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2013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糖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糖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doc

《《糖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糖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doc

13《糖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东津新区打伙小学胡长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通过观察砂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讲述法。

3、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养成实验中仔细、耐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一份:

烧杯6只,一次性筷子6支;砂糖、高锰酸钾、砂子、粉笔、食盐、面粉、味精和五香粉各一小包;方糖一块;其他身边物体。

教学重难点:

建立溶解概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疑,引入课题。

以“小毛驴驮糖过河”的故事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糖到哪里去了

二、仔细观察,探究发现。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1)观察砂糖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砂糖在水中的变化情况,把砂糖放入水中,渐渐地砂糖的小颗粒就不见了。

(当学生使用各种感官时,提醒学生:

当你不知道是什么物质时,千万不要去尝!

(3)根据现象提出问题:

砂糖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2、对问题作出推测(估计学生有以下几种说法)。

(1)化了;

(2)到水里去了;(3)变得很小了,到水里去了;(4)变得很小很小,分散到水里去了。

三、启发导探,探究问题

1、分组设计实验。

教师提醒:

为了看清实验现象,可以改用高锰酸钾代替砂糖进行实验,以便观察。

放入高锰酸钾时开始不要搅拌,观察现象一分钟后再搅拌,观察现象。

2、分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汇报实验现象。

4、得出结论:

高锰酸钾的颗粒在水中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永远也沉不下去。

像砂糖、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叫溶解现象。

5、运用知识。

将砂子、粉笔、食盐、面粉、方糖果、味精和五香粉等物品放入水中观察,哪些物品溶解了,哪些物品没有溶解。

并在课本42页下面的表格中记录下来。

四、拓展导创,解决问题。

研究如何加快物品在水中的溶解。

1、小组合作使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

2、交流实验情况,将实验方法记录在书上表格中。

学生会想出很多的办法做实验,比如:

用热水来溶解,先将方糖研碎,然后再加入水中溶解;不停地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上三种方法一起使用等。

板书设计:

13 糖到哪里去了

 砂糖 放水中的变化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