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9356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docx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寒食

主备人:

刘超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寒食节的诗。

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图画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

(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

  《韩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所做。

  

二、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韩翃:

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

天宝进士。

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

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2)明诗意,感情读。

  

师:

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

“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

“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

“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

春意浓郁,笼罩全城。

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

“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

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

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

一个“飞”字,蕴意深远。

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

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

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

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

不过我们也不妨只视之为风俗画。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

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

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

“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

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

(3)悟诗情。

  

 师:

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

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

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

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

“谁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

读到这里,你会想到写什么?

三、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四、板书设计: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设计

(2015-9-----2016-1)

 

主备人:

刘超、王萍、

姜萍、徐永泽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主备人:

刘超

一、背诵古诗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

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呢?

2、由学生背诵《示儿》导入。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

(出示诗文)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

(出示陆游简介)是的,陆游具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其以诗的成就为最。

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

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他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2指导学习古诗

(1)、冬夜读书示子聿

“示”什么意思?

(结合看图、组词来理解)

(出示:

示:

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陆聿是陆游的最小的儿子,54岁时生。

陆游非常爱看书。

有一年冬天,他正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他忽然有了许多的感想。

于是,叫来小儿子教育他。

题意:

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教育儿子子聿。

那他教育儿子什么些什么?

(2)、(出示: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遗:

即保留。

“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

始:

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

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古人读书孜孜不倦,不遗余力,你知道这方面的成语故事吗?

(3)、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

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

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

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

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板书)

(4)指名读前两句,齐读,指导读。

读这两句,要注意突出“无遗力”,并读出“少壮工夫”与“老始成”的对比的味道,强调做学问必须日积月累,甚至不惜花费毕生精力,付出异常艰辛的劳动。

过渡:

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

(5)、(出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

绝知:

指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

就是指亲自去实践。

(6)、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

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

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

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板书)

(7)指名读后两句,齐读,指导读。

读这两句时,要注意突出“要躬行”读出“纸上得来”与“躬行”即“知”与“行”对比的味道,强调要获得真知,关键在于“行”即必须亲自实践。

(8)、评读。

(8)、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9)、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

(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意味深长……)

请你也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来读一读诗歌吧。

(10)、提问:

读懂了这首诗,你觉得感受最大、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诗?

说说你的理由,和大家交流你的想法。

(11)练说。

引导学生大胆、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巩固古诗

今天我们把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学完了,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真正学会了!

(出示)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

(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的精神;

(2)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这句诗。

四、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五、拓展延伸

1、除了今天所学到的这首告诉我们做学问的道理的古诗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

2、赠送古人的读书诗来劝勉学生热爱读书。

陶渊明“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希望同学们珍惜时光,发愤读书,都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少年!

六、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一句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长大有所作为!

板书: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做学问

 

《示儿》教学设计

主备人:

姜萍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108页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的,是绝笔,也是遗嘱。

全诗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这首诗,作为一首绝笔,无愧诗人创作的一生;作为一份遗嘱,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生。

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表现诗人深厚真诚的爱国之情。

六年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

能够借助注释及搜集的背景资料理解古诗内容。

能够了解诗歌表达出作者的爱国感情。

但是,孩子们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

如何让学生透过文字走近作者。

感受诗中深刻的内涵,使其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呜,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还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老师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知识的拓展,以情击情,引领学生在“动情感悟”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欣赏水平。

三、教学目标

1、学习《示儿》体会作者深厚的忧国之情。

2、启发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意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自学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示儿》

四、教学准备

1、搜集查阅陆游的相关资料(时代背景和爱国诗篇)

2、舒缓深沉的乐曲。

3、写古诗内容相关的课件(插图、战马嘶鸣声、古诗诵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诗,这首诗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堪称“千古绝唱”。

它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示儿)

2、了解作者及背景

①[资料出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他的诗有九千多首留存下来,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

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

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②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

3、揭示诗题

①“示儿”是什么意思:

“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②质疑:

看了诗题,你有提出哪些问题?

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

什么时候告诉的?

为什么告诉儿子?

4、过渡。

陆游的诗有不少是专门写给儿孙辈的。

在诗中,他告诫儿孙如何读书,如何做人,比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等。

今天,他要告诉儿子什么?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要求:

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

3、小组交流:

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三、疏通诗意,理解内容

1、理解古诗的内容

①有人说这首诗是一份遗嘱。

你同意吗?

(理解“家祭无忘告乃翁”“祭”是什么意思)祭,就是祭祀、祭奠逝去的先人,寄托自己的哀思。

说明这首诗正是他临终的绝笔。

在这首诗中,你是向儿孙交代身后之事啊)

②既然是遗嘱,85岁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了,他肯定有许多话要叮嘱儿孙,肯定有许多事让他牵肠挂肚,有许多美好事物让他恋恋不舍,是这样的吗?

(只牵挂一件事,只叮嘱一件事,理解:

王师北定中原日”)

③“伤别离,作者满心的悲伤缘何而生?

(理解“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④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出示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68岁)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放一段背景音乐)师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你的心情怎样?

这是怎样的泪呀,这是老人失去孩子的泪,是妻子失去丈夫的泪……生灵涂炭,妻离子散,家不成家,国不成国,这是人民的血泪,陆游也在“望”也在“盼”.10年过去了.”南望王师又一年”,又一个10年过去了,“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已68岁了,“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85岁己到垂暮。

还在“南望王师”!

他盼来了自己的军队吗?

没有(但悲不见九州同)是啊,从中原沦陷起,人们在苦苦等着,盼着,朝廷的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可是,多少个日子过去了,中原沦陷,九州破碎,陆游等不到祖国统一这一天了。

同心是如何的悲痛。

2、体会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孩子们,请你们再读诗句,你能读出一个什么字?

(悲!

)为什么悲?

(为国土沦丧而悲,为苦难百姓而悲……)

3、出示《题临安邸》,追求:

王师的军队到底在哪?

寻些权贵、皇帝在哪?

他们究竟在干什么?

(读)你们此时有什么感受?

(气愤)北方已沦陷,南方还歌舞不休,权贵们已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遣民”的痛苦之上。

你能体会到陆游一颗怎样的心?

(焦急、祈盼、同情、悲愤)陆游52岁那处竭力主张抗金,结果被罢官,他忧愤成疾,大病数十日,他曾写下“位卑未敢忘忧国。

而令,生命垂危的他是“临终未敢忘忧国。

再有感情地读诗。

五、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家祭无忘告翁”,虽然痛彻心扉,虽然死不瞑目,虽然万念俱灰,但是诗人还渴望有一天祖国统一。

希望有一天,儿孙能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想象一下,在病榻上,他如何地嘱咐自己的儿孙啊?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情景?

面对这样的父亲,你会说些什么?

试着写下来。

六、积累提升,总结全诗。

1、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是陆游的遗嘱,如血,如火,如泣如作,悲在其中,恨在其中,其间还隐藏一个字-国。

朱自清曾评价陆游和他的《示儿》(课件出示“朱自清的评价)生读谈感受。

“真正的爱国诗人,是后人对这位诗人最崇高的祭奠,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背诵这首诗,并把他刻进自己的心里,永远!

2、推荐读诗。

课后积累背诵陆游的爱国诗篇。

如:

《病起抒怀》《诉衷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登楼赋》教案

主备人:

徐永泽

教学目标:

1、领会赋中抒发的怀才不遇的忧思和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

2、学习本文以景写情、融情入景的写作方法。

3、掌握用典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体会赋的语言特色。

重点难点:

1、对作者忧思的理解。

2、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

3、文中典故的含义

教学重点:

1、融情入景的写作方法。

2、赋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人都喜欢用典,一来表示自己知道的不少,二来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古今同情,也有寻找知音之感。

搜索古今诗文,你会发现很多典故都是被反复引用的,比如“王粲登楼”。

(投影打出有关的诗句,师读)王粲登楼,字面意思就是一个叫王粲的人登上了一座高楼,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动作,比如我上课就得登楼,可是由于是特殊的人,特殊的时代,特殊的情感,这四个字就不再寻常,而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请大家打开读本175页王粲《登楼赋》。

二、指导欣赏:

1、整体感知:

首先请大家朗读一遍。

注意里面一些字词的读音。

(生朗读《登楼赋》,提出一些读错的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梳理内容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篇赋到底赋予了“王粲登楼”多少丰富的内涵。

第一节:

“登兹楼以四望兮”,开门见山,点题“登楼”,从这第一句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简洁自然的写作风格了。

作者为何登楼?

——“聊暇日以销忧”。

(聊、暇、日、销忧)原来作者心中有“忧”,登楼是想销忧。

还记得杜甫的《登高》吗?

也是因为心中愁绪万千,想登高而博见,聊解心中苦闷。

登楼之后自然有所见,作者看到了什么?

——“览斯宇之所处兮,„„黍稷盈畴”。

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能否用一些合适的形容词来修饰一下呢。

——开阔、富饶、广袤。

总体概括“显敞而寡仇”,一边挟带着清澈的漳水,一边依傍着沮水之滨的长洲,背后是地势高平的平原,前面是水流充沛的低湿原野,北边远远接着陶朱公范蠡在江陵牧野的陵墓,西边是楚昭王的坟墓。

举目四望,处处花美粮丰,一片锦绣。

(仇、挟、曲、坟衍、皋隰、弥、陶、华)好像电视节目的航拍镜头,有一种大气派,这和作者登楼之后,见得高望得远有关系,也和赋铺陈描写的文体特征有关系。

(大家把写景这几句读一下,感受一下气势广大的景物描写)杜甫登高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景象萧瑟凄楚,自然不能销愁。

可王粲看到的是如此美景,该销忧了吧,是不是?

不是。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就该知人论世了。

(投影打出相关资料——王粲生平经历:

王粲(公元177—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今山东邹县),出生于豪富地主家庭。

17岁(193年)以前生活在洛阳和长安;17岁至32岁因战乱(193—208年)寄寓荆州襄阳;32岁至41岁(208—217年)依附曹操,生活于邺城。

他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

)[他自幼聪慧,博学多识。

东汉著名文学家、左中郎将蔡邕(蔡文姬的父亲)“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常宾客满座。

一次,“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时王粲年

幼体弱,身材矮小,举座皆奇。

蔡邕则说:

“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他学问渊博,凡问必能答对。

与人同行,读过路旁碑文,能全文一字不错背出。

看人下棋,棋终,能将全局由始至终重布一遍。

精于算术。

17岁时,汉献帝曾诏令他为黄门侍郎,由于北方战乱,未就职,遂离开长安南下荆州依刘表。

他刚到荆州时,刘表想招他为婿,当见到王粲后,嫌其相貌姿陋而改变主意,把女儿嫁给了王粲的族兄、相貌堂堂、风流潇洒的王凯。

他特别善文,举笔便就,无所改著有诗、赋、论等60篇。

其代表作是《七哀诗》、《登楼赋》,赢得刘勰的赞扬,列为“魏晋之赋首”。

在“建安七子”中,他的文学成就最大,被称为“七子之冠冕”,与曹植齐名,并称“曹王”。

尤其在襄阳16年是他文学成就最辉煌的时期。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襄阳时,王粲劝刘表子刘琮降曹。

曹操在汉滨大宴群臣,王粲举杯祝贺,称赞曹操“文武并举,英雄毕力,使海内同心,望风而愿治,此帝王之举也”。

曹操任粲为军谋祭酒,后迁侍中。

卒于建安二十二年。

襄阳万山有王粲井,襄阳城东南角建有纪念王粲的仲宣楼。

](齐读第一小节:

大家把第一小节读一下,注意感情的变化)第二节:

这就像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以乐景写哀,哀者更显其哀。

美景非但不能销忧,还激起了作者倾吐的欲望。

第几小节?

——第二小节。

(齐读第二小节)作者有没有告诉我们他到底忧什么?

——思乡怀亲之忧。

作者自己也点明“忧”之根源,是什么?

——“遭纷浊而迁逝兮”,时代混乱导致他变成一个难民在外乡避难,并且这样的生活已经有了多少年?

——超过十二年。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

”想家想的太厉害了,先向家乡的方向看看吧,“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这是一个有趣的细节,因为想家,于是家乡的风也是可爱的。

这句话,这个动作蕴涵的感情细致而深刻。

可是“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那就回去吧,可“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看又看不到,回又回不去,禁不住涕泗横流,“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请大家把思乡的这几句话读一下,注意读出作者深彻的思乡之情)想想古圣先贤不也是如此吗?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生的升降沉浮,穷达显晦都无法泯灭他们的乡思,古今时异,怀土情同,“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王粲为自己寻找到感情的历史印证,抒情更显得深沉。

中国有句古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听起来是很好的解决了人生的穷达问题,实际上却是过于理想,一个人可能很难顺利的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

比如王粲。

他是一个从小就担负了很多政治希望的人,包括他自己和别人的。

可命运与他作对,他现在就是穷,如果他心态好,能很好的独善其身,像陶渊明那样安然的过自己的日子,可能我们今天也看不到这篇《登楼赋》了,这是他个人的特点,但也和当时建安时代的文人精神是相通的,那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建安风骨。

[所谓“风骨”,乃是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

而建安风骨的形成就是基于其作品中的愤慨悲凉的感情及其在艺术上表现的上述特色。

汉末的社会大动乱已经打破了两汉的政治权威与思想权威,文人脱卸了旧有的道德信条和礼教规范的重压,重新认识与发现自我,故其立身行事,往往能率心任性,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兼之沉浮于风云变幻,目睹人间种种悲剧,人们深感事功难以尽凭,命运不可逆料,转而注重内心体验和生命价值的思索,儒学之外的思想,因之兴起。

故而,这一时期的文学,既有直面现实人生的乐观精神,又有产生于命运无常、自然永恒的人生苦闷。

但建安文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最终导向及时建立功业,拯济天下,追求人生的不朽,而并未流于消极。

](建安风骨)风骨

当指作品内在的热情以及外在的刚健风格。

由于社会大动乱,建安时代的文人摆脱了两汉旧有的道德规范的约束,变得更加自由真实。

而社会的种种黑暗,也增加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没有因社会动荡,命运无常变得悲观消极,而是力求建功立业,追求另一种不朽。

第三节:

所以自然而然的,第三小节作者就谈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齐读第三小节)他的理想是什么?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河清、假),他希不希望自己的理想实现?

哪句话表现出来的?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这两句也是两个典故。

也就是说作者之忧还包括什么?

——壮志难酬之忧。

(板书)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忧虑?

——还是因为战乱动荡。

实际上动乱的社会也是作者所深深忧虑的。

这理想能实现吗?

不知道。

作者对此是寄托了自己的希望的,可是这希望似乎渺茫的很,为什么?

从哪里看的出来?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意忉怛而惨恻”因为心里对这希望实在是没有办法相信,于是心情愁闷,自然所见之景也光明不起来,而是黑乎乎,乱糟糟并且惨淡淡的了。

(一起将这段凄楚的景色朗读一遍)没有办法实现的理想对于作者而言就是忧愁的种子,登楼的举动就像是修剪枝叶,仅是修修剪剪而种子依然在那,忧愁就会根深叶茂,于是下楼之后只是愁更愁罢了。

“循阶除而下降兮,„„伥盘桓而以反恻”。

(结构完整精致)作者以登楼游览的始末为线索来安排全赋,开头写登楼销忧,结尾下楼却“气交愤于胸臆”,前后照应,脉络清楚,结构完整精致。

3、思想感情、赋的特点变化与朗读。

刘勰《文心雕龙》说“赋者,铺彩螭文,体物写志也。

”可是这篇却着重于抒情写景,是建安时代著名的抒情小赋,(寓情于景)全赋把抒情与写景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

第一小节以异乡风物之美来反衬自己思乡之殷切,已属妙笔。

第二小节写自己放眼远望,却被荆山遮目,迎风开襟,又不禁啼泪横流,可谓情景融为一体。

第三小节着力渲染傍晚凄凉景色,来烘托自己的愁绪,更为凄恻动人。

作品的气氛越来越浓,情感愈演愈烈,一唱三叹,余音无穷。

但赋体文的特点还是很鲜明的,比如“兮”字的运用(我们读“兮”的时候,要注意音断意不断)和全赋的押韵(以第一小节为例)。

(所以请大家注意赋体文的节奏特色,并且把握全赋情景交融的变化齐读此赋)三、延伸拓展《七哀诗》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滞淫:

淹留。

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

方舟:

两船并行。

溯:

逆流而行。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岩阿:

山石高峻迂曲处。

重阴:

指山影阴暗。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