的“为”:

语气词;“以”:

动词谓语;“何”:

状语。

•按照马建忠的解释,“何以文为”“何以伐为’有三种分析法:

1、“何以文为”即“以文为何”,“何”:

表词(即宾语)前置,“为”:

断词(即动词)。

2、“何……为”是介宾倒置词组:

状语;“以伐”:

连动词组作谓语。

3、何以”介宾词组:

状语;“伐”:

动词谓语,“为”:

语气词。

(二)句尾“为”应是动词

1、实例证据

张志明《论在古代汉语中“为”不能作语气词》:

(5)伟哉,造化!

又将奚以汝为?

将奚以汝适?

以汝为鼠肝乎?

以汝为虫臂乎?

(《庄子·大宗师》)

(6)其为衣裘,何以为?

冬以圉寒,夏以圉暑。

……其为宫室,何以为?

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

……其为甲盾五兵,何以为?

以圉寇乱盗贼。

(《墨子·节用上》)

(7)胜自砺剑。

人问曰:

“何以为?

”胜曰:

“欲以杀子西。

”(《史记·伍子胥列传》)

类似的例子:

(8)杨朱游于鲁,舍于孟氏。

孟氏问曰:

“人而已矣,奚以名为?

”曰:

“以名者为富。

”(《列子·杨朱》)

(9)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

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曰:

“子何以其志为哉?

”(《孟子·滕文公下》)

(10)仁者爱人,义者循礼。

然则又何以兵为?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荀子·议兵》)

2、理论证明

句型变换理论:

句型变换是指句子从一种类型变换为另一种类型,主要运用移位、添加、删除和替代等手法改变句子的语序或成分来实现。

“何以A为”“何以为”句疑问变换:

用“何”对“以A为B”、“以为B”句的B成分提问,并移位。

以A为B——“以A为何”——何以A为

以为B——以为何——何以为

“以A为B”、“以为B”句例:

(11)不能慉,反以我为仇。

(《诗经·邶风·谷风》)

(12)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战国策·齐策一》)

(13)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诗经·鄘风·鹑之奔奔》)

疑问变换:

以我为仇——以我为何——何以我为

以死为戏——以死为何——何以死为

以为君——以为何——何以为

其他“何以A为”“何以为”例:

(15)汤使人以币聘之。

(伊尹)嚣嚣然曰:

“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

”(《孟子·万章上》)

(16)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

夫齐,虽隆薛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战国策·齐策一》)

(l7)景公为泰吕成谓晏子曰:

“吾欲与夫子燕”。

对曰:

“未祀先君而以燕,非礼也。

”公曰:

“何以礼为?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18)宣孟曰:

“而名为谁?

”反走对曰:

“何以名为?

臣骫桑下之饿人也。

”(《吕氏春秋·报更》)

(19)且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女何以为哉?

(《左传·昭二八》)

(20)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宾语“何”前置:

古代汉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形成“何+动”句式。

如果有状语,“何”还要置于状语之前,形成“何+状+动”句式。

“何+动”例:

(21)何怙、何恃(《诗经·小雅·寥莪》)

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何+状+动”例:

(22)陈侯曰:

“宋卫实难,郑何能为?

(《左传·隐六》)

(23)王曰:

“子之剑何能禁制?

”曰:

“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庄子·说剑》)

(24)左尚谓司马悍曰:

“……公不如谓周君曰:

‘何欲置?

令人微苦悍,悍请令王告之以地。

’”(《战国策·西周策》)

小结:

“何以A为”“何以为”句不仅仅是马建忠所说的表词“何”前置,确切说,它们分别是“以A为B”“以为B”的B项疑问变换式。

首先是对B项提问,然后再把“何”字前移。

这当是“何以A为”“何以为”这两种句子真正的形成过程。

•3、“何以A为”“何以为”结构关系

•“何”是宾语,介宾“以A”或“以(A)”作状语,“为”作动词谓语。

即:

•何(宾)以A(状)为(谓)

•何(宾)以(状)为(谓)

(三)“以A为B”其他变换式及旧解辨误

1、其他变换式

对A成分提问并移位:

以A为B——以何为B——何以为B

对以A为B整个结构提问:

以A为B——何以A为B

“何以为B”例:

(25)不告朔闰,弃时政也,何以为民?

(《左传·文六》)

(26)今君为一台而不速成,何以为役?

(《左传·襄十七》)杜预注:

“役,事也。

何以A为B”例:

(27)吾不忠于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

(《战国策·秦策一》)

“何以A为”、“何以为B”的差异

比较:

以A为B——以A为何(问B)——何以A为

以A为B——以何为B(问A)——何以为B

“何以A为”中,何以:

非介宾结构

“何以为B”中,何以:

介宾结构

“何以A为”中,因“何”“以”非介宾关系,中间可以插进状语,形成:

“何+状+以A为”式。

例:

(29)彼何宾宾以学子为?

(《庄子·德充符》)

(30)奚能以封为?

(《墨子·问鲁》)

2、两种误解分析

A.王引之:

“何以文为”,为,语助;何,状语。

误作:

何党之乎?

(《左传·哀公五年》)

B.马建忠:

“何以伐为”,何为伐之哉?

为,语助。

将“何以”当作“何为”(介宾)。

误作:

何以为B”

原因:

“伐”是动词,“何以文为”中“文”是名词。

“何以文为”与“何以伐为”同构:

都是“何以A为”句,A成分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

因为原式“以A为B”中,A成分可以是动词。

例:

(31)子罕曰: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左传·襄十五》)

(四)“何以假为”非“何以A为”句

1、问题的提出

例:

(36)(韩信)平齐,使人言汉王曰:

“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

南边楚。

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

愿为假王便。

”……汉王亦悟,因复骂曰:

“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

(《史记·淮阴侯列传》)

•2、“何以假为”结构关系

•何+以A为

•何:

状语;

•以A为:

“以”字处置式。

3、动宾与以字处置式的关系

动+宾——以+宾+动

例:

(37)乃师或以女告。

[你的上师又把你控告。

](匜。

《文物》1976年第5期)

(38)女敢以乃师讼。

[你敢把你的上师讼告。

](同上)

(39)子曰: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

民无得而称焉。

”(《论语·泰伯》)以天下让:

把天下让出来。

(40)人有自刭死以其头献者。

(《韩非子·内储说上》)以其头献:

把他的头献出。

(41)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以众为。

(《庄子·则阳》)

——以众为;把所有的事做。

《释文》引王氏:

“凡事所可为者也。

(42)凡举无易之事,气志视听动作无非是者,人臣且孰敢以非是邪疑为哉?

皆壹于为,则无败事矣。

(《吕氏春秋·乐成》

——以非是邪疑为:

把非是邪疑之事做。

4、“以”字处置式的疑问变式

以宾动——何+以宾动(以A为1)

“何以假为”的形成:

以A为1——何+以A为1

•其他用例:

(43)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

彼且奚以此之也?

彼且奚以此为也?

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所以为。

(《吕氏春秋·贵生》)

——奚以此为:

为什么把这种事做。

“此”,指危身弃生以徇物。

(44)汉使无多言,顾汉所输匈奴米蘗,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何以言为乎?

(《汉书·匈奴传上》)

——何以言为:

为什么拿那些话来说。

5、何+以假为=何以+为假

因为:

以假为=为假;

结构关系:

前式“何”作状语,后式“何以”作状语。

比较:

(44)汉使无多言,顾汉所输匈奴米蘗,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何以言为乎?

(《汉书·匈奴传上》)何以言为:

为什么拿那些话来说。

(45)汉使无多言,顾汉所输匈奴缯絮米蘗,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矣,何以为言乎?

(《史记·匈奴列传》)何以为言:

为什么说那些话。

 

三、“何V为”句的形成和结构关系

1、以往的分析及我们的观点

A.马建忠:

由“何为V”拆置而来。

B.张志明:

由A是动词的“何以伐为”一类句子省“以”而来。

C.杨树达、裴学海:

何为V=何为乎,为,语气词,相当于“乎”。

我们的观点:

“何V为”由“V何为”拆置而来,为,动词。

2、从“何为”与V的句式构成考察

构成四种句式:

V何为、何为V、何V为、何为而V

“V何为”产生最早。

其语法特点:

“何为”殿于句尾;只有反诘语气;多为四字格;不出现主语。

例:

(46)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47)师无成命,多备何为?

(《左传·宣十二》)

(48)我之不德,杀之何为?

(《国语·晋语四》)

其他三种句式:

最早见于《左传》《国语》,数量较少,全部举出:

《左传》“何为V”l例,“何V为”未见,“何为而V”2例;

《国语》“何为V”3例,“何V为”2例,“何为而V”1例。

例:

(49)夏,齐侯、陈侯、蔡侯、北燕伯、杞柏、胡子、沈子、白狄朝于晋,宋之盟故也。

齐侯将行,庆封曰:

“我不与盟,何为(朝)于晋?

”(《左传·襄二八》)

(50)简子曰:

“何为不告?

”对曰:

“君行臣不行,不顺;主将适蝼而麓不闻,臣敢烦当日?

”(《国语·晋语九》)

(51)今既无事矣,而非和,于是加宠,将何治为?

(《国语·晋语八》)

(52)亡人得生,又何不来为?

(《国语·楚语上》)

(53)众曰:

“何为而可?

”对曰:

“征善以辅孺子。

”(《左传·僖二八》)

(54)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庄子·达生》)

句式特点:

“何为V”句:

“何为”,介宾状语;V是动词谓语,语气有反诘(例(49))和询问(例(50))两种。

“何V为”句:

“为”后一般不再有层次性成分(可以有“乎”“哉”等超层次成分),语气只有反诘(汉代始有询问用法,详后)。

“何为而V”句:

语气有询问(例(53))和反诘(例(54))两种。

“何为”有动宾结构(例(53))和介宾结构(例(54))之分,前者问动作对象,后者问原因。

“何V为”从“V何为”拆置而来的理由:

A.历时顺序

“V何为”句产生最早,其他三个句式稍晚,同见于《左传》《国语》。

按历时顺序,“何V为”应从“V何为”来。

B.“为”的位置

“何V为”和“V何为”之“为”都位于句末,其他两式(何为V、何为而V)之“为”处于句中。

从“为”位置看,“何V为”可能从“V何为”来。

C.语气特点

“何V为”和“V何为”都只表反诘语气,其他两式询问和反诘兼有之。

语气功能表明,“何V为”与“V何为”有一脉相承关系。

3、其他方面的考察:

句式发展方面:

《左传》《国语》以后,很少使用四字格“V何为”句。

这时期“何V为”句渐多。

同时开始出现非四字格(句子加长)的句前可以有主语的“V何为”句,语气用于询问。

•例:

(57)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孟子·万章下》)

(58)孟子问其母曰:

“东家杀豚何为?

”母曰:

“欲啖汝。

”(《韩诗外传》卷九)

疑问代词宾语的位置特点:

可以在动词前,或状语前,句位灵活。

“V何为”之“何”是“为”的宾语,上述灵活性对它来说也应该是适用的,只要语言表达需要,“何”字可以前移,形成“何V为”句式。

“为”的读音:

“为”字古来有读平声(Wéi)和去声(Wèi)之别,读平声是动词,读去声是副词、介词等。

“V何为”和“何V为”之“为”自古以来读平声,这从侧面反映出这两种句式间的密切关系,即“何V为”由“V何为”拆置而来。

因为“何V为”由“V何为”拆置而来,所以“何V为”之“为”按传统读音,读平声(今均读阳平)。

句式比较:

不救何为?

(左传·襄公十八年》)

何不救为?

比较:

何不渡为?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多杀何为?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何多杀为?

比较:

何自杀为?

(《汉书·朱建传》)

旁证:

《诗经·王风·兔爱》:

“尚无为。

”毛传:

“尚无成人为也。

”毛传将“无为”拆置作释。

“无为”在古汉语里是“何为”的否定变式(详后),因此按毛传的拆置方式,“何为”也是可以拆置的,诗句如作“尚何为”,其拆置式就是“尚何成人为也”。

4、“V何为”拆置的原因

语言表达需要:

长句“V何为”多表询问,不表反诘:

《谷梁传·定十》:

“二三子独率我而入夷狄之俗何为?

“何V为”句表反诘,且组句灵活:

(59)由之者治,不由者乱,何疑为?

(《荀子·成相》)——“何疑为”为三字句。

(60)何乃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

(《史记·汲郑列传》)——此例为长句。

(61)子何言吾师之名为?

(《韩诗外传》卷九)——例中“子”作主语。

句式类化:

类化是词汇或语法形式受语言中其他规则模式影响所发生的变化。

“V何为”在拆置时可能受到“何以A为”“何以为”一类句式的影响和类化,即:

V何为——何V为(移位)

•“何以A为”“何以为”早于“何V为”:

•“何以A为”“何以为”在“何V为”产生之初已经习用,它们有“何……为”这种模式,而且其初也是反击句式(后来兼表询问)。

•“V何为”作为反诘句,完全可能仿照“何……为”模式拆置,从而形成“何V为”句式。

5、“V何为”句的结构关系:

V,主语;“何为”,动宾谓语,对V成分提出反诘。

“何V为”的结构关系与“V何为”基本相同。

•说明:

•“V何为”句以V为主语,以“何为”为谓语。

这种情形与谓语是单独的“何”的句子,如《谷梁传·文十一》:

“不言帅师而言败何也?

”结构是一样的。

有时主语V是主谓短语,这就是例(57)“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哉?

”和例(58)“东家杀豚何为?

”一类句子。

6、其他诸说辨析

马氏说辨析:

《马氏文通》卷七:

“《史记·张陈列传》:

‘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

何乃洿王为乎?

’言‘乃何为洿王乎’也。

‘何为’二字先后拆置。

马氏解释的问题:

(1)“何V为”与“何为V”产生同时;

(2)两个句式的语气不完全相同;(3)动词不能往后移动。

语助说辨析:

《谷梁传·定十》:

“夷狄之民,何为来为?

《墨子·公输》:

“夫子何命焉为?

《楚辞·渔父》: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

王引之、杨树达、裴学海等:

上述“为”或“焉为”是语助或语气词。

“为”是动词:

(62)夷狄之民,何求(来)为?

(陆贾《新语·辨惑》)

(63)晏子至,入门,公令乐人奏歌曰:

“已哉!

已哉!

寡人不能说也,尔何来为?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焉”“为”代词和动词:

(64)何书焉存?

(《墨子·非命下》)

比较:

“何命焉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