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2434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5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

2013学年荣怀小学国学经典教育

四年级教案集

2014.5.28

第四课正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节奏感,特别是文中的排比句。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尤其需要注意“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四个词组的构成关系。

3.能够初步理解“正心“的意思,能够理解日常学习生活来理解”正心“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诵读,理解句子的意思。

理解课文中“正心”的意思,理解“心正”的状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李存勖“好乐亡国”的故事入手,把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讲给学生听,然后总结出故事的道理:

不同的心态决定事情的成败。

可见,心态是否端正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端正心态的问题,文中称之为“正心”。

二、诵读感悟

1、教师要带领学生多读,加以适当的讲解,使学生对课文有所感悟。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在读之前,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一:

人们常常说:

“心态决定一切。

”你知道心态对一个人做事的重要性吗?

如何才能保持正确的心态呢?

问题二:

你知道古代《大学》“八条目”中的“正心”是什么意思吗?

2、读顺课文,读熟课文

(1)提醒学生要注意“忿懥”“心不在焉”这两个词

(2)出示音频范读,提醒学生要注意课文的节奏。

三、字词句梳理和脉络梳理

(1)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虑,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忿”和“懥”都有愤恨、愤怒的意思;“恐”和“惧”都有害怕的意思;“好”和“乐”都有喜欢、爱好的意思;“忧”和“患”都有忧虑的意思。

这四个词组具有相同的构词法则。

这句话指出了心不得其正的四种状态,它们是人的内心受困于各种主观欲望而造成的。

(2)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焉”,本意是一种鸟,后来演化出多种词性和意思。

“焉”字在这里是个方位代词,指代这里的意思。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是由三个相同句型构成的排比句。

视是动作,见是视的结果;听是动作,闻是听的结果。

食,即吃的意思。

这句话强调了正心的重要性。

(3)脉络上,全文只有两句话,前者反着说,后者正说。

这实际上体现了对比论证的思路。

尽管课文没有明确说出什么是“正其心”的观点,但是,观点已经在对比中显示出来了:

“正其心”就是使内心不受主观欲望的左右。

四、主旨理解和联系生活

(1)课文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正其心”就是使内心不受主观欲望的左右。

但是,文中并没有正面提出,而是通过正反对比显示了这个观点。

教师除了要把课文的正反两方面的意思解释清楚之外,可以选取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比如,以学生的生活小事为例,假设你不喜欢一个同学,你会觉得这个同学处处和你作对,其实这个同学做的很多事情都不是针对你的。

(2)上一篇课文指出,诚意需要靠慎独来修炼,但是本课只是在讲不得其正的情形和后果,那么,正心又有什么办法吗?

实际上,“心在焉”就是正心的办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专心致志,面对外界的任何的干扰都不为所动,然而这个专心致志又不能随便用在任何地方,必须要以“止于至善”为标准,才能真正做到正心。

建议教师教学时多启发学生将其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比如上课时能否专心致志,不受外界干扰;做作业时是否能够不看电视,不玩游戏;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能否不三心二意、走神打岔等等。

第五课齐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尤其需要注意那些难度较大容易念错的字,如“偾”“中”等。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比如孝、悌、慈的具体内涵,了解“如保赤子”在文段中的比喻义,并能够说出尧舜桀纣在中国文化中的特定含义。

3、对古代的国和家有初步认识,能根据课文解释“治国在于齐家”的理由,并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例谈一谈什么叫“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比如孝、悌、慈的具体内涵,了解“如保赤子”在文段中的比喻义,并能够说出尧舜桀纣在中国文化中的特定含义。

2、对古代的国和家有初步认识,能根据课文解释“治国在于齐家”的理由,并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例谈一谈什么叫“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教学过程:

1、诵读感悟

本课的篇幅较长,但是文字还是比较简单,义理也不是很难,引导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体悟课文的内容。

(1)带着问题进入诵读,培养诵读兴趣。

问题一:

咱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家庭变得更好。

古人也是这样。

它们为此提出了“齐家”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齐家”?

如何“齐家”呢?

课文中提供了这样的答案。

问题二:

古人认为,一个人做好了,就能够使一个家和睦,使一个国安宁。

这是什么意思?

那么,这个人怎么做才是“做好”呢?

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2)读通课文,排除诵读障碍。

首先,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些语句:

“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等。

其次,播放音频范读,让学生把握好停顿和语气等问题,出示停顿文章。

(3)读熟课文

首先,安排学生跟着音频诵读课文,提醒他们要注意上述的停顿,体会全文的节奏。

其次,安排学生自由读,揣摩句意。

最后,安排学生齐读几遍,也可以采取分组读,比赛读等方式,进一步熟悉课文。

(4)学生读课文要达到熟读的程度。

“诗歌赏读”模块的诗篇,只有多读几遍就行了。

第六课治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课文第一句、第二段第二句的背诵。

2.能结合注释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

3.初步理解“絜矩之道”和“德本财末”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絜矩之道”和“德本财末”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诵读感悟

1、创设情景

情景一假如你是古代的君主,你要怎么治理一个国家。

假设:

经济条件、军事力量、严厉的法律。

引导学生学习《治国》

2.生字出示。

絜矩恶悖等词语

其次播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停顿)

3熟读课文

跟着音频熟读。

采用男女生对读。

二、字词地梳理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

“上老老”是说国君或国家的各级领导人要孝敬老人,“而民兴孝”,而后全国民众都兴起重视老人的孝道。

“上长长而民兴弟”,在上的人能够以长者为长,老百姓才会尊敬长者。

“上恤孤而民不倍”,领导人能够抚恤孤寡,去爱惜那些飘零于世道之人,这个国家才会有爱,才不会违背人伦和人道。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絜,指的是量围长的绳子,而“矩”就是量直角的一种角尺,就是讲究方圆规矩,可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君子有方圆,就是有了遵循道的标准。

絜矩之道就是一种达到道的方法。

三、主旨理解和联系生活

《大学》引用《尚书·康诰》话说:

“惟命不于常”,唯独天命不会保持永久。

只有善良才能长久地得到它。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不行善道,就会失去它。

只有行道善良才可以长久得到天命的眷顾。

一旦不再行善,天命就不再眷顾你。

道和善的关系很明白,道居于善。

只要为善,道自然与你同在。

欧阳伦的悲惨下场,跟他敛财有关系,其实清代弄臣和珅同样如此,聚敛巨额财宝,最后也是身首异处,半国之财富,悉数充公。

历史的教训值得人们吸取,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道德修养的程度,是君子能否治国平天下的关键所在。

第九课子路问强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交流古今中国的一些强者。

3、结合生活认识强者,使自己做一个真正的强者。

教学重点:

把握文中的生字词,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明白北方之强与南方之强的区别以及君子居南方之强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你认为怎样的人是一个强者?

指名回答。

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个的学生子路向教育学家孔子请教了这个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这个故事。

2、板书揭题:

《子路问强》,学生齐读课题。

二、文中人物简介

1、请学生找出文中的两个人物,并简单介绍一下他们。

明确:

子路、孔子。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出身于没落的宋国贵族家庭,刻苦好学。

他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

子路:

字由,孔子的弟子之一。

三、诵其文

1、出示有停顿的课文。

试读。

注意字读音长短、轻重、停顿。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边读边指正)

3、自己轻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4、齐读。

5、请学生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四、晓其义

1、知识抢答。

所以君子与人和睦相处,但并不随便附和流俗。

中立而不倚

2、这才是真强啊!

强哉矫

3、用宽容敦厚去教导别人,能忍受无理的侮辱而不予报复,这是南方的强。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

4、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

中立而不倚

5.国家政治清明,不改变贫困时的操守

国有道,不变塞焉。

玩完游戏,我们再次齐读课文。

子路终于明白:

作为君子要做到强,必须——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五、深入探究,分析讲解课文。

在生活中,孔子虽然疼爱子路,但他不开口则罢,开口就夸颜回,不开口则罢,开口就批评子路。

当子路向他请教什么是强时,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追问他三个问题?

指名回答。

明确:

南方之强与?

北方之强与?

抑而强与?

这三个问题是什么意思,懂的同学说说。

明确:

南方之强: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北方之强: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孔子心目中的强: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孔子认为,真正的强者就是和而不流,中立不倚,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那才是强哉娇!

六、板书

和而不流

中立不倚

国有道,不变塞焉

国无道,至死不变

第十课君子之道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

3、对“君子之道”有初步认识。

教学重点:

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语感、韵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今天我们要一起去看看怎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君子,君子生存之道又是如何的。

2、板书揭题:

君子之道。

齐读课题。

二、经典研读

1、整体把握

君子之道体现了古代儒家对于高尚人格的追求,本文的主题即是君子之道,也就是如何做一名君子的问题。

在课文中,所谓君子之道,其实也就是上节课所说的“中庸之道”。

2、字句梳理

(1)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不肖”在古代“贤”与“不肖”是对举的,因此不肖也就是不贤明的意思。

(2)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语”,动词,说的意思。

“语大”就是往大了说,“语小”就是往小了说。

“载”,承载,放置的意思。

(3)《诗》云: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诗》。

指《诗经》。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出自《诗经·大雅·旱麓》,这是是说君子之道向上向下都是很显明的。

“夫妇”,这里指代日常生活。

三、拓展延伸

1、学习神奇汉字

“妇”。

“妇”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是一个妇女拿着扫帚在打扫,因此,“妇”的本意乃是操持家务的女人。

但是在现代生活中,女性的地位已经获得了改善,操持家务不再是女性唯一的选择。

这个字充分说明了课文中讲“夫妇”二字合用以表示平常人或日常生活得意思。

2、学习日积月累

苏州园林中的一处著名风景“活泼泼地”。

“活泼泼地”来源于程颐对《中庸》的一段评述:

“此一节,子思吃紧为人处,活泼泼地,读者其致思焉。

”程颐的这句评语针对的是《中庸》引述《诗经》“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这句话,他认为这句话用自然景物说明了深刻的道理,有一种活泼的自然和谐的感觉。

因此,留园中将一处景致命名为“活泼泼地”。

3、赏读诗歌《阙题》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

(3)全班齐读。

(4)分析讲解。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比一比谁说得最好最生动,最具“活泼泼地”感觉。

三、作业布置

用笔写下我们身边的美丽风景。

第十二课达道与达德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古诗《前出塞》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比如“方策”“达”等。

3、对《中庸》中的为政思想有初步了解,能说出“五达道”和“三达德”的具体内容,并能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儒家思想对于“勇”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给学生看周文王、周武王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文武之政”,给学生讲一讲周文王、周武王是古代最有名的两个君主,他们非常善于管理国家。

那么他们管理国家的办法是什么呢?

课文就讲述这方面的内容。

2、揭示课题

二、诵读指导

1、要求学生带着如下问题进入诵读:

第一,你知道古人把人际关系分成几个方面吗?

你知道古人最看重什么道德吗?

课文提供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你在诵读中去寻找答案。

2、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字音

3、师要有范读。

把正确的停顿读出来,要学生一句句跟读,然后齐读全文。

齐读要多读几遍。

三、字词句讲解和脉络梳理

(!

)“文武之政”是第一段中的重点,它指的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对国家的治理。

向学生讲解为什么课文中说: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2)“五达道”与“三达德”是第二段的两个重点。

“五达道”又称“五伦”,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教学时要把“五伦”的内容讲清楚。

讲解的时候,要交代每一伦所涉及的关系,要说明处理这种关系时的态度和方法。

“三达德”指的是知、仁、勇。

三者分别代表了古人对于理想人格的三方面规定,即智慧、仁慈和胆量。

教师在讲解时需联系孔子的话加以说明,点出理想人格三方面的内涵,结合现实生活的例子加以说明。

(3)知与行关系的三个层次是理解课文的重难点。

4、主旨理解和联系实际

课文中讲的“五达道”与“三达德”其实是治理天下所要推广的道德规范。

(1)对于“五达道”的理解,明白这是古人对人伦关系的描述,天下所有人都包含在这五种关系之中。

(2)对于“三达德”的理解,明白这是古人对于理解人格的标准。

辅助部分都是围绕“勇”来展开,适当讲解。

讲解时需要将其与日常理解中的“勇敢”区分出来,从“三达德”相配合的角度说明古代儒家对于“勇”的认识,以矫正学生的错误理解,提升他们的品德修养。

(3)对于“五达道”与“三达德”的理解都必须与现代生活相联系。

(用提问的方式)

第十三课择善固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言文和诗歌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比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

3、对古人论“诚”有初步认识,能够大体了解什么叫“诚者”,什么叫“诚之者“;并能够记住学、问、思、辨、行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言文和诗歌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比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

教学过程:

1、本课的教学重点首先是诵读,然后是理解文章大意。

难点是理解“成者“与”诚之者“,以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五阶段。

诵读要保质保量,引导学生以读来感知文章的内涵,文章大意的讲解要注意适度原则,切记探求过深。

2、导入的环节,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关于诚信的理解入手,教师首先指出,我们知道如今社会非常看重“诚信”这一品德,其实对于“诚”,古人早就非常看重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也可以从日积月累部分“重耳大尺”的故事入手,教师首先把重耳和头须的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提出问题:

为什么重耳原谅了头须?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信守承诺。

然后引入,这篇课文就与“诚”有关。

3、课堂实践方面。

4、诵读指导

(1)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诵读。

首先,在诵读之前提出如下问题:

你知道古代“诚”的意思是什么吗?

你知道古人把学习分成哪几个过程吗?

边听范读,边思考这些问题。

(2)诵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字音。

(3)在诵读方法上,首先教师可以提供一个音频范读,将上述的正确提顿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有所感染。

其次,让学生跟着音频读,既校正读音,也是进一步感受课文的节奏。

最后让学生齐读几遍。

(4)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特点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背诵。

(5)诵读要达到熟练的程度,鉴于课文是本单元论诚的第一篇,对于理解后面的课文相当重要,最好能够背诵下来。

(6)“诗歌赏读”模块的诗篇,重点应放在诵读体会上,只需要背诵“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一句就行了。

第十四课至诚能化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熟读古诗《节南山》。

2.能结合注释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

3.初步理解诚的两种方式。

教学重难点

懂得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教学过程:

一、诵读感悟

1.带着问题朗读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

合外内之道也。

故时措之宜也。

其次播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停顿)

2.熟读课文

跟着音频熟读。

采用男女生对读。

二、字词地梳理

其文云: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

合外内之道也。

故时措之宜也。

”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

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

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三、主旨理解和联系生活

天命之谓性,即天地之德。

命字已该交会秀气在内。

‘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

喜怒哀乐,即五行之端,而慎独二字,尤示人节欲以践形而尽性之要旨也。

全书中以‘仁者人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两‘人’字为枢纽。

曰‘人莫不饮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后行’,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阐‘道不远人’之旨。

书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结,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

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

皆阐天人合一之旨。

而鬼神为德,又以阐天人合一之真机也。

配天者圣,浩浩其天者圣,而别无所谓道,别无所谓圣也,待其人而后行,圣人亦圣乎人而已。

人者何?

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也。

所以为人者仁也。

人所以能仁者诚也。

性为人性,道为人,教者教以为人也。

孟子曰: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

因其不远人,而目之曰庸,谓之曰不可离,始于慎独,极天参赞,祗完得生人本来面目,毫无加损于间焉。

子思以中庸名书,‘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道不远人章点睛,自系全书宗旨。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