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2328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七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doc

《七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doc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地校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为们的重视。

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特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以“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原则要求,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互配合,形成目标一致、内容开放的课程体系。

2.从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加快奔小康步伐的目标出发,努力使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3.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原则,遵循学生身心民展规律,尊重青少年特殊的生活体验,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索、想像和表达的空间,增进学生对各自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二、教材分析

地校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民族文化领域:

通过诵读和研习代表民族文化精萃的诗词、散文、政论等,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等,汲取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祖国伟业的责任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该领域的课程设置中,要特别重视齐鲁文化的内容。

自然探究领域: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自然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地理生态、动物植物、宇宙空间、资源环境、工艺技术、科学创造等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了解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探究领域: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对经济、政治、法律、家族、社区、民族、国家、国际等社会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地校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学生对新课程的增设充满新奇,且有许多疑问,带着疑问学习地方课程,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起来也会有兴趣。

现在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

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法制教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并为今后的探索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些新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要让学生去读,去思,去欣赏,去探究,去合作,去实践。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本,弄清课本上的重难点。

能透彻地了解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从纵向、横向看透教材。

活用教材,能灵活、合理、科学地使用好每个板块,注重早渗透,不断积累。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好教材。

2、教师认真备课,找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认真研究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

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不能千篇一律。

3、教师要博览群书,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便更娴熟地驾驭地方教材。

4、教师要想尽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学习地方教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干劲,让学生爱学且活学活用,立竿见影。

五、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适当把握教学目标、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文本中的内容和活动进行调整,并注意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拓展和使用教材。

2、注意学生的自主活动

教材中设计的学习活动栏目是教材内在的组成部分,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

因此,本教材的教学活动应更多地体现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

3、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本课程的设计是综合性的。

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与有关课程加强联系,整合相关内容,以提高综合教育效果。

4、灵活安排教学课时和教学进程

5、严格执行学校教务处的课程表规定,按时认真上好地方课程。

附: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地校课程(习字)教学计划进度表

本学期

19周(57时)

新授课

课时

复习课

课时

测试

课时

机动

课时

周次

起讫日期

课题

课时

有关教学活动

备注

1

9.1

/

9.3

1、上学路上学安全

1

9.1正式上课

2

9.4

/

9.10

2、卫生安全我做主

3、防止校园中的人为伤害

1

1

3

9.11

/

9.17

4、避免校外游戏中的意外事故

5、安安全全去游玩

1

1

4

9.18

/

9.24

6、我们的救助电话

7、小心火灾

1

1

5

9.25

/

10.1

8、大自然发脾气时怎么办?

9、细菌与我们同行、蛔虫病

1

1

6

10.2

/

10.8

国庆放假

7

10.9

/

10.15

10、预防接种、沙眼和红眼病

11、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也来除四害

1

1

8

10.16

/

10.22

12、水,生命之源

13、珍爱生命避震逃生

1

1

9

10.23

/

10.29

14、心理健康教育

15、法制教育

1

1

10

10.30

/

11.5

16、怎样保护自己

17、远离校园暴力

1

1

11

11.6

/

11.12

18、饮食与健康

19、家庭防火

1

1

12

11.13

/

11.19

20、安全使用家电

21、触电的预防与急救

1

1

13

11.20

/

11.26

22、火灾可预防

23、火灾发生时

1

1

14

11.27

/

12.3

24、学会机智地保护自己

25、学会沟通

1

1

15

11.4

/

11.10

26、废旧电池回收

27、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1

1

16

12.11

/

12.17

28、珍爱野生动物

29、探寻国家自然保护区

1

1

17

12.18

/

12.24

30、江南古民居

31、四大藏书楼

1

1

18

12.25

/

12.31

32、家乡物产

33、轻重要适宜

1

1

19

1.1

/

1.7

34、风景秀丽的四大名湖

35、走进畲乡

1

1

元旦放假一天

20

1.8

/

1.14

36、人之初

37子不学

1

1

21

1.15

/

1.21

38、花木

39、精卫填海

1

1

22

1.22

/

1.28

期末考试

第一课:

上学路上学安全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2、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尝试记录信息,并在体验活动中把信息转化为行动和经验;能够针对上学路上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培养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识记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交通安全常识,掌握与自己有关的交通规则;学会基本的防范技能。

二、教学准备:

1、课件(《上学歌》、三种到校方式、《我能说“不”》)

2、简笔画(红绿灯、小桥、十字路口、公园、小百货店等)。

三、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唱《上学歌》。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吧。

2、这首歌你喜欢吗?

对,它写的都是我们小朋友上学的事。

那么,你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呢?

3、经过概括,得出三种结论:

(课件出示三幅到校方式特写图)

小朋友上学有的是步行,有的是坐自行车或电动车,还有的是坐公交车或爸爸妈妈自己开车送的。

(二)画一画

1、小朋友,你们家住在哪儿?

离学校远吗?

(指生回答)

2、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地方呢?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黑板上贴上简笔画(红绿灯、小百货店、小桥、十字路口等)

4、谁能上来摆一摆?

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吧。

5、师:

我们都很熟悉从家到学校的路线,能把这些画下来吗?

(你们可以照图画,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如果太难画,或者不会画,就用文字来表达吧!

)看谁观察得仔细、画得清楚。

(评析:

通过说一说、贴一贴、画一画引导学生回忆上学的路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分析上学路上的安全因素,为如何安全上学做好铺垫。

(三)评一评

1、在四人小组中交流画的路线图。

2、组内交流,推选画得最好的同学上台汇报展示。

(四)议一议

1、过渡:

(1)班的小朋友就是棒,一会儿就把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画好了。

那么你在上学路上见过下面这些情况吗?

2、课件演示:

《我能说“不”》

3、如果你就在边上,你会怎么做呢?

你是怎么想的?

(指生回答)

4、你做过这样的事吗?

(勾起学生的回忆,对照课件,剖析自己。

5、教师总结(在上学路上玩耍后的不良后果):

(1)在上学路上玩卡片、玩蚂蚁,会迟到,影响我们一天上课的情绪。

(2)吃零食摊上的食物,会影响健康。

(3)玩摸奖游戏,买小玩具,浪费钱又影响学习。

板书:

上学路上不玩耍。

(齐读)

四.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应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在教学设计中,我试图将生活引入课堂,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真生活,感受真教育。

因此我设计了唱《上学歌》,画上学路线图,针对一些上学路上贪玩,不按时到校的行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目的是再现学生上学路上的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在路上玩耍会耽误时间,上学会迟到;在路上吃地摊上不洁的食物,会生病等结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上学不迟到的好习惯。

五.课件使用说明:

课件在Windows98以上运行,单击鼠标左键就可依次播放,其中《上学歌》、《我们说“不”》出现手型点击,方可正常播放。

六.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画上学路线图,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通过说一说、贴一贴、画一画引导学生回忆上学的路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并学会分析路上的安全因素。

2.应尽可能再现学生的生活场景,通过辨析学生身边的事例,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行为。

3.针对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