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3603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三单元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依不同的标准可有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之分、相关研究与因果研究之分、个案研究与组群研究之分。

还有跨文化研究等。

一、横断研究

1.含义:

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

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2.优点:

①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

②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

③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节省时间和人力

3.缺点:

①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

②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

③研究结果中吹按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二、纵向研究(最常用的)

在较长的实践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以了

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

①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过程

②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③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①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样本

②由于时间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

③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

④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向结合的交叉设计

一般是先从横断方向抽取不同年龄组进行横向研究,其后按一定的实践间隔对这同一批被试进行所需次数的重复测查,使之又称为纵向研究,从而使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在一起。

它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方面的优点。

第四单元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单因素论

①遗传决定论

(1)主张:

1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2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

3环境的作用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

(2)其代表人物是高尔顿,除了他之外还有霍尔和现代的詹森属于这一理论阵营。

②环境决定论

1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2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其代表人物是华生。

他说:

“给我12个健全的形体良好的婴儿……”

 

2.二因素论

①主张:

(1)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

(2)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

(3)他们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②施太伦和吴伟士支持这种观点

3.相互作用论

1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

2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3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②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①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动作是认识的源泉。

②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方式。

图式是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动作或活动指的是外部动作和内化了的思维活动),图式最初来自遗传。

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顺应是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图式从低级发展到高级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两种形式进行的。

③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时印象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成熟是指遗传提供的发展基础;

经验分为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

平衡是指不断成熟的认知结构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④心理发展阶段说

(1)四个阶段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

在大约9~12个月,儿童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2~6、7岁):

表现有泛灵论;

自我中心;

思维的不可逆性;

未掌握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

主要特征是获得了守恒概念;

思维具有可逆性;

可以进行逻辑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该阶段儿童可以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客体永久性:

是指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泛灵论:

是指儿童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自我中心:

是指儿童认为所有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⑤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的三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这个时期儿童尚不能判断。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8、9岁)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指儿童对行为作出判断时主要是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个人的良心具有了相对的自主权。

2.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把阶段理论

①艾里克森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1)婴儿前期(0~2岁):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2)婴儿后期(2~4岁):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3)幼儿期(4~7岁):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4)童年期(7~12岁):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5)青少年期(12~18岁):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6)成年早期(18~25岁):

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7)成年中期(25~50岁):

获得繁衍感,克服停滞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8)成年后期(50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①三元交互决定论:

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

②观察学习:

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

③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

4.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

①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机能包括低级的和高级的。

前者的发展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后者的发展则受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

心理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②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他认为心理发展就是指:

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有四个指标:

(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3)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③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的最佳期限:

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即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

5.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两难故事法)

①人的道德判断大致可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

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第二阶段:

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开始比较行为和个人的关系,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

好孩子定向阶段,儿童开始关心自己的需求发展到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求,从而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第四阶段:

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来改变

第六阶段:

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认识超越了法律,认为除法律之外还有其他更高的道德原则。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只能决定发展的速度或改变其道德的内容,但不能改变它的发展顺序。

第二节婴儿期(0~3岁)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婴儿动作的发展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和继而发展起来的条件反射活动,婴儿动作发展的速度非常迅速,它受着生物成熟的程序化(先天遗传)的制约,也受着环境的影响。

一、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1.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没有动作,婴儿心理就无从发展。

2.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3.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4.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①头尾原则:

从上到下,即从头部开始向脚部发展。

②近远原则:

从中心到外周,即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

③大小原则:

粗细指向,即从粗大的(躯体)动作向精细的(双手)活动发展,从大肌肉动作向小肌肉动作发展。

三、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

1.手的抓握动作(发展的重点在于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

①意义:

(1)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

(2)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

(3)使动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协调活动,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

2.独立行走

(1)婴儿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向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主动性;

(2)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

(3)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②成熟时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第二单元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发展

个体感知是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同样是最早衰退的心理过程。

婴儿感知觉的发展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1.研究方法的突破

①习惯化范式是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的合称

习惯化:

婴儿对多次呈现的统一刺激的反映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去习惯化:

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

②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系统(以注视时间为指标)

婴儿对鲜艳的色彩、运动的物体、物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正常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注视的时间较长。

2.视觉的发展

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探索世界的视觉手段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

3.听觉的发展

新生婴儿几乎都能将头转向声源,即根据听觉方向进行视觉定位。

4.味觉、嗅觉或肤觉的发展

味觉是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

人的嗅觉改善延续至成年,到老年又衰退,人的嗅觉敏感性个别差异很大。

新生儿的触觉敏感性和触觉分化发展迅速。

5.空间知觉的发展

①形状知觉。

3个月的婴儿已经有分辨简单图形的能力。

②深度知觉。

吉布森通过视崖装置的实验发展,6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深度知觉。

③方位知觉。

3岁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别前后,5岁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8岁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也是感知觉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更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最宝贵时期。

二、记忆的发展

1.0~3个月,婴儿具有日益增长的保持能力。

2.3~6个月,这一时期婴儿的长时记忆能力有很大的发展,他们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保持数天或数周。

3.6~12个月,这时期婴儿长时记忆保持时期继续延长,出现“认生”现象。

4.12个月以后,符号表象出现,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三、思维的发展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婴儿的知觉行动思维具有以下的特点:

(1)直觉性和行动性;

(2)间接性和概括性;

(3)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4)思维的狭隘性;

(5)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

四、言语的发展

1.言语发展的理论

①后天学习理论。

强调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

(1)其代表人物是:

斯金纳、班杜拉、布鲁纳

(2)后天学习理论又分为:

1强化说(斯金纳)以操作条件反射的操作行为和正强化、负强化等概念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2社会学习说(班杜拉)认为儿童学习言语是通过模仿成人而获得的,强调模仿作用,后又提出“选择性模仿”的概念。

②先天成熟理论。

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成熟,所以也称自然成熟说。

(1)代表人物是:

乔姆斯基。

他也是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

(2)人先天大脑中存在“普遍语法”。

在后天的作用下,通过大脑中的语言获得装置,转化为个别语法。

③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

认为语言源于认知,而认知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语言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

皮亚杰。

2.婴儿言语的发展

①语音的发展。

婴儿发音的三阶段:

发音阶段(0~4个月),多音节阶段(4~9个月),有意义的语音,即说话萌芽阶段(9~12个月)3岁左右,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②词汇的发展。

1岁到1岁半获得第一批词汇,约50左右。

3岁能达1000左右。

③句法的发展。

1岁半到2岁半时婴儿获得母语的基本语法的关键时期。

第三单元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婴儿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

一、情绪的发展

婴儿最初的情绪反应大多是先天的,是遗传本能,且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直接相关。

1.笑的发展。

分为三个阶段:

(1)自发性微笑(0~5周);

(2)无选择的社会微笑(5周~4个月);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

2.哭的发展。

婴儿啼哭有5种原因:

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最初的哭声多属于生理反射性的苦,进而由不适宜的环境刺激引起的应答性的哭,再进一步便出现主动的操作性哭泣。

3.恐惧的发展。

婴儿的恐惧可以分为:

(1)本能的恐惧;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3)怕生;

(4)预测性恐惧。

二、气质

托马斯和切斯按适应性、生活节律、情绪状态、趋避性等表现,将婴儿气质类型分为:

(1)容易型;

(2)困难型;

(3)迟缓型。

三、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1.鲍尔比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①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②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③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2.婴儿依恋的类型

艾斯沃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

①安全型依恋;

②回避型依恋;

③反抗型依恋(矛盾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

四、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

威廉·

詹姆斯把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

哈特概括诸多研究结果,将婴儿自我的发展分为:

1.主体我的发展。

9~12个月,婴儿产生了初步的主体我。

12~15个月,主体我得以明确发展,婴儿已能将自己与他人分开。

2.客体我的发展。

15~18个月,婴儿开始能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

18~24个月,具有明确的客体我的认知,能用适当人称代词称呼自己和他人。

自我意识的第一个飞跃。

第四单元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一、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母乳为最适合的营养品。

二、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

母亲的教养行为可以从反应性、情绪

性和社会性刺激三方面来衡量。

三、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对困难型婴儿,需要父母具有特别的热情、耐心和爱心,理智地克制自己的烦躁,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方法,才能使这些孩子健康地适应环境。

对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这些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

四、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

第三节幼儿期(3~6岁)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幼儿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一、关于游戏的理论

1.精力过剩论:

主要指认需要活动的倾向,将剩余精力用于游戏活动。

2.精神分析论:

主要指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境,以调节情绪、释放焦虑、补偿愿望。

3.练习论:

游戏是对未来生活所必须的机能的排演和练习。

4.重演论:

通过游戏重演人类历史发展过程,这是套用进化论的思想。

5.娱乐论:

通过游戏获得愉快,以解除紧张、恢复健康。

6.认知论:

游戏是一种同化过程,儿童的认知水平反映在游戏活动中,如幼儿前运算

阶段的特点反映在象征性游戏中。

二、儿童游戏的发展

1.儿童游戏的特点

①婴儿(0~3岁)游戏的特点。

1岁以内以成人—婴儿游戏为主;

2岁婴儿游戏是实物游戏;

婴儿末期以模仿性游戏为多。

②幼儿(3~6岁)游戏的主要特点。

幼儿游戏是象征性游戏,其特点是:

1要有现实的替代物,替代物与实物形状有某种相似性。

2活动和操作与人们的有目的地行为由类似性。

3游戏的动机主要在于活动过程,而不重视结果。

4具有想象的特点。

5具有概括性质。

③童年(7~12岁)儿童游戏的主要特点。

童年儿童游戏是规则性游戏。

三、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1.游戏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2.游戏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3.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

4.培养健全的人格。

5.增强体质。

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言语的发展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能力发展迅速的时期,是儿童增加词汇数量最快的时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幼儿期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具有关键性时期。

1.词汇的发展

①词汇量的增加。

儿童之间的个别差异比较大,在3~4岁的时候,年增加量最大。

②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

③词类的扩展。

1岁到1岁半的儿童掌握的词汇中多为名词,少量为动词。

幼儿掌握各类词汇数量中名词最多、其次是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2.语法结构的发展,其发展趋势是:

①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②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③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④从词数少的短句到词数多的长句。

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其发展趋势是:

①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

②从情景语向连贯语发展。

独白语和连贯语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1.幼儿记忆容量的发展,幼儿短时记忆容量的发展趋势是先快后慢。

2.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

①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②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

③形象记忆与词语记忆。

幼儿期主导的都是前面的,长大后均以后面的为主。

3.记忆策略形成

①记忆策略的发展。

记忆策略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记忆而对输入信息采取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儿童运用记忆策略的过程分为:

1没有策略阶段(5岁前);

2过渡阶段(5~7岁);

3能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10岁以后)。

②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

1视觉复述策略;

2特征定位策略;

3复述策略。

幼儿思维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表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1.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

①具体形象性;

②不清晰性和易变性;

③具有符号功能;

④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2.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

①幼儿提问类型的变化。

二三岁的儿童提问以“……是什么”为主。

四五岁儿童体温类型就变成以“为什么”为主导。

②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

幼儿末期开始能按事物的本质特征掌握概念,幼儿的概念水平属于形象概括水平。

第三单元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1.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

①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②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

③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

④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2.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3岁小班儿童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数比率不到20%,4~5岁中班儿童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重要转折期,5~6岁的大班儿童就有80%~90%有一定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活动分为4种类型:

1运动抑制;

2情绪抑制;

3认知活动抑制(能够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出适宜的反应);

4延迟满足(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

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锻炼自制力,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处于较低水平。

二、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方面。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亲社会行为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它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哈特普把攻击行为分为工具型攻击和敌意型攻击。

工具型攻击乃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

敌意型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的,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职责,其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

随着年龄增长,攻击行为的类型从“工具型”向“敌意型”的转化。

攻击行为具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儿童攻击行为较高者,成年依旧。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