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5959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docx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讲义

 

实验指导讲义

(适合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使用)

 

制药工程与药事管理教研室编

2008年11月25日

 

前言

实验一双花中药的提取浓缩和纯化水的制备

实验二双花提取液喷雾干燥及GMP车间洁净度测

实验三对维生素C进行湿法混合制粒和干燥实验

实验四维生素C胶囊的填充

实验五维生素C片的压片与包衣

实验六双花胶囊和维生素C片的铝塑泡罩包装

 

前言

制药工程学实验是对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实践,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明确药品生产的特殊性,对药品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有一个较完整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通过专业实验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今后从事药品的生产和科研做必要的准备。

专业实验是实践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通过专业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学习专业实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反渗透制备纯化水、喷雾干燥,制粒、压片,胶囊填充、高效包衣等制药过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方案能力,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学习如何将实验方案变成实际可操作的实践过程,及运用文字进行标书实验内容的能力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制药工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理论知识,并受到过相关专业基础实验课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实验训练。

实验守则

实验前做好预习,不做预习和无故迟到不得进入实验室。

进入实验室后,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

在制定地点进行实验。

在实验室内,不得喧哗、大闹,不得吸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及其他杂物、未经许可,不得操纵、拨弄仪器设备。

按照实验要求做好准备,经过指导教师检查许可后,方可接通电源或启动设备,要精心使用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实验进行的前后,必须洗净双手,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实验过程中,所有使用的器具不得随意借用、混用,用毕需处理的应及时消毒灭菌妥善放置。

若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并报告指导教师,及时处理。

实验后,将仪器设备、用具及场地整理复原、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规范

在进行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包括熟悉实验目的、要求,掌握实验原理,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步骤,并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其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3)主要仪器和试剂,(4)实验流程及实验装置图,(5)实验步骤,

(6)实验数据、实验现象记录表格。

未写预习报告者不得进行实验。

带预习报告及必备工具按时到指定实验室实验。

认真听实验指导老师的讲解,回答老师的提问,记录实验注意事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实验指导老师请教。

实验过程中认真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实现现象和实验数据。

实验过程中注意节约水、电、试剂和各种消耗品,爱护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各种设施。

如果损坏仪器设备应及时向实验指导老师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应赔偿手续。

实验结束时对使用过的仪器设备填写使用记录,认真整理,打扫实验室,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卫生。

实验记录应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审阅签字,经实验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实验结束后应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应按实验记录认真如是撰写,做到字迹工整、图标绘制清晰规范。

实验室安全守则

学生在实验前必须了解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了解实验中所使用试剂的特性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牢记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开始前,指导老师应重申实验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指出其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

水、电一经使用完毕需立即关闭。

使用电器时,需要防止人体与导电部位直接接触,不能用湿手或手握湿物接触电源插头。

各种带电设备的全部外壳等连接地线,实验完毕后立即切断电源。

使用易燃、易爆药品时要远离明火并防止各种火星产生,用毕后立即按照规范封存,需点燃的气体要了解其爆炸极限,先检验并确保其纯度。

有强烈腐蚀性的药品如浓酸、浓碱等,使用时切忌溅在衣物或身体上。

接触有毒药品时需要戴橡皮手套,操作完毕后立即洗手。

切忌将有毒药品接触身体,尤其是伤口处。

产生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实验操作必须在通风厨内进行。

绝对不允许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

要严格遵守药品尤其是危险品的开启、取用、稀释、混合、研磨。

存放等各种规程。

一旦有药品尤其是危险品洒落在桌面或地上,要尽可能收集起来,并采取正确措施对残留物进行处理,同时报告指导老师。

对于特殊材料的处理,应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特定的方法进行处理,不得随意自行处理,甚至随便丢弃或倾倒。

所有药品不等携带出室外,剩余的危险品要交还老师,实验完毕必须洗净双手,检查水、电、气等是否关闭好。

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并采取适当措施。

 

实验一双花中药的提取浓缩和纯化水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双花中药(由金银花、菊花、桑叶和布渣叶四味药组成)提取的方法和原理。

2、双花中药常规方法工艺学研究。

3、了解双花中药提取中的过滤方法和浓缩。

4、了解旋转真空蒸发器的工作原理。

5、熟悉反渗透制水系统(RO-500L)。

6、了解反渗透制水系统(RO-500L)的操作。

7、了解工艺用纯化水的质量要求。

二、实验内容

1、了解溶剂法提取中药的原理。

2、提取过程中各因素(溶剂、提取时间、温度)和水平因子对双花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率或得率的影响。

3、抽滤法过滤、离心机及板框式过滤机的使用。

4、将双花中药提取液移到RE-501型旋转蒸发器的浓缩瓶,调节浓缩温度和真空度将提取液进行浓缩。

5、掌握反渗透制水装置(RO-500L)工艺的原理

6、掌握反渗透制水装置(RO-500L)工艺的特点

7、熟悉反渗透制水系统(RO-500L)的操作和简单维护

8、了解PH计和电导率仪的测量

三、实验原理

1、中草药提取-溶剂法提取原理

(1)溶剂提取法原理及常用溶剂

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

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中草药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

运用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溶剂。

溶剂选择适当,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将需要的成分提取出来。

选择溶剂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②溶剂不能与中药的成分起化学变化;③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

选用什么样的溶剂提取中药成分,取决于溶剂的性质和被提取成分的化学结构及溶解性。

溶剂可分为水及酸水或碱水。

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欲提取亲脂性成分应选用亲脂性溶剂,欲提取亲水性成分则选用水及亲水性溶剂。

应注意的是乙醇、甲醇虽然属于亲水性溶剂,它们可与水随便混溶,但很多亲脂性成分可溶于乙醇、甲醇,所以乙醇或甲醇溶液中既有水溶性成分,也有很多脂溶性成分。

乙醇或甲醇中可加入水配成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甲醇,根据提取成分的情况可选用适当浓度的醇进行提取。

(2)提取方法

用溶剂提取中药成分,常用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提取法等。

同时,原料的粉碎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设备条件等因素也都能影响提取效率,必须加以考虑。

①浸渍法:

浸渍法是将处理过的药材,用适当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60~80℃)的情况下浸渍以溶出其中成分。

本法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以及含多量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的中药的提取。

比较简单易行,但浸出率较差,特别是用水为溶剂,其提取液易于发霉变质,须注意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②渗漉法:

渗漉法是将中草药粉末装在渗漉器中,不断添加新溶剂,使其渗透过药材便可认为基本上已提取完全。

在大量生产中常将收集的稀渗淮液作为另一批新原料的溶剂之用。

本法浸出效率较高,浸出液较澄清,但溶剂消耗量大、费时长、操作仍嫌麻烦。

③煎煮法:

煎煮法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传统的浸出方法。

所用容器一般为陶器、砂罐或铜制、搪瓷器皿,不宜用铁锅,以免药液变色。

直火加热时最好时常搅拌,以免局部药材受热太高,容易焦糊。

有蒸汽加热设备的药厂,多采用大反应锅、大铜锅、大木桶,或水泥砌的池子中通入蒸汽加热。

还可将数个煎煮器通过管道互相连接,进行连续煎浸。

此法简便,药中大部分成分可被不同程度地提出,但含挥发性成分及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的中药不宜用此法,对含有多糖类中药,煎煮后,药液比较粘稠,过滤比较困难。

④回流提取法:

应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需采用回流加热装置,以免溶剂挥发损失。

小量操作时,可在圆底烧瓶上连接回流冷凝器。

溶剂浸过药材表面约1~2cm。

在水浴中加热回流,一般保持沸腾约1小时放冷过滤,再在药渣中加溶剂,作第二、三次加热回流分别约半小时,或至基本提尽有效成分为止。

此法提取效率较冷浸法高,大量生产中多采用连续提取法。

但受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用此法,且溶剂消耗量仍大,操作亦麻烦。

⑤连续提取法:

为了弥补回流提取法中需要溶剂量大、操作较烦的不足,可采用连续提取法。

实验室常用脂肪提取器或称索氏提取器。

    应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不论小型实验或大型生产,均以连续提取法为好,而且需用溶剂量较少,提取成分也较完全。

连续提取法,一般需数小时才能提取完全。

提取成分受热时间较长,遇热不稳定易变化的成分不宜采用此法。

上述几种为提取中药的传统方法,存在的缺点主要有:

(1)煎煮法有效成份损失较多,尤其是水不溶性成份;

(2)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有可能与有效成分作用,使其失去原有效用;(3)非有效成分不能被最大限度的除去,浓缩率不够高;(4)提取液中除有效成分外,往往杂质较多,尚有少量脂溶性成分,给精制带来不利;(5)高温操作会引起热敏性有效成分的大量分解。

(3)溶剂的亲水性或亲脂性强弱顺序表

亲酯性:

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亲水性反之)

2、纯化水制备

反渗透装置特点及工作原理: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

反渗透法实际是将水通过半透膜去除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水。

因为通常的渗透概念是指一种浓溶液向一种稀溶液的自然渗透,但在这里是讲靠外界压力使原水中的水透过膜,而杂质被膜阻挡下来,即:

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它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故称作反渗透。

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高达97-98%)。

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经济等优点,故美国药典(1975年版)开始收载此法为制备注射用水的法定方法之一。

(1)工作原理

放置一段时间后,溶剂透过半透膜往溶液一边渗透,则溶液的高度高于溶剂的高度,两液面高度之间的压差即为溶液的渗透压。

初始状态平衡状态

在一个中间隔着半透膜的容器中,一边放有含一定溶质的溶液,另一边放同样多的溶剂。

在溶液中施加入一定的压力,此压力可克服溶液的渗透压,则溶液透过半透膜往溶剂方向渗透,称为反渗透。

(反渗透从广义上属过滤范畴。

(2)反渗透(RO)的常用术语

产水流量(QP)——单位时间内反渗透设备(RO)的淡水产水量,以GPM或LPM表示。

       GPM:

流量单位,每分钟多少加仑(加仑/分钟)

     LPM:

流量单位,每分钟多少升(升/分钟),注:

一加仑等于3.78升

浓水流量(QC)——单位时间内的排放水量,以GPM或LPM表示。

进水流量(QF)——单位时间内的进水量,以GPM或LPM表示。

循环水流量(Qr)——单位时间内浓水或淡水再返回到进水口中的水量,以GPM或LPM表示。

总进水流量(QT)——进水流量与循环水流量之和,以GPM或LPM表示。

QT=Qr+QF

回收率(Y)——产水流量与总进水流量之比,以百分比表示。

Y=QP/(QT+QF)

浓度——一种溶液中含有的溶解物或悬浮物的量,以mg/L表示。

Cf=进水浓度Cp=产水浓度

Cc=浓水浓度Cavy=机组平均浓度

脱盐率(R)——以平均浓度来计算除盐的百分比,计算方法:

R=100-SP(%)SP:

盐分透过率

SP=Cp/Cf×100%

(3)反渗透进水水质要求

常规卷式复合膜对进水水质的要求超低压卷式复合膜对进水水质的要求

项目

建议值

最大值

项目

建议值

最大值

SDI15

<4

5

SDI15

<4

<5

浊度(FTU)

<0.2

1

浊度(FTU)

<0.2

1

含铁量(mg/L)

<0.1

0.1

含铁量(mg/L)

<0.1

0.1

游离氯(mg/L)

0

0.1

游离氯(mg/L)

0

0.1

水温(℃)

5~35

45

水温(℃)

5~35

45

压力(MPa)

1.0~1.6

4.1

压力

(MPa)

1.05

4.1

PH值

2~11

1~12

PH值

3~10

1~12

注:

当PH为10时,最高温度为35℃

 

四、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试剂和材料:

芦丁对照品、葡萄糖对照品、NaNO2、Al(NO3)3、NaOH、无水乙醇、95%乙醇、苯酚、浓硫酸、蒸馏水、金银花、菊花、桑叶、布渣叶等。

仪器:

烧杯、容量瓶、玻璃棒、吸耳球、量筒、抽滤装置、玻璃漏斗、不锈钢桶、电炉、不锈钢瓢、滤纸、不锈钢搅拌棒、PH计、酒精计、电导率仪、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循环水真空泵、冰箱、中药粉碎机、塑料桶、铁架台、石棉网、移液枪、刷子、离心机、旋转蒸发仪等。

五、实验步骤

试剂与药品:

芦丁对照品、葡萄糖对照品、NaNO2(1瓶)、Al(NO3)3(1瓶)、NaOH(1瓶)、无水乙醇(10瓶)、苯酚(1瓶)、浓硫酸(5瓶)、蒸馏水(1桶大约有5升)

玻璃仪器:

100mL容量瓶30个、50mL容量瓶30个、25mL容量瓶30个、100mL和50mL量筒个5个、刻度吸管(1mL、2mL、5mL)各5个、100mL、500mL、1000mL烧杯各15个、锥形瓶250mL5个、15mL试管10个、玻棒5根、吸耳球5个、酒精计2根(测定浓度范围50-100%)。

恒温水浴锅(2台)、旋转蒸发器(2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1台)、电子天平(1台)

1、总黄酮测定方法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对照品芦丁10.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入70%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芦丁0.100mg)。

(2)吸收波长的选择:

对照品测定波长的确定:

取对照品溶液1mL,按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进行,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在在507nm波长处为最大吸收。

样品测定波长的确定:

取样品的乙醇提取液1mL,按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进行,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在507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标准曲线制备:

精密称取对照品芦丁10.0mg,用70%的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使其浓度为100μg/mL。

将芦丁溶液用70%的乙醇稀释成10、20、30、40、50、60μg/mL,各取1mL于试管中,加70%的乙醇1mL,加入300μL5%的NaNO2,6min后加入300μL10%的Al(NO3)3溶液,6min后再加入2mL4%NaOH,10min后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07nm处测定吸光度。

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经回归统计,得标准曲线方程:

A=aC+b,(a,b为常数)。

(4)总黄酮提取率的测定:

取物料中总黄酮提取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507nm下测出吸光度A代入以下回归方程式及下列公式,计算出物料中总黄酮的提取率。

提取率(%)=(C×V×10-6/W)×100%,式中V为定容体积(ml),W为物料药粉质量(g),C为物料提取液浓度µg/mL。

2、总多糖测定方法:

(1)葡萄糖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葡萄糖对照品25.0mg,置50.0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葡萄糖0.500mg)。

(2)标准曲线制备

精密称取葡萄糖对照品25.0m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使其浓度为0.500mg/mL。

分别取0、1.0、2.0、3.0、4.0、5.0、6.0mL葡萄糖溶液用蒸馏水稀释定容至25.0mL容量瓶中,用移液枪各取1.0mL于试管中,在冰水浴的条件下,缓慢的加入5%苯酚溶液1.0mL,摇匀,迅速加入浓硫酸溶液5.0mL,振摇5min,沸水浴10min,然后置冷水浴中冷却20min,同时以苯酚-浓硫酸溶液为空白对照,在490nm处测量吸光度值。

以葡萄糖的浓度C为横坐标,以测定的糖溶液的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制备出标准曲线。

经回归统计,得标准曲线方程:

,得标准曲线方程:

A=aC+b,(a,b为常数)。

(3)总多糖提取率的测定

取物料提取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490nm下测出吸光度A代入回归方程式及下列公式,计算出物料中总多糖的提取率。

提取率(%)=

式中:

C为物料提取液浓度(mg/mL),V为定容体积(mL),W为物料药粉质量(g)。

3、双花中药的提取

(1)取金银花、菊花、桑叶、布渣叶各250g,混匀,置于不锈钢桶中,加入(药材/溶剂=1:

15)15公斤的水,拌匀,放置30min,使生药膨胀。

(2)将装有药材的不锈钢桶在电炉上加热微沸,期间不断用不锈钢搅拌棒进行搅拌,60分钟后,用玻璃漏斗将提取液进行粗滤、得到的滤液再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分离后静置几分钟倾出上清液,用旋转蒸发仪将清液进行减压浓缩,然后定容并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含量测定。

2、纯化水制备

(1)反渗透纯化水一般制备工艺流程:

原水(自来水)

原水泵

多介质过滤

活性炭吸附过滤

精密过滤

反渗透装置(3-5μ)

纯化水箱

灌装泵

用水点

 

◆反渗透制水装置的预处理设备包括:

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精密过滤器。

◆多介质过滤器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杂质,体内配有中心管,下布水器。

采用手动操作,每运行2-3天反冲10-15分钟,可提高出水水质,一般石英砂的寿命是3-5年。

◆活性碳过滤器主要对水中游离氯吸附率达99%以上,对有机物及色度也有较高的去除率,体内配有中心管,上、下布水器,每运行2-3天反冲10-15分钟,一般活性碳的寿命是1-2年。

◆精密过滤器主要是防止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中的细小颗粒进入反渗透装置,影响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一般滤芯15天更换一次。

(2)反渗透装置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文件名称

纯化水制备

标准操作规程

编码

文件类型

岗位SOP文件

实施日期

制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2007-9-1

制订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制订部门

分发部门

目的:

规范纯化水制备的操作,保障纯化水的质量。

适用范围:

纯化水的制备。

程序:

1.准备工作:

1.1每次制纯化水之前,先从水源取样口取样,检查进水的外观及浊度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1.2检查所有阀门的开、关状态是否正确,设备状态是否正常。

2.正常操作:

系统进入开机启动程序前,在确保元水不会进入膜原件的条件下,彻底的冲洗预处理部分。

2.1正常运行:

开启进水阀、制水阀、其他阀门关闭。

2.2反冲洗:

开启反洗阀,其他阀门关闭。

2.3正冲洗:

开启进水阀、制水阀、正洗阀、其他阀门关闭。

3.结束工作

3.1当每次制纯化水结束之前,冲洗15min后停机,关闭电源及检查所有阀门。

3.2制纯化水过程中,在正常情况下每隔30min记录一次。

不正常情况应及时记录

3.3每次生产结束,做好场地清洁工作,放置好生产记录,生产工具,清洁工具等。

注:

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每运行2天,需反洗、正洗一至二次。

(先反洗后正洗)

六、注意事项

(1)注意提取过程中提取液不能冒出桶外,要不断进行搅拌。

(1)在老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纯化水制备标准操作规程》操作,不得随意开关电源,触摸按钮。

七、实验思考

(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和旋转蒸发浓缩的工作原理。

(2)反渗透制水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3)预处理设备的组成、功用及如何维护。

实验二中药提取液喷雾干燥及GMP车间洁净度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离心式喷雾干燥机组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2.熟悉LPG-5型离心式喷雾干燥机的生产操作过程;

3.熟悉GMP车间洁净度测试中对环境和人员卫生要求上微生物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LPG-5型离心式喷雾干燥机组的安装、调试、清洁和保养;

2.LPG-5型离心式喷雾干燥机的参数设置(进风温度、进料流速、出口温度);

3.中药提取液(双花提取液)的喷雾干燥;

4.手提式不锈钢灭菌器的使用和清洁;固体培养基配置和灭菌;洁净室沉降菌的采样和培养;洁净室人员卫生测试的微生物采样与培养。

三、实验步骤

喷雾干燥部分:

操作步骤

1.检查电、气开关,将所有开关断开;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将LPG-5型离心式喷雾干燥机组所有快开连接拆卸,清理干燥室、旋风分离器、容器、蠕动泵、输液管、工具、工作台、衡器等。

2.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安装好整套设备,关上干燥室小门;确定所有连接无误后,合上电气控制柜电源开关。

3.熟悉操作控制柜面板,启动LPG-5型离心式喷雾干燥机组控制面板上的总电源开关,其总电源指示灯亮;(严禁乱动控制柜上阀门、开关和按钮)

4.按下“引风机开”按钮,启动引风机(注意听没有异常声响,如有立即停机并报告实验指导教师)。

5.按下“加热器开”按钮,指示灯亮,启动进风口电加热,将“手/自动加热”阀拨向“自动加热”;

6.手动调节“进风温度”仪表,设置进风温度180℃,手动调节“进风排气温度”仪表,设置排气温度90℃(注意排气温度设置不能过高)

7.待“进风温度”仪表显示到达120℃以上,设置雾化器转速12500r/min,按下“雾化器开”和“雾化变频开”按钮,启动雾化器。

8.设置蠕动泵转速约在50r/min,按下蠕动泵“开”按钮,开启蠕动泵(注意蠕动泵电源开关已经和喷雾干燥器输液泵开关捆绑,受控制柜控制,但蠕动泵的正、反转开关不受控制,必须确定蠕动泵转向正确)。

9.按下“输液泵开”按钮,启动蠕动泵,并调节蠕动泵转速,使进料流速达到约50~60mL/min,注意“进风温度”和“排气温度”仪表读数,适当调节进料流速,使“排气温度”仪表读数达到设定值(开始时用纯化水代替中药提取液,待设置的进风温度、排气温度达到要求后,切换成待干燥物料)。

10.待喷雾干燥器运行稳定后,切换成待干燥中药提取液,适当调节进料流速,开始喷雾干燥,期间,按工艺规程要求做好实验记录。

11.中药提取液喷雾干燥完成后,将物料切换成纯化水,继续喷雾干燥约30min,清洗雾化器。

12.干燥准备结束时,按下“加热器关”按钮,停止进风加热,待“进风温度”仪表读数下降至120℃时,按下“输液泵关”按钮,停止蠕动泵,按下“雾化器关”和“雾化变频关”按钮,停止雾化器。

13.待“进风温度”仪表读数下降至90℃时,按下“引风机关”按钮,停止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