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8746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8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机械运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运动.docx

《机械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运动.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运动.docx

机械运动

专题一机械运动(五年中考命题规律及预测)

年份

题型

题号

考查内容

考查背景

分值

比重

2015

选择

5(A)

对学生跑步平均速度的估测

---------

0.5

5%

综合

33(1,2)

运动状态的判断(参照物)根据S-t图像算平均速度

斜面

3

2014

实验与研究

31

平均速度公式

速度比较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轨道测平均速度

6

8.6%

2013

选择

2(C)

运动状态判断(参照物)

摇曳的树枝

0.5

2.1%

综合

33(3)

平均速度公式

计算高度

擦窗机器人

1

2012

选择

2(AD)

高度(cm)和时间(s)的估测

课桌橡皮

1

5%

选择

6(C)

运动状态的判断(参照物)

卫星升空

0.5

综合

33

(2)

平均速度公式

时间换算1min=60s

单位换算1m/s=3.6Km/h

压路机

2

2011

选择

1(AD)

高度估测运动状态判断

长安塔上升火箭

1

 

6.3%

选择

8(A)

平均速度公式

公路列车

0.5

填空

25

(1)

单位换算

纳米发电机

1

实验与探究

32

(1)

比较物体快慢的方法

物体在液体中下沉的快慢

2

知识点一单位换算

1km=103m1dm=10-11cm=10-2m

1mm=10-3m1μm=10-6m1nm=10-9m

知识点二刻度尺的使用(要估读)秒表的使用

▲a.“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b.“放”即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某一刻度线应与被测长度的起始端对齐;

▲c.“看”即视线与尺面垂直;

▲d.“读”即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初中阶段只有刻度尺要求估读)

▲e.“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知识点三误差的概念及减小方法

任何测量中的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

▲a.选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

▲b.改进测量方法;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知识点四特殊的测量方法

▲a.累积法▲b.取样法

▲c.化曲为直法▲d.辅助工具法.

知识点六实验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减小倾角小是为了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

知识点七图像问题

知识点八速度大小的比较

(相同时间看路程相同路程看时间)

知识点九运动的相对性(谁动谁不是参照物)

知识点十常见速度的估测

 

近五年陕西中考真题展示

2015年

5.(2015年陕西2分)下列与体育运动

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初中学生50m跑步的测试

成绩一般是30s

B.在运动鞋底做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掷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踢足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33.(2015年陕西7分)如图-1所示,工人沿斜面把一箱货物从底端拉进车厢。

货物移动的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

在此期间,工人拉这箱货物沿斜面匀速运动时的拉力为594N,此斜面的长为5m,高为1m,这箱货物重为1500N.

(1)0~5s内,这箱货物处于__________状态。

(2)5~30s内,这箱货物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2014年

31.(2014年陕西8分)小新和同学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图示的轨道,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球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2)他们先用钢卷尺对轨道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

因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

为保证小球每次通过A点的速度相同,必须用同一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高度由静止释放。

要使小球能够通过E点,释放小球的高度应水平段BD的高度。

(3)从A点开始计时,用电子秒表分别测量小球经过B、C、D、E各点的时间。

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路段

距离s/c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m·s-1)

AB

50.00

0.45

1.11

BC

50.00

0.60

0.83

CD

50.00

0.75

0.67

DE

100.00

0.93

1.08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这是因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作用;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在点的速度最小。

 

2013年

2、(2013年陕西2分)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里,水泊点点,碧水云影,柳枝摇曳.关于公园里的自然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花香四溢,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摇曳的柳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湿地能影响周边的气温,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18、(2013年陕西8分)“擦窗机器人”的质量为2

,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

(3)擦窗机器人以0.1

的速度匀速竖直向下运动8s,运动了多少距离?

 

2012年

2.(2012年陕西2分)关于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高度约为80cm

B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

C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g

D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时问约为5s

6.(2012年陕西2分)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关于火箭和导航卫星的说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全部转化成火箭的机械能

B火箭加速上升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C导航卫星随火箭升空过程中,相对于火箭是运动的

D导航卫星和地面的联系是利用电磁被传递信息

 

33.(2012年陕西8分)图示为某型号压路机,其部分参散如下表其中。

振动频率30Hz是指压路机在施工中钢轮1秒钟压路30次。

(g取10N/kg)

(2)压路机以2.5km/h的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6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整机质量(kg)

18000

钢轮振动频率(Hz)

30

行驶

速度

(km/h)

2.5/9.8

钢轮振

动振幅

(mm)

2.0/1.0

发动

机功

(kw)

110

钢轮

激振

(×103N)

320/160

 

知识点一单位换算

1km=103m1dm=10-11cm=10-2m

1mm=10-3m1μm=10-6m1nm=10-9m

例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8cm=µm 

(2)4.2nm=cm

(3)6.7dm=km

2、下列单位换算过程和结果都正确的是(  )

A.5.2m=5.2m×100cm=520cm

B.678mm=678×=6.78dm

C.36km=36×1000m=36000m

D.930m=930÷1000km=0.93km

3、(2013•内江)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μm×

m

B.2.5μm=2.5×

dm

C.2.5μm=2.5×

cm

D.2.5μm=2.5×

m

4、下列长度中最长的是(  )

A.120μmB.1.2cm

C.1.2×105nmD.1.2×10-1mm

5、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9.6nm=9.6×

=9.6×

μm

B.9.6cm=9.6×10mm=96mm

C.9.6cm=9.6cm×10=96mm

D.9.6cm=9.6÷100dm=0.096m

6、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4.5m=4.5m×100cm=450cm

B.456mm=456×

=0.456m

C.36cm=36÷100m=0.36m

D.64dm=64×

=6.4m

7、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

(1)25m=_______mm=______um

(2)2×

=_________m=______km

8、在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5.5m=5.5×100cm=550cm

B.5.5m=5.5×100cm=5.5×100cm

C.5.5m=5.5m×100cm=550cm

D.5.5m=5.5m×

=0.0055km

9、下列单位换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3.75m=3.75m×100=375cm

B.3.75m=3.75m×100cm=375cm

C.3.75m=3.75×

=0.375cm

D.3.75m=3.75×100cm=375cm

 

知识点二刻度尺的使用(要估读)秒表的使用

▲a.“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b.“放”即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某一刻度线应与被测长度的起始端对齐;

▲c.“看”即视线与尺面垂直;

▲d.“读”即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初中阶段只有刻度尺要求估读)

▲e.“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2014山东济南二模,2)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2、(2015江苏南京,1,2分)以下测量工具中,操作正确的是(  )

3、(2012广东广州,1,3分)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4、(2014北京,9,2分)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

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米  B.分米  C.厘米  D.微米

5、(2014江苏镇江,13,3分)

(1)图1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2)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3)图3中,汽车速度表示数为________km/h。

 

图甲图乙

6、用刻度尺测量一根竹竿的长度,所得的结果是5.892米,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毫米B.厘米C.分米D.米

7.如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分别是.__________cm__________mm.

 

8.如图5-3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知识点三误差的概念及减小方法

任何测量中的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

▲a.选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

▲b.改进测量方法;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本身不准确或读数时估读不准确而产生的,任何测量中的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的.

例1、(2015安徽,14,3分)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

2、(2013广西梧州一模,8)(3分)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分别是:

14.72cm,14.71cm,14.82cm,14.73cm,14.73cm。

根据数据分析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___。

3、(2015北京东城一模,35)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测不出物体的长度.

B.测量时选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越小越好.

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出现错误.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消灭误差.

5用有毫米刻度的直尺先后四次测量同一圆柱体的高,各次测得的数值分别为h1=1.133×102毫米,h2=1.131×102毫米,h3=1.132×102毫米,h4=1.134×102毫米,则()

A.四次测量的平均值是1.1325×102毫米.

B.四次测量的平均值是1.132×102毫米.

C.四次测量中最准确.

D.四次测量的平均值更接近真实值.

 

知识点四特殊的测量方法

▲a.累积法▲b.取样法

▲c.化曲为直法▲d.辅助工具法.

a.累积法:

适用于微小量的测量.方法:

把若干相同的微小量“集合”起来,用测量工具测出它们的值,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量值;

b.取样法:

适用于不便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进行直接测量的场合.方法是先测出“样品”的长度,再根据比例将整体量算出来;

c.化曲为直法:

适用于曲线长度的测量(还有滚轮法);

d.辅助工具法.

例1、将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圆柱形杆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乙所示,线圈总长度L是______cm,则金属丝的直径d=

测量时,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第______次的测量误差较小。

2.如图5-5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知识点六实验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减小倾角小是为了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

例1、(2014山东烟台,17,3分)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______。

若秒表每格为1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2、(2015新疆乌鲁木齐,19,5分)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________组小车从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平均速度的数值。

3、(2014陕西)(8分)小新和同学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图示的轨道,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根据实验的原理_________,需

要测量的物体量是小球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他们先用钢卷尺对轨道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_______

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

次测量。

为保证小球每次通过A点的速度相同,必须用同一小球从左边斜面的________高度由静

止释放。

要使小球能够通过E点,释放小球的高度应______水平段BD的高度。

从A点开始计时,用电子秒表分别测量小球经过B、C、D、E各点的时间。

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

下表中。

路段

距离s/c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m.s-1)

AB

50.00

0.45

1.11

BC

50.00

0.60

0.83

CD

50.00

0.75

0.07

DE

100.00

0.93

0.08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_____

,这是因为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_________作用;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在______点的速度最小。

小球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问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

______,理由是:

______.

5、下图中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完成下列问题:

(1)甲车做______运动,速度是______m/s.

(2)乙车在前40s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3)请在下图中描出甲车的路程--时间图象.

6、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_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m/s.(每格为1s)

7、(2012湖北恩施)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所示。

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

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B.9cm/s

C.8cm/sD.7cm/s

知识点七图像问题

例1、(2015辽宁沈阳,6,2分)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作出的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

B.通过30m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

C.第6s时,甲车的动能比乙车的动能大

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的

2、(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8,2分)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

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

 

3、(2015甘肃兰州诊断,11)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根据观测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2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2~5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为零

C.5~7s内,小车的运动速度为2m/s

D.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1.5m/s

4、(2013上海金山模拟,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B.经过6秒,两车相距20米

C.甲车的动能一定比乙车的大

D.甲乙两小车都受到平衡力作用

 

5、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A.甲乙B.甲丁

C.乙丙D.丙丁

6、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0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0点,B在距离0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

 

7、(2011⋅六盘水)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8、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

C.乙到达P点时,甲离Q点6米

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米

9、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1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11、根据图中所给A、B两物体的s_t图像。

判断对应的v-t图像哪个是正确的〔)

12、(2013⋅乐山)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13、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它们的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汽车_____处于静止状态(填“甲”或“乙”),另一辆汽车的速度_____.

 

1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5、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__直线运动。

甲车通过0.4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__s.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知识点八速度大小的比较

(相同时间看路程相同路程看时间)

1、如图中(a)、(b)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图(a)表明:

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