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7376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 语文 讲义 3 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讲义3第1讲1竞赛班教师版

充实的寒假(上篇)

第1讲

 

 

【讲义使用参考】

本学期的整体教学思路较之前有所调整,“本课导引”取代了原来每课前的“学习目标”,不再是一些枯燥的话语,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带有启示性的话题,选文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类(如“写人类”、“记事类”等),而是从本课的话题说开去,联系到更多的内容,由之前的分类教学逐渐过渡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希望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向学生讲解我们的教材安排。

纵观下面这四篇选文,涵盖了写景、动物、状物、人物,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堂情况,有所侧重。

我们的选文力求丰富,这也是本学期教材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填颜色,组成语。

( )装素裹 ( )树成阴( )袍加身  素车( )马  万古长( ) 

( )气东来 漆( )一团阳春( )雪灯( )酒( ) 半( )半( )

面( )耳( ) 姚( )魏( )姹( )嫣( )( )山( )水( )纸( )字

【参考答案】银装素裹绿树成荫黄袍加身素车白马万古长青紫气东来漆黑一团

阳春白雪灯红酒绿半青半黄面红耳赤姚黄魏紫姹紫嫣红青山绿水白纸黑字

能力提高训练

(一)江城白雪

家乡有许多景物值得我去写、去画、去歌颂,但我最想写的却是江城的白雪,因为它更有北国的特色。

可是今年冬天下雪下得不多,我总盼着下一场大雪。

还好,我总算没有白等,这一天终于来了。

黄昏时分,天空布满了铅色的乌云,灰蒙蒙的。

要下雪啦!

果然,晚饭过后,洁白无暇的小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宛如美丽的银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我跑到院子里,小雪花亲吻着我的脸,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听爸爸说,雪花都是六个瓣的,我不信,就伸手接着几片小雪花,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他们的模样,就化成了小水滴,真是有趣极了!

雪越下越大,雪花漫天飞舞,似烟非烟,似雾非雾,江城笼罩在茫茫大雪之中。

第二天早上,我出门一看,呵,雪下得真大啊!

山上白了,房上白了,树上白了,地上也白了……江城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戴上了一顶顶银帽子,好像一座座晶莹的白雪宫殿。

街道两旁的垂柳上也裹着毛茸茸、亮晶晶的雪,像盛开的大菊花。

地上像铺上厚厚的羊毛毯,踩上去软绵绵的。

啊!

小雪花,你把江城打扮得多美呀!

我来到学校,校园里真热闹啊!

有的同学打雪杖,有的同学滚雪球,还有的同学堆雪人。

你瞧!

那雪人的样子可真逗,铁水桶做的帽子,黑煤球做的眼睛,紫萝卜做的鼻子,红山楂做的小嘴,谁看见了都会笑得肚皮疼。

大家玩得热火朝天,校园里沸腾了。

啊!

小雪花,你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雪花啊,你虽没有牡丹那样婀娜多姿,也没有茉莉那样芳香扑鼻,但是你用轻盈洁白的身体把江城打扮得如此美丽。

江城的白雪,我爱你洁白如玉,我爱你的纯洁高尚,你给家乡人民带来了欢乐,你给广阔的田野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1.根据词义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⑴形容轻快地飞舞()

⑵飘洒得多而杂乱()

⑶姿态柔软而美好。

()

【参考答案】翩翩起舞漫天飞舞婀娜多姿

2.“还好,我总算没白等,这一天终于来了。

”这一句中的“白”字是什么意思?

请在正确的解释后面括号中打“√”。

⑴像霜或雪的颜色。

()

⑵光亮,明亮。

()

⑶没有效果,徒然。

()

【参考答案】⑶

3.说说下列比喻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⑴雪越下越大,雪花漫天飞舞,似烟非烟,似雾非雾。

⑵街道两旁的垂柳上也裹着毛茸茸、亮晶晶的雪,像盛开的大菊花。

【参考答案】⑴把“雪花”比作烟,比作雾。

⑵把裹着雪的柳条比作大菊花。

4.下雪前,天色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天空布满了铅色的乌云,灰蒙蒙的。

5.用“”画出写雪越下越大的语句。

【参考答案】雪越下越大,雪花漫天飞舞,似烟非烟,似雾非雾,江城笼罩在茫茫大雪之中。

6.下雪后,江城变成一个的世界。

【参考答案】粉妆玉砌

7.小雪花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欢乐?

【参考答案】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

8.“我”为什么爱江城的白雪?

【参考答案】因为白雪洁白如玉,纯洁高尚,给家乡人民带来了欢乐,给广阔的田野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教学思路导引】

作为第一篇文章,选择了下雪主题的文章,同学们对此都应该会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篇文章调动起课堂气氛。

题目的设置,词、句、段、篇的题目都涉及到了,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有所侧重。

(二)麻雀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为“老家贼”。

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背必需)的本领。

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

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锋利锐利)。

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

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

它们每时每刻都是躲闪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它,它也赶忙逃掉。

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的透明的网等等。

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眼睛远远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

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远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

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墙中间,脱落掉一两块砖的洞眼儿里。

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了被人圈养的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人喜欢的羽毛,耍着花腔,换得(温饱温暖)。

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风雨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

它们从来不肯在金丝笼中美餐一顿精米细食,也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休息片刻。

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尖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

第二天早上,它已经伸直腿,闭上眼死掉了。

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家畜)。

【美文妙悟】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文章一开头就以“精明”来概括麻雀最突出的特点;再通过具体事例,如不容易,机警,防人心强,搭巢等方面加以说明这一中心点。

第二,在介绍麻雀另一本性时,中间运用过渡句,使文章结构紧凑,读者读起来感觉文章内容很清晰。

1.将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划去。

【参考答案】划去的是:

必需、锋利、温暖、家畜

2.第2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句,将它改为陈述句为:

【参考答案】你看,所有的麻雀都是这样的。

3.从文中找出一个过渡句,用“”画出来。

【参考答案】它们不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4.作者围绕“麻雀的精明”,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写:

(2、3、4自然段每段各写了一层意思)

                                          

                                              

                                              

【参考答案】心眼儿多;时时提防人;筑巢的地方又远又高又险。

5.试着用“……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仿写一个句子或者一段话。

                                               

                                                 

【参考答案】略

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大多数鸟儿的生活”指的是,这种生活的特点是;“麻雀的生活”指的是,这种生活特点是。

如果我是一只鸟,我会选择像样的生活,这是因为。

【参考答案】笼中生活有温饱,但没有自由自由生活自由自在麻雀它精明、自由自在、

不可驯服

美词佳句

精明贼头贼脑佳肴左顾右盼驯服

1.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

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

2.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风雨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方法点拨

文章中常使用提纲挈领的句子。

比如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了麻雀是个“精明的家伙”,文章的主体部分用三个典型事例来论述了这个中心观点。

善于“提纲挈领”,遇到了类似文章或段落,读起来就容易了。

【教学思路导引】

这篇文章出自名家之手,作者是冯骥才。

文章内容较深,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理解。

阅读这篇文章,教师可以侧重从“方法点拨”中提到的内容去讲,对于竞赛班的学生而言,可以适当做拓展。

(三)黄纱巾

女孩放学要经过一个小小的服装市场。

女孩看见并喜欢上了一条黄纱巾。

女孩儿停住不走了,呆呆地看。

卖货的是一个中年人。

“买下吧,孩子,就剩它一条了。

只卖10块钱。

”女孩(无奈无赖)地摇摇头。

钱,女孩没有。

“可以向家里要嘛,我给你留着,看得出你很喜欢它。

”女孩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整个晚上,女孩都为下定向家里要钱的(诀决)心。

最终,女孩也没提要买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

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

女孩再走过小市场时,远远就看见黄纱巾还在在那(漂瓢)舞着,像一只黄蝴蝶。

女孩远远看了一会儿,才慢慢走(近进)。

“带钱来了吧?

”女孩儿摇摇头。

中年人抚摸着这条黄纱巾看看女孩,并相信了一下,觉得女孩与纱巾(搭配配合)在一起是很绝妙的组合,就很替女孩(可惜惋惜)。

“你喜欢它,是吗?

“嗯。

”女孩认真地点点头。

女孩准备离开了。

注定买不下它,不如早点儿走开好。

女孩刚走开,中年人已摘下黄纱巾,并追上女孩。

“孩子,送给你的。

收下,你戴上它肯定好看。

女孩一愣。

“不,我不能白收人家的东西。

”女孩含不犹豫地说。

“收下,是我愿意送的,我自愿的。

“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

女孩跑开了。

女孩又回过头说,反正站在楼上能看见它。

能看见它,就很好了。

中年人立在那儿。

从此,女孩不再从那里经过。

注定买不下它,绕开它不是更好吗?

女孩写作业累了就往楼下看看,看看那条在清风中舞动的黄纱巾。

许多天过去了,那条黄纱巾仍旧挂在那里。

女孩从来没去想,它为什么一直挂在那里没人买。

那条黄纱巾,(装妆)饰了女孩的梦。

其实很简单,中年人挂了个标签在旁边。

标签上写着:

永不出售。

【美文妙悟】

一个女孩喜欢一条黄纱巾,却买不起她,也不愿意接受赠送。

于是,卖货的中年人就在纱巾旁边挂了个“永不出售”的标签,黄纱巾就一直挂在那儿随清风舞动,装饰了女孩的梦。

中年人挂起的是“永不出售”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的温暖啊!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看()地摇头()地离开()地说()地点头

【参考答案】略

2.划去文中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词。

【参考答案】划去的是:

无赖诀漂进配合可惜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富裕——()飘舞——()恋恋不舍——()惋惜——()

【参考答案】富有飘动(舞动)依依不舍可惜

4.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

注定买不下它,绕开它不是更好吗?

陈述句:

【参考答案】注定买不下它,绕开它会更好。

5.从哪儿可以看出女孩很喜欢这条黄纱巾?

(参见女孩儿看纱巾和买纱巾的相关内容)

                                               

                                              

【参考答案】呆呆地看依依不舍地离开远远看了一会儿,才慢慢走近能看见它,就很好了写作业累了就往楼下看看

6.你觉得故事中的女孩有什么样的品质?

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通过女孩的言、行来分析)

                                               

                                              

【参考答案】懂事,体贴家人(知道家里不富裕,不提买纱巾的事);自尊(不接受赠送)

7.卖纱巾的中年人有什么样的品质?

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通过中年人的言、行来分析)

                                               

                                              

【参考答案】挂心他人(为女孩留纱巾),有爱心(送纱巾,“永不出售”)

8.如果有一天,女孩来到服装市场,看到了“永不出售”的牌子,她会想些什么?

                                               

                                              

【参考答案】开放式命题,言之有理即可。

美词佳句

无奈发誓绝妙惋惜舞动装饰恋恋不舍含不犹豫

方法点拨

注意文中的细节描写,正是这些细小的动作、细微的情节描写,表现除了一个人的特点,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教学思路导引】

教师可以这样引入这篇文章:

“寒假里,过年的时候,大家肯定都买了新衣服,有一个女孩,她喜欢一条黄丝巾……”文章还是有深度的,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后面题目的设置从易到难,后四道都是主观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仔细阅读、体会文章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四)李斯特和他的“冒牌学生”

一天,被誉为“钢琴之王”的李斯特来到维也纳。

偶然间,他看见一则海报,上面写着:

“本人是著名钢琴演奏家李斯特先生的学生,明晚在维也纳剧场举行个人演奏会,希望大家光临……”

李斯特一看便呆了,因为他从来没有在维也纳收过学生,怎么突然冒出个学生呢?

他满怀疑虑地回到宾馆。

这时,一位女青年找上门来,她脸色苍白,用颤抖的声音向李斯特述说:

“我是一个孤儿,从小偷偷地跟着邻居学钢琴,18岁考上了音乐学院,但是,我付不起昂贵的学费,入学的第二年就被迫退了学。

为了生存,我到处找工作,但没有人要我。

我知道这是因为我没有一个有名的老师作后台,所以我就撒了个谎说您是我的老师,这样一来,人们便争前恐后地购买我的演奏会的票了。

可是我看到报纸上登着您也到了维也纳的消息,我,我……我对不起您,您惩罚我吧……”说到这里,她已泣不成声了。

李斯特沉思了一下,便走上去安慰她:

“姑娘,请不要害怕,我原谅你。

现在,请你弹首钢琴曲给我听好吗?

女青年十分拘谨地弹起来,一开始旋律不十分协调,但不一会儿,她便完全陶醉在音乐里,忘记了一切烦恼和恐惧,从她手里流泻出来的音符,真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李斯特对她的演奏非常满意,并对她演奏中的一些问题作了具体指导,最后说:

“姑娘,我愿意尽我的力量帮助一切贫苦受难的人,你看,我现在不就是你的老师了吗?

另外,你在海报上再添上一句:

‘李斯特本人将在演奏会结束时登台献技。

’”

女青年激动地热泪盈眶,说不出一句话来。

【美文妙悟】

我们平时知道有“冒牌产品”,可很少有听说过“冒牌学生”,读完本文,你就会知道贫苦的女青年为什么要冒充“钢琴之王”李斯特的学生了。

谎言是让人厌恶的,然而这美丽的善意的“谎言”却让富有同情心的李斯特不仅承认了这个“冒牌学生”,没有处罚她,而且还同“冒牌学生”同台献技,“钢琴之王”李斯特不但有高超的技艺,还有美好的心灵。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拘谨:

⑵陶醉:

⑶满怀疑虑:

⑷争先恐后:

【参考答案】⑴文中女青年过分谨慎拘束。

⑵文中指女青年沉浸在音乐中。

⑶文中指李斯特充满怀疑和顾虑。

⑷争着向前,唯恐落后,文中指人们争着买女青年演奏会的票。

2.辨字组词。

幻()撒()谎()旋()陶()

幼()撤()慌()施()淘()

【参考答案】幻想幼稚撒谎撤销谎言慌张旋转实施陶醉淘米

3.照样子写几个词语。

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参考答案】如痴如醉如火如荼如泣如诉(学生组其他的ABAC类词语也算对)

4.在本文中,省略号有两种作用:

①表示内容的省略;②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下面两句中的省略号分别表示什么?

⑴“我……我对不起,您处罚……我吧……”()

⑵明晚在维也纳剧场举行个人演唱会,希望大家光临……()

【参考答案】⑴②⑵①

5.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请用三到四句话说清楚谁和谁经历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

)                                               

                                              

【参考答案】一天,“钢琴之王”李斯特来到维也纳,发现一位女青年冒充自己的学生在出售演奏会的

票。

正在李斯特满怀疑虑的时候,这位女青年找到了李斯特,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出此下策也实属是无奈之举,希望李斯特原谅她的行为。

李斯特原谅了她,还听了她的弹奏并予以指导,表示自己愿意帮助她,愿意与她同台献技,女青年十分感动。

6.“钢琴之王”李斯特原谅了他的“冒牌学生”并与她同台献技的原因是什么?

(请参看第6自然段)                                         

【参考答案】李斯特对她的演奏非常满意,李斯特与她同台献艺,就会有更多的人来买演奏会的票,李斯特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一切贫苦受难的人。

7.“女青年激动地热泪盈眶,说不出一句话来。

”假如你是文中的女青年,这时你想对李斯特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开放式命题,言之有理即可。

 

美词佳句

热泪盈眶泣不成声拘谨协调(和谐、协调)

她完全陶醉在音乐里,忘记了一切烦恼和恐惧,从她手里流泻出来的音符,真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方法点拨

注意文章的留白。

文章的留白就是文章中的有些内容没有写出来,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想,去揣测,去回味,这是写文章的一种高妙的方法。

本文的结尾就运用了留白的方法。

按情理,故事的发展还有很多,例如,李斯特与女青年接下来是如何交谈的,女青年是如何进行她的演奏会的,李斯特是如何与她同台献艺的等等都没有写,故事至此戛然而止,却给了读者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教学思路导引】

教师可以这样引入这篇文章:

“开学了,我们又见到了自己的同学和老师,但你们听说过‘冒牌学生’吗?

……”这篇文章也比较有深度,需要教师将文章的内涵讲解清楚,后面的主观题、最后的开放式命题,希望教师多鼓励同学答出更多精彩的答案。

仔细阅读上面的这篇《李斯特和他的“冒牌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请你为故事续编一个结尾。

多年来我一直崇尚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观念——蚂蚁哲学。

我认为大家应该学习蚂蚁,因为它们有令人惊讶的四部哲学:

  第一部:

蚂蚁从不放弃。

如果它们奔向某个地方,而你想设法阻止它们,它们就会寻找另一条路线。

它们或往上爬,或从地下钻,或者绕行,直到它们寻找到另一条路线。

  第二部:

蚂蚁在夏天就为冬天作打算。

多么深刻的洞察力!

不能天真地认为夏天会永远持续下去,所以即使在盛夏,蚂蚁也积极地为自己储备冬天的食物。

  第三部:

蚂蚁在冬天里想着夏天。

这一点儿很重要。

整个冬天,蚂蚁都在提醒自己:

“冬天不会持续太久,我们很快就能到外面去。

”于是在气温变暖的第一天,蚂蚁就会出去活动;如果气温变冷,它们再返回洞里。

不一味地等待,这样蚂蚁永远会在气温变暖的第一天出去。

  蚂蚁哲学的最后一部:

蚂蚁在整个夏天会为冬天准备多少食物呢?

竭尽全力储备尽可能多的食物。

多么令人叹服的哲学——全力以赴!

  这就是伟大的蚂蚁哲学的全部:

从不放弃,深谋远虑,积极进取及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从不放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