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8942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0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9.3建设进度48

第十章项目招标50

10.1招标的依据50

10.2招标的类别50

10.3招标范围、形式及情况说明51

10.4招标情况说明51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53

11.1投资估算的方法和依据53

11.2投资估算54

11.3资金筹措54

第十二章经济评价58

12.1经济评价说明58

12.2基础数据58

12.3财务盈利性分析60

12.4风险性分析62

12.5经济评价小结64

第一章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年产8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一期)工程

项目产品:

渗花抛光砖、超洁亮抛光砖

建设地址:

某县某村

建设单位:

某公司

项目性质:

新建

企业类型:

独资经营(澳资)

1.1.2产品方案、生产规模

新建轻质高强多功能陶瓷墙体材料和高档环保型陶瓷装饰装修材料生产线4条,年产800万M2渗花抛光砖和超洁亮抛光砖。

1.2编制依据与范围

1.2.1编制依据

(1)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

(2)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1995年联合颁发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3)某县规划管理局颁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4)某县环境保护局出具的《关于某陶瓷生产项目的环境保护意见》;

(5)其他有关的规程、规范、标准及项目的有关基础资料。

1.2.2编制范围

(1)确定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及配套工程;

(2)确定工程技术方案、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3)提供原材料、动力等供需数据;

(4)项目环保、安全卫生、消防措施;

(5)项目投资估算及用款计划;

(6)提出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7)测算项目的投资效益;

(8)提出研究结论与建议。

1.3编制指导思想

1.3.1采购目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同时采用先进生产工艺,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1.3.2充分考虑环保需求,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环境污染,保证绿化用地,美化厂区环境;

1.3.3重视消防设计;

1.3.4采用适当的节约能源措施;

1.3.5注重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

1.3.6客观进行投资估算和综合经济评价,使报告成为决策者的可靠依据。

1.4项目区域概况

1.5企业概况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总规模

万M2

800

2

用地面积

M2

314002

合约471亩

3

总建筑面积

204662.8

职工宿舍

10150

生产车间

98696.8

仓库

19376

原料堆场

76440

4

容积率

0.63

5

建筑密度

%

45.3

6

建筑系数

57.3

7

绿地率

18

8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9627

9

投资利润率

33.84

10

投资利税率

46.59

11

财务内部收益率

36.46

所得税前

29.15

所得税后

12

投资回收期

5.01

5.55

13

财务净现值

28059.13

19570.79

14

资产负债率

6.97

达产年

15

盈亏平衡点

49.53

1.7结论与建议

1.7.1项目抗风险能力

在保持设定的产品结构前提下,生产能力利用率达49.53%,项目即可盈亏平衡。

项目的销售价格为目前国内平均销售价格,即便在销售价格下调5%,其财务内部收益率仍在银行贷款利率之上,亦均高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ic=8%),项目抗风险能力强。

1.7.2综合评价

项目建成后,可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及增强市场应变能力,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也符合我国合理高效利用资源的产业政策。

本项目的建设将会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可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本项目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

1.7.3存在问题及建议

鉴于项目区天然气管网暂无敷设,项目是以煤气作为燃料。

因燃煤瓷窑因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烟碳黑目前难以解决,建议在项目区燃气管网敷设就位后使用天然气。

建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加强资金管理,以期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

尽快落实项目建设融资措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所需资金。

第二章市场分析

3.1建筑陶瓷市场现状

截止2005年年底,中国有各类建筑850亿平方米。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计划新建房屋120亿平方米。

其中,城镇住宅50亿平方米,年均新建8亿平方米,农村约70亿平方米,年均新建14亿平方米。

中国经济和建筑业的发展,推动了建材工业的进步。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建材工业将继续开放,引进外商投资,逐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重点发展轻质、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

从“八五”计划(1991年-1995年)开始,中国的建筑陶瓷工业发展极快。

1991年-2005年,建筑陶瓷的产量从2.72亿平方米增加到了26亿平方米。

中国建筑陶瓷砖企业有2860家左右,分布在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但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浙江、山东、河北、四川、河南、江西、江苏9省,合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3%。

中国建筑陶瓷企业的经济成分,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独资、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最近5年,民营企业的发展很快,不断地采用国内外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其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国外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独资及合资企业的产品质量较高,占据高档产品市场。

从整体上看,中国建筑陶瓷企业的数量大、产量多,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差、消费水平偏低,因此企业所生产的产品80%以上为中低档产品,20%左右为高档产品。

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中国建筑陶瓷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有明显提高。

25年来,我国先后从意大利、德国、日本、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引进了世界先进的建筑陶瓷生产线和关键设备。

约有600至700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全线引进或主机引进,主要设备有喷雾干燥塔、大型球磨机、各种大型自动压砖机、多功能全自动施釉、印花装饰线、各种规格的燃气辊道窑等。

迄今为止,全国进口各种自动压砖机约有3000台,窑炉约420座。

中国大约有40家陶瓷企业引进了全自动配料系统,低压块排水组合注浆生产线、中高压注浆机、温度湿度可自动控制的快速燥器、全自动机械手施釉线和静电施釉线、宽截面隧道窑、大型梭式窑、卫生瓷烧成辊道窑、AGV自动无轨贮运系统等。

在引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建筑陶瓷的自主开发工作也取得了成就。

目前,中国已能生产陶瓷砖生产线的整套装备已能达到系列化,20吨以下的球磨机、4000及以上型的喷雾干燥塔、Φ100-200毫米的油压柱塞泵、干法造粒机、3000t型自动压砖机、内宽1.5-3.0米的辊道窑及大型储坯装置等。

国产化陶瓷生产装备也有所创新,管道注浆、组合浇注成型技术装备在陶瓷企业中普遍推广使用,内宽2.1-2.8米的节能隧道窑,大型梭式窑均已能国内制造。

目前,中国建筑陶瓷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引进工作中,偏重于引进硬件,对引进技术和管理软件不够重视,在产品设计、工艺配方、模具材料开发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

对粉尘、散热、噪音、原料标准化的控制落后于发达国家。

在产品能耗、劳动生产率、自动化程度方面还有待于努力和改进。

在解决了国内对建筑陶瓷的消费需求之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意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自动化生产能力、控制总量、结构调整将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3.2建筑陶瓷市场发展趋势

目前,建筑陶瓷市场销售中,70%以上的产品属于中低档产品,30%为高档产品(包括进口产品)。

低档产品充满了市场,产品大量积压,市场销售疲软。

产品质量低,配套能力差,产品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缺乏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致使一些高档产品还依靠进口(四星级以上的饭店使用的建筑陶瓷还依赖进口)。

国外进口的建筑陶瓷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销售状况也不太好,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基础差,国外进口产品的价格较高,百姓手中的资金有限,经济条件达不到购买高档产品的水平。

但是高档建筑陶瓷对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是具有相当大吸引力的,在未来,高档装修在中国有广阔的前景。

中国是世界上建筑陶瓷的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中国的消费市场已引起国外建筑陶瓷界的关注和青睐。

展望我国建筑陶瓷工业的前景,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蕴藏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由于各种新型建筑材料(涂料、复合木地板、有机材料、复合材料等)的出现,使内外墙及地板等装饰材料等呈现出多元化局面,竞争十分激烈;

中国加入WTO之后,关税降低,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尤其是卫生洁具产品进口将会增加,国产品牌高档产品市场占有率将会进一步减少;

占我国建筑陶瓷产品产量60%-70%的沿海企业,因燃油价格持续走高,劳动力成本增加,当地市场严重饱和。

销售费用、运输费用成为企业盈利的主要因素,将面临改变产品结构和企业布局调整的重大抉择。

与此同时,建筑陶瓷工业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架构的形成而快速发展起来的。

股份制、合资、独资、民营和私营企业所占比例超过国有企业比例,其产权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潜力巨大;

通过“九五”、“十五”国内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国外同类企业水平;

建筑陶瓷占总产量40%左右的工厂达到经济规模水平,产业结构相对比水泥、玻璃要合理;

中国加入WTO和亚洲金融危机的结束,给我国中高档产品的出口带来商机。

意大利、西班牙等主要出口国已感觉到来自中国产品竞争的压力;

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新一轮经济稳定成长期的开始及房地产业的复苏,国内现有的建筑陶瓷市场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这些为我国建筑性陶瓷工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有利条件

3.1项目建设的背景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

近十年来,中国的建筑陶瓷产量连续稳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生产和消费大国了。

尤其是在全国范围内城市基础建设的持续升温和房地产市场空前利好的环境下,中国建筑陶瓷行业也一直呈强势发展。

目前中国的建筑陶瓷生产企业约为3000家,其中在广东、山东、四川、河北省以及华东地区的建陶企业数量占全国的63%以上,生产能力约占了全国的86%,其产销量占世界销量的40%。

随着收入和欣赏品位的提高,消费者和组织用户对中高档陶瓷的需求量在增加。

中高档陶瓷供应总量高于需求总量,用户对品牌和品种的可选性很强,从目前国内国外的市场供求情况来看,畅销主导产品主要是渗花抛光砖和超洁亮抛光砖,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

本项目一期拟新建4条轻质高强多功能陶瓷墙体材料和高档环保型陶瓷装饰装修材料生产线,形成年产800万M2渗花抛光砖和超洁亮抛光砖的生产能力,以某为中心,辐射华东六省一市,同时出口印度、韩国、巴基斯坦、越南、香港和澳门等地。

3.2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某陶瓷有限公司是我国大型现代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拥有15个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等多项殊荣,并率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及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3C认证。

(2)某陶瓷有限公司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地区,产品远销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居同行业首位。

先后在广东三水、河源、顺德、清远和四川夹江等地区建成了现代化工厂,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陶瓷生产技术及设备,具备大规模的生产销售能力。

(3)项目区原材料资源丰富,是国内三大瓷泥产区之一,县内高岭土矿脉南起江柏堰,北至温家坳,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2-4公里,矿带探明储量共771.9万吨,拥有储量522.7万吨,远景储量和低品位储量预计在2000万吨以上,另外矿带尚有钾长石、钠长石储量4000万吨左右,开发利用程度极高。

(4)本项目属于重点工程项目,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项目的投资合作事项多次进行了具体洽谈,已正式签定了《项目投资合同书》,并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会议,要求各部门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尽快依法依规完善各项审批手续,以保障项目早日动工建设。

第四章厂址选择与建厂条件

4.1厂址选择

根据生产规模的需要及周边环境的要求,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某县西渡镇大勇村。

该地段位于某县城东部,地势起伏不大,紧靠S315线,交通便捷,供电、给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本项目一期规划用地471亩,目前用地状况为:

水田191.5亩,旱土62.16亩,园地44.91亩,山林地107.50亩,水面30.43亩,农村道路3.57亩,农田水利用地3.09亩,住宅用地27.84亩。

某市投资咨询中心经实地调查、充分论证,确定此选址方案为本报告的推荐选址方案。

本项目选址应考虑水土流失,同时也增大了项目建设的土石方量。

由于本建设地点有耕地,应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章三十一条规定,制定本项目补充耕地方案;

另项目建设占用林地107.50亩,根据《林业法》的规定,应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预防和及时治理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组织进行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以确保林地的占补平衡。

4.2建厂条件

4.2.1气象条件

年平均气温17.9℃

极端最高气温40.4℃

极端最低气温-6.1℃

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年平均降雨量1333.9m/m

日最大降雨量148.6m/m

年主导风向北、南

4.2.2厂区地形地貌

(1)地质

根据周边建筑物的地质勘察结果,该建筑场地位于湘江二级地之上,施钻土层为第四纪更新世[Q2]冲积层,场地土层由上而下为:

耕土层,层厚0.0—2.3米;

粘土,棕黄色,硬塑密状态,网纹状结构,层厚0.0—1.4米;

粘土,黄色,硬塑密状态,网纹状结构,部分含铁锰氧化物,层厚2.4—5.0米;

轻亚粘土,黄色,棕黄色,硬可塑中密状态,含微量云母碎片,层厚0.0—0.9米;

母砾、黄色,棕黄色、棕褐色,中密状态,含石菜质园砾,中砂,细砂,粘粒,层厚1.8—3.9米;

砂卵石,黄色,棕黄色、棕褐色,中密,含卵石、粗中砂、细粉砂,粘在母砾之下的土层。

除耕土层外,其余土层均可以作为天然地基,容许承载力[P]值均在20t/m2以上。

(2)水文

项目区地下水位潜水型,标高平均在5米左右,属第四纪层,PH值在5.3—7.8之间,呈弱酸性。

硬度为0.7—0.8度。

(3)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监测站空气监测结果,区内及周边空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04—0.100毫克/标立方米,总悬浮颗粒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50—0.162毫克/标立方米。

空气环境质量符合《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

(4)地表水质

断面pH值7.64—8.05,化学耗氧量1.95—5.03mg/1,石油类0.002—0.06mg/1,氨氮0.01—1.25mg/1,挥发酚0.001—0.004mg/1,硫酸盐8.3—37.2mg/1。

该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5)地下水质

该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4848-93中的Ⅲ类标准,区域地下水质质量良好。

(6)噪声

区域内昼间等效声级在49.6—58.1dB(A)之间,夜间等效声级在39.3—50.2dB(A)之间。

该区域噪声可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Ⅲ类标准。

(7)抗震设防

根据某省地震烈度区划,某县地震裂度低于6度。

本项目可不作设防考虑。

第五章生产工艺与设备选型

5.1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货车将购进的原料运至原料堆场储存,按配方在电子配料称上称重配料,经输送带进入湿式球磨机加入添加剂混合研磨成浆,当浆料的细度达到要求时,将其送至浆池储存陈腐,在放浆过程利用电磁铁除去浆料中的铁杂质;

储存陈腐后的浆料由泥浆泵送至喷雾干燥塔,通过热风干燥成粉颗粒后送至料仓进行储存陈腐,陈腐时通过粉颗粒内的毛细管作用将粉颗粒内部的水分分布均匀,以减少成型时产生的缺陷;

陈腐足够时间后的粉料送至压机进行半干压成型,成型的砖坯由输送带运至辊道式干燥窑内干燥,经干燥后的砖坯强度大大提高;

在干燥后的砖坯表面印花,釉料由筛网印至砖坯表面,并渗透到砖坯内部,形成一定形状的花纹图案,再送至辊道窑内进行高温烧制;

高温下的砖坯会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使其烧结后达到使用要求的强度,经烧结后的砖坯由抛光机进行正面打磨抛光,之后经过质检分选包装入库。

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粉尘

无组织排放

电子配料

噪音

球磨粉碎

过筛除铁

浆池陈腐

水煤气

处理后排放

废气

喷雾干燥

粉料过筛

粉料陈腐

压制成型

排放

坯体干燥

高温烟气

循环利用

废坯

检验分选

处理设施

跑冒滴漏废液

淋釉印花

高温烧成

废水

打磨抛光

包装入库

图5-1主要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简图

造水煤浆

煤仓

煤粉

静电除尘

振筛

空气

输送带

混合器

出售

煤渣

煤气发生炉

水蒸气

上段煤气

下段煤气

补充水

电捕焦

焦油池

旋风除尘器

储水池

风冷却器

冷却塔

间冷器

电捕轻

储气罐

图5-2煤气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简图

5.5主要原材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5.5.1主要原材料供应

项目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泥砂、高岭土、钠长石和钾长石。

某县高岭土蕴藏丰富,是国内三大瓷泥产区之一,县内高岭土矿脉南起江柏堰,北至温家坳,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2-4公里,矿带探明储量共771.9万吨,拥有储量522.7万吨,远景储量和低品位储量预计在2000万吨以上,另外矿带尚有钾长石、钠长石储量4000万吨左右,开发利用程度极高。

界牌出产的高岭土、钠长石和钾长石品质优良,长期向全国十七个省市200多家陶瓷、建筑、卫生、化工、工艺美术、造纸、橡胶、玻璃、航空等企业供货,是我国高岭土等矿产品的重要原料供应基地,享有“湘南瓷都”的美誉。

因此,项目区的原材料供应完全能够满足项目生产的需要。

5.5.2生产设备选型

某衡利丰陶瓷有限公司主要第一期生产线设备

主要设备名称

数量

规格型号

备注

原料车间

 

铲车

6台

广西柳工CLG855

叉车

1台

CPCD/OOCD-QA

喂料机

4套

50立方米

1套

36立方米

输送带

1500米

600型

包道轨轮

230米

800型

250米

1000型

浆池(配搅拌器)

6套

高4米×

直径7米、高6.5米×

直径14米、高2.5米×

直径3米、高4米×

直径4米、高4米×

直径6米、高2.5米×

直径3米

地面池(配搅拌器)

不锈钢粉料箱

72个

Ф3750mm×

7200mm×

锥3000

喷雾塔

4台

5000#

喷雾塔平台

50吨

干式除尘

气动泵+振动筛

球磨机

15台

QMP4100×

11200球磨机(不含球衬)

2台

QMP3600×

6780球磨机(不含球衬)

100吨球磨机中铝内衬

8套

比重≥3.0gcm2:

含铝量70%以上;

厚度10mm

40吨球磨机中铝内衬

厚度8mm

除铁机

40台

精研牌KT680-30T/CA型高性能动态湿式

一次布料系统

DHKD7800-A

DHKD4800-A

成型车间

科达压机

KD7800A

KD4800C

窑炉、干燥窑(日产量15000平方米抛光砖

1.双层进砖辊台16米×

2(拆成单层);

2.升降机构4台;

3.双层干燥窑150.8米×

2

4.双层出砖辊台45.12(拆成单台);

5.单层出砖辊台36.03;

6.升降机构4台;

7.窑炉进砖辊台8.5米(W2500mm);

8.窑炉进砖辊台8.5米(W2600mm);

9.辊道窑炉324.3米;

10.辊道窑炉324.3米;

11.出砖辊台(W2500mm)10米;

12.出砖辊台(W2600mm)10米.

窑炉、干燥窑(日产量13000平方米抛光砖)

3.双层干燥窑150.8米×

5.单层出砖辊台36.03;

8.窑炉进砖辊台8.5米(W2600mm);

9.辊道窑炉324.3米;

11.出砖辊台(W2500mm)10米;

12.出砖辊台(W2600mm)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