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6229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9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docx

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

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分册汇编必修二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2012山东文综11)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

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

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①自然经济解体②家庭手工业发展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2全国新课标24)2.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012浙江文综14)3.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

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

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2012全国卷13)4.唐太宗说:

“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

(2012全国卷15)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

“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2012全国新课标26)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

“(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012北京文综12)7.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C.不敬祖宗D.不纳租税

(2012广东文综12)8.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学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2012安徽文综14)9.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2012安徽文综15)10.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

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2012海南历史1)1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

亲蚕”。

后来,历代

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

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

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2012江苏历史2)12.《周礼·考工记》载:

“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2012•江苏卷•3)13.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

场景的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2012福建卷14)14.《隋都城图》题记:

“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

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

”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2012福建卷15)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2012四川文综39)16.(60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表三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楼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捷径

魏晋南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

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3)精根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

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那些方面?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6分)

(2012海南历史26)17.(12分)根据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

《皇明祖训》记朱

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

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

有识之士认

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

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

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

学者

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8分)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2012安徽文综20)1.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

“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2012福建文综21)2.图8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图8

A.奴隶贸易的兴起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内燃机的应用D.垄断组织的形成

(2012江苏14)3.右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2012山东文综16)4.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

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012北京文综20)5.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2012全国卷16)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

“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袁世凯

(2012全国新课标30)7.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抽恃,舍身喂虎”。

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2012安徽文综16)8.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

“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

……(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

”可见此时的钱庄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2012江苏历史5)9.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

图中三人为:

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

图中文云:

“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

”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12•江苏卷•6)10.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

“查前清官厅,

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

“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2012浙江文综17)11.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

广告云:

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2012浙江文综18)12.右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2012广东文综38)13.(25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

“(清末)回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

今试经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赋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6分)

 

(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

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

(9分)

 

(2012北京文综37)14.(36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水与人类文明进步”关键词表

  

(4)阅读上表,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10分)

要求:

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12全国大纲卷37)15.(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

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

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

在19世纪,原材料、㰄、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二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

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

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

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

“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

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

-----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

时间

主题

时间

主题

1933年

一个世纪的进步

1982年

能源:

世界的原动力

1935年

通过竞争获得和平

1984年

河流的世界:

水乃生命之源

1937年

现代世界的艺术和科技

1985年

居住与环境:

人类家居科技

1939年

明日新世界

1990年

人类与自然

1958年

科学、文明和人性

1998年

海洋:

未来的财富

1962年

太空时代的人类

2000年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1964年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2005年

超越发展:

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1970年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2010年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1974年

无污染的进步

2015年

给养地球:

生命的能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品特点形成的原因。

(12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12分)

(2012天津文综14)16.(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

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1904年,六个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了两大卡特尔。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材料一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

(5分)

 

(2012全国新课标40)1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

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

红灯停,绿灯行。

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

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

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

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10分)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9分)

 

(2012四川文综39)18.(60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到1899年,近7万项农机具发明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仅播种机就达到9156项。

1862年颁布《莫里尔土地法》,政府拨地资财建立农学院。

同年,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

1887年通过《海契法案》,展开建立高效浓郁的相关研究。

各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行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

1914年,过会批准《史密斯—利弗法》,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联邦、州、县三级管理结构中。

(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4)根据材料四,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

(10分)

 

(2012四川文综37)19.(32)公司来了,世界变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入股份制。

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醋精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

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

《申报》评论:

“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

”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

据李鸿章估计:

“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

”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

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

(6分)

 

(2012山东文综28)20.(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2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表2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

在“建成”“扬威”舰实习

1877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9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材料二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

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

标者何?

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

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6分)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

(8分)

 

(2012北京文综37)21.(36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材料三“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所谓的“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苏南通,它们均与大运河关系密切。

但在近代以后,随着运河漕运的停止,北通州及运河沿线大多数城市衰落,南通州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

1898年南通大生纱厂创办,此后建立的大生港承担了航运的功能。

到20世纪20年代大生资本集团形成,包括棉花种植、碾米、造船、纺织机器制造、发电等企业及银行。

其间,南通还创办了师范、农科、商业、纺织等学校,兴建了博物苑、剧院、公园等公共设施。

 

(2)阅读材料三和图11,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南通经济发展的原因。

(8分)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2012广东文综21)1、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

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

(2012福建文综24)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表2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表2

所有者

年份

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

金融机关

其他国内法人

外国法人

个人

其他

1950年

3.2

12.6

11

0

61.3

11.9

1960年

0.2

23.1

17.8

1.1

46.3

11.5

1969年

0.3

32.2

21.3

3.2

40.1

2.9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2012广东文综22)3、有学者说:

“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上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及其缺乏效率,及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据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B.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否认赫鲁晓夫改个的必要性

(2012江苏17)4.列宁指出:

“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

所谓改良主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