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6682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docx

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一

2005年上海高考化学最后冲刺训练

(一)

松江二中徐建春

第Ⅰ卷(共66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地写在答题卡上。

3、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

H:

1He:

4C:

12N:

14O:

16Na:

23Mg:

24S:

32C1:

35.5K:

3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了更好地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新能源。

以下做法可以提高燃料效率的是

A、将煤转化成煤气或转化为液体甲醇B、将煤脱硫后燃烧

C、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D、将煤干馏成煤焦油来燃烧

2、下列各项中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3、实验室里可按右图所示的装置干燥、储存气体M,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M是

A、NH3B、CO

C、CH4D、HCl

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

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②化合物:

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

③电解质:

明矾、胆矾、冰醋酸、硫酸钡④同系物:

CH2O2、C2H4O2、C3H6O2、C4H8O2;

⑤同素异形体:

C60,C70,金刚石、石墨

A、①③④B、③⑤C、②③④D、②④

5、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今年3月29日,京沪高速淮安段,发生一起违章驾驶相撞,使槽罐车中32t液氯快速泄漏,造成大批人员伤亡、大片农田被毁和重大经济损失的恶性案件。

对于在事故发生时的下列各种应急处理,你认为正确的是

A、附近居民切忌惊慌,用毛巾护住口鼻,朝顺风方向逃逸或向避风的沟塘低洼处转移

B、要快速地将翻落的氯槽罐安全起吊移至水池,进行碱液稀释中和

C、液氯的流淌速度很慢,居民不必惊慌,可以放心地撤退到家中,关紧门窗

D、检修或现场抢救时,如果没有防毒面具,可以佩戴用浓的烧碱溶液浸泡过的湿口罩

7、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Fe3+、NH4+、Cl-.I—

B、能使pH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

Na+、C1-、S2-、SO32-

C、含有大量H+的无色溶液:

Na+、Fe3+、NO3-、MnO4-

D、所含溶质为NaNO3的溶液:

K+、HSO4-、C1-、S2O32-

8、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一”。

关于标有“一”的接线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9、“苏丹红一号(sudan1)”色素是人造化学制剂,常用于工业合成染色。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sudan1”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

因此,2005年2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对含有“sudan1”食品检验监管的紧急通知》。

“sudan1”的结构简式如右式所示。

下列关于"sudan1”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里所有原子都可以处于同一平面B、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C、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D、晶体是分子晶体,熔点不高

10、在短周期元素中,现有x和Y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XY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3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X和Y一定不属于同一主族

C、X和Y可属于同一周期,也可属于两个不同周期

D、若x的原子序数为n,Y的原子序数一定是n±4

1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80gSO3中含3NA个氧原子,体积≠22.4L

B、23gNa和足量的O2完全反应,无论是常温,还是燃烧,都失去NA个电子

C、含有2NA个阴离子的CaC2,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约44.8L的乙炔气体

D、203gMgCl2·6H2O晶体中含有的Mg2+离子不足NA个

12、如图,保温瓶中装有液态空气,打开瓶盖,将一根燃着的

木条置于瓶口的上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条燃烧更旺,因为瓶内液态空气汽化后,产生O2

B、木条燃烧情况不发生改变,因为瓶内盛放的也是空气

C、木条燃烧先旺后灭。

因为瓶内液态空气汽化后,先产生O2后产生N2

D、木条熄灭,因为瓶内液态空气汽化后,使瓶口温度降低,且先产生N2,不支持燃烧

13、将NH4NO3溶于水得无色溶液,为使该溶液中的C(NH4+):

c(NO3-)=l:

1,可以采取的下列措施是

A.加入适量的HNO3,抑制NH4+水解B.加入适量的氨水,使溶液的PH值等于7

C.加入适量的NH4NO3D.加入适量的NaOH使溶液的PH值等于7

14、为了确定SbCl3、SbCl5、SnCl4是否为离子化合物,可以进行下列实验。

其中合理、可靠的是

A.观察常温下的状态。

SbCl5是苍黄色液体,SnCl4为无色液体。

结论:

SbCl5和SnCl4都是离子化合物

B.测定SbCl3、SbCl5、SnCl4的熔点依次为73.5℃、2.8℃、-33℃。

结论:

SbCl3、SbCl5、SnCl4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C.将SbCl3、SbCl5、SnCl4溶解于水中,滴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

SbCl3、SbCl5、SnCl4都是离子化合物

D.测定SbCl3、SbCl5、SnCl4的水溶液,发现它们都可以导电。

结论:

SbCl3、SbCl5、SnCl4都是离子化合物

15、如图,向NaAlO2溶液中滴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的曲线正确的是

16、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NO分子中有极性共价键B.NO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

C.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D.NO分所含电子总数为偶数

17、已知KMnO4与浓HCl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

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

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

每个虚线框表示一

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A.只有①和②处   B.只有②处

C.只有②和③处    D.只有②、③、④处

三、

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1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醋酸溶解水垢中的碳酸钙:

B、钠投入水中:

C、FeS固体中加入稀HNO3:

D、浓NaOH溶液吸收少量SO2气体:

19、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

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从CH4、NH4+、SO42-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PH4+、PO43-地为正四面体结构

C、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较活泼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

D、H2O的沸点高于H2S;所以C2H5OH的沸点也高于C2H5SH

20、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3C(g)达到平衡时,测得C(A)为0.5mol/L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C(A)为0.3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密度一定减小B、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计量数:

m+n>3D、物质C的体积分数增加了

21、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ROH是一种强碱B、在x点,MOH完全电离

C、在x点,C(M+)=C(R+)D、稀释前,C(ROH)=10C(MOH)

22、将20gNaHCO3和NaOH的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500oC使其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然后冷却至常温,称得其质量变为18.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的物质的量比NaHCO3少 B、排出的气体为CO2和水蒸气

C、NaOH的质量为4g D、NaHCO3的质量为8.4g

第Ⅱ卷(共84分)

四.(本题共24分)

23、已知RxO42-+MnO4-+H+→RO2+Mn2++H2O变化过程中,0.2molRxO42-离子参加反应时共转移0.4mol电子,请填空:

(1)x=______;反应的氧化产物为______

(2)____RxO42-+____MnO4-+___H+→____RO2+_____Mn2++______H2O

(3)参加反应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注意:

24题为分叉题,分a、b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都做,只以a题计分。

24、(a题)A,B,C是三种短周期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右图所示关系.写出符合右图关系的A,B,C的化学式。

(1)~(3)中的A不在同一主族.)

(1)若A是       ,则B为       ,C为        ;

(2)若A是       ,则B为      ,C为         ;

(3)若A是      ,则B为      ,C为         .

24、(b题)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金属Be与Al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又已知AlCl3在101kPa时,沸点为182.7℃,在253kPa时的熔点为19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BeO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对Be(OH)2与Mg(OH)2两种固体的鉴别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Be的化合物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BeCl2晶体熔点较低,属于非电解质B.BeCl2溶液显酸性,蒸干可得Be(OH)2

C.Na2BeO2溶液蒸干后再灼烧可得BeOD.不能用电解BeCl2溶液制取金属铍

(4)根据对角线规则,Li与Mg性质也相似,则Li在空气中燃烧,可能得到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25、将2molH2O和2molCO置于1L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加热至高温,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①2H2O(g)

2H2+O2②2CO+O2

2CO2

(1)写出①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2)当上述系统达到平衡时,欲求其混合气体的平衡组成,则至少还需要知道两种气体的平衡浓度,但这两种气体不能同时是和,或和。

(填它们的分子式)

(3)若平衡时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O2)平=amol,n(CO2)平=bmol。

试求n(H2O)平=。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五.实验题(共24分)

注意:

26题为分叉题,分a、b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都做,只以a题计分。

26、(a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氯气的喷泉实验时(装置如图),发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喷入烧瓶后,溶液的红色褪去。

甲、乙两位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

甲:

因为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甚至呈酸性.所以溶液红色褪去。

乙:

因为氯气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由于HClO的氧化漂白作用而使溶液褪色。

(1)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NaOH溶液改成酸性KMnO4溶液,把Cl2换成SO2气体,试问用图示所给装置完成喷泉实验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如果认为不合理,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类似“褪色喷泉实验”还有多种“变色的喷泉实验”,请你按实验要求,分别设计1个“变色喷泉实验”并填写下列表格:

编号

实验要求

烧杯中的溶液

滴管中的液体

烧瓶中的气体

无色变红色喷泉

H2O

红色变无色喷泉

SO2

26、(b题)测定Na2CO3、NaHCO3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1)设计一个用重量法测定的实验方案:

测定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是气体体积法测定的实验装置。

①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称取试样质量m1g,量气管中气体读数是VmL,实验中还必须记录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从手册中查阅气体的密度(pg/L)。

③VmLC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用V、p的代数式表示)。

(3)某学生准备用0.001mol碳酸盐(Na2CO3、NaHCO3)跟10ml稀醋酸反应,则醋酸的最低浓度不能低于________mol/L,醋酸与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资料显示:

"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产物均不是大气污染物……"。

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

①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②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

③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④固态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

(2)本实验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

①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写出此红棕色气体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反应后,立即关闭B中两个活塞。

将试管浸入冰水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请用化学方程式来解释(标明产物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过量的氧气与A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C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

①两气体通入的顺序是先_____后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有机化学(共20分)

28、据有关新闻报道,我国自2000年11月16日起,禁止使用含PPA的抗感冒药物。

哮喘、支气管炎等。

但PPA能使中枢神经兴奋,导致不安、失眠。

服用过量时可引起血压高或中风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PPA_______(填“是”或“不是”)芳香族化合物,它的结构里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___________

(2)PPA不可能具有的性质和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酯化反应②消去反应③具有碱性④具有酸性

⑤与Br2取代⑥加聚

(3)一个碳原子与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相连时,就称此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如右图中的碳原子*C。

则PPA分子内含有_______个手性碳原子。

(4)有机物A、B与PPA的分子式相同,A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为苯丙氨酸。

则A的结构简式用键线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B可与FeCl3溶液起显色反应,试写出B的一种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29、石油裂解气中含有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乙烯和1,3-丁二烯,用它们经过下面框图的反应流程,可以合成用于制造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的高分子化合物H。

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④中有一反应是与HCl加成,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填反应编号),设计这一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物质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本题共16分)

30、某学生用邻苯二甲酸氢钾

,式量为204.0)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若每次都精确取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0.2040g.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pH计测量),滴定时用酚酞做指示剂,用待测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该生进行三次实验,每次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下表!

实验编号

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g)

待测NaOH溶液体积(mL)

l

0.2040

23.20

2

0.2040

19.95

3

0.2040

20.05

(1)计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该学生测定出来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高于其实际值,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A、盛放邻苯二甲酸氢钾的锥形瓶未用待装液润洗

B、读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C、滴速太快没来得及观察就已经变色

D、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中可能混有KOH

 

31、现取Cu与Fe2O3的混合物26.4g与1L1mol/L的稀硫酸(过量)充分反应,没有固体剩余。

(1)反应后测得溶液中Fe3+的浓度为0.05mol/L(溶液的体积仍为1L),则原固体混合物中Cu的质量是多少?

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不考虑盐类的水解)(要过程)

 

(2)若混合物中铜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随x的变化,反应所消耗的硫酸的量也发生变化。

要使固体完全溶解,且所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最少,x值应为________(直接写得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D

A

B

C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B

C

B

C

D

D

B

B

C

D

D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

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题号

18

19

20

21

22

答案

A、D

A、D

A、B

B、D

C

第Ⅱ卷(共84分)

四.(本题共24分)

23、

(1)2   CO2或RO2

(2)5、2、16→10、2、8 

(3)0.32mol(每空2分,共8分)

24、(a题)

(1)MgC O23分

(2)F2 O2 H2(或Cl2 S H2) 3分

(3)O2 S H2(此题2分,错任一空没分)

24、(b题)

(1)Be+2OH-=BeO22-+H2↑(2分)

(2)Be(OH)2+2OH-=BeO22-+2H2O(2分)

(3)BD;(2分)(对一个给1分,错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

(4)Li2O、Li3N;(2分)(对1个给1分,有错不得分

25、

(1)C2(H2)C(O2)/C2(H2O)2分

(2)H2OH2,COCO24分

(3)(2-2a-b)mol2分

五.实验题(共24分)

26、(a题)

(1)取烧瓶中的无色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如果溶液恢复红色,则可证明甲同学的推测是正确的;(2分)如果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不能恢复红色,则说明乙同学的推测是正确的。

(2分)

(2)不合理;(2分)KMnO4溶液可与橡胶塞反应,也不能盛放在倒置的胶头滴管中。

(2分)

编号

(其他合理答案照此给分)

酚酞试液

NH3

NaOH(酚酞)

NaOH溶液

 

26、(b题)

(1)2NaHCO3→Na2CO3+CO2+H2O2分试样质量m1g和灼烧后质量m2g2分

(2)①将量气管往下移,量气管中液面不下降;2分②水浴温度1分③Vp10-3/442分(3)0.2mol/L2分CH3COOH+HCO3-→CH3COO-+CO2+H2O1分

27、

(1)②④(1分)

(2)①(NH4)2CO3[或NH4HCO3](1分);

②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2分)(3)NH3+5O2

4NO+6H2O(1分);

3NO2+H2O=2H++2NO3--+NO↑(1分);2NO2

N2O4(无色)(1分)。

(4)①先通入O2,后通入NH3(2分)。

若先通氨气,氨在空气中不能点燃,逸出造成污染(2分)。

②4NH3+3O2

2N2+6H2O(1分)

六.有机化学(共20分)

28、

(1)是(1分),羟基、氨基(1分)

(2)④⑥(2分)(对一个给1分,错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

(3)2(2分)

(每空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以给分

(4)

29、

(1)加成反应(1分)消去反应(1分)(2分)

(2)③(2分);保护A分子中C=C不被氧化;(2分)

(3)

2分

七.(本题共16分)

30、25.(6分)

(1)通过数据分析可知,编号1组测得的NaOH溶液体积误差太大,为无效数据,应舍去。

根据2、3组数据,可求出NaOH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所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NaOH)=

(3分)(不按有效数字计算扣1分)

(2)B(3分)

31、

(1)6.4g1.25mol/L

(2)0.5(过程4分,结果每个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