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0023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12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5页
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5页
亲,该文档总共1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题.docx

《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题.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题.docx

试题

地理学历年考研试题集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

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  考试科目:

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30分)

民族      人文地理学      人口移动        文化区      地理物象

二、简答

45分)

1汉语的类型及分布.

2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3宗教景观类型及标志建筑.

4传统农业类型.

5中国的旅游资源类型.

三、论述

75分)

1购物行为空间影响因素.

2人口增长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3经济全球条件下中国城市的发展趋势.

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

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  考试科目:

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30分)

地质构造      露点温度      生物小循环      成冰作用      城市生态系统

黄土        生物多样性      准平原        喀斯特地貌    气旋

二、简答:

(60分)

1地震分布特征及主要地震带

2大气分层情况及特征

3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物质交换

4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特征

5华南型河流特征

6准平原的形成过程

三、论述:

(60分)

1地貌成因及地貌类型(15分)

2成土因素作用(15分)

3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30分)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综合自然地理学"与"中国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单双题各任选5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自然综合体        2变性极地大陆气团      3综合剖面图        4第一河源带  

5景观的"省性"        6台湾暖流            7土地评价          8活跃生长期  

9地域系统研究法      10海洋空间资源        11垂直地带性        12紫色盆地

二、简答(1-3任选2题,4-6任选2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例释土地分异的主导因素.

2.自然区划工作的生产实践应用(举例说明).

3.土地分级与土地分类的差别与联系.

4.青藏高原土壤植被的复合式分布规律.

5.第四纪我国境内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6.举例说明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三、综合题(1-2任选1题,3-4任选1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以1998年我国洪水灾害为例,论述"可持续发展论"的地理学原理.

2.以1998年我国洪水灾害为例,试论"人-地关系"之我见.

3.试析1998年长江流域重大洪水灾害的成因及今后的减灾对策.

4.试析我国风景地貌的旅游价值(举例说明).

北京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概念解释(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地球表层          2沉积物的主要类型          3热量带  

4水位与流量        5土壤氧化还原作用          6生态因素、生境与处境

二、简述题(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2.新构造运动的地貌表现

3.三角洲的类型及其特征

4.降水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5.土壤的基本特点、功能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自然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大势及其对农业分布的意义

3.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

1城市型工业          2信息技术产业      3香港的城市性质与城市功能

4城市的门户位置与城市的中心位置              5第九个五年计划的七个经济区域

二、回答题(每题15分):

1.垂直地带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分别说明杜能圈与逆杜能圈的形成机制.

3.南昆铁路对我国区域开发的影响.          

4.试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环境条件.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原理

一、说明以下名词的基本内涵:

(5X8=40)

邻里单位          容积率            建成区            城市用地选择  

切块设市          过度城市化          B/N比            WorldCity

二、问答题(每题20分,任选3题,多选无效)

1.在确定城市性质和人口规模时,为什么"不能就城市论城市"?

(10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用劳动平衡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难点是什么?

当前如何解决城市人口预测问题?

(10分)

2.在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后,我国的城市内部结构发生了那些变化?

为什么?

3.航空港(大型机场)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10分)你对利用空港周围地区进行产业开发有何看法?

(10分)

4.请你评述我国现行的城市发展方针.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经济地理学

一、简要回答题(计40分,每题5分)

1.区位与区位条件      2.地理扩散规律        3.地理滞后效应        4.中心地

5.门对门运输        6.工业垂直联系        7.交易费用          8.集中型产业

二、论述题(计60分,每题15分)

1.根据对本专业文献的阅读理解,简述对我国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的看法.

2.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解释与分析产业国际转移现象.

3.论述决策者行为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4.举例分析企业家对城市或区域发展的意义.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综合自然地理"与"中国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与地理界线:

(单、双题各任选5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2季风气候区的界线    

3自然区划                        4内外流域分界线

5景观                            6华北地区与相邻地区的分界线  

7相、限区、地方                    8干燥度

9综合剖面法                        10对马暖流            

11土地诊断指标                      12三北防护林体系

二、简答:

(1--3任选2题,4--6任选2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概述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类型

2.区域研究和类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3.举例说明土地评价的种类(至少3种)

4.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5.举例说明土壤、植被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之间的关系

6.我国沿海的潮汐类型和潮波系统

三、综合题:

(1--2任选1题,3--4任选1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论述"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以及自然地理工作者在土地科学领域应起的作用

2.谈谈你所理解的"可持续发展"要点,试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3.就"南水北调"谈谈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及区域效应

4.以中国一条旅游热线为例,分析其资源结构及环境影响,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

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然地理环境    2河流水情要素    3湿润系数    4气团    5生物的指示现象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基岩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3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4流域特征及其对河流的作用

5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柯本的气候类型及其划分原则、标准与方法

2风化作用类型及其机理

3论生态系统的功能

北京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人文地理学

最后的五道大题

1阐述一下中国的都市区

2比较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异同

3城市土地的价值和价格

4城市的精明增长

5城市规划的实施程序

北京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15*4')

1.大气环流      2.径流深度      3.土壤肥力    4.太阳活动      5.相对湿度

6.地转流        7.气候          8.岩石圈      9.土壤缓冲效应    10.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1.生物多样性    12.植物群落演替    15.荒漠化

二.单项选择(5*4')有关于enso的,剩下的忘记了

三.简答题(3*10')

1.关于地气辐射平衡方程,其中Rs,Qs,和a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2.关于全球水量平衡方程的,陆地和海洋的公式,含义

3.土壤成土因素分析的影响

四.论述题(40'共两题)

1.论述全球碳循环的自然过程,近200年来全球CO2含量上升的原因,环境影响和相关对策

2.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北京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人文地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区位因子    2.空间相互作用    3.原料指数    4.芝加哥学派    5.人本主义地理学  6.人口迁移

二.选择题

三.问答(8选6)

1.试用绝对成本相对成本,资源禀赋理论分析两国的国际贸易,各自从事什么分工.给你一个图表(略),关于三种产品的投入要素和价值构成.

2.图表(图表表达了从北美至欧洲至日本到其他国家)请用产品周期理论分析世界汽车工业分额的转移。

3.请举例说明价值链中的产业不同环节在空间上的分离

4.城市规模和经济效益的争论有哪些?

你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5.什么是郊区化,为什么说郊区化是大城市的一个重要转折,我国城市开始郊区化了没有?

6.城市社会学社会区分析和生态因子分析有什么不足.

7.影响购物决策的因素,空间…………

8.什么是单位制度,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对我国城市空间有什么影响?

北京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还有4个):

边际成本    超额利润      区位因子    半城市化      商业中心      城市群

二.分析

1用国际投资贸易理论,分析一组关于美国和日本的投资数据

2给一个中心地的图,让你说是克氏的还是廖氏的,然后说出k值,并计算2个更高级别中心地的边长.

三.问答

1文化地理学的5个核心理论,并举例说明.    

2说明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

四、论述(缺一个):

1关于你的出生地的一些经济地理特征进行综述,并在规划中如何运用这些要素进行分析

2我国现在有人从外国买电子废件,然后回过组装,然后卖,用人文地理的观点分析

3从产业空间,居住空间,社会空间等角度出发,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空间的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学

一、解释下列名称(每题5分,共30分)

1新构造运动    2内海    3大陆架    4牛轭湖    5生态幅度    6土壤相对年龄

二、什么是生态系统?

试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5分)

三、试简述地球表层水分循环的类型与层次结构.(15分)

四、什么是土壤?

土壤资源具有哪些的特点?

(15分)

五、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试运用人—地关系原理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简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25分)

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经济地理学

(一)

一名词解释.

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        生态农业与设施农业农业        地域专门化与农业商品基地  

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遍在原料与特定原料            等费线与运费等值圈      

工业储量与探明储量        过远运输与对流运输

网尼克指数与交通中心        中心城市与城市中心

二简述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现代区位论的代表人物、产生时代、追求目标、、理论特色.

三何谓劳动地域分工?

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甲地.乙地.

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经济地理学

(二)

一你对中国未来的粮食状况持何种观点?

理由是什么?

(20分)

二分析我国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五个新兴工业大省各自的驱动力是什么?

三如何用公平和效益的原则正确处理我国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系?

四何谓“大京九铁路”,它的建成通车对我国铁路网结构和东部地区经济有何重大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

自然区划、干燥度、土地评价、大陆架、岩石圈、生态因素

二、什么是生态系统?

试简述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15分)

三、试简述影响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迁移的主要特征.(15分)

四、试分别简述中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的地理环境特征.(20分)

五、试举一例说明地貌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20分)

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  考试科目:

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4分/个)

形式文化区      刺激扩散      地理物象      同语线      汤因北的文明起源说

二、论述题.

1、简述人口转变模式,并分析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

(25分)

2、试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评价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

(15分)

3、试用政治地理的理论分析阿富汗的地理位置特点。

(20分)

4、任选一个人文地理问题,针对该问题设计一个实证主义的论证方法。

(20分)

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  考试科目:

区域经济学

一解释概念(每题5分,共20分)

1主导产业      2集约式经济增长      3恩格尔系数      4生命素质指数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产业演变的基本规律

2区域开发的空间模式

三结合某一具体区域,说明在实践中如何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25)

四根据给定的数据,对比分析辽宁,山东和广东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特点(25)

        辽宁,山东和广东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数据表(1998)

    地  区      人均GDP(元)    非农业人口比重(%)      文盲率(%)

  辽宁省            10000                      62                7

  山东省            9000                      47                13

  广东省            12000                      59                9

  附:

全国平均        6500                      45                15

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太阳常数    湖岸阶地    诊断土层    限制因素    径流利用系数    环境自净

二、说明中国季风雨带的进退规律,并用简图示之.

三、河流阶地是如何形成的,在野外如何鉴别.

四、试分析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五、什么是风化壳?

试简述中国境内风化壳的地球化学类型及其分异规律?

六、道库恰耶夫的成土因素学的基本观点,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地球化学过程和生物积累过程的对立统一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文化扩散      枢纽地区(也称”地理枢纽”)      中心地      主导产业

二.有学者认为人口的流动符合以下图示,请设计一个实证主义方法的研究框架,以证明图示.(20分)

三.试从文化.社会.经济的角度莫迪城市地域结构模型,图见下页(略).(20分)

四.论述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20分)

五.简述区域开发的空间模式(20分).

六.论述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和对策(25分).

七.试结合我国的时间,论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对策(25分).

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地遥学院  自然地理学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个名词5分,共计40分)

1干洁空气  2风沙作用  3(地下水)硬度  4流域  5诊断层  6基性岩  7季风  8生物多样性

二、什么是湖泊?

试简述人类活动对湖泊演化的影响.(20分)

三、什么是生态因子?

试举例说明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特点.(20分)

四、试举实例说明地貌对地表物质能量迁移转化的影响.(20分)

五、什么是风化壳?

试简述中国境内风化壳的地球化学类型及其分异规律.(20分)

六、结合你的学习与地理观察,试分析土壤圈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的五大作用.(30分)

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30分)

1文化结构  2边缘学说  3生命素质系数  4霍夫曼系数  5集聚经济  6城市的基本非基本职能

二简述题

1简述人地关系图式中的六组关系(图略)(人口、自然环境、技术、社会组织)(10分)

2简述第三产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10分)

3运用经济地理学的观点分析苏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集聚的原因(10分)

4简述你家乡经济发展的战略设想(15分)

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经验主义方法与实证主义方法的异同(30分)

2结合实际论述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20分)

3试根据经济地域运动规律,说明我国区域开发空间模式及其变化(25分)

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地遥学院371地质学

一、解释(30分)  

1克拉克值    2地热    3背斜    4平移断层    5新构造运动

二、简述(30分)  

1解理和节理      

2大陆壳和大洋壳    

3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三、如何在野外分析褶皱构造(30分)

四、试述大陆漂移说、海洋扩张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联系.(30分)

五、试述沉积岩的分类(30分)

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地遥学院474西方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8分,共40分)

1需求点弹性    2边际代替率    3基尼系数    4投资系数    5挤出效应

二、图形分析(每题10分,共40分)

1画图并说明供求变动如何影响市场均衡价格

2画图并说明完全竞争企业在短期即使亏损也可能生产

3用收入支出图形说明均衡收入是如何决定的

4用总供求图形说明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

2简述西方经济学是如何比较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

3根据IS-LM模型,说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什么?

4简述哈罗德-多马模型遇到的两个问题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寻租行为在我国有哪些主要表现?

2、根据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基本公式,说明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地遥学院自然地理学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个名词5分,共计30分)

1.大陆岛    2.克拉克值    3.大气污染    4.(地下水)硬度    5.(植物的)生活型    6.生态平衡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试简述自然地理学的主要任务.(20分)

三.试简述道恰耶夫的土壤发生学理论之基本观点(20分)

四.试简述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迁移的主要原因(20分)

五.试比较分析中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的地理环境特征(30分)

六.什么是土地利用?

试举实例说明土地利用对区域自然地理过程的影响(30分)

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地遥学院人文地理学

一、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时空棱柱体    总和生育率    逆城市化    恩格尔系数    主导产业    倒”U”字型理论

二、简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下面是某个同学设计的实证主义研究框架.请将其中的缺少步骤补上,并给出定量分析方法.

1)感知经验:

一地人口受教育程度对当地经济有影响.

2)根据先验经验提出论证命题:

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当地经济发展就越有利.

3)定义、分类、度量:

人口受教育程度:

研究人员级(硕士以上毕业);大学生(含大专);高中(含中专);初中;小学及以下。

    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人均GDP。

          

  4)论述及空间表达式:

列表、画图进行比较

  5)对结论作出解释.

2、设计一个利用人文景观分析空间某种结构特征的研究方案.

3、简述区域分工的基本原理.

三、分析论述题

1、试分析加入WTO以后,区域发展中GNP与GDP之间的辩证关系.

2、试论述你家乡经济发展的空间战略.

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地遥学院自然地理学

一:

名词解释  1土壤圈  2地震  3鞍形气压场  4生态幅  5土壤自净能力

二:

简述气候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