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质课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6815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优质课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优质课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优质课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优质课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优质课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优质课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docx

《小学数学优质课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优质课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优质课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docx

小学数学优质课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

小学数学优质课“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

【教学目标】1.通过模拟实践,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课前预习和课上的探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人民币上蕴涵的丰富知识,知道爱护、尊重、正确使用人民币。

3.在生动活泼的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感悟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积极探索的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能按照人民币的票面数值清点钱数。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人民币买东西,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具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课件。

【学具准备】人民币的实物及学具。

【教学过程】一、倡议书引入师:

“五一”节前我们史家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都收到了一封关于自己查找资料学习人民币知识的倡议书。

课件出示: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

过些天我们就要学习有关人民币知识的内容啦!

人民币这部分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为了能够充分感知这部分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先自学,通过自己的实践先进行感知认识,然后老师再带领你们一起学习研究。

但是由于我们的识字量有限,所以这部分内容就需要家长来做一些配合,因此你可以请爸爸妈妈来帮助你。

你可以按下面的要求去做一些事:

作业的完成时间:

初步拟于1—2周内完成。

查找资料的途径:

上网查找,电话咨询,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向有关了解此内容的人士询问……初步解决的问题:

1.什么是人民币?

(了解,不需要书面解释)2.什么情况下使用人民币?

(了解,不需要书面解释)3.收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可参考数学书第47页(1分,1角请收集10枚,均为上课使用。

)4.解币面上的图案含义,数量不限。

对其了解的图案含义最好能图文并茂。

(作为课余了解,有条件的希望能够将图扫描,下面做注解。

)5.重点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并根据了解的内容初步尝试换钱。

6.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了解一些外币知识。

(作为课外知识)……师:

谁来说说你是通过什么途径去查找资料的?

生:

上网查找,电话咨询,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向有关了解此内容的人士询问……师:

我知道许多小朋友都认真完成了这项工作,还精心制作了这些画册。

大家一起看一看,这些人民币的图片多精美呀!

(展示学生制作的画册)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认识人民币。

(板书:

人民币的认识)二、认识人民币,进行分类

(一)识别方法师:

为了使同学们看得更清楚,李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人民币的图片。

这些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

谁愿意到前面来认一认?

你是从哪里看出的?

课件出示:

不同面值人民币。

生1:

拼音。

生2:

汉字。

生3:

阿拉伯数字。

生4:

盲文……师:

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以及各种图案来判断各种人民币的面值。

在这些纸币的角上都有这样的点,这是盲文,是专门为盲人朋友设计的,他们通过摸人民币上的这些点,就能知道是多少钱了。

是不是很方便?

(二)新旧版对比师:

从这些人民币中挑出一张,你们认识吗?

(100元新币)这张又是多少呢?

(100元旧币)都是100元为什么不一样呢?

课件出示:

100元新币和100元旧币。

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

现在社会上流通的大部分是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

因此,这两张都是100元,但版面却不同。

这些是1987年开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

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六种主币和1角、2角、5角三种辅币。

数一数有几种?

(9种)这些是1999年开始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

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六种主币和1角、5角两种辅币。

数一数有几种?

(8种)课件出示:

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

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但李老师收集了一本票样,如果你想了解下课我们可以一起来研究。

(展示第一、二、三套人民币样册)(三)介绍正面和背面师:

这些人民币上都有一些什么图案呢,你知道吗?

拿出你们带来的人民币,和你的同桌一边认一认,一边相互介绍一下。

课件出示:

第四套人民币正、反面图案和第五套人民币正、反面图案。

师:

谁愿意把第四套人民币中你认识的图案介绍给大家?

师:

谁愿意把第五套人民币中你认识的图案介绍给大家?

(各种人物;图案:

防伪线、水印、花、固定人像水印、阴阳互补对印图案、横竖双号码;文字:

汉语拼音、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的文字。

)师:

看来同学们查找到的资料还真不少。

(四)品德教育师:

那你们发现了吗?

在每张人民币上都印有一个共同的标志──国徽。

国徽是我们祖国的象征,你们爱自己的祖国吗?

也应该爱护我们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

显示不同面值人民币国徵图案。

师:

那么怎样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

我们来看看这些同学是怎样使用人民币的?

(随意撕、画、折、踩、随便扔钱。

)师:

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对!

一分钱虽然少,但积少成多。

你知道吗?

如果全国13亿人每人节约一分钱,会有1300万元这么多!

这1300万元大约可以建130所希望小学;可以帮助3250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如果绿化我们的祖国,大约可以捐种260万棵小树苗。

一分钱的作用大不大呀?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分钱少而浪费它。

课件出示:

一分硬币排满整个画面。

课件出示:

(五)分类对比师:

看你们的桌上有这么多的人民币,放在一起看也看不清,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特点来给它们分分类?

1.先自己整理。

2.两人交流。

(师:

看看你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3.全班汇报。

(1)按单位分。

师:

这张最大的是多少?

这张最小的是多少元?

这张呢?

这一栏的人民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都是多少元。

“元”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

元。

这些就是以元作单位的人民币。

这些……板书:

解、分)课件出示:

按元、角、分来分的分类图。

课件出示:

按纸币和硬币分的分类图。

师:

人民币的单位都有哪些?

这里面最大的单位是谁?

最小的单位是谁?

(2)按材料分:

纸币、硬币。

(3)按新版、旧版分。

师:

每一张人民币上都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老师做了一个网页,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到我们校园网上继续学习。

三、认识人民币单位之间的等值互换学习了这么多有关人民币的知识,那么人民币有什么用呢?

1.认识1元=10角。

师:

现在我们把这些崭新的人民币收起来。

拿出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

让我们带着这些钱一起去一元店购物吧!

课件:

欢迎光临!

我是1元店的老板,到我的商店里购物有两个要求:

(1)每件商品都卖一元钱;

(2)付款后一律不找钱。

课件出示:

一元店商品图。

师:

请你任选一件商品,先想想你怎样付钱。

把你要付的钱摆在桌面上。

师:

你想买什么?

请拿着准备好的人民币到前面来。

(1元钱10个1角5个2角2个5角……卖给你)师:

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板书:

1元=10角)2.小熊也来到1元店。

师:

小熊特别需要曲别针,可他只要10个就够,我们破例卖给它好吗?

1盒曲别针多少钱?

一盒里有多少个曲别针?

你猜猜1个曲别针多少钱?

买十个曲别针是多少钱?

(10角、1元)可以怎样付钱?

把你想到的方法和同座位的同学说一说。

买十个曲别针怎样付钱呢?

(1角10个1分5个2分2个5分……)1角=10分3.其他面值的等价互换。

师:

李老师也要到一元店购物,我只有一张5元钱,谁能帮我换相同数量的零钱?

(1)1+1+1+1+1,拿着这些钱到1元店购物,最多可以买几件商品?

(5件)

(2)2+2+1,拿着这些钱去1元店买一件商品要用哪一张?

我拿这张2元的合算吗?

……生活中有没有像这样需要我们换零钱的事情呢?

(李老师发现在坐无人售票的公共汽车时,我们需要准备好零钱,因为司机不找钱。

如果哪一天你们要坐这样的车,可要提前做好准备呀!

)四、解决问题35.60元18.00元5.00元8.25元28.00元8.30元50.00元1.算一算。

(1)小红买了付了这些钱:

5元、2元、1元、2角、1角,你知道玩具熊()元()角?

你是怎样知道的?

(一起算一算,确实是8元3角)

(2)小明买了付了这些钱:

20元、10元、5元、5角、1角(硬币),你知道汽车()元()角?

2.(出示8.25元)你认识吗?

这是多少钱?

(点的前面表示元,点的后面第一位是角,第二位是分。

)你在哪儿见过?

35元6角如果也写成像8.25这种形式应该怎样写呢?

(指导)读一读。

在商店里,你能独立认识这样的价签吗?

五、实践应用师:

李老师有一个建议,我们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真的给你们10元钱,到商店里亲自去实践实践,看都可以买些什么东西。

你愿意吗?

回来后可要把你们买东西的情况告诉老师和同学呦!

【教学设计说明】人民币是我国目前流通的法定货币。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为角、分,它是GWY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的流通货币。

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对人民币的了解,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并学会初步地使用。

这节课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搜集资料,利用不同途径查找到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以人民币为结合点,体现人与社会的关系。

首先引导学生多方面去查找资料,在进行查寻中收集整理资料。

接着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分类、使用、计算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探寻人民币上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并在课上的共同探索中继续深化认识,掌握知识,感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出进一步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积极情感。

1.题材源于生活──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

教学实践表明:

运用“模拟教材”创设生活情境,把宏观的广阔内容作微观的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生活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研究身边的人与事时学到应学的知识。

呈现材料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能较持久地保持,为主动探索,深入理解,并进一步建构知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数学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操作活动和欣赏中初步体验数学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

一幅幅各民族人物的头像图,一张张名山大川的图片,各种符号……给数学课带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借助小小的人民币体现了人与社会的结合,在这里不单是知识的传递,而且渗透了文化交流。

这个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境增加了数学鉴赏的体验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

3.在主体探究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体验与发展。

让学生自主探究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与热点。

在探究不同的付款方式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的基础上,探索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自主交流得出最合理的方法。

4.重视动手操作实践,是本节课的又一主题。

根据学习知识的性质特点,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

如给人民币分类,不同的付款方式等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数学”,及时交流,让操作与思维相结合,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的确,只有采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让他们去亲身尝试与实践,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也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