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6758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全册doc.docx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全册doc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二年级一单元主备人:

 参与人:

单元内

容分析

 

本组教材也是围绕春天来编排的,但是,无论是从导语还是课文的内容,我们都会发现本组教材不仅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而且还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

本组教材中的几篇诗文都很美,应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

 

教学目标

1、会认每课的生字,要求会写的字要学会并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在大自然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4、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5、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中吸引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

难点

1、每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是重点,朗读古诗文,懂其意也是重点。

2、每篇课文中所出现的词语,对它的理解是教学重难点。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熟识春天的特点,能进行口头描述和写话描述。

5、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6、喜欢阅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突破重难

点预案

1、在识字方面,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些的原则,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课文以外的渠道,增加识字量。

2、理解及学习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春天的大课堂里去主动学习,同时找寻时间,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自抚触大自然中的生命,去解读大自然,品味大自然,去想象春风、春雨、春花、春草像什么。

3、阅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体会交融,与积累结合起来,如《小鹿的玫瑰花》除了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情感读出来以外,还应与课文的主旨问题“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

”相结合,这样将会更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4、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平时课堂中,有意识的通过回答的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平时与人大胆的进行交流,从而不断的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你的建议

 

课堂生成教学问题

 

解决问题的措施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单元预案·问题教研”主讲稿

二年级二元主备人:

 参与人:

单元内

容分析

本组的主题是“关爱与奉献”。

《泉水》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

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虽然雷锋同志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雷锋出现。

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我不是最弱小的》讲了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父母亲很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萨沙。

在他们的影响下,萨沙也学会了保护弱小者。

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渗透了培养自信自强人格的思想。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讲的是卡罗尔与小猫间发生的故事,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和本单元的其他课文相比,修饰语少,抒情也少,但语言质朴,可读性强,情节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教学目标

1、会认读二类字,会写一类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按要背诵课文。

2、积累描写景物或场景的词语句子等。

能根据一定的结构或句式仿写。

3、学习默读,会读带问号、感叹号的句子。

4、巩固随文识字、环境识字等方法。

5、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与奉献。

教学重

难点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能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体会泉水一路奉献和精神和幸福感受.

3、学习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4、有保护弱者的爱心.

5、体会感叹号,问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突破重难

点预案

1、本单元处处充满了奉献与关爱,在学习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文中洋溢的浓浓的关爱,与此同时,巩固随文识字、环境识字等识字方法,复习查字典,学习默读。

2、在教学时强调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尽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到奉献的幸福感。

如在教学本单元课文时,让学生一方面接受品德教育,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读和说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你的建议

 

课堂生成教学问题

 

解决问题的措施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单元预案·问题教研”主讲稿

二年级三单元主备人:

 参与人:

单元内

容分析

本组内容包括《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三。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

选编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

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自主阅读,积累词语,赞美家乡。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单元要求会写的48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感悟、积累优美语句,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

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3、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4、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意。

突破重难点预案

1、《日月潭》以读带讲,读中感悟。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用词精确,通过描写日月潭的水、雾、雨,清晨和中午的景象,给人一种风景如话的感觉。

对一些词句的理解,不能以词解词,应该让学生多读,自读自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词句。

2、《葡萄沟》可以设计多种活动来引导学生读书。

揭题后可以让学生提问题,“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哪些地方说出了好?

”然后围绕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再用各种形式读出喜欢的情感,最后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抄一抄。

  3、《难忘的泼水节》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插图。

大家都知道,学生对伟人的事迹不太感兴趣。

我们可以利用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身上的服饰、手里拿的器皿、身上挎的乐器。

通过这些细节的观察来体会总理和人民共庆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4、《北京亮起来了》识字量比较大,有很多新的词语,有的词语可以结合图来理解。

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生动优美的词句。

你的建议

 

课堂生成教学问题

 

解决问题的措施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二年级四单元主备人:

 参与人:

单元内

容分析

本组教材中的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来选编的.课文中那些发明创造的故事,也许只是在眨眼间的灵机一动,看起来没有费多少力气,但事实上想要有所发明创造,哪怕只是一个小发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当一件新产品或一种新方法没有出现之前,我们总是习惯于用习惯的思维方式办事,或者只会反复地抱怨所遇到的困难和麻烦。

只有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怀疑权威,打破常规,冲破定论,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学习本组教材,目的不是要学生都立志做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要求会写的33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教学重

难点

1、会写33个生字。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

3、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救感兴趣的内容提出有关问题。

突破重难

点预案

1、充分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2、创设情境,增强学习的兴趣。

3、充分朗读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4、动手做一做。

 

你的建议

 

课堂生成教学问题

 

解决问题的措施

 

备注:

主备人不填写“你的建议”、“课堂生成教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二年级五单元主备人:

 参与人:

单元内

容分析

这一单元是以“热爱自然,了解自然”为主题。

本单元的导语是这样说的:

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副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

《古诗两首》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

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

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

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

《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雷雨》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

《最大的“书”》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以人物对话的方式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

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儿童诗歌。

全诗融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之中,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中许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

诗歌易读易懂,节奏感强,诗句韵脚整齐,适合朗读。

教学目标

1.认37个生字,会写45个生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要求背诵课文。

3.读边想象,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语言。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观察自然,探究发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

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大自然的奥妙与情趣,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突破重难

点预案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可以由画入诗,先让欣赏课文的插图,感受阳光下的庐山云雾缭烙,飞瀑直下的壮美景色。

然后再让学生读读诗,把相应的诗句写到图上相应的位置上。

《绝句》可以由诗入画。

在读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想想如果要你来给诗歌配一幅插图,你会怎么画?

画些什么内容?

于是学生可以根据诗歌呈现出来的意思,发挥自己的想像来画图,在画图的过程中同时又是对古诗内涵的再一次提升。

从画中也可能知道学生有没有真正明白古诗所要表达的意境。

《雷雨》本文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为了不雷同,我们可每段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各不相同,雷雨前用欣赏美文的方法“让孩子说说哪些景色写得好,为什么?

”,雷雨中则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考大家?

学生提出问题有:

为什么用3个“哗”?

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为什么“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

雷雨后用画画的形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1、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

2、展示自己的画。

3、美读这一段。

《最大的“书”》建议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如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分角色读,四人组全作读,表演读等。

关于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必作过细的讲解,只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就可以了。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把重点放在能“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

在这一前提下,本课教学试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用他们对知识的探索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

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

你的建议

 

课堂生成教学问题

 

解决问题的措施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单元预案·问题教研”主讲稿

二年级六单元主备人:

 参与人:

单元内

容分析

本组教材的内容包括导语,《画家和牧童》、《我为你骄傲》、《三个儿子》、《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六。

要求认识47个生字(课文中39个,语文园地中8个),书写33个汉字。

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穿始终。

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

平时我们常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个小牧童,竟然对着著名大画家戴嵩的画大喊:

“画错啦,画错啦!

”这胆量令人佩服。

另一个小孩子,打碎了老奶奶的玻璃,攒了三个星期,凑足了7美元,赔了钱,道了歉,这种诚实的品质也同样令人敬佩。

而“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无论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恒的美德。

这三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维妙维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没有任何空洞的说教。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也不要给孩子们讲述空泛的道理,要领着他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认识生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内39个生字,会写3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的语气,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

难点

1、指导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的道理。

突破重难

点预案

1.引领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读中识字,在读中积累语言。

2.教学时不是给学生讲述空泛的道理,在读中发现主人公优秀的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

你的建议

 

课堂生成教学问题

 

解决问题的措施

 

备注:

主备人不填写“你的建议”、“课堂生成教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问题教研”主讲稿

二年级七单元主备人:

 参与人:

单元内

容分析

本单元课文有25、玲玲的画26蜜蜂引路27寓言两则28丑小鸭语文园地七。

其中27课是寓言,28课是童话,这一单元要求认的字是47个,要求会写的字是39个。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

一起来看看单元提示:

生活中有些事真有意思!

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

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在教学这一单元的课文时,教学要注意的是“不要拔高人文要求。

”人们的学生毕竟还只是二年级的小朋友,对于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所要传递的精神,也许只能领会到其中的一点点,这时我们做教师的只要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知道有那么一个道理就行了,用不着过于拔高人文要求。

比如:

《玲玲的画》一课,学生学完后只要能体会到“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也就行了。

还有《揠苗助长》如果学生能理解到做事情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不能违反规律也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让学生明白寓言的另一个含意,做事要靠自己努力,不能心存侥幸。

当然学生能自己感悟到深层次的意思,当然更好。

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的47个字,会写3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

4.领会课文传递的精神或道理。

教学重

难点

1.识字教学,写字教学。

2.领会课文所讲的道理。

3.学会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

突破重难

点预案

1、自主合作探究规律

新教材的识字量比较大,如果单纯地识记生字,效果肯定不好。

那么在识字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认字,在认字中发现规律,掌握了一定的认字规律之后也就方便今后的认字学习了。

比如说25《玲玲的画》

“玲、详、叭、脏、幅”等字,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采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玲-铃-呤-伶-拎)在发现构字规律的同时也区分了这几个比较像的字,加深了记忆。

2、回归生活真切感受

任何活动,只要是自己亲身经历的,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识字认字也是一样的,所以将识字和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来识字,往往会事半功陪。

比如说25《玲玲的画》“端详”;27《寓言两则》“喘气”可以让学生来摸仿一下动作。

在模仿了“喘气”的动作后,有的学生就在说:

“刚才我是大口大口地在喘气,所以这个“喘”字是口字旁。

我想这样一来,以后再看到这个词语的时候肯定是记忆深刻的。

又比如26《蜜蜂引路》“附近”就可以利用课堂上的现成资源:

谈谈自己坐位附近是谁;也可以说说自己家附近有什么。

这样一来“附近”这一词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3、词语互换丰富积累

字词是需要在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那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老师可以通过词语的互换,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

比如说26《蜜蜂引路》“常常”可以在语境中通过换词比较来感悟。

在学习这个句子“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时,可以问一问学生:

还可以用哪些词来代替这个词呢,于是孩子说了好几个“经常”“总是”等好几个词,这样一下子就积累了同一个意思的几个不同的词语。

(4)启发学生进行多元思考

比如:

在《揠苗助长》一课中,学完了课文,我想对种田的人说…………学生因为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关注点不同,所以想说的话也是不同的。

他们有的想对种田人说:

“你不要这么死脑筋,禾苗被你拔出来不就死了,下次不要再做这种蠢事了。

”有的想对种田人说:

“做任何事情都要动动脑筋,看看是不是符合事情发展的规律,不然就会适得其反。

”有的想对种田人说: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偷懒,你没有给禾苗浇水,施肥,捉虫就想有收获是不可能的。

”学生的这些回答有的理解的比较深,有的理解的比较浅,但都是最真实的,都是他们内心的一种声音,我们都应该尊重并认可他们的。

你的建议

 

课堂生成教学问题

 

解决问题的措施

 

备注:

主备人不填写“你的建议”、“课堂生成教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单元预案·问题教研”主讲稿

二年级八单元主备人:

 参与人:

单元内

容分析

这个单元选编的课文有29数星星的孩子30爱迪生救妈妈31恐龙的灭绝32阿德的梦语文园地八。

这个单元要求认识的字是56个,要求会写的字是30个。

这个单元主题是“走近科学世界”,所选的课文科学性,常知性比较强,这样的课文如果过多过深地涉及到科学常识的问题,很容易上成常识课或科学课。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语文的本质,我们不能因为课文本身的科学性而忽视和弱化了语文的本质。

语文的本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所以我们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也要去体验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在体会了人文精神之后反过来还要巩固和发展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4.会认本单元的生字,会写生字。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学会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身边的科学。

7.领会课文传递的精神或道理。

教学重

难点

3.识字教学,写字教学。

4.领会课文所讲的道理。

5.学会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身边的科学。

突破重难

点预案

1.切入重点贯通全文。

钻研教材要学会抓住重点,抓住主要问题,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贯通全文的效果。

2.精当提问开放大气。

对于所提出的问题,一精心设计:

一要扩大问题的覆盖面,减少无意义、无价值问题的数量;二注意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质疑深入探究。

就课文题目质疑。

4.感悟体验注重朗读

你的建议

 

课堂生成教学问题

 

解决问题的措施

 

备注:

主备人不填写“你的建议”、“课堂生成教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