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1185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docx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docx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

(数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为准)

一、颈部活动度

中立位:

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

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

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

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

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

30°。

侧屈:

左右各30°。

侧旋:

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

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

屈曲:

开始位置:

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

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

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

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

开始位置:

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

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

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

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

开始位置:

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

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

躯干向侧方运动。

转动躯干。

量角器:

轴心位于肩关节前面,并与肩峰成一直线。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内旋:

开始位置:

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

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

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

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干。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角度。

量角器:

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外旋:

开始位置:

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

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

弓臂,旋转躯干,改变肩、肘关节角度。

量角器:

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水平屈曲、水平伸展:

开始位置:

坐位,肩关节90°外展,肘伸展,掌心向下。

固定臂:

通过肩峰的冠状轴线。

移动臂:

通过肩峰的冠状轴线。

四、肘关节活动度

屈曲:

开始位置:

仰卧位:

臂位于躯干两侧且肘关节伸直。

手心向上握拳状。

测量方法:

矢状面。

量角器:

轴心位于关节侧方并通过肱骨上髁。

固定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线。

伸展:

肘伸展测量方法示意。

旋前:

开始位置:

坐或站立;臂位于躯干侧方肘紧靠躯干;肘关节弯曲成90°;前臂中立位时手心向内侧;腕关节中立位呈握铅笔状。

测量方法:

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

旋转躯干、活动臂部、改变肘关节角度、腕关节成角。

量角器:

轴心通过前臂纵轴。

固定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所握铅笔(拇指侧)

旋后:

开始位置:

坐或站立:

臂位于躯干侧方肘紧靠躯干;肘关节弯曲成90°;前臂中立位时手心向内侧;腕关节中立位呈握铅笔状。

测量方法:

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

旋转躯干。

活动臂部。

改变肘关节角度。

腕关节成角。

量角器:

轴心通过前臂纵轴。

固定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所握铅笔(拇指例)。

五、腕关节活动度

掌屈:

开始位置:

屈肘;前臂及肘关节呈中立位。

测量方法:

矢状面。

量角器:

轴心位腕关节背侧(与第三掌骨成一线)。

固定臂紧贴前臂背侧中线。

活动臂紧贴手背正中。

背伸:

开始位置:

屈肘;前臂及肘关节呈中立位。

测量方法:

矢状面。

量角器:

轴心位腕关节掌侧(与第三掌骨成一线)。

固定臂紧贴前臂掌侧中线。

活动臂紧贴掌面正中。

桡屈:

开始位置:

前臂手掌向下;腕关节处中立位。

测量方法:

正面。

量角器:

轴心位腕关节背面腕骨的中点。

固定臂位于前臂的中线。

活动臂位于第三掌骨。

尺屈:

开始位置:

前臂手掌向下;腕关节处中立位。

测量方法:

正面。

量角器:

轴心位腕关节背面腕骨的中点。

固定臂位于前臂的中线。

活动臂位于第三掌骨。

六、髋关节活动度

伸展:

开始位置:

侧卧或仰卧;大腿下部分弯曲以获支撑。

测量方法:

矢状面画一条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的连线(B-A)画一条垂线至股骨大转子c-D)。

量角器:

轴心位于股骨大转子(D)。

固定臂位于垂线(c-D)。

活动臂位于股骨干。

前屈:

开始位置:

侧卧或仰卧(可以轻微屈膝以获支持)。

测量方法:

矢状面。

重新定位大转子并重画c—D线,如上图所示。

量角器:

放置方法同上图所示。

外展:

开始位置:

侧卧测量方法:

矢状面。

量角器:

轴心位于大转子。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股骨干。

内收:

开始位置:

仰卧;大腿伸直并取中立位。

测量方法;前面画一条连双侧髂前上棘之连线。

量角器:

轴心位于髋关节上。

固定臂平行于双侧髋前上棘之连线。

活动臂沿股骨干。

七、膝关节活动度

内旋:

开始位置:

俯卧、坐位或仰卧;屈膝90°。

测量方法:

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

旋转躯干。

股部抬离台面。

量角器:

轴心通过股骨长轴。

固定臂平行于台面。

活动臂平行于小腿。

外旋:

开始位置:

坐位;屈膝90°。

测量方法:

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

旋转躯干。

股部抬离台面。

量角器:

轴心通过股骨长轴。

固定臂平行于台面。

活动臂平行于小腿。

屈曲:

开始位置:

俯卧。

测量方法:

矢状面。

量角器:

轴心通过膝关节。

固定臂沿股中部。

活动臂沿腓骨。

八、踝关节活动度

背屈:

开始位置:

坐位;屈膝90°;足与腿呈90°。

测量方法:

矢状面。

量角器:

轴心紧靠足底。

固定臂沿腓骨。

活动臂沿第五跖骨。

跖屈:

开始位置:

坐位;屈膝90°;足与腿呈90°。

测量方法:

矢状面。

量角器:

轴心紧靠足底。

固定臂沿腓骨。

活动臂沿第五跖骨。

九、指关节活动度

第一掌指屈曲:

开始位置:

肘轻微屈曲;手掌向上;伸五指。

测量方法:

前面。

量角器:

轴心位第一掌指关节侧方。

固定臂平行于第一掌骨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近节指骨中线。

第二、三、四掌指屈曲:

开始位置:

屈肘;手掌向下;腕关节呈中立位。

量角器:

轴心位于掌指关节背侧的中点。

固定臂位于第一掌骨背侧的点。

活动臂位于近侧指骨的中点。

第一指间关节屈曲:

开始位置:

屈肘:

前臂掌面向上:

指问关节伸直。

测量方法:

前面量角器:

轴心位于指间关节的侧方。

固定臂平行于近节指骨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远侧指间关节中线。

第二、三、四指问关节屈曲:

开始位置:

屈肘:

前臂掌面向下:

指间关节伸直。

测量方法:

矢状面。

量角器:

轴心位于关节背面。

固定臂位于远例指间关节背侧。

活动臂位于近侧指骨的背侧。

关节活动度检查

关节活动度测定也是运动系统功能检查基本内容之一,用以评价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及程度,并作为制定康复计划及评价康复效果的依据之一。

  关节活动度检查一般用角度计进行,角度计的使用方法及关节活动度正常值如下:

  1.上肢关节活动的测定

  

(1)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前屈0°~180°

  ②后伸0°~50°

  ③外展0°~180°

  ④内收0°

  ⑤外旋0°~90°

  ⑥内旋0°~90°

  ⑦水平屈曲0°~135°

  ⑧水平伸展0°~30°

  

(2)肘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屈曲0°~145°

  ②伸展0°~145°

  (3)腕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背屈0°~70°

  ②掌屈0°~90°

  ③桡屈0°~25°

  ④尺屈0°~55°

  2.下肢关节活动的测定

  

(1)髋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前曲0°~90°0°~125°屈膝时

  ②后伸0°~15°

  ③外展0°~45°

  ④内收0°~20°

  ⑤外旋0°~45°

  ⑥内旋0°~45°

  

(2)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屈曲0°~130°

  ②伸展0°

  (3)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背屈0°~20°

  ②跖屈0°~45°

  3.躯干活动的测定

  

(1)颈部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前屈0°~60°

  ②后屈0°~50°

  ③旋转左0°~70右0~70°

  ④侧屈左0°~50右0~50°

  

(2)胸腰部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前屈0°~45°

  ②后伸0°~30°

  ③旋转左0°~40右0°~40°

  ④侧屈左0°~50右0°~50°

  目前国际上采用的关节活动度表示法,是以肢体中立位为0°~计算,简称中立位法0°法。

原则上人体关节都以解剖学肢位作为0°位,测量肩关节水平屈伸活动时,以外展90°位作为0°位。

角度的记录是以中立位为起始点0°,按该肢体屈曲、伸展、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各运动平面的两个相反方向记录其活动的角度。

一般将起始点0°写在这两个角度的中间。

例如肘关节的中立(0°)位为上臂与前臂成一条直线,正常屈曲可达145°,伸展可达5°,记录为145°~0°~5°。

但是,如肘关节屈曲可达145,伸展差20,则屈伸范围记录为145°~20°~0°,关节强直时,只用两个数字记录,即强直体位的角度和中立位0°。

例如,肘关节强直在屈肘50~位时,则记录为50°~0°。

处于不易精确测量的部位,可以测量各骨的相对移动长度来表示其活动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