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3807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景宁畲乡导游词.docx

景宁畲乡导游词

景宁畲乡导游词

【篇一:

畲乡之窗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

看过路上的好山好水,听过畲族的风土人情,美丽的大均古村就在各位的眼前。

请随我进入畲族文化陈列馆,了解畲族文化。

畲族婚俗、宗教信仰、山歌、舞蹈、服饰、禁忌、饮食等别具一格,传师学师、畲族民歌、畲族三月三、畲族医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彩带编织技艺、畲族婚俗、畲族服饰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列馆分畲族服饰区、织布彩带区、畲族居室区、香菇茶叶区、农耕展区、生活文化区等六个主题文化展区,多角度展示畲族文化。

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畲族彩带和畲族“三月三”。

彩带是畲族传统的手工艺织品,既是美化衣着的装饰物,以及用作腰带、背带等的生活实用品,还是畲族青年男女定情信物、定亲回礼和驱邪祝福的吉祥物,定亲时,不论男方送什么礼物,姑娘回礼必需有自己织的彩带。

畲族彩带编织技艺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畲族彩带有图案带、符号带和字带三大类。

第一类:

图案带。

畲族人民的崇拜信仰、生活习俗等都在彩带上以图案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二类:

符号带。

畲族彩带上还有些看似汉字却又不是汉字的符号,畲民认为那是祖传的字,是吉祥祈福的。

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意符文字”,是“活”着的畲族“文物”,它承载着远古时代畲族先民的祈福信息。

第三类:

字带。

近代以来,随着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畲村办起私塾,畲民开始学习汉文化。

一些畲族女孩子也认识了汉字,汉字织纹彩带开始出现。

景宁东弄村的一位蓝姓女子即畲族民间艺人蓝延兰的太曾外祖母首先织出了《皇帝朝纪》字带: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帝朝纪,宋元明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福禄寿喜,龙飞凤舞,荣华富贵,金玉满堂。

”双排编制一共104个字,在两排相同汉字之间还织上50个传统符号,堪称一绝。

“三月三”是畲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称“乌饭节”。

节日期间,附近几十里畲族百姓云集歌场,进行对歌,整个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

晚上,各家吃“乌米饭”。

深夜,进行祭祀活动。

“三月三”吃乌饭源于一个民族故事。

相传在唐代,民族英雄雷万兴率畲民抗击敌军,被围困在山中。

时值隆冬季节,粮食断绝,情况万分危急,雷万兴动员畲民上山寻找食物。

但见满山遍野草木枯黄,只有乌稔树,虽叶落殆尽,却仍然果实累累。

畲族人民摘食乌稔果充饥,军威大振,于三月三冲出重围。

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雷万兴抗击敌兵取得胜利,畲族后人便铭记这一天并代代相传,也就有了三月三吃乌米饭的习俗。

如今,景宁“三月三”畲乡风情节已成为吸引大批游客的传统旅游盛会。

游客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希望这一段欢乐时光能给您留下美妙的回忆。

【篇二:

景宁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

看过路上的好山好水,听过畲族的风土人情,美丽的大均古村就在各位

的眼前。

请随我进入畲族文化陈列馆,了解畲族文化。

畲族婚俗、宗教信仰、山歌、舞蹈、服饰、

禁忌、饮食等别具一格,传师学师、畲族民歌、畲族三月三、畲族医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畲族彩带编织技艺、畲族婚俗、畲族服饰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列馆分

畲族服饰区、织布彩带区、畲族居室区、香菇茶叶区、农耕展区、生活文化区等六个主题文

化展区,多角度展示畲族文化。

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畲族彩带和畲族“三月三”。

彩带是畲族传统的手工艺织品,既是美化衣着的装饰物,以及用作腰带、背带等的生活

实用品,还是畲族青年男女定情信物、定亲回礼和驱邪祝福的吉祥物,定亲时,不论男方送

什么礼物,姑娘回礼必需有自己织的彩带。

畲族彩带编织技艺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

化遗产。

畲族彩带有图案带、符号带和字带三大类。

第一类:

图案带。

畲族人民的崇拜信仰、

生活习俗等都在彩带上以图案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二类:

符号带。

畲族彩带上还有些看似汉

字却又不是汉字的符号,畲民认为那是祖传的字,是吉祥祈福的。

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意

符文字”,是“活”着的畲族“文物”,它承载着远古时代畲族先民的祈福信息。

第三类:

带。

近代以来,随着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畲村办起私塾,畲民开始学习汉文化。

一些畲族女

孩子也认识了汉字,汉字织纹彩带开始出现。

景宁东弄村的一位蓝姓女子即畲族民间艺人蓝

延兰的太曾外祖母首先织出了《皇帝朝纪》字带: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帝朝纪,宋元明

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福禄寿喜,龙飞凤舞,荣华富

贵,金玉满堂。

”双排编制一共104个字,在两排相同汉字之间还织上50个传统符号,堪称

一绝。

“三月三”是畲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称“乌饭节”。

节日期间,附近几十里畲族百姓

云集歌场,进行对歌,整个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

晚上,各家吃“乌米饭”。

深夜,

进行祭祀活动。

“三月三”吃乌饭源于一个民族故事。

相传在唐代,民族英雄雷万兴率畲民抗

击敌军,被围困在山中。

时值隆冬季节,粮食断绝,情况万分危急,雷万兴动员畲民上山寻

找食物。

但见满山遍野草木枯黄,只有乌稔树,虽叶落殆尽,却仍然果实累累。

畲族人民摘

食乌稔果充饥,军威大振,于三月三冲出重围。

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雷万兴抗击敌兵取得胜利,

畲族后人便铭记这一天并代代相传,也就有了三月三吃乌米饭的习俗。

如今,景宁“三月三”

畲乡风情节已成为吸引大批游客的传统旅游盛会。

游客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希望这一段欢乐时光能给您留下美妙的回忆。

二:

丽水市导游词丽水市导游词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闽两省的结合处,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0

万。

全区现辖丽水、龙泉二市及缙云、青田、遂昌、云和、庆元、景宁、松阳七县,是浙江

省面积最大而人口最稀地区。

丽水市古称处州,始名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迄今已有

1400多年的历史,至明洪年间,演成处州府。

现行政公署驻地:

丽水市城关镇,因其形酷似

莲花,故称莲城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丽水市山清水秀、古迹众多。

龙泉的凤阳山、庆元的百山祖、遂昌的九龙山等国家级和

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缙云仙都的鼎湖峰、铁城、青田的石门洞、丽水的通

济堰、龙泉的哥窑大窑遗址、松阳的延庆寺塔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是一生态

旅游休闲度假避暑胜地。

丽水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瓯江水系横贯全区,雨量充沛,气候

湿润,自然条件优越,其中森林、水能、矿产、野生动物等四大资源均占全省首位。

丽水市的邮电通讯已实现传输光缆化、电话交换程控化,无线寻呼实现全省、全国漫游。

556座各类电站的供电和华东大电网的并入,使得全区供电稳定可靠。

篇三:

松阳县景点导

游词

目录

一、课程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二、松阳导游词参考

资料

1、丽水市概况?

?

?

?

?

?

?

?

?

?

?

?

?

?

?

?

?

?

?

?

22、松阳概

况?

?

?

?

?

?

?

?

?

?

?

?

?

?

?

?

?

?

?

?

?

53、箬寮原始林景

区?

?

?

?

?

?

?

?

?

?

?

?

?

?

?

?

?

?

?

94、延庆寺

塔?

?

?

?

?

?

?

?

?

?

?

?

?

?

?

?

?

?

?

?

?

235、卯

山?

?

?

?

?

?

?

?

?

?

?

?

?

?

?

?

?

?

?

?

?

?

306、黄家大

院?

?

?

?

?

?

?

?

?

?

?

?

?

?

?

?

?

?

?

?

?

387、石仓古民

居?

?

?

?

?

?

?

?

?

?

?

?

?

?

?

?

?

?

?

?

448、界首古

村?

?

?

?

?

?

?

?

?

?

?

?

?

?

?

?

?

?

?

?

?

549、红色古寨安岱

后?

?

?

?

?

?

?

?

?

?

?

?

?

?

?

?

?

?

5810、浙南茶叶市

场?

?

?

?

?

?

?

?

?

?

?

?

?

?

?

?

?

?

?

6211、大木山骑行茶

园?

?

?

?

?

?

?

?

?

?

?

?

?

?

?

?

?

?

6412、杨家

堂?

?

?

?

?

?

?

?

?

?

?

?

?

?

?

?

?

?

?

?

?

?

72三、知识题

1、丽水知识题?

?

?

?

?

?

?

?

?

?

?

?

?

?

?

?

?

?

?

?

742、松阳知识

题?

?

?

?

?

?

?

?

?

?

?

?

?

?

?

?

?

?

?

?

763、导游业务规范和应变

题?

?

?

?

?

?

?

?

?

?

?

?

?

?

?

79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令?

?

?

?

?

?

?

?

?

?

?

?

?

?

?

?

89五、浙江省导游人员管理办

法?

?

?

?

?

?

?

?

?

?

?

?

?

?

1162013年丽水市第七期景点(景区)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松阳培训班课程表注1、班主任:

应露婷136********(610853);副班主任:

章露予183********(588860),徐慧爱6730262、上课时间:

上午:

8:

30--11:

30,下午:

14:

00--17:

00

3、每位学员准时上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培训将实行签到签离臸度,到课

率低于90%的学员不予参加本期考试。

4、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培训的需提前向县旅游局行管科办理书面请假手续,累计请假2

课时(半天为一课时)以上的不予参加本期考试。

5、上课期间严格遵守培训纪律,保持会场清洁和安静,手机设臵静音;

6、学员须参加规定的考核,通过笔试、口试考核合格者,将予以颁发《浙江省景点(景

区)导游员资格证书》。

7、口试内容请各位学员尽早准备。

丽水市旅游局培训中心

松阳县风景旅游局丽水市概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行政区划丽水被誉为“浙江绿谷”,是“全国生态环境第一市”,获全国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称号的地级市。

它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东南与温州市接壤,西南与福建省毗邻,

西北与衢州市相接,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

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2012

年户籍人口265.59万,是浙江省陆地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地级市。

丽水古称处州,始名于隋开皇九年(589),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是浙西南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

隋开皇十二年(592)改为处州为括州,大业三年(607)改括州为永嘉郡,

唐武德四年(621)复为括州。

至唐上元二年(675),台州、温州相继另臵,此后括州之域即

相当于今之丽水市。

1949年5月全市解放,臵丽水专区,辖八县。

1952年专区撤销,1963

年恢复,1968年改为丽水地区,2000年丽水地区撤地设市,下辖一区一市七县,即莲都区、

龙泉市和青田、缙云、遂昌、松阳、庆元、云和、景宁7县,市政府设在莲都区。

地形特点→自然资源

丽水市是浙西南的大山区,土地面积约占全省的六分之一。

境内地形复杂,地势高峻,

峡谷幽深,江河密布。

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7%,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

青山绿水,风光旖旎的丽水,生态环境优良。

有仙霞岭、洞宫山、括苍山等山脉在境内

绵延起伏。

全市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其中龙泉市凤阳山黄茅尖为江浙第一高

峰。

丽水境内植被保护良好,被誉为“浙南林海”、“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丽水篇四:

浙西导游词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

北与上海、江苏接壤。

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

简称浙。

省会杭州。

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18

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

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

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

形区。

省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等八条

水系;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千岛湖。

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沿革悠久自然地理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邻,省会杭州市

与上海市两地高速公路距离为130多公里。

浙江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

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

达6500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居中国第一。

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岛屿3061

个,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

浙江有雁荡山、普陀山、雪窦山、天目山、天台山等名山,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

兴南湖等名湖,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杭州千岛湖,有钱塘江、楠溪江等名江。

杭大运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

足,降水充沛。

年平均气温15℃-18℃。

按单位面积计算,浙江水资源量居全国第4位。

江素有中国“东南植物宝库”之称,树种资源丰富。

“活化石”银杏等50多种野生植物列入

国家珍稀保护名录。

已知野生动物1900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120

多种,占全国野生保护动物的1/3。

浙江矿产以非金属矿产为主。

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石

煤、明矾石、叶蜡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居中国第1位,萤石居中国第2位。

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

浙江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是

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

人口区划

全省年末常住人口4980万人。

除汉族外,约有40万人口分属53个少数民族成分,其中

畲族约20万,回族约2万。

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就在浙江丽水市。

江行政区划分为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

个省辖市,下设36个县、22个县级市、32个市辖区。

历史沿革

浙江历史悠久,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在今天的浙江西

部山区一带活动。

进入新石器时代,浙江境内人类活动的范围已相当广泛。

全省境内已发现

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百处以上。

三国时期(220-280年),浙江有省的建制。

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年),浙江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的雏形成形。

南宋王朝(1127-1279年)建都临安(今杭州),

历时150年。

明朝(1368-1644年)浙江省名正式出现。

历史上,浙江经济较为发达。

丝绸、

制瓷、造纸、印刷和造船业等居当时中国领先地位。

浙江人才辈出。

思想家王充、王阳明、

黄宗羲、龚自珍,诗人贺知章、骆宾王、孟郊、陆游,科学家沈括,戏剧家李渔、洪昇等都是杰出代表。

20世纪,中国文学巨匠鲁迅、茅盾,教育家蔡元培,著名科

学家茅以升、竺可桢、钱学森、陈省身,以及李叔同、王国维、夏衍、艾青、徐志摩、陈望

道、马寅初、金庸等一批名人均为浙江人。

文化艺术:

古迹众多自古闻名史前文化

距今1万年的上山文化遗址、7000-8000年前的跨湖桥遗址、6000-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

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和4000-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浙江悠久灿烂的史前文化的杰出代表。

上山遗址是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浙江余姚河姆

渡遗址出土文物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稻谷,榫卯结构清楚的木构件,以及色彩鲜艳的漆碗,

依然能吹出动听音响的陶埙、骨哨等。

良渚文化以发达的黑陶制作和精美绝伦的玉器制作闻

名,曾经存在世界上早期的大规模犁耕稻作农业、大型营建工程及社会组织形态。

上山文化、

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浙江文物古迹众多。

现有杭州、绍兴、宁波、衢州、临海等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有杭州六和塔、岳飞墓,宁波保国寺、天一阁,绍兴古纤道、大禹陵,衢州南宗孔氏家庙,

湖州飞英塔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居全国第5位。

浙江的藏书之盛在中国自古闻名。

宁波天一阁、杭州文澜阁、湖州嘉业堂、瑞安玉海楼

等著名藏书楼在保存古代文献、培养人才、促进学术研究等方面素负盛名。

始建于明嘉靖四

十年(公元1561年)的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

戏剧

越剧是中国主要剧种之一。

20世纪初发源于浙江嵊县(今嵊州市)。

曲调优美婉转,细腻

抒情。

早期全部由女演员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合演,越剧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

成为国内最具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

较有影响的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

林嫂》等。

改革开放以来,以“小百花”为代表的浙江越剧群体迅速崛起,创作演出了《西

厢记》、《五女拜寿》、《陆游与唐琬》、《藏书之家》等优秀剧目。

浙江的戏剧艺术底蕴丰厚。

除越剧外,浙江还是中国古老南戏的诞生地,并拥有婺、绍、

瓯、甬、姚、湖等多个剧种。

书画图书

浙江的书画艺术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上曾出现王羲之、吴镇、赵孟兆页、

吴昌硕等浙籍书画大家,现当代又出现了黄宾虹、潘天寿、沙孟海等知名书画家。

成立于1928

年的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国立艺术院),是中国最早的美术高等教育学校,现已成为美术人

才辈出的摇篮之一。

成立于1904年的西泠印社是中国最早的研究印学为主的学术团体和专业

金石书画出版机构,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绍兴兰亭因东晋(317-420年)大书法家王羲

之曾在此作《兰亭集序》而成为中国的“书法圣地”。

浙江是中国兴办近代图书馆较早的省份之一,全省现有县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92个。

有百年历史的浙江图书馆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藏书量为516余万册(件)。

民间艺术

浙江浓郁的乡土风情孕育了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

“三雕一塑”——东阳木雕、青田石雕、

温州黄杨木雕和“瓯塑”蜚声中外。

剪纸、刺绣、染织、编织和灯彩丰富多彩。

以嘉兴秀洲、

宁波慈溪和舟山为代表的农民画和渔民画充满了生活劳作气息。

浙江民间的舞蹈、音乐、器

乐、戏曲、曲艺独具特色。

国家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品名录中,浙江省

有37个项目42个保护单位列入,入选数居全国第一。

经济发展:

区域特色经济发达综合实力

浙江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2006年浙江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

比上年增长13.6%,人均生产总值达3168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975美元),增长11.6%。

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总收入分别为2568亿元和1298亿元。

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财

政总收入均居全国前列。

产业结构

目前,浙江一、二、三产业比例为5.9:

53.9:

40.2。

全省产业结构以轻型工业为主,重

化工产业开始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轻纺、机械、电子、食品、皮革、纺织、工艺

品、服装等行业在国内甚至国外市场有较强的的竞争优势。

2006年,浙江实现工业增加值为

753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5655亿元。

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7.9%,为1992年以

来的最高水平。

浙江中小企业数量多。

拥有各类中小企业30多万家,占总企业数的99%。

国500家最具成长型中小企业中,浙江占21%,成为拥有成长型中小企业最多的省份。

全省

还有一批产品市场覆盖率较高、竞争力较强、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的优势企业,如娃哈

哈集团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浙江纳爱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所有制结构

浙江以产权制度为突破口,国有资产总量和运行效率大幅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

力和带动力进一步提高。

在全省电力、通信、自来水、煤气供应等行业,在化学、冶金等资

本密集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及在电子、医药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占有较大比重,国有企业还通过产品、技术和设备的扩散,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浙江个体私营经济比较发达。

截止2006年底,全省私营企业约41万家,总资产亿元以上的

私营企业1540家。

全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入围202家。

中国社科院公布的全

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50强,浙江占19席。

区域特色经济

浙江区域特色经济发达。

全省区域性块状经济涉及制造、加工、建筑、运输、养殖、纺

织、工贸、服务等十几个领域,100多个工业行业和30多个农副产品加工业。

区域特色经济

工业总产值约占全省全部工业产值的49%。

乐清低压电器、海宁皮革服装、永康五金制品、

诸暨珍珠和大唐袜业、浦江水晶工艺品等在全国享有盛誉。

集聚化发展带动块状经济的提升。

民营经济通过集聚发展,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块状经济,有效提高了浙江产品

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据调查,目前全省拥有工业总产值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群500多个,

其中50多个区块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

专业市场浙江有“市场大省”之称。

商品交易市场数量多、规模大、综合能力强、辐射范围广。

商品交易范围基本覆盖生活、生产资料的所有领域,形成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

特色,生产资料市场为后续,其他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商品交易网络。

2006年全省共有商品交

易市场4064个。

全年商品市场成交额8247亿元,已连续16年居全国榜首。

义乌中国小商品

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是全国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2006年成交额分别达315亿元、301.1

亿元,在同类市场中均居全国第一。

浙江人还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浙江商城”、“温州街”

和其他市场,在境外也创办了一批市场。

自然地理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邻,省会杭

州市与上海市两地高速公路距离为130多公里。

浙江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

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

【篇三:

畲族之乡景宁】

畲族之乡景宁

吴嘉伟国贸院2012110029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

他们自称“山哈”,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

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

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

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

“畲”(she),意为刀耕火种。

解放后,改称为“畲族”。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畲族人口数为709592。

畲族极少部分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90%的畲族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也有部分操闽南语。

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畲族作为浙江省境内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主要集聚在以丽水和温州为主的浙西南地区,其中全国唯一的一个畲族自治县一一景宁畲族自治县就位于丽水境内。

景宁的畲民集聚是源于唐永泰二年(766)间,从闽迁居浙西南时落户此地,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因此,景宁又称为中国畲乡。

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传统文化蕴涵深厚,山水风光秀丽迷人,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家誉之为“神奇畲乡,休闲胜地”,又称之为“浙江的西双版纳”、“华东的香格里拉”。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用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并传承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畲族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三大类,即“文学艺术”“传统工艺”和“民风民俗”。

具体而言指的是:

具有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如文学、音乐、歌舞等;世代相传,流程完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或地区特色的生产工艺及其制品,如皮影、剪纸、绘画、服饰、刺绣、编织等;反映某一民族或区域风俗习惯的婚丧嫁娶礼仪、节日、庆典、民族体育活动、饮食、民居、服饰、器具、建筑风格、传统医药知识等。

1、山哈人民的语言

畲语是全国舍族通用的民族语言,畲族内部一般自称为“山哈话”,是畲族最主要的民族特征之一。

畲族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语言,“其语音声母单纯,韵母发达,声调复杂,变调现象较普遍,音节多。

其词

汇分虚、实两大类11种,实词尤为丰富,构词特点:

多单音词,多转借和引申词,多偏正倒置词,保留不少古汉语词汇和词素?

?

其语法特点是以特定的语序、虚词和语感来表情达意,具有民族性、稳固性和一致性。

畲语还有一些带有传统性和稳固性的隐语,起助趣、避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