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5813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docx

四号线一标工程概况副本

工程概况

苏州轨道交通四号线Ⅳ-TS-01标段土建工程主要包括两站两区间、一个明挖段、元和停车场±0以下土建部分:

苏虞张路站、苏蠡路站、元和停车场出入场线~苏虞张路站盾构区间、苏虞张路站~苏蠡路站盾构区间、出入场线明挖段、元和停车场±0以下工程新建箱涵一座、公路桥一座、路基加固、拆除旧节制闸并新建节制闸、站场工程。

1)苏虞张路站

苏虞张路站为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第1个车站,位于苏虞张公路西侧、苏州自来水厂南侧地块内。

车站外包全长559.254m,采用地下二层岛式。

车站共用8个出入口,其中两个预留,风亭皆设于主体内。

车站总面积22147.15m2,其中车站主体结构建筑面积为20213m2,附属结构面积为1934.15m2。

苏虞张路站主体围护结构标准段采用放坡+Φ1000@750SMW工法桩,即主体基坑地表以下约4米深度范围内放坡开挖,坡率1:

1,坡面采用100厚C20网喷混凝土+土钉,SMW工法桩共641幅,桩长24.7m。

基坑标准段设置粘土围堰,围堰设计顶高程为2.8m,底高程-0.25m,顶宽4m,底宽9.4m,迎水面1:

1坡比,内侧1:

1坡比;端头井段采用φ1000@800钻孔咬合桩,共272根,桩长24.4m。

附属结构采用放坡+Φ850@600SMW工法桩。

车站内钻孔灌注桩作为抗拔桩,共142根,桩长30m。

车站标准段东端头井开挖深度17.42m,西端头井开挖深度14.64m,标准段开挖深度15.59m,土方量约为227408方土。

基坑明挖土石方车站主体基坑标准竖向设置2道支撑(端头井设3道支撑),第一道为钢筋砼支撑,其余为钢支撑。

1、5、7、8号出入口围护结构均采用放坡开挖+φ850@600SMW工法桩,附属结构基坑地表以下约3米范围内放坡开挖,坡率1:

1,坡面采用100厚C20网喷混凝土+土钉,坡脚平台设置管井点降水,间距10米,SMW工法桩共231幅,桩长13.8m。

桩长基坑竖向设置2道支撑。

主体结构及附属结构均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

2)苏蠡路站

苏蠡路站位于规划道路苏蠡路南侧,规划道路文灵路上,沿规划道路文灵路南北布置。

车站外包全长189.6m,采用地下二层岛式。

车站总面积10423m2,其中车站主体结构建筑面积为7703m2,附属结构面积为2120m2。

苏蠡路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φ1000@800套筒咬合桩,端头井处为A型咬合桩。

共152根,桩长32米,标准段处为B型咬合桩,共450根,桩长29米。

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

车站北端头井开挖深度17.4m,标准段开挖深度15.9m,南端头井开挖深度17.4m,土方量约为68910方土。

车站主体基坑设置4道支撑,其中第一道为钢筋砼支撑,其余均为钢支撑;附属围护结构采用φ850@600SMW工法桩,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竖向共设置2道钢支撑。

车站共有4个出入口,2号预留,1、3、4号出入口均采用SWM工法桩作为支护,共195幅,桩长17.76m,设置2道钢支撑。

3)元和停车场±0以下工程新建箱涵一座、公路桥一座、路基加固、拆除旧节制闸、站场工程

元和停车场位于苏州相城区,长约720m,宽110~180m,位于苏虞张公路东侧、苏州相城生态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南侧、元和塘西村,太阳路北侧,场地内主要为空地、河道、水塘、民房等。

(1)涵洞

为满足停车场排水需要,在车辆段里程JDK0+542.5处设有一涵洞,长约100.22m。

根据流量计算,涵洞孔径为1×1.5m,顶板厚0.3m,底板厚0.3m,边墙厚0.3m,顶板倒角0.3×0.1m,底板倒角0.2×0.2m。

涵洞为南北走向,与铁路线路正交。

涵洞两侧通过站场排水沟连接既有水系。

涵洞内设平坡,采用明挖现浇施工。

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挖土方量约为1625.37m3,挖淤泥放量约为961.76m3,基坑换填采用砂夹碎石约为1402.11m3,基坑围堰采用草袋围堰,约为507.5m3。

基坑承台为C35混凝土现浇,18.58m3。

涵洞主体工程采用C35混凝土现浇施工,附属工程包括1个雨水篦子(φ40cm钢筋混凝土管),3个C35混凝土现浇检查井。

(2)公路桥

改河与元和塘交汇处设一框架桥,净宽15m,净高4.5m,长8m,顶板厚0.8m,边墙和底板厚0.9m,框架桥出口处设挡墙,入口处由水闸配套工程处理。

公路框架桥基坑采用拉森Ⅲ型钢板桩作围护,约为115.79t,工字钢做支撑,约为23.16t;基坑围堰采用拉森Ⅲ型钢板桩,约为129.83t;基坑挖土方量约为1490m3,挖淤泥量约为596m3。

公路桥桩基础为PHC500-B管桩,打入桩长18m,共68根。

承台采用C35混凝土现浇施工,高度1.5m,承台底为10cm厚碎石垫层。

公路框架桥采用C35混凝土现浇施工。

(3)拆除水闸

本工程位于苏州相城区,由于原位置及相应的水系均在停车场用地红线内,本次考虑进行拆除迁建,我项目部负责拆除工作。

(3)路基工程

路基工程主要为铁路线下路基加固。

地基处理包括换填改良土,填4%灰土20049m3,挖表土20049m3;JDK0+730~+750段采用0.5桩径的多向搅拌桩加固(粉喷桩地加固),采用42.5及水泥参量55kg/m,桩间距1.2m,方形布置,桩长15m。

桩顶铺设0.5m的碎石垫层,内铺一层双向土工格栅。

路基边坡采用C15混凝土空心砖内(培土)植草护坡,约9476m2,M10浆砌片石护坡,约600m2。

(4)站场工程

站场工程主要包括填灰土,填4%灰土放量约为156282m3,填6%灰土放量约为7531m3,挖方量约为15497m3。

4)元和停车场出入场线明挖段

本明挖段区间隧道入场线起讫里程RCK1+200.000~RCK1+701.930,隧道长度为501.930m,出场线起讫里程CCK1+183.869~CCK1+685.863,隧道长度为501.994m,左右线总长1003.924m。

在里程RCK1+200处设置盾构工作井,洞口里程RCK1+450.000。

本工程明挖段暗埋段RCK1+200~RCK1+450.000,敞开段RCK1+450.000~RCK1+701.930。

盾构工作井处开挖深度为13.1177m,围护结构采用φ800@950mm钻孔灌注桩+φ850@600mm搅拌桩止水帷幕的支护形式,钻孔灌注桩共55根,桩长28m,搅拌桩共38幅,桩长28m。

暗埋段最深开挖深度为10.428m,围护结构采用850@600mm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支护形式,内插型钢,隔一插一,共466幅,桩长18m~24m。

其中暗埋段高压电线下方及太阳路高架正投影范围内采用φ800@950mm钻孔桩+φ800@600mm旋喷桩止水帷幕的支护形式,共152跟,桩长13米,三重管高压旋喷桩共379根。

敞开段开挖最深深度为5.8m,总共土方量约为61150方土。

敞开段采用一排φ800@600mm旋喷桩+1:

1.5开挖放坡的支护形式。

基坑暗埋段共设置两道支撑,断面形式为矩形混凝土框架结构,

本区间沿线建筑物已拆除。

5)元和停车场出入场线盾构区间

本区间线路从苏虞张路站出站后以直线下穿苏虞张公路,接着以R-350曲线(入线段)转向北,下穿黄埭塘后,再以直线接至盾构工作井。

本区间出入段线总长1891.849m。

区间隧道西端为元和停车场出入场线明挖段,东端为苏虞张路站地下二层结构,区间隧道纵坡呈“V”型,最大坡度22.2‰,最小平曲线345m,与车站相连端的竖曲线半径为2000m,隧道埋深5~11.6m。

本区间需下穿黄埭塘、苏虞张公路及多处农田。

本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联络通道及泵房采用矿山法施工(地层采用冻结法加固)。

6)苏虞张路站~苏蠡路站区间

本区间线路区间从苏虞张路站出发后,以R=450曲线下穿大片1~2层民房、厂房以及农田后以缓和曲线接至苏蠡站。

起始里程为右CK0+585.633(左CK+585.663)~右CK1+405.549(左CK1+405.549),右线长819.916m,左线长795.813m,左右线总长1615.729m,设置1处联络通道及泵房。

区间线路最小曲线半径3000m。

区间隧道两端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区间隧道纵坡呈“V”型,最大坡度25.3‰,最小坡度3.5‰,与车站相连端的竖曲线半径为3000m,其余为5000m。

隧道埋深9.0~16.1m.

本区间下穿大片1~2层民房、厂房以及农田。

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联络通道及泵房采用矿山法施工(地层采用冻结法加固)。

本工程盾构区间:

盾构井~苏虞张路站、苏虞张路站~苏蠡路站,具体情况见下表。

 

盾构区间参数表

项目

盾构井~苏虞张路站

苏虞张路站~苏蠡路站

区间

起始位置

本区间线路从苏虞张路站出站后以直线下穿苏虞张公路,接着以R-350曲线(入线段)转向北,下穿黄埭塘后,再以直线接至盾构工作井。

本盾构区间线路从苏虞张路站出发后,以R=450曲线下穿大片1~2层民房、厂房以及农田后以缓和曲线接至苏蠡站。

线路里程(m)

右RCK0+246.010~右RCK1+200.000,右线长953.99m

左CCK0+246.010~左CCK1+183.826,左线长937.859m

右CK0+585.633~右CK1+405.549,右线长819.916m

左CK+585.663~左CK1+405.549,左线长795.813m

曲线

最小曲线半径3000m

最小曲线半径3000m

线间距

9.111~13.816m

14~15.668m

坡度

“V”型,最大纵坡22.2‰,最小坡度5‰

“V”型,最大坡度25.3‰,最小坡度3.5‰

埋深

5~11.6m

9.0~16.1m

联络通道

及泵房

1处

1处

管片

6块厚度350mm、环宽1.2m的环形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错缝拼装,组成外径6.2m,内径5.5m的圆形单洞隧道。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地形、地貌及气象概况

(1)地形、地貌

区间线路经过区域地貌类型单一,属长江三角洲冲湖积平原。

场区内地势平坦、水系发育,系典型的江南水网化平原,地面标高在1.52~3.82m之间,高差为2.30m。

(2)气象条件

苏州地区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

多年平均气温15.7℃;1月最冷,平均气温3.1℃;7月最热,平均气温28.9℃;极端最高气温40.1℃(1934年6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12.7℃(1931年1月10日);一般自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下旬为无霜期,无霜期达230天左右。

苏州地区降水量比较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28.9mm,最大年降水量1611.7mm;一年中降水量不均匀,主要集中与6~9月份,约占全年的50%左右;1月份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的3.9%左右;春末夏初多霉雨,夏季受台风影响多暴雨,夏末秋初多雷阵雨,秋末冬初多淫雨。

苏州地区平均相对湿度在76%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达1322.6mm,蒸发量变化受湿度、气温、气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江苏省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主线)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勘察编号:

2010-K-310)钻探结果显示,拟建轨道交通4号线的沿线70.3m以浅地基土土层为第四系全新世至早更新世沉积的疏松沉积物,以粘性土为主,间夹砂性土。

根据地质资料,本站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1淤泥层:

灰黑色,流塑,富含有机质,有腥臭味,有时含少量碎石及生活垃圾,主要分布在沿线各河道内,层厚0.30~0.50m,层底标高-0.25~0.05m,压缩性高,工程特性极差。

①3素填土层:

褐黄~灰~灰黄色,松散~松软,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夹少量碎石砖,局部勘探点表层含建筑垃圾及夹淤泥层,属第四纪全新世(Q44)近代人工堆积物,层厚1.00~8.10m,层底标高-4.79~1.77m。

③1粘土:

褐黄~灰黄色,可塑为主,局部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灰色条纹。

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1.90~4.20m,层顶标高-2.40~-1.76m。

③2粉质粘土:

灰黄~青灰,可塑为主。

含铁锰质斑点及灰色团块,下部夹薄层粉土,局部粉土含量高。

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1.00~6.30m,层顶标高-5.44~-2.03m。

③3粉土:

灰黄~灰色,稍~中密,饱和。

夹少量薄层粉质粘土,含云母碎片,标贯击数平均值N=16.0。

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1.00~4.60m,层顶标高-8.91~-4.40m。

④2粉砂或粉土:

灰黄~灰色,中密为主,饱和。

夹薄层粉质粘土,局部为粉砂,含云母碎片,标贯击数平均值N=16.6,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2)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层厚0.90~9.00m,层顶标高-10.55~-6.24m,。

⑤1粉质粘土:

灰色,软塑~流塑。

薄层理发育,夹少量粉土薄层。

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2)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层厚1.50~18.80m,层顶标高-18.89~-7.33m。

⑥1粘土:

暗绿~灰黄色,可塑~硬塑。

含灰色团块、条纹、铁锰质斑点,下部见铁锰质结核,偶夹薄层粉质粘土。

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1)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1.90~10.80m,层顶标高-21.10~-13.40m。

⑥2粉质粘土夹粘土:

灰黄~青灰,可塑为主,局部软塑。

含铁锰质斑点,局部粉粒含量高,下部夹少量薄层粉土。

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1)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3.50~15.40m,层顶标高-31.04~-21.96m。

⑦1粉质粘土:

青灰~灰色,软塑~流塑。

薄层理发育,夹少量薄层粉土。

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1)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1.40~13.50m,层顶标高-36.32~-27.39m。

⑦2粉土或粉砂:

灰色,密实为主,饱和。

局部为粉砂,相城段以粉土夹粉质粘土为主,粉砂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云母碎片,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1)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2.10~7.80m,层顶标高-38.37~-27.90m。

⑦3粉质粘土:

青灰~灰色,软塑。

薄层理发育,夹少量薄层粉土。

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1)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2.70~11.40m,层顶标高-41.69~-34.50m。

3)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埋藏特征,可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潜水含水层、微承压含水层、承压含水层。

(1)孔隙潜水含水层

潜水含水层主要由全新统Q4填土层组成,勘察期间苏州测得潜水稳定水位为地面下1.0~1.50m左右,标高1.46~1.48m,据区域水文资料,苏州市历史最高潜水位为2.63m,近3~5年最高潜水位2.50m(1985国家高程基准),最低潜水位标高为0.21m,潜水位年变幅一般为1~2m。

该层水对基坑开挖有直接影响。

(2)微承压水

微承压水含水层由晚更新世沉积成因的③3、④3粉土、④2粉土或粉砂层组成,其隔水顶板为③1、③2粘性土层,隔水层底板为⑥1、⑥2粘性土层,具微承压性。

据实测结果,微承压水水头标高在-0.20~1.90m,该层为对车站基坑开挖有直接影响的含水层。

富水性主要受含水介质厚度制约。

该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主要为潜水和地表水。

苏虞张路站,微承压水有分布,对基坑开挖有影响,基坑开挖前需要采取止降排水措施,否则开挖过程中会出现管涌、流砂等渗透变形现象。

(3)承压水

根据钻探结果,本次补充勘察范围内承压水含水层由晚更新世沉积成因的土层组成,主要为⑦2粉土或粉砂及⑨粉土、粉土夹粉质粘土层,具承压性,属于本区第

承压水。

据4号线实测资料,其水头标高在-0.225~-2.92m之间。

该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主要为承压水的越流补给及地下迳流补给,以地下迳流及人工抽吸为主要排汇方式。

据区域资料,承压水水头标高在-2.70m左右,年变幅1m左右。

苏虞张路站承压水对基底稳定性无影响。

(4)环境水及土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气象资料,本地区干燥度指数小于1.5,属湿润区,场地土层含水量一般大于30%,因此可判定本地区环境类型为Ⅱ类。

根据4号线主线初勘施工时所取潜水及地表水、微承压水水样水质分析结果,本次补充勘察范围内地表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性。

潜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长期浸水环境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性,干湿交替环境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

微承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长期浸水环境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性,干湿交替情况下有微腐蚀性。

苏州地区系水网化平原区,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据本地区气象条件,结合场地环境及环境水腐蚀性评价结果,经综合判别,场地土(包括地下水位以下及地下水位以上土体)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性。

 

苏虞张路站主要分部工程及工程量

序号

工序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桩长(m)

备注

1

钻孔咬合桩

φ1000@800

272根

24.4

端头井

2

SWM工法桩

φ1000@750

641幅

24.7

标准段

3

基坑地表以下4米放坡开挖+土钉

100厚C20网喷砼

土钉:

φ16@1500×500

钢筋网片:

φ8@250×250

9055m2

103..2t

标准段

4

粘土围堰

顶高程为2.8m,底高程-0.25m,顶宽4m,底宽9.4m,迎水面1:

1坡比,内侧1:

1坡比

标准段

5

支撑

钢支撑φ609t=16,Q235B

2777.68t

标准段2道

端头井3道

围檩H型钢400*400*13*21

1013.86t

6

土方

227408m3

附属结构

(1、5、7、8号出入口)

1

SWM工法桩

φ850@600

231幅

13.8

2

基坑地表以下3米放坡开挖+土钉

100厚C20网喷砼

土钉:

φ16@1500×500

钢筋网片:

φ8@250×250

3165m3

35.6

3

支撑

钢支撑φ609t=16,Q235B

502.64

2道支撑

围檩H型钢400*400*13*21

172.7

4

土方

20802m3

苏蠡路站主要分部工程及工程量

主体结构

序号

工序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桩长(m)

备注

1

钻孔咬合桩

φ1000@800荤桩

76根

32

端头井

φ1000@800素桩

76根

2

钻孔咬合桩

φ1000@800荤桩

225根

29

标准段

φ1000@800素桩

225根

3

支撑

钢支撑φ609t=16,Q235B

2065.3t

3道

围檩H型钢400*400*13*21

5655

4

土方

68910m3

附属结构

(1、3、4号出入口)

1

SWM工法桩

φ850@600

195幅

17.76

3

支撑

钢支撑φ609t=16,Q235B

687.3t

2道支撑

围檩H型钢400*400*13*21

148.2t

4

土方

12717m3

 

元和停车场±0以下主要分部工程及工程量

涵洞

序号

工序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放坡开挖

一般土

1625.37m3

淤泥

961.76m3

2

草袋围堰

507.5m3

3

承台

C35砼

18.58m3

4

涵洞主体

长100.22m,涵洞孔径为1-1.0×1.5m,顶板厚0.3m,底板厚0.3m,边墙厚0.3m,顶板倒角0.3×0.1m,底板倒角0.2×0.2m

C35砼现浇结构

1

5

雨水篦子

φ40cm钢筋混凝土管

1

6

检查井

C35砼现浇

3

1

公路桥主体

净宽15m,净高4.5m,长8m,顶板厚0.8m,边墙和底板厚0.9m,出口处设挡墙,C35砼现浇框架结构

1

2

围护结构

拉森Ⅲ型钢板桩

115.79t

3

支撑

工字钢

23.16

4

围堰

拉森Ⅲ型钢板桩

129.83t

5

桩基础

PHC500-B管桩

68根

18m/根

6

承台

1.5米高,C35砼现浇

1

水闸

1

拆除旧水闸

1

路基工程

1

粉喷桩

φ0.5mm、水泥425.级、水泥掺量55kg/m

1429根

15m/根

2

土工格栅

双向土工格栅、抗拉强度》100KN/M2

2000m2

3

碎石垫层

碎石

1000m3

4

基底压实

原土碾压

98623m3

5

喷薄植草

C15砼空心砖喷撒草籽

9476m2

6

M10浆砌片石

600m2

7

土方

明挖土方

20049m3

填方4%灰土

20049m3

站场工程

1

土方

填方4%灰土

156282m3

填方6%灰土

7531m3

明挖土方

15497m3

 

明挖区间主要分部工程及工程量

序号

工序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桩长(m)

备注

1

钻孔灌注桩

φ800@950

55根

28

盾构井处

2

三轴搅拌桩

φ850@600

38幅

28

盾构井处

3

SWM工法桩

φ850@600

466幅

18~24

标准段

4

钻孔灌注桩

φ800@950

152根

13

高压电线下方及太阳路高架正投影方位内

5

高压旋喷桩

三重管φ800@600

379根

13

高压电线下方及太阳路高架正投影方位内

5

支撑

钢支撑φ609t=16,Q235B

2道

1

高压旋喷桩

三重管φ800@600

2

放坡开挖+坡面网喷砼

支护厚度100mm,C20砼

993m3

明挖段土方

61159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