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1495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分析及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秋天为线索安排了一个识字、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其中《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描画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黄的稻海、燃烧的火把所构成的丰收的热闹情景及人们的喜悦之情。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关于自然知识的诗歌,主要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同时告诉小读者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很多,仔细观察就能得到更多的知识。

《赠刘景文》和《山行》这两首古诗,读后你会沉醉于深秋的美丽景色之中。

虽已荷尽菊残,然而“橙黄橘绿”;虽已百花凋零,然而“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42个生字,认识61个生字。

2、读懂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人民创造的,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3、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秋天的景物和气候特点,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4、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在识字、阅读中注意积累词汇。

引导学生自己画秋天、写秋天,并动手利用树叶等制作书签、贺卡。

5、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42个生字,认识61个生字。

2、读懂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3、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在识字、阅读中注意积累词汇。

4、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四、课时安排

识字12课时

秋天的图画2课时

黄山奇石2课时

植物妈妈有办法2课时

古诗两首2课时

语文园地一3课时

五、教学建议

1、反复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以便积累词句。

2、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识字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炎、爽"等13个生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

1、认识"炎、爽"等13个生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教学难点:

1、掌握识字方法,会用一定的识字方法进行字形记忆。

2、让学生理解这12个词语所描写的秋的意境。

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课题。

师: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凉爽的秋天来了,你能说一说

秋天是什么样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幅秋天的图画,

学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

瞧,老师把这幅图带来了,

你想不想仔细地看一下。

二、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出示课文插图,师:

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都有

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黑板上写出词语)。

三、读词识字。

1、黑板上的这些字词,你都认识哪些?

你是怎样记住它

们的?

(学生复习已学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打开课本,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1)读词语,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利用课文下的小图标来认读生字)

(2)在小组内交流读。

小组内进行错字正音。

3、全班交流读。

师:

谁能来当一下老师,领大家读一下你认识的字词。

他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他连读三遍。

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老师正部分字词的音。

4、看图,说句子,找词语,读字。

(方法:

一人描述句子,

一人根据意思取词语字条认读。

(1)师说例句:

秋天的天看起来那么高,空气那么清爽。

找词语:

秋高气爽认读生字:

(2)学生照样子说句子,找词语,读字。

全班进行,而后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5、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分析字形结构,记字。

看一看这些字的偏旁,想一想它们的偏旁中这个字的意思

有什么关系?

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记字?

(部件组合记字)

6、考一考

同学们你想不想知道自己在这节课里都真正认识了哪些字?

下面咱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检查一下你的认字情况,看一下谁

能成为认字冠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生字条进行认

字)

交流认字情况。

(组长起来汇报一下本组学生认字数量,并

可对认字差的学生的情况进行较详细的汇报。

第二课时

一、师生对词语,复习有关秋天的词语。

金(金秋时节)景色(景色宜人)

如此方式进行,师说括号外的提示词,生说出以这个字或词

开头的整个词语。

巩固进行:

同桌两个以这种方式进行对词练习。

四排做为四

个大组进行对词比赛。

二、识字大检阅:

1、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最后找学生介绍自己

识记生字的方法。

2、给生字找朋友。

(组词语)

3、补充阅读带有本课生字的词句。

三、写字:

1、小黑板出示“我会写”中的十个字,读"我会写"里的字。

2、练习给这几个生字组词。

(让学生先自己独立地想一想,然后谁能给哪个字组词就下来给哪个字组词,生说师写,生领读)

3、指导写"宜"。

先观察"宜"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看老师范写,再描红,临写。

写完后评一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4、学生独立写其余五个字。

教师把写得存在明显问题的字挑出来进行指导。

如登字的上头,爽的笔顺,注意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在评讲时提出指正。

四、课内实践活动:

画秋

你想一下咱们现在所能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了的?

树怎么样了,草变得怎样了,田里庄稼呢?

画一画你眼中的秋天,并在图画下写出你所描绘出的画是哪个或哪几个词语所能表现出来的景象?

学生自由画,小组内交流,班内展示。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秋天美吗?

它的美在哪里?

六、课外作业:

回家和父母共同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看看谁收集的词语最多。

板书设计:

识字一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美丽的风景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高气爽山河壮美收获的季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

二年级第一单元第3—4课时

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会写会写“波”、“浪”、“打”、“作”、“字”、“苹”、“丽”、“劳”八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教学难点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好的同学能背诵课文。

  2、会认课文“苹果”中的“图”、“梨”、“笼”、“颊”、“浪”、“梁”、“燃”、“勤”、“劳”八个生字。

  3、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是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词语,自由认读(可以下位置找伙伴合作完成)

  三、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要示:

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

  3、自读、齐读课文。

要求:

读得正确、流利。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四、再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点拨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描写的美景。

  4、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5、学生选读。

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6、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集中识字

  1、展示生字,让学生自由读,自我检查。

  2、展示自我认读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地背诵课文。

  2、能正确端正地书写八个生字。

 【教学方法】表演式学习(包括朗读、说话)

 【教学过程】

  一、朗读感悟

  1、比一比,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有感情,读出秋天的美丽。

  2、互相展示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互相学习。

  3、说说秋天的美丽。

  二、朗读成诵

  展示朗读、背诵

  三、学习生字、生词

  1、请学生自己站起来读读已经认识的生字。

  2、“勇夺小红旗”游戏,让学生把自己认识的生字读一读,读得越多爬得越高,就可以最先拿到小红旗。

  3、向全班小朋友汇报自己收获。

  四、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

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梁伯伯一起赶来布置晚会会场……

  五、写字指导

  1、分析“波浪”二字(自主分析),偏旁、笔顺、字的间架结构。

  2、写写(在田字格中写)

  学生边写边告诉旁边的小朋友自己的发现。

(轻轻地说)

  六、资料袋

  大雁

大雁是一种候鸟。

随着季节的变更而迁徙。

秋天,大雁南飞;春天,大雁北去。

它们排成整齐的“一”字或“人”字,掠过长空,激起人们无尽的遐想。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4、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黄山的风光片,导入新课:

  教师担任导游的角色,播放黄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观看,并讲解:

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看,一会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内容。

  教师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山的一大景观——奇石,教师接着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

  

(一)教师:

黄山到底有多少奇石呢?

他们又是什么样子呢?

自己先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如果有不认识的汉字请你画出来。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同学互想帮助,解决认字的问题。

如果仍然有不认识的生字,就做好记号。

  3.教师走下去收集学生不认识的汉字,把这些生字写在黑板上。

  4、指名让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

  

(二)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你有什么秘诀。

  2、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每组讲一个字,讲的不好,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汇报的形式是

  

(1)读字音;

  

(2)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

  (3)扩展词语。

  3、理解词语意思:

(学生在理解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说。

  闻名:

有名。

“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

表示进一步。

  神奇:

非常奇妙。

  陡峭:

山势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

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三)指导书写:

  1.学生在书上把每个字按笔顺描写。

  2.在书写过程中让学生说说哪个字不太好写?

  3.教师指导书写。

  

(1)出示带田格的“滚”字。

  

(2)观察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滚”字:

三点水旁的“提”写得不要太平,在横中线上收笔。

右半部分的“点横”和“公”字要写在横中线上。

下面的笔画是:

撇、竖提、撇、捺,最后一笔“捺”要与左面的提同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独立书写这个字,每字写一遍。

  (6)同桌同学互查,相互纠正。

  (7)展示评议。

  5.其他生字由于笔画少,不是很难,学生把每个生字独立写一遍。

学生有问题举手,教师个别辅导。

6.展示评议,比比谁写得最好。

三、初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听录音读课文。

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读后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6段)

  2.自己读课文,提出问题。

  3、教师走下去收集问题。

四、复习巩固:

  1.看词语,补充完整:

  *秀丽(神)奇

  *奇形怪(状)

  *仙人(指)路

  2、读词大比拼: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看电脑随机出示词语看谁读的准确。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

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抄写词语:

神奇风景区弹琴名字翻滚著名巨石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朗读感悟。

  教师:

这节课我邀请同学们当小导游,结合画面、课文内容给大家介绍黄山,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认真观察,看看谁是:

最佳小导游。

下面我们先练习练习怎样概括地介绍景点。

  1、教师请学生当小导游观察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话给大家介绍介绍。

  2、然后让学生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做到有语气。

谈谈读后的感觉。

  3、进行朗读展示。

  4、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介绍,指名介绍,大家评议。

二、抓住重点进行介绍,深入理解。

  同学们知道先从整体进行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奇石真是数不胜数,接下来我们练习抓住其中有代表性的几处景点进行介绍。

  1.自己读课文,找找描写黄山奇石的段落,想想具体介绍了哪些奇石,边读边在书中画一画。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结合学生说的及时板书。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3.在小组内讨论:

这些奇石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

(对照课文插图,进一步了解黄山奇石“奇”在哪里。

  4、自己练习借助插图介绍其中的一个奇石。

(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三、指导朗读,入情入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黄山奇石的样子,在介绍时还要注意加工自己的语言,做到绘声绘色,用你的语言去吸引游客。

  1、黄山奇石生动有趣,你们能有语气地读出来吗?

自己试试。

  2、教师也想读读行吗?

教师范读。

  3、学生练习读。

  4、以小组为单位读读。

四、启发想像,练习讲解。

  课文的结尾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

同学们请你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的样子,动笔画一画;

  让学生结合手中的画用自己的话介绍。

  师:

黄山风景区还有许许多多的奇石叫不出名字,你能不能结合图片,仔细观察,大胆想像,根据奇石的样子起名字,给大家介绍。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五、教师总结:

  通过大家生动、形象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有趣的奇石、怪石。

黄山是天造地设的宠儿,随便一处,或松或石、或云海温泉,无一不美,无处不奇,置身其间,使人觉得来到了天上人间。

同学们,希望你们前去游览,感受黄山的美丽神奇!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摘录文中描写优美的词句,背诵下来,也可以写到日记中。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引入:

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题。

  2、课件演示:

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

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课题。

 二、对话平台

  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

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

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

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如、已、娃、纷、好。

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

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

  (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导入

“抢夺小红旗”游戏:

画上阶梯,每一阶梯都写上生字,学生逐一突破,最后赢得小红旗。

  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

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演读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

边背边加上动作。

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

  

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

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扩展仿说词语。

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甲、洼、豆、识、经。

学生认读。

  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

  4、学生再练写。

  伴教锦囊

种子传播的奥秘

  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

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

  如:

春天,柳絮四处飞扬。

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

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

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

  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

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

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

古诗两首)。

第一首是《赠刘景文》,第二首是《山行)》。

这两首古诗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美丽。

二、学习《赠刘景文》

1、教师朗读或播放媒体资源范读课文。

2、学生将不认识的生字作标记。

3、作者用了几种事物、几种颜色来表现秋天,请把它们划出来。

三、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及生字。

3、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如:

赠、擎、菊、残、橙、橘

(2)学生书写重点掌握的字,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四、课文讲解

1、学生自读全诗,并思考: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秋天

师:

秋天的什么时候?

你是怎么知道的?

(提示:

荷尽、菊残霜枝——荷叶一般是夏天开放,秋天花都谢了。

菊花一般是秋天开放,所以,有“秋菊”的说法。

菊花都凋谢了,说明已是深秋。

文中说“菊残犹有傲霜枝”,注意,霜是什么时候才有的?

是天气很冷,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才有,霜一般是深秋时节才有,所以有“秋霜”的说法。

“霜降”是我国24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10月23日,它表示天气更冷了,就要进入冬天了。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深秋荷尽菊残霜枝

师:

这首古诗是写深秋的景色,作者以荷败、菊残,写出了深秋时节的特征。

学生朗读第二句: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师:

这里要注意两个字的书写,一个是“橙”字,一个是“橘”字。

(学生书写)

师:

到了深秋时节,花谢了,叶子也败了,可是,作者说这是一年的好景,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提示:

橙黄橘绿——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

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此外,作者在第一诗里也作了说明:

菊残犹有傲霜枝,大家注意这个“傲”字,“傲”是高傲,不屈服的意思。

“傲霜枝”说明菊花虽然凋谢了,但它的枝干还在,天气很冷,但是它怎么样了?

它不怕,毫不屈服。

说明它很坚强。

作者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好景橙黄橘绿傲霜枝

3、内容分析

师:

作者通过写了哪些事物来表现秋天?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荷、菊、橙、橘

师:

这首诗里,作者写到了秋天的哪几种颜色?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橙黄橘绿

师: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秋天的景致丰富多彩,在凋敝中又富有生机。

师:

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的含义?

(提示:

荷花已谢,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菊花凋谢了,还残留着花枝傲寒斗霜。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4、小结

这次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赠刘景文》。

这首诗描写了荷、菊、橙、橘的姿态与颜色,展现了秋天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

刚才我们学习了苏轼的《赠刘景文》。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四川眉山人。

他写了很多诗。

课后同学们可以找来读读。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杜牧的《山行》。

“山行”是“在山中行走”的意思。

这首诗和《赠刘景文》一样,也是写秋天的景致。

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牧的情况?

(提示:

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字牧之,陕西西安人。

他是晚唐时的诗人。

也写了很多诗,大家课后找来读读。

二、学习《山行》

1、教师朗读或播放媒体资源范读课文。

2、学生将不认识的生字作标记。

3、作者用了几种事物、几种颜色来表现秋天,请把它们划出来。

三、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