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6447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及正始明道,诗杂仙心;

何晏之徒,率多浮浅。

唯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

若乃应璩《百一》,独立不惧,辞谲义贞,亦魏之遗直也。

(好像文字没这么多)

李白、李贺、李商隐被称为“三李”,简述李白和李贺、李贺与李商隐的异同。

(2008年考过李白与李贺诗歌想象艺术的特点)

4南唐词在花间词基础上有什么变化?

请以南唐词人作品举例说明。

5以唐传奇《会真记》、诸宫调《董西厢》、杂剧《西厢记》说明“崔莺莺待月西厢”故事的流变,并作评析。

(注意“并作评析”)

6什么是章回小说?

请结合作品说明章回小说的体制特点。

2010年安徽师大古代文学复试题目(回忆版)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兴观群怨”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刘勰“神思说”

4陈子昂“兴寄说” 

5袁枚“性灵说”

论述题:

(4选3,每题25分,共75分)

1《毛诗序》中有“诗有六义焉”,请解释六义,并以《诗》诗句为例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2严羽是如何评价近代诸公的宋诗的?

请以宋代具体作家作品为例分析严羽的评价。

3王骥德:

“临川之于吴江,故自冰炭。

吴江守法,斤斤三尺,不欲令一字乖律;

临川尚趣,直是横行,组织之工,几与天孙争巧,而屈曲聱牙,多令歌者齚舌。

”解释选文并作评析。

4梁启超: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

欲新宗教,必新小说;

欲新政治,必新小说;

欲新风俗,必新小说;

欲新学艺,必新小说;

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

何以故?

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请做评析。

您 所

先秦

一、名词解释和填空

1、九辩(人大古代文学00)

2、九歌(人大古代文学00)

3、淝水之战(北大古代文学9x)

4、《天问》的作者是()(南开大学文学综合00)

5、春秋三传(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南京师大古代文学02、03)

6、孔子有关诗乐的主张有()()()(浙大古代文学05)

7、孟子的论文主张是()()(浙大古代文学05)

8、《楚辞》的主要作者是()()(浙大古代文学05)

9、“齐人有一妻一妾”故事出自()(复旦大学古代文学05)

10、《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复旦大学古代文学05)

11、尚书(南大古代文学03、04,四川大学古代文学02)

12、楚辞先秦(北师大古代文学93)

13、四家诗(四川大学古代文学03)

14、“阳春白雪”的典故出自于()的《对楚王问》(四川大学古代文学02)

15、汉人传授《诗经》,有古今文之分,“毛诗”为古文经,今文经有“鲁诗”“齐诗”与()(四川大学古代文学02)

16、《老子》又名《道德经》,由()与()两部分组成。

(四川大学古代文学02)

17、三家诗(北大古代文学04)

18、变风变雅(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4)

19、春秋笔法(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4)

20、比兴(华东师大中文03)

21、春秋内外传(湖南师大古代文学xx)

22、风雅颂(北大文学史04)

23、〈庄子•内篇〉(苏州大学03)

24、笙诗

二、简答

1、《蒹葭》的章法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

3、《诗经》的编定成书有哪几种说法?

其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诗经》在汉代的流传情况如何?

(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5)

4、简论〈离骚〉对〈诗经〉比兴手法的开拓。

(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

5、与《诗经》相比,《楚辞》在艺术表现方面有哪些特色。

(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4)

6、你是怎样看待《诗经》艺术成就及其影响的。

(南京师大古代文学03)

7、《庄子•养生主》中文惠君曰: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请问梁惠王从庖丁之言者体会到的究竟是何养生之道。

(南京师大古代文学04)

8、简述《诗经》“六义”中的风、雅、颂的主要内容。

(南大古代文学05)

9、《孟子》艺术特点。

(南大古代文学04)

10、《诗经》中“赋”和“比”的异同。

(北师大古代文学03)

11、简析《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北师大古代文学02)

12、举例说明《诗经》的赋比兴手法。

(北师大古代文学01)

13、简述庄子文章对后世的影响。

(北师大古代文学00)

14、简述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北师大古代文学96)

15、距离说明庄子散文中的寓言的特点。

16、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北师大古代文学99)

17、简述《左传》《国语》和《战国策》的编写体制。

(北师大古代文学94)

18、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概况。

(北师大古代文学93)

19、春秋战国时期散文有哪些特点。

(武汉大学古代文学04)

20、简述屈原〈离骚〉的主要思想内容。

(浙大古代文学04)

三、论述

1、《诗经》有哪些属于“史诗”性质的作品?

试举两篇间述之。

(复旦大学古代文学99)

2、怎样评价〈离骚〉的思想意义。

(北大文学史04)

3、论述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后代散文的影响。

(人大文学综合00)

4、屈原与老子作品艺术特色比较。

(北大古代文学9x)

5、试论《诗经》的采集、整理、流传及“六义”之说。

6、庄子三学的艺术成就。

7、结合作品,试论《左传》的文学特点。

8、《诗经》的艺术特点。

(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4)

9、举例《左传》的叙事特征。

10、谈谈《庄子》的艺术特色。

(北师大古代文学98)

11、《楚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2、论先秦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北大古代文学03)

13、试述屈原作品艺术成就。

(最好从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而产生的艺术感染力方面分析)(复旦大学古代文学xx)

14、试论《诗经》的艺术特征。

(人大文学综合04)

15、和《左传》相比,《战国策》在文学方面有什么新的变化。

(人大古大文学04)

魏晋南北朝

文学

一、名词解释或填空

1、建安风骨(北师大中国文学史05,华东师大中文05,人大古代文学04)

2、建安诗歌(暨南大学古代文学史05)

3、建安文学(北大古代文学04)

4、《芜城赋》作者()(复旦大学古代文学05)

5、阮籍的文学成就体现在()(复旦大学古代文学05)

6、建安七子(山东大学古代文学05,浙大古代文学04)

7、竹林七贤(山东大学古代文学03,北师大古代文学93)

8、永明体(南京师大古代文学03,华东师大文学基础04,南京师大古代文学04,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浙大古代文学04)

9、阮籍长于五言诗,其代表作为()(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综合00)

10、刘义庆的代表作是()(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综合00)

11、成语“江郎才尽”的“江郎”指2南朝梁诗人()(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综合00)

12、昭明文选(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综合00)

13、骈文(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综合00)

14、太康文学(北大古代文学04)

15、徐庾体(北大古代文学04,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

16、连珠体(北大古代文学03)

17、写出下列简称中作家的全名: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复旦古代文学99)(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

18、写明下列作家生活在公元几世纪及其著作集名:

蔡邑,江淹(复旦古代文学99)

19、玄言诗(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4)

20、《与山巨源绝交书》(人大古代文学04)

21、嵇、阮(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

22、《世说新语》(四川大学中国文学03)

23、北山移文(人大古代文学00)

1、魏晋传奇有哪几种,内容是什么。

(厦门大学古代文学05)、

3、试论述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浙大古代文学05)

4、“永明体”的声律要求?

有什么意义。

(复旦大学古代文学05)

5、“嵇志清俊”怎样理解。

(山东大学古代文学05)

6、六朝志人小说人物语言特色。

7、曹植诗歌在艺术上有何创新。

8、简述庾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9、概述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思想内容上的价值。

10、为什么说庾信是南北朝最后一位优秀的诗人?

11、以《五柳先生传》和《挑花源记》为例,简述陶渊明的散文的特点。

(北师大古代文学97)

12、简述谢灵运诗歌的艺术特色。

(北师大古代文学94,湖南师大古代文学xx)

13、简述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

14、简述谢灵运的诗风。

15、以谢眺诗为例简述“永明体”的特征、价值。

16、简述建安“三曹”诗歌的异同。

1、分析曹植诗歌风格前后期的不同。

(暨南大学古代文学史05)

2、以陶渊明的《归田园居》(5首)为例,分析其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3、论曹植诗的艺术成就。

4、论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5、论建安诗歌对文人诗歌发展的贡献。

(南开大学中国文学史99)

6、以阮籍为代表的正始诗风对建安诗风有哪些延续。

7、试比较“古诗十九首”与阮籍《咏怀》的主题与风格。

8、西晋武帝太康至惠帝元康年间,文坛上出现一批作家,史称“太康之英”,其主要包括哪些诗人?

略述其创作成就。

(南大古代文学99)

9、陶渊明诗歌艺术及其在诗歌发展史的意义。

(复1旦大学古代文学04)

10、根据下列两条资料,评论曹植诗歌:

[1]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粲溢古今,卓而不群。

(钟嵘《诗品》上);

[2]子建《名都》《白马》《美女》诸篇,辞极赡丽,然句颇尚工,语多致饰,视东西京乐府天然古质,殊自不同。

(胡应麟《诗薮∧谄罚ㄋ罩荽笱Ч糯难04)

11、赏析: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能何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

12、论述建安诗歌的特征。

13、试论鲍照诗歌的基本风格构成及其形成原因。

14、有人说:

“古诗两汉以来,曹子建出而始为宏肆,多生情态,此一变也。

”你如何理解这一论述。

(人大古代文学00

文学批评

1、曹丕《典论÷

畚摹防锾岬降乃奶灏寺凼侵福ǎǎǎǎㄕ愦蠊糯难05)

2、《文赋》(浙大古代文学05,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3)

3、诗缘情而绮靡(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4)

4、钟嵘的滋味说(人大古代文学04)

5、《文心雕龙》(浙大古代文学04)

1、钟嵘的《诗品》是如何评价历代诗人诗歌的?

请简要回答。

(北师大中国文学史05)

2、刘勰《文心雕龙”嫔А:

“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

”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苏州大学中国文论04)

1、曹丕文气说和孟子知言养气说比较分析。

(厦门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05)

2、文心雕龙的隐秀。

3、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文学理论长足发展的原因。

4、结合曹丕的《典论÷

畚摹肪咛迥谌荩瞿愕钠兰邸#ū贝蠊糯难04)

5、刘勰钟嵘文学思想之比较。

6、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是如何分析想象的。

(复旦大学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03)

7、以曹丕的“文气说”谈谈作家个性与文学创造的关系。

唐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与填空

1、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南京师大古代文学04)

2、郊寒岛瘦(厦门大学古代文学05)

3、沉郁顿挫(复旦大学古代文学05)

4、初唐四杰(暨南大学古代文学05,徐州师大古代文学03)

5、新乐府(山东大学文学03)

6、转益多师是吾师(南京师大古代文学03)

7、文起八代之衰(南京师大古代文学03)

8、《河东先生集》是唐朝()的文集。

(南开大学文学综合00)

9、感遇三十八首(北大古代文学03)

10、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和()。

(四川大中国文学02)

11、变文(四川大学中国文学03,复旦大学古代文学99,北大中国文学xx)

12、写明下列作家生活的公元几世纪及其著作集名:

韩愈(复旦大学古代文学99)

13、元和体(复旦大学古代文学99)

14、台阁体(复旦大学古代文学02)

15、小李杜(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4)

16、盛唐边塞诗派(人大古代文学00)

17、唐传奇(人大古代文学04)

18、元白诗派(人大古代文学04)

19、古文运动(湖南师大古代文学xx)

1、苏轼称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你是如何理解的。

2、为什么把元(稹)白(居易)并称?

二人风格有何异同?

3、比较李白与陆游诗歌风格的异同。

(暨南大学古代文学05)

4、杜牧咏史诗特点。

(山东大学文学05,03)

5、高适和岑参比较。

(山东大学文学04)

6、欧阳修的散文对散文问题有什么创新。

7、简述柳宗元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8、概述唐代古文运动之前唐代古代的发展情况。

9、“传奇”包括哪些文体,其基本体制如何。

10、简述唐传奇兴起的原因。

(人大古代文学04)

11、简述中唐文学发展概况。

12、以《将近酒》或《蜀道难》为例,谈谈李白七言歌行的艺术特色。

13、何谓新乐府诗?

写出白居易的一首新乐府诗,并概括其思想内容。

14、怎样理解王维诗的“诗中有画”。

15、何谓“沉郁顿挫”。

16、《春江花月夜》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17、《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8、简述七言诗形成的过程。

19、何谓“唐宋散文八大家”,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0、韩孟诗派概述。

21、唐宋八旗大家与古文运动。

(人大古代文学古代文学04)

22、“初唐四杰”的历史贡献。

(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 

23、“气盛则言之长短或气之高下皆宜”这一提法的意义。

1、你是如何理解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

(南京师大古代文学02)

2、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3、我国古代诗歌分唐诗和宋诗的依据和意义。

4、陈子昂《与东方左史逑修竹篇序》风骨论和兴寄论。

(厦门大学中国文学批评05)

5、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评论杜甫的秉性和其诗歌艺术特色。

6、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7、如何评价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成就。

8、杜甫的诗为诗史,请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论述。

9、前人称杜甫诗为“诗史”,又谓其“备其众体”,试结合作品论之。

10、试论韩愈和柳宗元的传记散文的各自特点。

11、结合“永川八记”谈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

12、举例说明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13、如何理解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史。

14、试评述白居易和元稹为代表的诗歌运动的理论。

15、清代叶燮说“韩愈诗其力大,其气雄,开一代之尊”,联系韩作。

说明你是否同意这一点。

16、结合诗歌史评述白居易、元稹的诗歌理论。

(北大古代文学04)

17、试论初唐之际诗歌艺术的发展。

18、简论唐与域外文化传统。

(北大专业基础03)

19、试述唐宋古文运动的发展。

(华东师大中文03)

20、评述唐五代词。

(四川大学中国文学03)

21、“子美集开诗世界”,试述其在诗史上创辟之功。

22、元稹《杜甫墓志铭》: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请结合诗史,谈谈你对这段论述的看法。

(复旦大学古代文学98)

23、试论白居易诗论与新乐府运动。

24、柳宗元的山水小记为什么受人称道。

25、赏析: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6、结合时代背景、诗人思想及其诗歌作品,论述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27、试比较论述李白与苏轼的人格精神与诗歌风格。

28、根据下列一条资料,评论摩诘诗歌的特点: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4)

29、杜甫在诗歌史上的集大成原因。

(湖南师大古代文学xx)

30、比较王孟诗歌的异同。

(北大中国文学xx)

31、试论唐宋词的发展流变。

32、近人对于我国诗歌发展的高峰有“三元”的说法,即开元。

元和,元佑。

分别举出这三个时期的代表诗人,并分析其主要诗歌成就。

宋代

历史背景

1、陈桥事变(北大古代文学99)

2、新旧党争(北大古代文学98)

1、北宋自“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之党争。

(其具体过程)(北大古代文学00)词

1、花间词派(武汉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试题04、北师大中国文学史93) 

2、花间集(徐州师大中国古代文学03)

3、“苏门四学士”是指()、()、()、()(四川大学中国文学03) 

4、宋代有关词论主张当行本色,其中当行是指(),这与南宋()的()中提到的“词别是一家”是一致的。

5、漱玉词(山东大学古代文学05)

6、梦窗词(南师大古代文学03)

7、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编的()(南开大学文学综合99)

8、以诗为词(人大中国古代文学史00)

9、《清真集》(苏州大学古代文学03)

10、解释典故: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南师大古代文学02)

1、试述你对“词别是一家”的理解。

(武汉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试题04)

2、简述柳永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3、默写陆游《卜算子•咏梅》(南开大学中国文学史99)

4、谈谈对苏轼“以诗为词”的看法。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04)

5、李清照以女词人而自写情怀,其抒情特点与传统的“代言体”词作有何不同。

(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6、词”和“曲”的产生有哪些共同的原因。

(北师大中国文学史00)

7、简述北宋词的发展概况。

(北师大中国文学史99)

8、简述李清照的艺术特色。

(北师大中国文学史96)

9、举例说明苏轼词的艺术风格。

10、“辛派词人”指11、 

的是哪几位作家。

(北师大中国文学史97)

12、简述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北师大中国文学史94)

13、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

(徐州师大中国古代文学03)

14、简述清真词的艺术特征。

(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04)

15、比较苏轼辛弃疾创作特点。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02)

16、比较苏、辛词风的异同。

(南师大古代文学02)

17、刘辰翁《柳梢青•春感》: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此三句描写的是何景象?

表达作者何种感情?

18、谈谈宋词中的“易安体”(北大古代文学00)

1、评述唐五代词。

2、苏轼的出现在北宋有什么意义?

对后人影响如何。

3、论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4、试论苏轼对词发展的贡献。

(北师大中国文学史98)

5、试论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对词发展的贡献。

(北师大中国文学史93)

6、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柳永在词试上的贡献。

(人大中国古代文学史00)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具有既豪迈清雄又飘逸空灵的特色。

试从景境、情境、理境等曾面中述其艺术蕴涵。

(徐州师大中国古代文学04)

8、《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词至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

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

至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

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

”请结合词史,谈谈对这段论述的看法。

9、况周颐《惠风诗话》:

“作词有三要:

曰重、拙、大,南渡诸贤不可及处在是。

”请结合词史,说明自己的看法。

10、用苏轼的词、诗、文各一篇分析苏轼作品的艺术特色与美学风貌。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03)

11、结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评论此词的意境构成和风格特征,且论述此词与苏轼词体革新理论的关系和其在词史发展上的重要地位。

12、论述周邦彦的“集大成”。

13、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云“东坡词……”,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北大中国文学史04)

14、论述唐宋词的发展流变。

15、南唐五代词对北宋词的影响。

(北大古代文学97)

16、黄庭坚诗论及其创作艺术成就。

(北大古代文学98)

17、论辛弃疾词的成就及其对南宋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