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8981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docx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

(经典版)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

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

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seditor.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seadjustanduse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classicsampleessays,suchaspreschoollessonplans,elementaryschoollessonplans,middleschoollessonplans,teachingactivities,comments,messages,speechdrafts,workplans,worksummary,experience,andothersampleessays,etc.IwanttoknowPleasepayattentiontothedifferentformatandwritingstylesofsampleessays!

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

  这是幼儿园集合数学公开课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小班数学5以内的点数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1、能手口一致点5以内的数,并按点卡上的点子数匹配同样多的物体。

2、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操作中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1~5的师用大点卡一套,幼儿用的小点卡若干套大范画一副(缺花朵花瓶),若干彩色花朵。

2、自制足量彩色面泥,小盘子若干(幼儿数+桌子张数),大盘子三个。

3、邀请五名幼儿参加。

三、活动过程:

(一)、整理课堂教学环境。

游戏:

《我的小手骨碌碌》

(二)、点物匹配示范教学师:

今天,我们要邀请几位小朋友到班上来做客,我们先把教室装饰得漂亮一些。

(出示范画)师:

花瓶了的花怎么了?

(凋谢了)我们把它变出来,好吗?

要变几朵呢?

你怎了?

师幼点数花瓶上的点子数。

请幼儿示范,按花瓶上的点子数自由选取花朵粘贴上。

师幼点数花朵与点子数是否一致,表扬幼儿的能干。

(三)、物点匹配,等量匹配示范操作。

请出小客人,欢迎小客人。

师:

小朋友数一数来了多少客人?

可以用那张点卡表示?

请一幼儿选择、出示相应的大点卡,师幼点数客人数与点子数是否匹配,表扬幼儿的能干。

师:

一个客人一把椅子,5个客人需要几把椅子?

请幼儿给客人匹配椅子,师幼点数客人数与椅子数是否匹配。

表扬小主人的热情。

(四)、幼儿操作实践点物匹配。

1、小朋友来做客,我们怎么招待他们呢?

家里有彩色面泥,小朋友们想搓元宵招待他们么?

你想搓几个呢?

你想搓几个"元宵"你就选有几个点子的点卡,好么?

2、幼儿自选点卡,数一数点卡上有几个点子,说一说要搓几个元宵。

3、按桌分发面泥,幼儿每人一个小盘子。

放音乐律动CD。

幼儿在音乐律动。

幼儿在音乐律动中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搓"元宵"装在小盘子里。

幼儿互相观察、点数搓的"元宵"是否与点子数一样多。

五、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表现,表扬和鼓励那些表现积极的幼儿,使幼儿在获得发展的同时并获得快乐。

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反思:

讲完这节课以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1、课堂不够生动,没有完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2、讲课时间还需要控制,时间长孩子会没有耐心3、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孩子的常规培养要加强第2篇、小班数学送图形宝宝回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让幼儿能正确的分辨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活动准备]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正方形宝宝教具各一个,图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1、导入:

师:

小朋友们喜不喜欢交新朋友啊?

幼:

喜欢。

师:

今天老师在来幼儿园的路上遇到了三个图形宝宝,它们听说我们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是即聪明可爱又好客,它们想和小朋友门成为朋友,所以老师就把它们带来了,小朋友们欢迎不欢迎它们啊?

幼:

欢迎。

师:

那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图形宝宝的自我介绍吧。

2、教师出示图形并学着图形宝宝的口吻来自我介绍。

出示正方形宝宝:

小朋友们好,我是图形宝宝,我的名字叫正方形。

我想你们成为好朋友,(接着出示三角形宝宝)小朋友你们好,我也是图形宝宝,我的名字叫三角形,我也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

(出示圆形)小朋友们好,我也是图形宝宝,我的名字叫圆形。

我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你们能接受我吗?

师:

小朋友们听图形宝宝的自我介绍了,现在都知道它们的名字了。

那我们看看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分别像这些图形宝宝啊?

教师出示图形宝宝让幼儿说像什么,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如说正方形像手帕时要是幼儿想不起,就可以提示说我们在吃东西时,把小嘴弄脏了幼儿园里的老师是用什么给小朋友们把小嘴擦干净的呀?

等之类的话来引导幼儿3、游戏:

送图形宝宝回家

(1)在地板上分别画出大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游戏对象全班,游戏规则:

当老师拿出正方形全体小朋友就要站到正方形里去(如人数过多,站在图形外面也算)。

这样当老师出示哪个图形小朋友们就站到相应的图形里去。

(2)把图形卡片发到幼儿手里(一人一张,一部分幼儿发三角形,一部分幼儿发正方形,一部分幼儿发圆形),游戏规则:

当教师是说麻烦小朋友们把图形宝宝送回家时,幼儿们就要站到与自己手中相同的图形中去,这样再让幼儿互换手中的卡片重复游戏。

[活动延伸]利用折叠、剪纸、绘画等作图形,涂画图形,引发幼儿拿图形与具体实物的形状联系、对应、玩相同游戏。

教学反思:

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小班的幼儿比较喜欢游戏,从而在活动中加入了游戏的小环节,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并且不会觉得学习是枯燥的,寓教于乐。

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后,并没有把案直接告诉孩子,而是启发幼儿自己去寻答案。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在情境中鼓励幼儿大胆的去尝试,让幼儿充分的感受科学的乐趣和作用。

第3篇、小班数学比高矮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

2.能用三个高矮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3.愉快参与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人物卡三张;《幼儿画册》(第三册p7)活动过程:

1.导入。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比一比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

2.比高矮——比高矮的正确方法。

(1)教师和幼儿比高矮。

教师站在地上立正,幼儿站在地上立正,比一比,谁高谁矮?

(学说老师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师矮)

(2)幼儿与幼儿比高矮。

一幼儿站在地上立正,另一幼儿站在小椅子上立正。

提问:

谁比谁高?

谁比谁矮?

引导讨论:

小朋友,你怎么想?

两个人比高矮,哪种方法是公平、正确的?

哪种方法是不公平、不正确的?

(3)游戏:

找个朋友比一比。

3.排序

(1)三人比高矮。

爸爸、妈妈、小明三个比一比,谁最高?

谁最矮?

(学说爸爸最高,小明最矮。

)拓展----师幼三人比高矮;人、物比高矮。

(2)三个排序。

爸爸、妈妈、小明要像小朋友一样排队,个子矮的排前面,个子高的排后面。

排在哪儿呢?

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

4.幼儿做相关练习。

(1)请幼儿翻开《幼儿画册》,仔细观察图上小动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标记,从不干胶纸上揭下小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2)鼓励幼儿相互检查,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

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第4篇、小班数学活动按物体的高矮分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区分物体的高矮,按高矮的标注分类2、能用这些都是高(矮)的来表述分类活动准备:

1、大小相同、高矮不同的红房子个蓝房子个一座。

高矮不同的白色杯子、黄色杯子个两个2、高矮标志,高矮不同、外观相同的罐子若干3、幼儿活动操作材料活动过程:

1、出示大小相同的红色房子和蓝房子,引导幼儿比较,复习对高矮的认识。

2、启发提问:

这里有两座房子,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比较杯子的高矮。

方法同上3、以分杯子的形式,让幼儿按高矮的标志进行分类。

出示高矮标志,引导幼儿辨认:

这是什么标志?

看标志分类。

引导幼儿表述分类的理由。

为什么要这么分?

4、按物体的高矮分类。

5、罐子分类:

提供高矮不同、外观相同的罐子,要求幼儿看标志进行高矮分类。

6、引导幼儿操作《高矮娃娃分类》要求幼儿看标志进行高矮分类。

7、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引导幼儿表述分类的理由,你是怎么分的?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第5篇、小班数学活动图形王国教案反思

  一、说教材:

《纲要细则》中指出:

"教师要利用儿童感兴趣的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

"小班的幼儿对图形和色彩非常感兴趣。

设计这个活动,是以运用身体拼摆图形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使幼儿对学过的图形有进一步的了解。

进而通过欣赏图片、拼图形等来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大胆的思考和积极的创作欲望。

二、活动目标:

1、在认识圆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图形组合。

2、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演变圆形和三角形,巩固幼儿对圆形和三角形特征的感知。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PPT课件;2、幼儿操作材料:

圆形、三角形小图形若干,白纸若干;拼图纸、彩笔若干。

四、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演变出圆形和三角形。

解决方式:

幼儿对圆形和三角形特征的感知。

活动难点:

尝试用圆形和三角形进行图形组合。

解决方式:

通过愉悦的故事情节,五、活动过程:

1、"图形王国"故事导入,引导幼儿感知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1)出示圆形和三角形,引导幼儿说说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2)教师小结:

圆形有一条边、没有角,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2、引导幼儿用身体演变图形:

(1)"图形王国"里的三角形和圆形想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藏在老师的身体上的图形宝宝,并说出它是三角形还是圆形。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演变图形,找一找藏在小朋友的身上的三角形和圆形。

3、欣赏圆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拼图:

(1)依次出示由圆形和三角形组合拼成的不同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哪些是圆形,哪些是三角形。

并点数圆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

(2)教师小结:

图形王国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由三角形和圆形组成的。

三角形和圆形可以组成鱼、小鸡、花、房子等等好多东西。

4、幼儿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1)第一组,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圆形和三角形拼图形。

(2)第二组,找出画中的圆形和三角形根据提示涂上不同的颜色。

5、结束:

让幼儿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拼出来的或者是涂颜色的是什么图形,让他们都加入到图形王国里面去。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

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第6篇、小班数学小熊请客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1、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尝试与同伴配合操作材料。

2、在游戏中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和一样多。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二、准备1、对应的两个物品(碗、勺、盘、叉等)若干组。

2、猫、狗、猴、兔及鱼、骨头、桃、萝卜若干套。

3、小熊头饰一个。

三、重难点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和一样多。

四、设计思路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

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

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发现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

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

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向幼儿传授一一对应的方法,而是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整个活动就是一次角色游戏,教师和幼儿在游戏的互动中通过帮小熊准备客人的食物和餐具来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完成重难点的掌握。

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该如何做,而是引导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情景氛围中自己解决问题,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五、活动过程1、创设氛围,引出活动。

教师以小熊的口吻:

我今天请客,客人太多,不知道食物准备够了没有。

想请大家来给我帮忙,行吗?

2、幼儿操作,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

(1)交代要求:

你们帮我看看哪一样食物不够,记在心里。

然后告诉我:

这些食物少了什么?

多了什么?

还是一样多呢?

你是怎么发现的?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3)集体检查:

什么食物少了?

你是怎么发现的?

(4)教师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记录结果。

3、小组操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

(1)交代要求:

客人就要来了,餐具还没整理,你们再帮我理一理吧。

看看有没有少了什么?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讨论:

哪一件餐具少了?

那一件多了?

4、请幼儿吃"点心",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选自主题五:

我的动物朋友中的次主题三能干的小动物。

小班语言故事《小熊请客》是优质课评比时选的内容,通过第一轮教学,发现孩子兴趣还是挺高的虽然这个教材很老了,在活动中,我先让孩子们讨论会请谁?

通过食物大部分幼儿都能猜出。

然后让幼儿学习故事,知道有礼貌的重要性。

表演游戏时大家很兴奋。

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支撑下,我对这一课的教学也做了一些尝试,发现效果还可以。

第7篇、小班数学活动按数取物教案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3、学习按数取物,根据3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活动准备:

教具:

带圆点的蘑菇形房顶用1-3的点卡表示;贴有小动物的房间,分别为五种不同的动物;大子两颗。

学具: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学具("糖"、糖纸、数字卡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练习点数唱歌《开车歌》到小动物家做客。

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

"看看我们先到谁家啊?

"(小猪)"有几只小猪在家?

"(3只)打乱顺序出示,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小结:

大家都数一数,知道每个房间住着几只小动物。

(二)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小动物的房子盖好了,可是它们都忘记挂门牌号了,我们大家来帮它们挂一下吧!

"请幼儿分别用数字卡表示门牌号。

并提问:

"你怎么知道这个门牌号是ХХ家的呢?

"小结:

小狗的房间里住着一只小狗,门牌号应该是1。

(类推)(三)游戏"包糖果"--练习按数取物1.教师掷有点卡的子,幼儿根据点卡数量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边拿边说:

一个点我拿一张糖纸。

(重复游戏)2.教师掷有数字的子,幼儿根据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并边拿边说。

3.幼儿自由"包糖果",把糖果送给自己想送的小动物。

小结:

有几只小动物就包几颗糖果。

设计意图:

3岁半到4岁的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

我班幼儿现处于小班下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

按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特设计此次数学教育活动。

第8篇、小班数学活动我来穿项链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在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已会按一定规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为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此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在穿项链的操作中掌握排序的规律。

片段与分析:

片段一、好看的项链。

师:

(出示项链)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幼:

项链。

师:

这些项链都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用什么材料来做的?

幼儿逐一观察项链:

材料、形状、颜色等。

师: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些材料都一样吗?

是怎样排列的呢?

(间隔排列)师:

如果请你来穿一串项链,你会选哪两种材料间隔穿呢?

(幼儿自由选择)(评析:

活动一开始教师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项链引出课题,通过观察项链的颜色、大小、材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对穿项链产生兴趣。

)片段二、美丽的花纹。

师:

出示有间隔图案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交替排列的特点。

师:

重点观察一件物品或图片,这是什么?

它是怎样排列的?

幼:

如,一件红衣服、一件绿衣服、一件红衣服、一件绿衣服……幼:

逐一观察几张图片,寻找图案排列的规律。

(评析:

在幼儿观察实物和图片的同时,重点让他们说一说观察到的实物或图片是怎样排列的,从中寻找图案排列的规律。

)教学反思:

幼儿对这节课表现出了很强的兴趣,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很好的完成了老师预设的目标,除了自主操作的环节外如果在前面的环节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操作更能看出幼儿掌握的情况,还有就是展示穿的动作时语言引导较多,应该将幼儿的注意力放在观察老师的动作上。

第9篇、小班数学比较异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1个"和"许多个"。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体会"1"和许多的关系。

3.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

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的卡片,每种动物卡片需要5张。

活动过程:

一、感知"1"1.谈话引导:

(1)教师:

"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你们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

(2)幼儿自由发言,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

2.教师展示小动物卡片(每种小动物拿出一张卡片)。

(1)将卡片依次粘贴在黑板上。

(2)提出问题:

"老师这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你们喜欢其中的哪只动物呢?

"(3)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小动物名称,如:

一只猫;一只小狗。

(4)教师依次举起小动物卡片,幼儿一一说出动物名称后,教师带领孩子总结说出:

它们都是一只。

二、感知"许多"1.教师展示小动物卡片。

(1)把动物卡片依次排开,把一只小动物的贴在一边,把剩下的动物卡片全部粘到一边。

(2)教师:

"小动物们都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你们看!

它们来了,来了许多小动物。

"2.区别"1"和许多教师举起一张动物卡片强调说出"一只猫",指着黑板上全部的小猫卡片说"许多猫"。

重复几次,并带领孩子说出。

三、听觉分辨"1"和许多1.情节引导:

"小猫很高兴认识你们,它想给小朋友唱一首歌。

你们仔细听,她在唱什么?

"2.教师拿起小猫的卡片,模仿小猫叫一声,"听!

小猫叫了一声,喵。

"教师模仿小猫叫许多声,"听!

小猫叫了很多声,喵。

喵。

喵"3.请小朋友分别模仿小鸡、小狗、小鸭叫一声,叫许多声。

四、实际操作感知"1"和许多教师先把若干1个和许多个物品或图形卡片放到一个盒子里,请小朋友分别从盒子里拿出一张卡片看看上面有一个还是许多个。

幼儿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一开始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就整个活动设计来说,安排是很科学、很合理的。

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计划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去理解、分析、比较,可以说孩子们都能得到自主地发展。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活动的第三个环节、还有活动的结束部分让幼儿找一找有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个。

继续以秋游故事贯穿,设计一个小游戏,而不是用一些简单的图片,这样幼儿的积极性会更高,目标会完成的更好。

第10篇、小班数学我会帮垃圾归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按照物体标记将相应的物体归类摆放。

2、乐于参与数操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已带领幼儿在园内捡拾过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垃圾标记,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师:

今天,教师里来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

他们的名字叫**标记。

(幼儿先观察再练习讲述)2、教师操作情境表演,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

(以标记的角色讲述)我今天是来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样子和我长得一样,请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箩筐里,好吗?

3、幼儿尝试操作。

请两名幼儿上前看标记将可乐瓶和叶子放在贴有相应标记的箩筐里,其余幼儿在一旁检查。

(教师看操作情况给予指导)4、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醒幼儿看清楚标记再摆放垃圾。

摆放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操作结果。

5、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到居民小区捡拾垃圾并按类摆放。

教学反思:

“垃圾”是环保教育中首选的教育资源,教师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帮助幼儿体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对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见,周围生活中的资源,我们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为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生活处处是教育。

第11篇、小班数学活动美丽的项链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皮亚杰说过:

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

我在计算区准备了红片片和绿片片,请幼儿给它们排队。

在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已会按一定规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为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游戏的形式,设计了此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穿珠,贴花片的操作中掌握排序的规律。

目标:

1.在游戏中,尝试有规律排列材料。

2.能手眼协调地进行操作活动;学习按规律说说自己的排列方法。

3.有兴趣地参加活动。

准备:

布娃娃一个;吸管,长纸条,蜡光纸若干;胶棒若干。

过程:

1、出示娃娃,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以娃娃口吻说:

"小朋友你们好!

我要开一个商店,需要你们帮我加工一批项链和腰带,你们愿意帮我吗?

"

(2)出示范例腰带"我需要这种样式的腰带,谁会做?

""这是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说出排列规律。

2、介绍材料,幼儿操作。

(1)老师:

"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这边一排是做项链,那边是做腰带的材料;胶棒用完,盖子要盖上。

做好后送给娃娃,要说:

"娃娃,我给你送项链了……"

(2)幼儿上位操作,老师指导。

3、结束。

"小朋友,谢谢你们,为我们加工了这么多漂亮的项链和腰带,下次,我再请你们帮我加工好吗课后反思:

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感知规律,让幼儿增强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来源屈.老师教案网]难点是再现或再造规律,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在环节设置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

第一环节我先出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

△△□△△□(小狗)□△△(图形片的颜色相同),让幼儿初步感知什么是规律,什么叫按规律排序。

然后提问:

小狗穿了一串漂亮而整齐的项链,可被调皮的小狗挡住了二个,请小朋友猜猜挡住的是二个什么图形?

为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