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接力跑》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246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径-接力跑》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田径-接力跑》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田径-接力跑》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田径-接力跑》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田径-接力跑》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田径-接力跑》教案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田径-接力跑》教案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田径-接力跑》教案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田径-接力跑》教案设计.doc

《《田径-接力跑》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径-接力跑》教案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田径-接力跑》教案设计.doc

《田径-接力跑》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1、进一步学习接力跑上挑式、下压式交接棒技术。

2、在游戏中用上挑式或下压式完成传、接棒的接力跑比赛。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行一步掌握接力跑中上挑式、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动作要领。

  

2、能力目标:

在进一步掌握传接棒技术的基础上,能够比较协调的进行传接棒配合,发展学生的位移速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机智、互帮互学的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和互相配合,密切协作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三、课的重、难点

重点:

传接棒技术紧密衔接。

难点:

在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师教法: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启发、引导、比较、比赛等一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明确动作要点,使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也便于提高动作质量。

2、学生学法:

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思考、自主、合作、练习、交流、展示、评价等学习方法,整堂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练的学习方法为主,以表现法和评价法作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学习方法和感受积极参与运动的乐趣。

五、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结合学校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在培养能力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简单的评价能力。

在育人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参与意识、团结协作、信任与责任意识等。

在技能掌握方面,对教材中的技术教学因素做了淡化处理,突出了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变为“学生乐于主动学,自主学,教师辅导”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整体教学构想立足于新课标五大学习领域,服务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六、教材及学情分析

接力跑是田径教学中唯一的集体协作项目。

这是由多人参与、为一个共同目标,相互协作,以跑为主要手段共同完成的活动项目。

以传递接力棒为特征的接力跑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活动方式。

在接力跑教材中,传接棒技术本身并不复杂,过于专注技术教学的专业化、准确化,对学生的发展意义不大。

因此,在注重锻炼身体、掌握技能的教学功能外,更多的、更重的应体现它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上的教育功能。

学生在以前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在快速跑中各种方式的接力跑技术。

接力跑运动项目对于处于青春期发育高峰阶段的学生来说,也是个性、价值观、世界观、生活学习习惯快速发展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教育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采用传统简单的游戏模式不能适应本学段学生获取成功的心理满足,而具有一定成就感的任务式游戏比赛教学方法则深受学生的喜爱,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

七、教学特色

1、游戏比赛式教学。

本课由可独立、亦有联系的接力跑游戏及比赛为教学内容,贯穿全课。

以往单纯技术为主的教学组织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显示的弊端已十分显著,学生在体育课中不愿进行单一的技术学习,本课为学生提供较为宽松、愉悦、有一定成就感的学习环境。

2、“小群体学习”趋势。

针高一学生的教学,本节课化整变为小组群体内部合作学习,教师辅导的形式,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

3、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探究式学习。

本课中学生学习方法为小组内部“看任务、拼资料、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间、师生间合作学习的方式。

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素质。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媒体应用。

在教学中,相应教学时段始终与不同的音乐效果组合,即创造良好的练习环境,同时适时烘托相应教学时段的气氛,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

5、教学评价多元性。

在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对学生在掌握技能方面予以肯定,同时要对学生表现出的参与热情、协作精神等多方面因素给予及时肯定,同时学生也要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了解客观评价的多元性。

八、本课预计效果

预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实现,课的运动强度适中,练习密度45%以上。

95%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在接力跑中用上挑式或下压式完成传、接棒的接力跑动作,并能运用于实践。

学生不但在身体上得到锻炼,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

使全体学生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心理和生理上有一种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受;激发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

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身心基础。

同时,学生间团结协作、互帮互学,小集体的团队意识、责任感,与他人的沟通及人际关系的培养,在教学中得到充分落实。

九、场地器材:

1、足球场地半块,2、上挑式、下压式和蹲距式持棒起跑技术挂图各一张,

3、笔记本电脑一台,4、电脑用小音箱一对,5、接力棒8根,6、摆放标志16个。

十、课的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2分钟)

1、由班长负责组织,(预备铃声响一瞬间)将队伍准时带入课堂。

要求做到:

“快、静、齐”,上课精神饱满。

              ×××××××××

2、集合队伍、师生问好。

(队列如图一)    ×××××××××(图一)

3、教师宣布本课的主要内容与具体要求。

    ×××××××××

(二)欢乐总动员(8分钟)                         ◎                                    

1、慢跑200米(队列如图二)                                      

教法:

围教师跑成圈,行进间完成小步跑、

跳步跑、侧滑步跑(左右两方向)、高抬腿跑等。

教师领做,学生随教师动作变换练习。

2、原地徒手操6节(见图三,二八拍)

(1)曲臂扩胸后振;                

 

(2)曲臂左右转体;                                 (图二)

 (3)两臂体前绕;

(左手挥、腰右臂上伸、上体侧屈)

(4)前后弯腰全蹲起立;

(5)腿后摆前踢;

 (6)立卧撑。

 教法:

队列如图一,教师组织讲解、示范并领做,学生随做。

                              

(三)学习体验(28分钟)                         

1、课前问答(3分钟)                            (图三)

教师提问:

(1)2008年奥运会在何地举行?

(2)哪个竞赛项目的金牌数最多?

(3)田径竞赛项目中的集体项目有几项?

学生回答:

(1)踊跃回答,各抒己见。

(2)让学生回答,个别补充。

问答目的:

(1)在问与答的过程中,缩小与学生间的距离感。

(2)激发学习欲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建立运动的兴趣。

2、交接棒技术体验(5分钟)

教法:

将学生组织成二路,围跑成直径为25米的圆,个人前后间距三米,跑动间每路用四根接力棒体验接力跑技术。

(队形同图二)

提示:

(1)要求学生认真体会技术;

(2)跑动间要错手错肩完成交接棒。

目的:

先体会再讲解有助于学生领会动作要领。

3、谈体会、观视频、看图片(3分钟)(见图四、五)

(图四、完整技术过程)

(图五、上挑式、下压式交接法)

教法:

(1)学生散围教师面向挂图、视频而立。

(2)教师提问:

刚才同学们用的是什么技术交接棒的?

哪种技术较好用些?

(3)让学生回答,教师个别补充。

(4)问答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视频、看图片并讲解,学生也可讨论。

4、讲解、示范、练习交接棒技术(8分钟)(技术要领略)

(1)安排二名学生讲解、示范上挑式、下压式交接棒技术。

(2)原地进行交接棒练习,一遍以后第二遍比赛形式进行。

(3)分组跑动间交接棒技术接力练习,先进行二遍上挑式、后进行二遍下压式,教师个别辅导,集体讲解。

(见图六)

(4)指定技术较优者学生展示、比较。

提示:

提出要求,学生讨论后进行练习,

要求左手传右手,右手传左手。

                       ×××××接力区

     (4)学生简单总结技术问题。

(5)教师总结常见的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

        ×××××接力区

      A、接棒人起跑过早或过晚,不能在预定的传、  

  接棒,或者在接棒时尚未发挥出很快速度。

           ×××××接力区

b、接棒人没有在跑道应跑的一侧,给传棒造            (图六)

成困难。

C、接棒人在起跑后的加速中,过早地后伸手臂等着接棒,影响快跑速度。

D、标志线距离确定不准确,造成传、接棒的困难。

5、分四组(队)进行100米折转接力跑练习或比赛(12分钟)

教法:

(1)分组、讲解规则、提出要求。

(2)简单介绍接力跑蹲距式持棒起跑技术(见图七)。

(图七)

(3)组织教学比赛时,应尽量使各队力量平均,全程比赛应严格执行规则,并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完成比赛任务。

传接棒时,各队应注意传、接棒的密切配合。

(4)学生练习,教师做好裁判工作。

(练习法见图八)

    ………………………………  接力区(15米)   ……………………………………

                                       

×××××  (图八)

(5)教师巡回观看学生的练习,并能及时指出练习中的不足。

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讲解

要求:

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恢复身心(4分钟)

1、在音乐背景下,教师与学生拉伸,放松身心,

相互交流运动后的体验与感受(队形见图九)。

2、小结本课情况(学习表现、技术掌握情况

及课下要求等)。

3、师生再见。

4、归还器材。

                                       (图九)

十一、生理负荷预测

平均心率:

120~130次/分,

    练习密度:

40%以上。

       

    心率

                                          时间

十二、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