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9996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017部编版)期中检测卷

班级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2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劳碌(lù)

凌空(líng)屏声敛息(bǐng)

B.酷似(shì)天干(gān)

诘责(jié)杳无音讯(yǎo)

C.仁慈(cí)愚钝(dùn)

禁锢(jìn)恰如其分(fèn)

D.炽热(zhì)踱步(duó)

参与(yù)沿溯阻绝(s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人们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

B.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表达由衷的赞赏。

C.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事实真像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D.他们练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练制的大部分工作都必需在院子里露天进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在这个封闭的山村,对一些很简单的科学常识,这里的人们都会觉得诚惶诚恐。

B.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获得本年度“国际安徒生奖”后,多家媒体入木三分地争先报道。

C.北海的菊花开了,史铁生答应坐轮椅去看看;母亲于是和颜悦色,还絮絮叨叨起来。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乔金斯化石断崖是一处世界级古生物学遗址,是2008年被列入联合国的“世界遗产”目录。

B.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汽车工业将会借助现代科技,向高效率、零污染发展。

C.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

D.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________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

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不染的青山绿水。

A.④②③①B.④②①③

C.②④③①D.①②④③

6.八年级

(1)班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以“我看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0分)

(1)【新闻点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8个字)(3分)

逃票、欠税、欠费、闯红灯……这些都将被记入你的“个人信用库”。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今后凭身份证号就能查到个人税收欠缴、乘车欠缴费、交通违章等“失信记录”。

同时,企业欠薪、专利侵权、拖欠贷款等不良信用也将被记录到“企业信用库”中,可凭组织机构代码自查。

这两个库的信息将在市政府各部门共享,并接入省里的“诚信库”,这意味着有失信记录的企业和个人今后在南京将“无处藏身”。

【漫画鉴赏】阅读下面的漫画,说说其寓意是什么。

(3分)

 

(2)【拟写座右铭】请你以“诚信”为主题给自己写两条座右铭。

要求紧扣主题,起到激励、警醒的作用,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4分)

7.按要求写出下列诗词名句的空缺部分。

(6分)

(1)牧人驱犊返,。

(王绩《野望》)

(2),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黄鹤楼》中“?

”抒发了诗人内心中那绵绵不绝的乡愁。

(4)《三峡》中“,”两句侧

面写出了三峡“两岸连山”的连绵与高耸。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8、9题。

(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诗仙李白出蜀时所作,记下的是他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

B.颔联中的“随”字用得好,写出了群山和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C.“月下飞天镜”描绘了明月倒映入水面开阔、流速缓慢的长江中,犹如天上飞来的明镜,这是诗人仰视所见。

D.尾联转入抒情。

“怜”“送”两词生动地写出了“物”“我”两相依,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9.对于本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

“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

”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篇课内文言文,完成10—14题。

(14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0.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实是/欲界之仙都

B.蝉/则千转不穷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同“返”)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统领全文;乙文中“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

B.乙文第三段写“奇山”,用“负”“竞”“争”等字,将崇山

峻岭化动为静,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C.甲乙两文作者都用生花的妙笔描写了美丽的大自然山水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之情。

D.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都充满乐观情趣。

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分)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分)

(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分)

14.乙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15—17题。

(12分)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①,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

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

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②上。

取酒共酌,意致闲淡。

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

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③以悲,泫然④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

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

“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

”然其束发⑤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⑥矣,有何可哭?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有删改)

【注】①委:

水流所聚,汇集。

②练:

白色丝绢。

③愀然:

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

④泫然:

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

⑤束发:

年纪轻。

⑥政最:

政绩考核第一等。

1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1)林木历历可数(  )  

(2)亭午风渐劲(  )

(3)泫然不能自已(  )

(4)增城楼为岳阳楼(  )

16.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段描写岳阳楼耸立于江湖交汇的地方,楼前正对着君山,

楼的景观因水而雄壮,因山而美丽。

B.第二段描写的是洞庭湖一日之中的不同时间由“湖平如熨”

到“湖浪奔腾”的不同景象。

C.文中“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两句,是古代文人借酒释怀的真实写照。

D.作者游岳阳楼时心情是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上午“闲淡”,中午“雄快”,傍晚“愀然以悲”。

1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1)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

(3分)

(2)然其束发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

(3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新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新闻特写,完成18—20题。

(10分)

15米泳池里的梦想

新华社记者 赵悦 杨媛媛

一个长宽仅15米、水深只有1.5米的室内游泳池,是加沙地带最好的泳池,也是这里唯一一个游泳运动员的训练场地。

七八个不到20岁的巴勒斯坦小伙子正在教练指导下刻苦训练,他们渴望有朝一日能从被封锁的加沙地带走出去,在标准游泳场地参加一场国际比赛,为巴勒斯坦人圆一个游泳梦。

18岁的巴勒斯坦小伙子杰哈德·萨利赫就是这些追梦青年中的一个。

他浓眉大眼、身材浑圆,是天生练游泳的好苗子,曾获得过巴勒斯坦青年自由泳比赛冠军。

但由于从年少时起就经历过太多苦难,杰哈德身上鲜有年轻人的活泼气息,说话时眼神总是很忧郁。

他告诉记者:

想在加沙练好游泳实在是太难了。

杰哈德训练的地点在纳玛体育俱乐部,位于加沙地带最北部的杰巴利耶地区。

这里靠近以色列边界,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敢于冒着“枪林弹雨”坚持锻炼的人,确实需要些胆量。

纳玛体育俱乐部场地有限,仅包括一个类似“蘑菇池”的室内游泳场及非常简陋的附属设施,但仍属于当地最“豪华”的建筑之一,完全依靠阿拉伯其他国家的资助建成。

杰哈德的教练马尔旺说,虽然杰哈德的成绩不错,但他的技能训练只能依靠这个15米长、15米宽的游泳池,力量训练则需要租借其他地方简易健身房的一些设施,再加上没有资助,每个运动员都是自费参加训练,他们每个月能够承担的费用大约只能够满足每周12小时的训练时间。

杰哈德的家在纳玛俱乐部以北,距离边界更近一些。

他家的外墙上至今仍遍布着以色列机枪射击后留下的弹孔。

推开房门,杰哈德的家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灰黄的墙壁上,一幅杰哈德哥哥艾哈迈德的照片高高悬挂,特别醒目。

艾哈迈德也曾是个游泳爱好者,和弟弟相比,他就没那么幸运了。

2006年,年仅18岁的艾哈迈德被以色列士兵开枪打死,永别了喜好的游泳运动。

杰哈德的另外一个弟弟在艾哈迈德被打死后,一气之下放弃了任何运动,参加了哈马斯的警察部队。

杰哈德说:

“我不想放弃我的梦想,我就是想参加游泳比赛,不管是简陋的泳池还是以色列的封锁,都阻止不了我的梦想。

尽管走出去的可能性很小,但不管怎么样,我都盼望能够走出加沙,让巴勒斯坦国旗出现在赛场上。

“我能出现在赛场上就是一种胜利!

”杰哈德说。

对于加沙人来说,也许比赛结果远远不及能够参赛重要,他们的梦想就是能走出封锁,出现在国际赛场上。

这个看似近在眼前的梦想,却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18.本文标题是“15米泳池里的梦想”,从文中看,“梦想”指的什么?

(3分)

19.杰哈德等年轻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面临着哪些困难?

(3分)

20.“我能出现在赛场上就是一种胜利!

”这句话有怎样的含意?

(4分)

(二)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

(16分)

稗子不会躲开

豆春明

每年端阳一过,母亲就会下田扯稗子。

稗子这东西,是个假聪明。

开始时混在稻秧里,偷偷争水争肥。

母亲天天从田边走过,也没发现它。

但过了端阳,它就憋不住了,使劲蹿个,冒出头来。

要是它能再憋上一段时间,说不定母亲就去干其他事情,把它忘了。

等她干完事情回来,它已经扎稳了根。

再去扯,会一扯一个大坑,连旁边的稻秧也跟着扯起来。

那时母亲也许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它长下去。

可惜,它就是憋不住。

那段时间,阳光和雨水交替频繁。

母亲没扯几根稗子,天就下雨了。

她披上一张白油布,继续扯。

雨滴砸在秧叶和稗叶上,溅起一层水雾,好像要把稗子藏起来。

母亲摸着稗子,从秆一直摸到根。

然后分开五指,像个筢子,往上一捞,稗子就被扯掉了。

扯了七八根,拴成一把,丢在田坎上。

一块田,能有十多把。

母亲将它们装进背篼,背回家去。

也可能烈日当头。

母亲分开稻身,汗珠滴进水田里,叮当有声。

水田光亮如玻璃,能照见她的皱纹。

母亲常说:

我老了。

是的,她就是在那些稻谷和稗子中间变老的。

我家有三四亩田,母亲要忙两三天,扯完稗子,她会生一场病。

小腿痛,牙齿痛,头也痛。

这几样病,每年都在那几天等着她。

她一次也没躲过。

哎,吃了那么多次亏,她也不吸取点教训,想个办法躲一躲。

我心痛她,给她打电话。

别扯了,让它长算了,我说。

少收几斤稻谷算个啥嘛,我还说。

进城多年,我早已习惯不把稻谷和稗子当回事。

母亲答应了。

可放下电话,又下到田里。

弄得我在电话这头干着急。

我向妹妹求援。

她住在县城,跟母亲只隔十几里路。

她带母亲逛街,上超市。

吃不吃榴莲?

妹妹逗母亲。

母亲点头。

比屎还臭,还吃不吃?

吓得母亲赶紧跑开了。

这是美国苹果。

母亲睁大眼睛,睁得和找稗子时一样大。

那是肥牛肉。

肥在那里呢,她问妹妹,咋一点看不出来?

又带去挑选花衣。

老都老了,别挑花了眼,妹妹提醒她。

挑花了眼才好呢。

眼花了,就看不到稗子了。

第二天早上,她收拾好新买的花衣。

回去扯稗子了,她说。

头也不回地走了。

每年的情形,大致都是这样。

多年下来,母亲的花衣装满了一柜子,但她还是把稗子看得清清楚楚。

我和妹妹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几个暑假,我回去看母亲。

那时稻谷和稗子快熟了。

机耕道两边,一眼望去,高的是稗子,矮的是稻谷。

我扯起一根稗子,量一下,它比我还高。

稗穗沉甸甸的,有半尽长。

看得出来,它长得不错。

大多数田里,稗子都长得不错。

田的主人,像我一样进了城,没时间扯掉它们。

爱咋长咋长,能收多少收多少,他们大多这样想。

对于那些长得热热闹闹的稗子,他们已经没有多大兴趣。

我家田里的稗子,在村里算最少的。

那是母亲用一场病换来的。

扯掉稗子,今年又增产了,母亲笑着对我说。

她脸黑,不笑还好,笑起来更见苍老。

但母亲是真的高兴,为那些即将成熟的稻谷,也为那些被扯掉的稗子。

可我实在高兴不起来。

因为我的欢乐,早让城市带走了。

我让母亲,在她的城里儿子面前,显得好孤单。

有一天吃中午饭时,我问,年年扯,还是很多吗?

多,不扯不行,母亲回答。

看来,她这一辈子,算是和稗子耗上了。

一个生病,一个送命,像对仇人似的。

其实,母亲和稗子是完全可以不这样的。

母亲不扯稗子,起码可以少生病,多活几年。

至于稗子,随便找个地方,都比长在我家田里强。

如果这样,那多好。

吃过饭,母亲去沟里洗最后一次扯回来的稗子,洗得干干净净。

稗子一身绿,比长在田里还水灵。

嫩一点的,母亲细细切碎,拌上米糠,捧给猪吃。

但两头大白猪吃惯了父亲煮的稀饭,只吃了两口。

母亲又捧给鸡,鸡也不吃。

母亲只好把它倒进粪堆。

过了一二十天,种秋豆要肥,她拿木棍扒开一看,稗子还是绿的,还是稗子的样子。

不得已,她又把粪堆封好,打算再过两三个月,拿来种冬麦。

老一些的,母亲扔在院坝里。

晒几天,稗子轻飘飘的,能飞起来。

有一天,我在灶上做菜,母亲帮忙烧火。

她塞了一大把稗子在灶膛里。

稗子不易燃,弄得满屋是烟。

我躲了出去。

过一阵转来,稗子燃了起来,慢慢化为灰烬。

母亲让烟熏出了泪,坐在灶下揉眼睛。

好像是为了某种特别重要的东西,她和稗子始终在较劲。

她没输,它也没赢。

到底是啥东西呢?

我也不清楚。

但肯定不只是那几斤多收的稻谷,也不只是那几根多长的稗子。

今年,母亲满七十岁。

她也许是村里最后一个扯稗子的人。

但她还会扯下去,稗子也会长下去。

吃了稗子几十年亏的她,不会躲开。

吃了她几十年亏的稗子,也不会躲开。

倒是我们这些人,好像吃了多大亏似的,躲得远远的,给自己母亲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家,给稗子留下一个空荡荡的村庄。

21.第二段中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稗子?

其作用是什么?

(3分)

但过了端阳,它就憋不住了,使劲蹿个,冒出头来。

2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23.文章题目为“稗子不会躲开”,为何却花很多笔墨写母亲?

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3分)

24.揣摩最后一段中画线的短语,请结合社会现实,说说这三个短语表现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6分)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25—27题。

(8分)

【话题背景】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

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

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

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

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

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各方声音】

网友冰水椰子:

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

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

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

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

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间练字了。

沈尹默(书法家):

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

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

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摘自互联网)

25.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

(3分)

26.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

(3分)

27.就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结合以上材料,给学校提几点建议。

(2分)

四、作文(60分)

2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

“走着走着,我们就长大了。

”是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有前行,自然就有怀念。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个地方,会珍藏着我们的秘密,镌刻着我们的足迹,生长着我们的信念,承载着我们的悲欢离合……

以“怀念____________的日子”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B 

6.【新闻点击】【答案】示例:

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

【漫画鉴赏】【答案】示例:

这幅漫画讽刺了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的社会现象,意在呼吁人们以诚待人,打造诚信社会。

(2)【答案】示例一:

诚信犹如宝石,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_示例二:

诚信是心灵沟通的桥梁,诚信是事业成功的阶梯,诚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

7.【答案】

(1)猎马带禽归

(2)几处早莺争暖树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8.【答案】C 

9.【答案】同意,沈德潜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诗中确实无送别朋友的意思。

从诗的内容来看,“送别”应该是作者告别家乡的意思,所以删去“送别”二字更为合适。

(言之成理即可)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

(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3)那些忙于办理世俗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4.【答案】表达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15.【答案】

(1)清清楚楚    

(2)正午

(3)控制 

(4)扩大,增修 

16.【答案】D 

17.【答案】

(1)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绳头和细小的字,附着在白练似的溪流上。

(2)但是他年纪轻轻就入朝做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统领军队是知名的武将,已经稍微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18.【答案】不仅展现了杰哈德等青年人的游泳梦想,还隐含着“巴勒斯坦人渴望和平、渴望走向外面世界”的梦想。

19.【答案】一是安全问题,这里靠近以色列边境,安全问题十分严峻;二是场地有限,训练设施非常简陋,连一个标准的游泳池都没有;三是经费紧张,没有资助,都靠自费参加训练。

20.【答案】_这句话表明了加沙人冲出封锁参加比赛甚至比比赛结果更重要,突出了参赛的艰难,从而表明了加沙人对参加比赛的强烈渴望之情。

21.【答案】_用拟人手法写稗子,用“憋、蹿个、冒头”几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稗子疯狂生长的状态。

22.【答案】母亲面容苍老;母亲一生勤劳;母亲性格固执;母亲依恋故土;母亲比较孤独。

23.【答案】本文的线索是母亲扯稗子(或稗子是母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写稗子不会躲开,实则写母亲不会躲开,目的是突出母亲的固执和坚守。

24.【答案】“躲得远远地”写出了青壮年纷纷离开农村,涌向城市的现状;“空荡荡的家”写出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大部分都孤独地生活着;“空荡荡的村庄”写出部分地区的农村因人员大量外出,导致人口稀少,土地荒芜。

25.【答案】①提升一个人的形象气质;②使人静心,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③发展特长,培养自信;④传承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化。

26.【答案】①书法实用性不强,许多人对学书法缺乏积极性;②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③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书法学习时间无法保证。

27.【答案】①要求老师在书法教学中多鼓励学生;②营造有利于书法教育的环境氛围;(答“将名家书法、学生优秀作品上墙,增强文化氛围”等亦可)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具体答出开展诸如“参观”“评比”“展览”等活动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