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1445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1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3页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3页
亲,该文档总共1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docx

初中初中化学第二册课本

【关键字】初中

化学第二册

•第一章金属2

•  第一节铁的性质4

•  第二节生铁和钢7

•  第三节几种常见的金属

•  本章小结

•  复习题

•第二章溶液17

•  第一节悬浊液乳浊液溶液18

•  第二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0

•  第三节溶解度22

•  第四节过滤和结晶27

•  第五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30

•  本章小结

•  复习题

•第三章酸和碱37

•  第一节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37

•  第二节几种常见的酸43

•  第三节酸的通性pH值49

•  第四节常见的碱碱的通性53

•  本章小结

•  复习题

•第四章盐61

•  第一节常见的盐61

•  第二节盐的分类和性质65

•  第三节化学肥料69

•  本章小结

•  复习题

•第五章有机化合物78

•  第一节甲烷78

•  第二节酒精醋酸83

•  第三节煤和石油86

•  本章小结

•  复习题

•  总复习题

•学生实验

•  实验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  实验二酸的性质

•  实验三碱的性质

•  实验四盐的性质

•  实验五实验习题

•  选做实验一水样、土样酸碱性的测定

•  选做实验二晶体的制备

•  选做实验三室温下盐的溶解度的测定

•  选做实验四几种盐的鉴别

•  选做实验五几种常用有机物的简易鉴别

•  选做实验六用废干电池锌皮制取硫酸锌晶体

•  选做实验七配合乡土教材的实验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  附录

第一章金 属

在第一册中,我们学习了氧、氢、碳等非金属元素的一些性质。

但是在已发现的一百余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

金属的用途非常广泛。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几种常见金属,着重介绍铁的一些性质。

“钢铁”是在生活中常用到的一个名词,可是钢并不等于铁。

虽然钢的主要成分是铁,但在性能方面却跟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学完这章后,就可以知道钢和铁存在差异的原因了。

钢铁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材料,桥梁、铁道、舰船、车辆和各种机械等等,都需要大量的钢铁来制造,就连动植物体内也含有铁。

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古代和中世纪的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钢铁生产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劳动人民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挖掘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钢剑,表明当时钢的质量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从公元1世纪起,铁便成了我国最主要的金属。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钢铁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1949年我国的钢产量只有15万吨,居世界第26位,1994年的钢产量已超过9000万吨,位居世界前列。

第一节 铁的性质

铁具有哪些重要性质?

怎样使用和保护铁制品?

本节将讨论这些问题。

一、铁的物理性质

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

铁的密度是7.86克/厘米3,熔点1535℃,沸点2750℃。

铁还是电和热的导体。

二、铁的化学性质

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多种非金属单质及某些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1.铁跟氧气的反应

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我们做过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知道了铁可以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3Fe+2O2

Fe3O4

在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很难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在这种条件下,铁器可以存放较长时间。

但是,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却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

[实验1-1]取3支试管,三根洁净的铁钉①及其它用品,进行下列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放入一根铁钉,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与空气和水接触。

(2)在第二支试管中放入一根铁钉,注入刚煮沸过的蒸馏水②至浸没铁钉。

然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

(3)将第三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放入一根铁钉,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

将3支试管放置在教室里,每天观察铁钉生锈的情况③。

[讨论]通过这个实验,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怎样才能防止铁生锈。

铁生锈,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

铁锈的成分很复杂,主要是氧化铁。

铁锈很疏松,易吸水。

因此,铁制品表面的锈如不及时除去,会加快铁制品的生锈速度。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防止铁制品生锈,除了要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外,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这样既可以隔绝空气又可以防水。

如在车、船的表面刷油漆;在机械上涂油。

还可以在金属制品表面镀其它金属或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以防止铁生锈(如锯条上的烤蓝)。

2.铁跟酸的反应

在学习氢气的制法时,我们知道了铁可以跟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化合物。

[实验1-2]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根洁净的铁钉,然后分别注入5毫升的稀盐酸和稀硫酸。

观察反应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铁跟酸的反应与锌跟酸的反应相似,即铁与酸接触后,立即发生化学反应。

在大量氢气生成的同时,试管中液体的颜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Cl2溶液或FeSO4溶液的颜色)。

铁跟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根据这个实验事实,我们应该知道在使用铁器时应尽量避免跟酸接触。

3.铁跟硫酸铜的反应

[实验1-3]在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过一会儿取出。

观察铁丝有什么变化。

我们可以看到,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的铁丝表面上覆盖了一层红色的铜。

也就是说,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了单质铜。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FeSO4+Cu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发现铁能从某些含铜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

这里的曾青就是铜的化合物。

在宋朝,利用这个反应冶铜的生产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即把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以置换出单质铜。

这种方法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习题

1.填写下列空白

(1)铁是一种密度为_____的具有_____色光泽的金属,它具有良好的____性和______性。

(2)铁在干燥的空气中_____跟空气中的__反应,在潮湿的空气中____跟空气中的______反应,生成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各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1)铁跟盐酸的反应

(2)铁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3.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必须要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为什么?

4.在含有16克硫酸铜的溶液中,至少要放入多少克铁才能使硫酸铜反应完全?

第二节 生铁和钢

纯铁很软,不宜用来制造机械和其它用品。

我们平时使用最多的是铁的合金。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生铁和钢就是铁的合金。

一、生铁

1.生铁

北方冬天取暖用的炉子、烧菜用的铁锅、机床的底座等,都是用生铁制成的。

生铁是含碳量在2%~4.3%之间的铁合金。

生铁中除含有碳以外,还含有硅、锰以及少量的硫和磷等。

生铁一般可分为白口铁、灰口铁和球墨铸铁。

白口铁的断口呈暗白色,硬而脆,不宜进行铸造和机械加工。

主要用于炼钢。

灰口铁的断口呈深灰色,具有较好的机械加工和铸造等性能,但强度较差,不能锻轧。

常用来制造化工机械和铸件等。

球墨铸铁中的碳呈球形,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在某些场合可以代替钢。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量生产球墨铸铁。

2.生铁的冶炼

铁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在地壳中的含量接近5%,在金属元素中,仅次于铝。

由于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地壳中的铁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

在这些含铁化合物中,常用来炼铁的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和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等。

把铁矿石炼成铁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但主要的反应原理我们在“碳”章就学过了,即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

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①。

用高炉炼出的铁是生铁。

[例题] 用2000吨含氧化铁75%的赤铁矿石,可炼出多少吨铁?

说明:

在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原料或生成物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在进行实际计算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

[解]2000吨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

2000吨×75%=1500吨

设:

1500吨氧化铁可炼出铁的质量为x。

答:

2000吨含氧化铁75%的赤铁矿石可炼出铁1050吨。

二、钢

1.钢

钢较硬,具有良好的延性、展性和弹性,机械性能好,可以锻轧和铸造。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刀剪、自行车等都是钢制品。

钢是含碳量在0.03%~2%之间的铁合金。

钢大致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根据含碳量的多少,碳素钢又可以分为低碳钢(含碳量低于0.3%)、中碳钢(含碳量为0.3%~0.6%)和高碳钢(含碳量高于0.6%)。

含碳量越低,钢的韧性越好;含碳量越高,钢的硬度越大。

低碳钢和中碳钢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钢管等;高碳钢常用来制造刀具、量具和模具等。

合金钢是在碳素钢中适量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其它元素而制成的具有特殊性能的钢。

表1-1列出了几种常见合金钢的主要特性和用途。

2.钢的冶炼

钢的性能比生铁优越,使用范围远超过生铁,因此需要将大部分生铁冶炼成钢。

把生铁炼成钢的过程较复杂,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变为气体或炉渣而除去。

炼钢的主要设备有转炉、电炉和平炉。

习题

1.填写下列空白

(1)合金是由____和____在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____特性的物质。

(2)生铁和钢都是____的合金。

生铁中碳的含量为____,钢中碳的含量为__。

(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____;炼钢的主要反应原理是______。

2.同生铁比较,钢具有哪些优良性能?

3.煅烧含94%碳酸钙的石灰石50吨,可得到氧化钙多少吨?

4.炼200吨含3%杂质的生铁,需要含85%氧化铁的赤铁矿石多少吨?

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金属

人类使用金属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目前,金属仍是人们使用的重要的材料。

在工业上把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

黑色金属指的是铁、锰、铬以及它们的合金,而其余的金属都属于有色金属。

在本章的前二节中,我们已学习了一些铁和钢的知识,在这一节中,将学习几种常见的有色金属的知识。

一、铜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在我国,青铜器的生产和使用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以前的夏商时期。

在甘肃出土的青铜小刀,据科学测定,已有4700多年,是迄今发现的很早的青铜器;在河南发掘出的著名的司母戊鼎,重达875公斤,制作非常精美,是目前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大量的考古研究表明,在夏商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已掌握了青铜的冶炼、铸造技术,进入了“青铜器时代”。

铜具有紫红色的金属光泽,密度为8.9克/厘米3,熔点为1083℃,沸点为2595℃。

铜具有良好的延性、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铜有较好的耐腐蚀能力,在干燥的空气中很稳定,不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但在潮湿的空气中,铜的表面能生成一层绿色的碱式碳酸铜(铜绿)。

在高温下,铜可以跟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铜的导电性能非常好,在金属中仅次于银而居第二位。

因此铜广泛地用于电器工业,制作电线、电缆和各种电器设备。

全世界每年用于电器工业的铜占铜年产量的一半以上。

鉴于铜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在化学工业中,常用铜来制造热交换器、深度冷冻装置等。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较多的是铜的合金,常见的铜的合金有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和白铜(铜镍合金)等。

铜和铜的合金在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中,常用来制造各种零件;在国防工业中,用于制造枪弹和炮弹。

在造船、医疗器械等行业中,铜也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二、铝

铝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广,在地壳中铝的含量约为7.73%,仅次于氧和硅,排在第三位,是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在自然界中,铝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各种岩石和矿物中,其中主要的有铝土矿、高岭土、明矾石、长石等。

我国有悠久的使用铝矿物的历史,很早就从明矾石中提取明矾(古称矾石)以供医药、净水等方面的使用。

汉代《本草经》(公元前1世纪)中共记载了16种矿物药物,其中就包括有矾石。

明末的《天工开物》(公元1637年)一书中则记载了矾石的制取和用途。

铝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密度为2.7克/厘米3,熔点为660℃,沸点为2200℃。

铝具有良好的延性、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很容易跟氧气发生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这层薄膜可以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还能抵御浓硫酸、浓硝酸等的侵蚀。

因此在化学工业中,铝可以用来制造跟浓硫酸、浓硝酸等接触的设备,贮罐和管道等。

铝的导电性仅次于银和铜,虽然铝的导电能力只有铜的65%,但由于铝的密度小,价格便宜,所以铝制电线和电缆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

铝的导热性比铁要好得多,因此铝是制造热交换器、冷却器等的良好材料。

铝在高温时的还原性很强,利用铝的这个性质,可以用铝来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或焊接钢轨等。

铝虽然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但比较软,这就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此,人们常将铝制成各种铝合金,如铝跟镁、铜、硅等的合金来使用。

铝合金质轻,且有相当的强度,是制造汽车、飞机、火箭、船舶的理想材料。

在建筑行业中,铝门窗、铝梁等铝合金的使用也相当普遍。

在日常生活中,铝锅、铝盆、铝盒等铝制品更是应用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锌

我国是最早发明炼锌方法的国家之一。

《天工开物》中就对锌的冶炼有简单的描述。

锌具有青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7.14克/厘米3,熔点为419.4℃,沸点为907℃。

极纯的锌展性很好,纯度不高的锌在室温下较硬。

锌在空气中比较稳定,能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保护了内部的金属不受腐蚀。

所以,常将锌镀在钢铁制品的表面来保护钢铁制品。

全世界每年所产的锌有一半左右用于钢铁的防腐蚀。

锌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用于制取黄铜,以增加铜的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含锌量在32%~38%的黄铜,其可塑性很强,可以用来制造某些受压设备。

锌还用于制造印刷用的锌版和制造干电池等。

锌在电子工业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用途。

如彩色电视机显像管荧屏上就有锌的化合物。

锌不仅是工业上必不可少的金属材料之一,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每个人一昼夜大约需要(3~5)毫克的锌。

儿童体内缺锌会影响发育,老年人体内缺锌会加快衰老。

锌对植物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土壤中缺锌,小麦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等。

四、钛

钛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十位,比常见的铜、铅等还要多。

但由于钛在高温下很容易跟氧等化合,因此很难提炼,自1791年发现钛以后,经过了120年,到1910年人们才第一次制得较纯的钛,由于这个原因,至今仍有人将钛称为“稀有金属”。

钛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外观很像钢,密度为4.5克/厘米p,熔点为1725℃,沸点为3260℃。

钛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

钛的抗腐蚀性能非常优良,在通常状况下,钛很不活泼,在空气中将钛加热到500℃时还是稳定的,这是由于在钛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内部的钛继续发生反应。

钛还可以抵御多种酸和碱的腐蚀,尤其是对于海水,钛的抗蚀性非常好,是制造船舶的理想材料。

可以认为,钛的重要特点是密度小、强度高、耐高温、抗腐蚀。

钛比铁要坚韧得多,但密度却只约为铁的59%,而且不会“生锈”;钛的密度比铝稍大,但强度却是铝的两倍,而且耐热性能远高于铝。

钛的合金已经成为制造航空、航天设备的不可缺少的材料。

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钛70%以上供制造飞机和航天器使用。

钛和钛的合金还被应用到石油化工、冶金、电镀、制药等行业,制造化工机械、反应器、热交换器和蒸馏塔等。

在医疗方面还可用来做人造骨骼。

选学

金属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人离不开金属,不仅仅指人的生活、生产离不开金属,同时也指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金属。

人体内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尽管这些元素的含量较低,但却是必不可少的。

它们在人体中都含有一定的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下表中列出了人体内几种常见金属对人体的影响。

习题

1.铝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为什么它在空气中不容易被腐蚀?

2.钛可以用来制造飞机和船舶,这两个用途的根据是什么?

3.某铝土矿中含有氧化铝(Al2O3)88%,在理论上要用多少吨这种矿石做原料才能制得金属铝10吨?

(用氧化铝制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4Al+3O2↑)

本章小结

钢铁,这两个字经常作为一个词使用,但钢并不等于铁,必须加以区别。

生铁和钢的主要成分都是铁,它们的各种性能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的不同。

含碳量在0.03%~2%之间的铁合金是钢,含碳量在2%~4.3%之间的铁合金是生铁。

从铁矿石冶炼生铁的主要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用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

例如,

Fe2O3+3CO

2Fe+3CO2

 把生铁冶炼成钢的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

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多种物质,如氧气、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发生化学反应。

铁是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种金属材料,是现代工业的基础。

但是,每年因生锈而损失的铁的量相当大,必须采取各种方法来防止铁生锈。

铜、铝、锌、钛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金属材料。

复习题

1.填写下列空白

(1)白口铁的主要用途是____;灰口铁的主要用途是____。

(2)____碳钢常用来制造机器零件;____碳钢常用来制造刀具和模具。

(3)合金钢是在____中适量加入____而制成的具有各种____的钢。

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有关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铁是含杂质很多的铁合金

B.铁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C.铁跟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Cl2)和氢气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2)相同质量的铁和锌,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结果是。

         [   ]

A.铁起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

B.锌起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

C.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

D.生成氢气的质量大小无法比较

(3)2.8克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跟5.8克某种铁的氧化物完全反应,这种氧化物是。

   [   ]

A.FeO  B.Fe2O3  C.Fe3O4

3.将左右两项中相关的内容用线联接起来

左           右

铁在氧气中燃烧  缓慢氧化

铁跟盐酸反应   化合反应

铁生锈      置换反应

4.写出下列各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5.要炼出含有2%杂质的铁1600吨,需要氧化铁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

,得到0.013克二氧化碳,求此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

第二章 溶 液

溶液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学自然课中,我们已学过溶液,在前面几章的学习中,也已用过许多溶液,如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等。

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和科学实验中有极广泛的用途,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学习关于溶液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把不同的物质放入水中后,是不是都能够得到溶液呢?

让我们观察以下实验。

[实验2-1]在4支试管里,各加入10毫升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泥土、植物油、蔗糖和食盐,观察实验现象;振荡,再观察发生的现象;静置一段时间以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泥土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把泥土放入水中时,泥土沉到水底。

振荡后得到浑浊的液体。

液体里悬浮着由很多分子集合成的固体小颗粒,使整个液体呈浑浊状态。

这种液体不稳定,静置一会儿后,固体逐渐下沉。

这种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

植物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把植物油注入水中时,植物油漂浮在水面上,分为有界面的两层。

用力振荡后得到乳状浑浊的液体。

这种液体里分散着不溶于水的小液滴,小液滴也是由很多分子集合而成的。

这种液体也不稳定,经过静置,植物油逐渐浮起来,又分为上下两层。

这种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

把蔗糖或食盐放入水中振荡后,得到的液体与悬浊液、乳浊液不同。

把蔗糖放在水里时,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随着振荡,蔗糖的分子就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了。

组成食盐的小微粒(钠离子和氯离子)也是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的。

这两种液体不但是均一的,而且是稳定的。

只要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不管放置多久,蔗糖和食盐不会分离出来。

像这样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我们把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

上述实验中,水是溶剂,蔗糖和食盐是溶质。

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

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

例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看作溶剂。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讨论]试比较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区别。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有很多用途。

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常是比较快的。

所以,在实验室里或化工生产中,要使两种能起反应的固体起反应,常常先把它们溶解,然后把两种溶液混合,并加以振荡或搅动,以加快反应的进行。

例如,第一册第四章讲质量守恒定律时,做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起反应的演示实验,两种溶液一混合,反应立即发生。

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也有很大意义。

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才能吸收。

在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

在医疗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医治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炎症的注射液(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各种眼药水等,都是按一定的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

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成为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土壤里含有水分,里面溶解了多种物质,形成土壤溶液,土壤溶液里就含有植物需要的养料。

许多肥料,像人粪尿、牛马粪、农作物秸秆、野草,等等,在施用以前都要经过腐熟的过程,目的之一是使复杂的难溶的有机物变成简单的易溶的物质,这些物质能溶解在土壤溶液里,供农作物吸收。

悬浊液和乳浊液的用途也很广泛。

例如,在医疗方面,常把一些不溶于水的药物配制成悬浊液来使用。

治疗扁桃体炎等用的青霉素钾(钠)等,在使用前要加适量注射用水,摇匀后成为悬浊液,供肌肉注射。

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让病人服用硫酸钡的悬浊液(俗称钡餐),等等。

又如,粉刷墙壁时,常把熟石灰粉(或墙体涂料)配制成悬浊液(内含少量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