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联考2全国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0956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大联考2全国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联考2全国2.docx

《大联考2全国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联考2全国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联考2全国2.docx

大联考2全国2

大联考2新课标

1.莫尔盐,简称FAS,蓝绿色的无机复盐,在空气中逐渐风化及氧化,其名来源于德国化学家莫尔(KarlFriedrichMohr)。

工业常用的制备方法是从废铁屑中回收铁屑(不含铁之外其它金属元素),经碱溶液洗净之后,用过量硫酸溶解;再加入稍过量硫酸铵饱和溶液,在小火下蒸发溶剂直到晶膜出现,停火利用余热蒸发溶剂;过滤后用少量乙醇洗涤。

莫尔盐的化学式可能是()

A.NH4Fe(SO4)2·12H2OB.NH4Al(SO4)2·12H2O

C.(NH4)2Fe(SO4)2·6H2OD.(NH4)2Fe(SO4)2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50g98%浓硫酸和50g98%浓磷酸混合后含氧原子数为4NA

B.标准状况下,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转移2NA个电子时,可产生22.4L气体

C.6.4gSO2溶于水配成1L溶液,含有H2SO3的分子数为0.1NA

D.1molC3H6分子中碳碳共价键数为2NA

3.密胺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结构简式如下图。

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硅胶为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系列反应生成密胺。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密胺,则NH3和CO2的质量之比应为()

A.17:

44B.22:

17C.17:

22D.2:

1

4.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某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中出现沉淀

溶液中一定存在S2-和SO32-

B

将BaSO4固体粉末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搅拌,过滤,洗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气体,滤渣部分溶解

Ksp(BaCO3)

C

将黑色氧化铜粉末进行高温加热

黑色变成红色

CuO分解生成铜单质

D

将少量大理石粉末加入1.0mol·L-1的NH4Cl溶液中

产生气体,粉末溶解

NH4Cl水解使溶液呈酸性

5.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第五次下潜试验,最大深度达到7062米,并安全返回。

其动力电源是AlAgO电池,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阴离子透过膜

A.Al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Ag在AgO/Ag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该电池负极反应是2Al-6e-+8OH-===2AlO+4H2O

D.AgO/Ag电极附近溶液中的pH减小

6.有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存在a+和a-两种离子,b和c为同一主族元素,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2-和d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c与a形成化合物的稳定性一定为b>c

B.a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产生气体可以作燃料

C.c、a和b可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D.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以为酸性、也可以为碱性

7.取0.1mol·L-1的NaA和NaB两种盐溶液各1L,分别通入0.02molCO2,发生如下反应:

NaA+CO2+H2O==HA+NaHCO3、2NaB+CO2+H2O==2HB+Na2CO3。

则HA和HB的1L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L时对应的曲线是()

R

A.X是HA、Z是HBB.Y是HA、Z是HB

C.Z是HA、R是HBD.Z是HA、Y是HB

8.镍电池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系统,电极材料由NiO2、Fe和碳粉涂在铝箔上制成。

放电过程中产生Ni(OH)2和Fe(OH)2,Fe(OH)2最终氧化、脱水生成氧化铁。

由于电池使用后电极材料对环境有危害,某学习小组对该电池电极材料进行回收研究。

已知:

①NiCl2易溶于水,Fe3+不能氧化Ni2+。

②某温度下一些金属氢氧化物的Ksp及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理论pH如表所示:

M(OH)n

Ksp

pH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Al(OH)3

2.0×10-32

4.1

-

Fe(OH)3

3.5×10-38

2.2

3.5

Fe(OH)2

1.0×10-15

7.5

9.5

Ni(OH)2

6.5×10-18

6.4

8.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维持电流强度为1.0A,消耗0.02gFe,理论电池工作__________min。

(已知F=96500C/mol)

(3)对该电池电极材料进行回收方案设计:

Ni(OH)3

①方案中加入适量双氧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滤液I中慢慢加入NiO固体,则依次析出沉淀____________和沉淀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若两种沉淀都析出,pH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为完全沉淀,lg2=0.3、lg3=0.4);设计将析出的沉淀混合物中的两种物质分离开来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滤液III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I为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9.氯化亚砜用于医药、农药、染料工业及有机合成工业,作氯化剂,制锂氯化亚砜(Li/SOCl2)电池。

工业上用SO2、SCl2与Cl2反应合成SO2(g)+Cl2(g)+SCl2(g)

2SOCl2(g)。

(1)在373K时,向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SO2、SCl2与Cl2均为0.04mol,发生上述反应。

测得其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为表中数据I(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温度与起始温度相同)。

t/min

1

2

3

4

5

6

I

p

6.0p0

6.7p0

6.1p0

5.4p0

5.0p0

5.0p0

II

p

6.0p0

7.0p0

5.3p0

5.0p0

5.0p0

5.0p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_____(填“>”“<”或“=”)0。

②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v(SOCl2)=______________。

③若只改变某一条件,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其压强随时间的变化为表中数据II,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某同学测定的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K)与温度的变化关系点。

373473573673T/K

①A点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

(已知:

lg4=0.6)

②能正确表示该反应的lgK与T的变化特征的点还有______________。

(3)已知反应S4(g)+4Cl2(g)==4SCl2(g)的ΔH=-4kJ·mol-1,1molS4(g)、1molSCl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1064kJ、510kJ的能量,则1molCl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kJ。

10.氯碱工业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盐泥。

某氯碱工厂的盐泥组成如下:

成分

NaCl

Mg(OH)2

CaCO3

BaSO4

SiO2等不溶于酸的物质

质量分数(%)

15~20

15~20

5~10

30~40

10~15

该工厂进一步利用盐泥生产了七水硫酸镁,设计了工艺流程如图:

步骤III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器中加入酸溶解,反应液控制pH为5左右,反应温度在50℃左右,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滤饼中检测到硫酸钙的成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一些盐的溶解度如下图。

在滤液I中通入高温水蒸气进行蒸发结晶,为了析出晶体I,应控制温度在__________℃。

(4)步骤II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5)步骤III在工业上常用的设备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压干燥器B.蒸馏塔C.离心机D.真空干燥器

(6)准确称取制备产品ag,将其加入到盛有V1mLc1mol/L的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溶解后,加入酚酞溶液2滴,溶液变红色,再用c2mol/L的盐酸进行滴定,消耗盐酸V2mL,则样品MgSO4·7H2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11.黄铁矿被称“愚人金”,化学成分是FeS2,晶体属正方体晶系的硫化物矿物。

室温为非活性物质。

温度升高后变得活泼。

在空气中氧化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硫,主要用于接触法制造硫酸:

4FeS2+11O2

2Fe2O3+8SO2,

2SO2+O2

2SO3,

SO3+H2O==H2SO4。

回答下列问题:

(1)在FeS2中的Fe2+的基态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Fe3+比Fe2+要更加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FeS2与稀盐酸反应得到H2S2,H2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FeS2氧化得到SO2,在SO2分子中的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与SO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或离子__________________。

(4)H2SO4和H2SO3都是S的含氧酸,请用结构知识解释H2SO4比H2SO3酸性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5)FeS2的晶体中的Fe2+离子的排列方式如下图。

①每个Fe2+周围最近的等距离的S22-离子有____________个。

②已知FeS2的晶胞参数是a0=0.54nm,它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g·cm-3(列式并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12.镁是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之一,又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性和切削性好、易于回收等优点。

国内外将镁合金应用于汽车行业,以减重、节能、降低污染,改善环境。

但金属镁性质活泼,能与空气中的O2、N2、CO2等反应,也能与沸水反应。

其中,Mg与N2反应的产物Mg3N2与水反应:

Mg3N2+6H2O=3Mg(OH)2+2N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学生研究Mg能在CO2气体中燃烧,并研究其产物。

将镁条在空气中加热点燃后迅速插入盛放CO2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将集气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仍有_________色的固体未溶解,所以Mg在CO2气体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学生根据上述甲组实验,认为Mg能在NO2中燃烧,可能产物为MgO、N2和Mg3N2。

通过如下实验装置来验证反应产物(夹持装置省略,部分仪器可重复使用)。

已知:

NO2气体能被NaOH吸收。

NH3·H2O的电离常数与CH3COOH电离常数相等,均为1.75×10-5。

A

B

C

D

NaOH溶液

①乙组同学的装置中,依次连接的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装置B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②确定产物中有N2生成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

①产物中存在Mg3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MgO和Mg(OH)2溶于铵盐溶液是与NH4+直接反应,不是与NH4+水解出来的H+反应:

___________。

13.K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主要用作耐高温及无油润滑密封件,轻工机械、化工机械、电子电器、仪器仪表零部件和发动机接插件等。

工业上用有机原料A制备K和聚乙酸乙烯酯,其流程为:

聚乙酸乙烯酯

其中J物质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吸收峰,且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两种结构。

已知:

①当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相连时,易发生如下转化:

RCH=CHOH→RCH2CHO;

②-ONa连在烃基上不会被氧化。

③-COOH能被LiAlH4还原成-CH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J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反应④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A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mol的J最多与_______mol碳酸氢钠发生反应;

反应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A有相同官能团的且有两个侧链的芳香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其中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为两种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参照下述示例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F为起始原料制备聚乙二酸乙二酯的合成路线。

示例:

CH3CH2OH

CH3CHO

CH3COOH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莫尔盐是由废铁中回收铁屑制备的,应该含有铁元素,不含有铝元素,排除B选项;因为莫尔盐在空气中逐渐风化及氧化,说明含有结晶水,铁元素为+2价,不是+3价,故化学式是(NH4)2Fe(SO4)2·6H2O。

答案C正确。

2.B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98%的酸中含有水,H2O中也含有氧原子,A项错误;B选项,金属失去2mol电子时,稀硫酸中2H+

H2,产生1molH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B项正确;SO2+H2O

H2SO3,6.4gSO2为1mol,得不到0.1molH2SO3,C选项错误。

D选项,C3H6分子有CH3CH=CH2和

两种同分异构体,它们1mol分子中碳碳共价键分别为2mol和3mol,D项错误。

3.C

【解析】

试题分析:

密胺的分子式为C3H6N6,根据元素守恒,C元素来自于CO2,N元素来自于NH3,故n(N):

n(C)=6:

3=2:

1,m(N):

m(C)=(2×17):

(1×44)=17:

22。

正确答案选择C。

4.D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中,将某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中出现沉淀,溶液存在S2O32-或是SiO32-与S2-(少量)或SO32-与SiO32同-时存在等;B项中,因为饱和Na2CO3溶液中的c(CO32-)较大,由于BaSO4电离出的Ba2+与CO32-的乘积大于BaCO3的Ksp,故BaSO4部分转化为BaCO3,过滤,洗涤,在滤渣中加入盐酸,BaCO3溶解并产生CO2气体,非BaCO3的Ksp比BaSO4的小;C项中,将黑色氧化铜粉末进行高温进热,分解得到的红色固体是Cu2O,金属铜不能用热分解法制备;D项中,NH4Cl溶液中存在离子水解反应:

NH4++H2O

NH3·H2O+H+,大理石CaCO3粉末与H+反应溶解并产生CO2气体。

5.C

【解析】

试题分析:

AlAgO电池中Al电极作负极,负极反应是2Al-6e-+8OH-===2AlO+4H2O;AgO/Ag电极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附近的pH增大。

6.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a存在a+和a-两种离子可知a是H元素,由c电子层结构和形成c2-知它是S元素,b和c为同一主族元素推出b是O元素;由S2-与d2+电子层结构相同知d为Ca元素。

因为H和O可以形成H2O和H2O2两种物质,H2O2在常温下分解,比H2S稳定性差,故A不正确;H与Ca形成的是化合物CaH2与H2O反应:

CaH2+2H2O==Ca(OH)2+2H2↑,B正确;S和H、O形成H2SO4或H2SO3都是共价化合物,C项不正确;由H、O、S和Ca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Ca(HSO3)2和Ca(HSO4)2,其水溶液均为酸性,D项不正确。

7.B

【解析】

试题分析:

通入0.02molCO2,NaA和NaB均为0.1mol·L-1×1L=0.1mol,说明CO2不足。

但CO2反应的最终产物却不同,CO2与NaA反应时生成了NaHCO3;CO2与NaB反应生成了Na2CO3,隐含着H2CO3→HCO3-→CO32-的关系,即有化学反应转换为排列顺序图像:

HCO3-A-CO32-B-

由此可知:

HA的酸性强于HCO3-,而HCO3-的酸性强于HB。

图像中的X曲线是溶液的体积每增大10倍,pH增大1,说明X为强酸,不符合题意;R的pH随着稀释而减小,不符合酸稀释的特点。

又因为酸性越弱,加水稀释时随溶液体积的增加pH变化越小,故HA的比HB的直线斜率大,图像中Y的斜率比Z大。

因此答案选B。

8.

(1)NiO2+2H2O+2e-==Ni(OH)2+2OH-(2分);

(2)1.15(2分);(3)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Fe(OH)3、Al(OH);5.1~6.4之间(每空1分,共4分);将混合物加入NaOH溶液中充分溶解,过滤、洗涤,滤渣为Fe(OH)3,将滤液通入足量CO2,过滤、洗涤,得沉淀物Al(OH)3。

(2分)②NaCl(1分);Cl2(1分);电解池阳极产生Cl2,由Ni(OH)2→Ni(OH)3,Ni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故选用电解池阳极产生的Cl2。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因为活泼金属做电池负极,故是Fe;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iO2+2H2O+2e-==Ni(OH)2+2OH-。

(2)消耗掉0.02g铁产生的电量为

=69C。

所需要的时间为

=1.15min。

(3)将电池电极材料用盐酸溶解溶液中含的主要是Fe2+,加入适量双氧水将其氧化以便将铁完全沉淀下来;过滤,在滤液中存在Al3+、Fe3+和Ni2+等阳离子,慢慢加入NiO固体,pH慢慢增大,由表中数据可知,依次析出沉淀Fe(OH)3、Al(OH)3。

若两种沉淀同时析出,pH应控制在Al3+完全沉淀和Ni2+不沉淀之间,Al3+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有Ksp[Al(OH)3]=c(Al3+)·c3(OH-)=2.0×10-32,当c(Al3+)=1×10-5mol/L,c(OH-)=

,pOH=9-

lg2=8.9,pH=14-8.9=5.1,故pH应控制在5.1~6.4之间。

将沉淀混合物Fe(OH)3、Al(OH)3分离开来。

将混合物加入NaOH溶液中,先将Al(OH)3充分溶解,过滤、洗涤,滤渣为Fe(OH)3,再将滤液通入足量CO2,过滤、洗涤,得沉淀物Al(OH)3。

②加入NiO过滤后的溶液主要成分是NiCl2,加入Na2C2O4,得到NiC2O4·2H2O滤液III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Cl,电解NaCl溶液为2Cl-+2H2O

H2↑+Cl2↑+2OH-。

将NiC2O4·2H2O加入到电解后的NaOH溶液,可得到回收产品Ni(OH)3,Ni元素化合价升高,故所通入气体为Cl2,是电解池阳极气体。

9.

(1)①<(2分);②0.004mol·L-1·min-1(3分);③加入催化剂(2分);

(2)①2.6(3分);②BE(2分);(3)243(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根据反应SO2(g)+Cl2(g)+SCl2(g)

2SOCl2(g),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容器2L不变,压强应减少,但反应2min前是压强是增大的,说明气体温度升高,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

②SO2(g)+Cl2(g)+SCl2(g)

2SOCl2(g)

始:

0.040.040.040

变:

xxx2x

平:

0.04-x0.04-x0.04-x2x

即:

=

,x=0.02。

故v(SOCl2)=

=

=0.004mol·L-1·min-1;

③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I和II的起始和平衡时的气体压强相同,说明两个途径起始和平衡时气体物质的量是相同的,但II比I先达到平衡,故途径II是在I的基础上加入了催化剂。

(2)①A点是373K时的平衡点,K=

=

=400,lgK=lg400=2.6。

②因为反应正向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时K值减小,故B和E点满足。

(3)因为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故△H=反应物的分子中化学键断裂裂时需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分子中化学键断裂裂时需吸收的能量=1064kJ+4E(Cl2)-4×510kJ=-4kJ,故E(Cl2)=243kJ。

10.

(1)Mg(OH)2+H2SO4===MgSO4+2H2O;CaCO3+H2SO4

CaSO4+H2O+CO2↑(2分)。

(2)因为CaCO3+H2SO4

CaSO4+H2CO3,加热有H2CO3

H2O+CO2↑,降低c(H2CO3),所以平衡不断向右移动,最终CaCO3生成了CaSO4(3分);(3)80(2分);(4)冷却结晶、洗涤(2分);(5)D(2分);(6)

%。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制备的产品是七水硫酸镁,根据“盐泥”的有效成分为Mg(OH)2,所以反应器中加入的酸只能是稀硫酸,由硫酸与Mg(OH)2和CaCO3反应。

(2)向“盐泥”中加入稀硫酸,存在平衡:

CaCO3+H2SO4

CaSO4+H2CO3,H2CO3不稳定,受热分解,因此降低c(H2CO3),使上述平衡右移,最终CaCO3可转化为CaSO4。

(3)进入滤液I中溶质主要为Na+、Mg2+、Cl-和SO42-,因最后得到MgSO4·7H2O,故析出的晶体只能为NaCl,MgSO4和NaCl的溶解度相差最大时分离最好,故分离的温度为80℃左右。

(4)母液冷却结晶后,MgSO4·7H2O晶体表面有存在NaCl杂质,应进行水洗;(5)MgSO4·7H2O受热易失去结晶水,真空干燥可保证低温蒸发水分,而不影响结晶水。

(5)与MgSO4反应的NaOH的量是(c1V1-c2V2)×10-3mol,故m(MgSO4·7H2O)=

,则样品MgSO4·7H2O的质量分数是

%。

11.

(1)[Ar]3d6或1s22s22p63s23p63d6;(2分);

(2)因为Fe3+的基态电子排布为[Ar]3d5,各轨道电子均处于稳定状态,Fe2+的基态电子排布为[Ar]3d6,3d轨道电子不是稳定状态,所以,Fe3+比Fe2+要更加稳定。

(3分);(3)σ键(1分);sp3(1分);O3、NO2-(2分);(4)H2SO4和H2SO3都是S的含氧酸,结构分别是:

,因为H2SO4的非羟基O原子比H2SO3多一个,S原子所带正电荷就高,导致S—O—H中O的电子偏向S,因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H2SO4比H2SO3就容易电离出H+,故H2SO4比H2SO3酸性强。

(2分);(5)①6(1分);②

=5.06g·cm-3。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Fe2+的基态离子是Fe原子失去4s2的两个电子,故核外电子排布式是[Ar]3d6或1s22s22p63s23p63d6;

(2)因为Fe3+的基态电子排布为[Ar]3d5,各轨道电子均处于稳定状态,Fe2+的基态电子排布为[Ar]3d6,3d轨道电子不是稳定状态,所以,Fe3+比Fe2+要更加稳定。

(3)H2S2分子结构式是H—S—S—H,故共价键的类型是σ键(或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在SO2分子中的S原子的价层电子是4对,杂化轨道类型是sp3;与SO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O3或离子NO2-。

(4)H2SO4和H2SO3都是S的含氧酸,结构分别是:

,因为H2SO4的非羟基O原子比H2SO3多一个,S原子所带正电荷就高,导致S—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