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心理辅导讲座材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0370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心理辅导讲座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心理辅导讲座材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心理辅导讲座材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心理辅导讲座材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心理辅导讲座材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考心理辅导讲座材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考心理辅导讲座材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考心理辅导讲座材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考心理辅导讲座材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考心理辅导讲座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考心理辅导讲座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心理辅导讲座材料Word格式.docx

《高考心理辅导讲座材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心理辅导讲座材料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心理辅导讲座材料Word格式.docx

)对,那样说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的,发而打不好。

而这样说会让队员有一种温馨的感觉,放松心情。

据我了解我们同学反映,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高考,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却静不下心来复习了,这种情况心理学上叫高原现象.也有同学说本来平时学的挺好的,可一到考试时候就发挥失常,紧张的满头是汗,本来会的不会了,背下来的东西却忘记了,一出考场又想起来了。

今天就针对这些问题给大家讲一讲。

一、如何进行考前复习

“工欲善其事,比先利其器”。

要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必须掌握好的复习方法。

有效的复习方法,能提高复习的效果,事半功倍。

反之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复习方法会事倍功半。

(一)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

考试是对学生的能力和其掌握知识的检验,它有明确的内容和范围。

明确复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以考试大纲为据。

了解高考要考那些内容,对其内容、要求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的组织复习。

(2)以教材为本

任何形式的复习资料都无法和教材相比,高考内容多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教材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也有利于复习,重要的是将教材理解透彻、融会贯通,就能将这些知识复习到。

当然在熟练掌握了教材上的内容后,也可以看一些课外书和一些提高题,但这些只能作为对教材的补充,不能舍本逐末,更不能以次代主。

(3)确定自己具体的复习内容。

人是有差异的,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的数学好些,有的外语好些,有的专业课好些。

每个人都有自己见长的地方,也有自己薄弱之处。

根据自己情况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很重要。

(二)具体的复习方法

运用有效的记忆方法。

一个人记忆库中的信息越多,越丰富,提取过程越迅速,思维越流畅,考试成绩越理想,但有很多同学苦于“记忆难,难记忆”。

  1、记忆九法:

 ①注意力集中 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

有的同学一边吃东西,一边听着歌曲,嘴里还嘟囔着歌词,你什么都记不牢。

 ②兴趣浓厚 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③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

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④“过度”学习 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一般最好效果在记住的基础上,在识记50%。

比如一个材料背6遍能记住,最好再记3遍。

⑤及时复习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⑥经常回忆 学习时,不断尝试回忆,可使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

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⑦视听结合 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觉、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

看、听、读、写结合,眼、耳、嘴、手并用。

  ⑧多种手段 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卡片等记忆方法,谐音记忆,顺口溜记忆,均能增强记忆力。

⑨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9时——11时,下午3时——4时,晚上7时——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

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2.强化练习。

增强灵活运用的能力,就需要多做联系,但做练习也有技巧。

①题目贵精不贵多。

不要搞题海战术,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众多的题目中可以归为一定的类型。

每一类型的题目做上几个,举一反三就行了。

②训练思路。

在做题的时候要注意训练自己的思维,增强自己的

解题能力。

注意放在老师的思路讲解上,多想“老师为什么那样想?

他为什么那样推导?

”。

(3)模拟考试

我们学校组织定期的模拟考试,我要提醒同学,要认真对待,象对待高考那样对待。

进入情景,以考代训。

在模拟考试中遇到的问题。

可能就是你高考时遇到的问题。

听说有的同学不参加模拟考试那是要吃亏的。

3、坚持劳逸结合

人的大脑兴奋起来,时间久了,就自动转为抑制。

就象皮带子,要有张有弛,有紧有松,如果长期用脑过度,就会偏头痛,神经衰弱。

(1)休息

①安静休息,指躺卧或睡眠,是一种保护性自动休息。

②积极休息,活动性休息,通过适当的活动,来加速疲劳的恢复。

起效果比安静休息效果更好,做一些运动量,强度不要太大的运动和健身活动。

促进血液循环,营养大脑。

(但不能看电视,打游戏来休息)

(2)心理调节

积极向上,乐观愉快能加速疲劳的消除。

最简便易行的解除疲劳的办法是音乐疗法。

它能通过心理作用影响人的情绪行为,听音乐能感到愉快,解除疲劳。

不过指的是不带歌词的纯粹的音乐。

带歌词的这部分掌管言语活动的大脑左半球不得休息,有时还引发联想。

反而增加大脑疲劳。

选乐曲也很重要,消除疲劳的可选用《梁祝》、《田园交响曲》、《水上音乐》、《春江花月夜》、《蓝色多脑河》、《青年圆舞曲》、催眠可用《平湖秋色》、《梦幻曲》。

二、高考心理训练

高考一天天逼近了,不少同学很紧张,造成记忆力下降、思维灵敏度降低、能解的题目往往解不出。

明明知道紧张不好,而又无法克服。

这是因为不少同学害怕高考,产生考试焦虑,事实上,高考不可怕,就怕你怕它。

“你怕它,它就可怕,你不怕它,它一点儿也不可怕。

坚持一下,咬咬牙,就过去啦”(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过雪山的时候对战士们的鼓励语)

考生怎么优化情绪呢?

  

(1)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无论在考前和考中都以平常心对待高考,这样心情自然稳定。

  

(2)不要把考试焦虑看得太重

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会出现考试焦虑现象,即:

有些紧张,有些不安,有些着急。

这对考生来讲是难免的。

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存在轻度的考试焦虑是相当普遍的。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适当的焦虑无论对复习还是考试都是有好处的,没有焦虑达不到竞技状态,最好轻度焦虑,是复习考试最佳状态,会超水平发挥。

但如果重度焦虑就会抑制大脑的工作了,必须进行调节。

有些考生把自己存在的轻度考试焦虑看得很重,误认为自己紧张不安的情绪会对考试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却不知其他考生也大多存在像你一样程度的考试焦虑。

谁过分看重考试焦虑,谁就会受到影响。

(3)排除杂念:

  许多人一生中,接受了许多消极的暗示:

关于自己的能力;

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

关于自己跑步的极限……这许许多多的暗示局限了你,使你不能逾越它而取得成功。

  检查一下你头脑中是否有以下错误的想法,如有请把它擦掉:

  ▲“高考复习实在是太辛苦了,太紧张了!

”×

  (不对!

紧张主要是因为心理因素,因为学习不得法。

使用“超级学习法”可以把工作量提高20~50倍!

  ▲“我天生比别人笨。

”×

其实一般人都不会比爱迪生再笨了,爱迪生笨的都被学校开除了,可就是这个小笨孩,在母亲的帮助下恢复了自信心,从而用自己的“笨手笨脑”为人类留下了包括电灯在内的几百项专利发明!

   ▲“我虽然明白了以上道理,可惜太晚了。

  (这更不对!

明白了即做,什么时候也不算晚。

十年浩劫之后第一次恢复高考,录取比例是几百里挑一。

有许多人十年荒废过去,仅仅复习了十天半个月,就脱颖而出,考上了清华、北大、复旦。

如今,是谁在支撑这十二亿人的共和国大厦?

正是这批已届中年的知识精英!

他们研制了风云号卫星,长征系列火箭……。

现在,你们的时间不会比这批为民族负重的人更少了吧,你们完全能够成功!

  ▲“……”×

▲“……”×

……

  凡是消极的暗示,全部抛弃!

  只有克服了心理禁区,你才能在实践中有所作为!

  (4)听听音乐

  听音乐,尤其是听轻音乐对调整人的紧张情绪的效果是肯定的。

我对高考状元及一些成功的考生进行过调查研究,询问他们情绪紧张时怎么进行心理调节,他们中不少人以听自己喜欢的轻音乐来放松自己的情绪。

尽量不听带歌词的音乐,也不要边复习边听音乐。

  (5)积极的自我暗示

 原苏联的大教育家,中学校长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作过一个实验:

他让全班的同学都积极地用语言和行动来赞美一位相貌平平的姑娘,处处让她感到自己受欢迎,感到温暖和自信。

一年后,奇迹果然出现了:

不论长相、气质还是智慧,她都与以前判若两人,──激励造就了一位天使!

请每天早、晚朗诵以下话语:

 ★我能够做到!

★我正在达到我的目标!

★学习是我非常喜欢的事情!

★学习和记忆对我来说是容易的!

★我可以卓有成效地工作!

★我现在极其镇静……

建议用录音机录下来,每天放给自己听。

反复几遍,直至深信不疑。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弱点设计另外一些积极的暗示语。

考前,要有如下信念:

(喊出你的名字,对自己说──)

★我能够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答案!

★我知道我都记住了!

★我非常平静和充满信心!

★我的记忆是灵敏的,我的头脑是强有力的!

  我曾经用此法指导过不少同学,使他们恢复了自信,干劲倍增!

你不妨一试!

(6)深呼吸

  深呼吸是调整情绪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要经常训练深呼吸的操作方法,在使用时才会得心应手。

闭目坐在椅子上,缓慢有节奏地吸气,停几秒钟后,再缓慢有节奏地呼气。

调整呼吸:

(调息)

  先介绍一种“逆腹式呼吸法”:

  吸气时,下腹部凹进去;

呼气时,下腹部鼓起来。

这种呼吸法是练气功的最基本功夫,因为和通常的腹式呼吸相反,所以叫“逆腹式呼吸”。

这种呼吸法加大了胸部隔膜的运动范围,使你的内脏无形中得到了锻炼,因而也是强身健体的“呼吸体操”之一。

  在以下的练习中,一律采用这种逆腹式呼吸。

  放松以后,闭上眼睛,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在能够轻松地保持住它的情况下尽量多吸入空气。

慢慢地呼出,并体会那种深深的放松感觉。

当你觉得肺里的空气都已呼出时,再尽量多呼出去一些;

  吸入尽可能多的空气,屏气,数三下,放松,然后非常缓慢地呼出,又屏气,数三下,再放松。

吸气时尽量做到平稳和连续。

  当你学会了这种基本呼吸法之后,即可进入以下练习──

  吸气──2、3、4;

屏气──2、3、4;

  呼气──2、3、4;

  重复四次这种四拍的呼吸练习,放松。

  把呼吸再放慢一些,然后变成六拍,重复四次:

  吸气──2、3、4、5、6;

屏气──2、3、4、5、6;

  呼气──2、3、4、5、6;

  当你练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可以把这种有节奏的呼吸再放慢到8拍,也重复四次。

  (7)按摩内关穴

  考生用自己右手大拇指轻轻按摩左前臂上的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处向肘部方向三横指正中线上)。

按摩时要轻轻而有节奏地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36次即可。

  (8)放松训练法

  这是一种利用语言暗示进行放松的方法。

考生坐在椅子上,全身放松,两脚与肩同宽,眼睛微闭。

心中默念:

头部松,面部松,颈部松,前胸松,后背松,腹部松,腰部松,前大腿松,后大腿松,前小腿松,后小腿松,脚背松,脚掌松。

如此,按照顺序反复默念,可使身体得到放松,精神上也得到放松。

  (9)想象排忧法

  考生可站着进行训练,也可在晚上淋浴时进行训练。

训练时开始想象天上下着毛毛细雨,雨水顺着面部流到胸部、腹部,雨水同时顺后脑流到背部、腰部,水继续往下流,流到前后大腿、前后小腿、流到脚背、脚心。

一面想象雨水沿身体向下流,一面想雨水把自己的烦恼、忧愁、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统统冲刷掉。

按照这样的顺序不断地进行训练,对消除不良情绪,排除烦恼与不安能起一定的作用。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经常选用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情绪调节。

经常使用这些方法进行情绪调节,对考前、考中能有一个好的心态肯定有益。

经常使用这些方法,到了考场运用起来就会很顺手。

三、临场发挥有技巧:

三先三后:

先做分多的后做分少的;

先做会做的后做不会的;

先做客观的后做主观的。

  每一位考生都希望自己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正确的应试、临场发挥技巧无疑是在扎实的基本功之外,通向高分的捷径。

  这里介绍一些临场发挥的技巧,希望同学们有所收获。

  

(一)充满自信进考场

 

信心充盈永远是高考成功的最大筹码。

每一位考生都应该这样积极暗示自己:

“高考临场与平时考试一样,没什么可担忧的”、“只要把平时学会的都答出来就是成功”、“别人都不紧张,我若紧张不就太可笑了吗?

”、“我能成功,我一定能成功!

 

(二)答题前:

首先拿到试卷,要通读一遍,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

  浏览试卷中考在发卷后5分钟之内不能答题,考生应先检查试题的名称、页码顺序有无错误,每一页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时一定要听清监考老师提出的要求及更正试题错误之处。

  树立信心在浏览试题时,了解试题结构、题型、分量,当读到熟悉而有把握的试题时,应暗示自己,这里可以得分,树立信心,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吃力的试题上。

 (三)答题时:

开始答题后,要全神贯注,对于大题量不要害怕,从容应对,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

  不赶时间 有的考生为了赶快做完试卷题目,于是就赶时间,做完一题之后,马上做下一题。

其实这种方法不妥当。

因为每道问题的思考模式不一,为了以新的思考模式去回答下一题,就必须暂停5或10秒钟,在心中暗示自己“又顺利解决一题”,这种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浪费时间的做法,实际上却是在节省时间。

  学会放弃 实在答不出的问题,就干脆放弃,这叫“弃卒保帅”,磨半天也是徒劳,放弃它,而在会做的题上确保高分,才是高考获胜的战术。

  变换角度 想不出答案时,可以换一种思考方式,拐个弯解决问题。

无法答出问题时,还可预先列举与问题有关的一切条件,再配合需要来确认问题,将这些条件以各种角度来进行检查,也许能找到解题的“钥匙”。

  列举答案 想出好几个似是而非的答案时要写出来,不要只在大脑中做比较。

考试时一紧张,有些东西就会变得难以确认,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妨把答案都写下来比较,写成文字之后,每一个字都直接刺激眼睛,再以是否顺眼熟悉作为基准来判断,把握会比较大。

  先留记号 做不出来时先留下记号,继续答下一个题目。

一旦遇到难题无法再继续下去时,应暂时放弃,先做其他的题目比较理想,但是在做下一题时,先替前面的问题做一些备忘,下次再重新检查时,可节省重新阅读该题内容的时间,省去了重复的思考。

  慢慢回忆 突然忘记时千万不要慌张。

考试时本来某个题目记得很清楚,可是突然什么也记不起来。

这时切记不要慌乱,可以放松一下,也可以想想该项知识内容在书的哪一部分,这部分又有哪些知识等。

这样的回忆会使你茅塞顿开。

  力求简捷 抓住答题要点,不必赘述。

有的考生答题时惟恐答不全,于是就把许多有关联的答案都“堆”到卷子上。

其实论述题、简答题是按要点给分的,只要答案中反映出该题的要点,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所以答题时要抓住中心问题,再拟出答题提纲,然后简单地一挥而就。

这样既能得高分,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

  第一印象 举棋不定时,坚持第一印象。

考试中常会遇到一题有几个答案,而自己又不能肯定哪个正确,这时应选择先想到的那个。

接触一道题后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往往是我们因长期练习而产生的本能反应,选择它,正确的概率会相对大一些。

  不留空题 如果实在做不出时,就用猜题。

在答题时,如果幸运猜中,就可对一些一知半解的问题及客观题拿到分数,尤其判断题猜中的几率,在先天上就占了一半,而选择题也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几率得分,将试卷放空是很可惜的。

  (四)答题后:

考生答完题不可完事大吉,草草交卷。

  修改慎重检查试卷时,要变换思路,采取另外的方法论证答案,同时要自信,不要无端怀疑自己,将原来正确的答案改掉,匆匆忙忙另做一套错误的内容。

(五)前科失误,要有大将风度

 

高考期间,出现某一科考试失误的现象,是常有的事情。

考生一要冷静地看待前科考试的失误:

既然“失误”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若内疚不已、自责不休,对于赢得后几科考试的正常发挥是十分不利的;

二要以平常心态看待前科考试的失误:

偶尔失误不要放在心上,多学科应试不以“一城一池”得失论输赢,如果后几科发挥得好,前科丢分的损失一定会夺回来的;

三要明白:

当一科考完后,不再过问其答案的正确与否,不要对答案,也不要讨论考的怎么样。

把精力完全投入到下一科考试中去,才是明智之举。

今天的讲座就讲到这,不耽误大家更多的时间,希望今天的讲座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到心理咨询室找我。

最后预祝大家高考取得好成绩!

2007.5.8

鞍山第三职业中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