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9015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Word文档格式.docx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2、大胆利用课件让学生自学,使全体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3、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4、在学生的反馈中,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三、说学法: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决定在教学中采取以下的学习方法:

1、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件中的动画演示自己归纳、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概括的同时,自己尝试对分数加法的计算,并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将分数加法的算理初步理出一条思路。

3、充分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增强合作学习的合作精神。

4、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充当老师的角色,自己出题,学生自己解答。

四、说教学过程:

1、为了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在复习中,设计了一个“过关游戏”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在计算回答的同时,也将分数的含义理解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加深,为新课内容打下基础。

2、在新课以前,我出示一个探索实验的动画图,让学生直接根据演示列出算式,然后告诉学生知道为什么:

+=,接着就揭示课题: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这样可以使课题很自然地渗透到学生脑海。

3、在例1的教学中,我决定采取让学生读懂题目以后,自己分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再试着进行计算,并把自己的思考方法告诉自己的小伙伴。

我想通过这种方法,一定可以使学生人人动手、动脑,体现出自主探索学习的优越性。

4、就课标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并在具体的生活情意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因此在例2的教学中,由于有例1的基础,我让一个学生直接列出算式,算出结果以后,再特别指出:

“”这个分数有何特点,然后利用课件演示,使学生明白实际就是一个单位:

“1”

可以直接等于“1”,并且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等于1的分数,请学生举例,同时使学生明白等于1的分数有无限多个。

5、在分数减法的教学中,由于有了加法的基础,所以我决定大胆的让学生自学,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探索、推理,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将分数减法的算理记在心中。

尤其在例4的教学中,让学生积极思考,明白为什么要把“1”看作“”,而不看作其他分母的分数的原因。

6、在分数加减法教学过程完成后,我准备引导学生完整的归纳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且教师板书在黑板上,以利用学生的感觉器官,增强学生的记忆。

7、课堂练习是一堂课的关键部份,所以我在学生完成了课本相应的做一做以后,鼓励学生自己上黑板出分数加减法的题目,再请其他学生来完成,通过这个环节的练习,我想学生一定具有极强的课堂兴趣。

8、最后,我还安排了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记、在欢快的气氛中,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刻入学生大脑。

五、板书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我特将板书设计如下: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以新课标为准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一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愉悦、兴奋的氛围中自然接受所学的知识内容,并让学习内容能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为后面的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说课稿篇2

尊敬的王教授,各位校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西青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曹敏,今天我说课的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组开篇课《识字三》第一课时。

我主要从:

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过程,说评价说开发说反思这八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课文所处位置地位作用,主要内容,主要特点,编者意图,教学目标。

1.所处位置地位作用。

《识字三》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开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意在培养孩子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而本课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优美的词语可以使学生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激发起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2.主要内容

《识字三》是以对对子的方式识字,有三组对子组成。

文章的语言优美,如“和风细雨”、“鸟语花香”、“万紫千红”、“山清水秀”等,学生虽然不能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但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电视、图画等媒体已有了感性的认识。

3.主要特点

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

4.编者意图

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对子,喜欢这种形式,并产生收集对子的愿望。

二是体会文章所蕴涵的自然美,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是激发识字兴趣,学会灵活运用识字方法识字。

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雾、霜、朝、霞”等13个生字,会写“秀、香”2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对子的特点、认

识认读字。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所蕴涵的自然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会认“雾、霜、朝、霞”等13个生字,会写“秀、香”2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对子的特点和趣味。

二、说学情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生活经验有限,但课文描绘的自然现象孩子们都见过,非常贴近学生实际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感知。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对于刚刚步入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来说,虽然他们的识字量还不大,但在我校进行的海量识字实践中已经掌握了识字方法,并能在集中识字中进行灵活的运用不同的识字方法归类识字。

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引导学

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进行识字,积累优美词语。

三、说模式

新课标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激发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认为在学习该篇课文时,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多年的课改,我校总结出了符合我校特点相对统一的“自主、合作、探究、多元”的教学模式。

结合我校的阅读教学模式,我再识字教学中逐步形成:

情境导入,明确目标——整体感知,自主识字——互助合作,熟读成诵——指导书写,学以致用——随文拓展,积累升华—达标测评,课堂小结的教学模式

四、说过程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教学模式,本节课我设计了6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初读课文,自主识字——交流方法,熟读成诵——互助合作,了解特点——自主观察,指导写字——拓展延伸,积累升华.)下面我将说说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做法;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用课件引入情景:

播放与课文相关的优美的大自然景物图片进而了解本单元主题,自然导入新课.亮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弥补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诱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饱满热情。

上课伊始,让学生欣赏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本组教材的兴趣,而且能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全文。

2.同桌互相读课文。

3.认读生词,结合图片理解。

(出示课件)

4.认识生字:

带拼音读随机认读。

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一定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手做,积极参与探索,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自学的基础上再和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交流方法,熟读成诵.

1.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指名汇报。

2.运用方法拓展识字。

3.开展不同形式的比赛巩固识字。

4.回归课文,快乐识字。

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独立识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通过小

组交流使获得的知识与同学共同分享,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最后把识字融入到阅读中,伴随着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学生就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识字。

(四)互助合作,了解特点.[6分钟]

1、合作交流了解特点

2.看图猜课文,加深感悟

3、多种形式朗读激发兴趣

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自己的朗读中自己感悟对子歌的韵律,并在互相交流中主动探究对子的特点,从而激发对对子的兴趣。

同时把文字转化成画面,再把画面凝练成优美的文字,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和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与作者和文本产生了共鸣。

激发读书兴趣,巧妙地理解了文本。

(五)自主观察,指导写字[10分钟]

1.看

2.说

3.写

4.评

学生仔细观察汉字,了解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情况,想一想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字的规律,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同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尤其交流写时应注意什么,并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为写夯实了基础。

(五)拓展延伸,积累升华.

1.回归整体,再读课文

2.积累对子,激发兴趣

3.仿照文本,自由创作

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再次感知了对子的特点,而且通过故事和自由创作激发起积累对子.创编对子的兴趣。

五、说板书:

以知识树的形式设计板书简明扼要,突出了内容与方法,使学生思路清晰,便于理解和积累。

六、说评价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1、在学生回答问题环节采用教师表扬激励性的评价。

2、在学生朗读和写字环节,采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3、在小组交流的环节,对小组进行了评价

七、说开发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结合课文内容,开发了文本资源。

2.搜集图片、音乐资料,开发了课外资源。

3.运用方法拓展文本资源。

4.积累对联,丰富了文本资源。

八、说反思

说课稿篇3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刚才你们听到的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就是今天我说课的内容《让我再试一次》中的主题曲。

一、教学设计概述:

(1)设计理念:

《让我再试一次》是粤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四单元《成长的天空》中的第一课。

这个单元按照不怕困难挫折、团结拼搏、相信自己、不断进取的引导思路,设计了三篇主题共生,相互补充,承上启下的课文。

其中,《让我再试一次》旨在引导儿童不怕困难和挫折,做事情有耐心、有毅力、不胆怯,培养儿童顽强的意志力。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做事情缺乏耐心,对自己没有信心,同时他们特别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遇到困难容易打退堂鼓,这也是我班学生的一大通病。

因此,我主要针对本班学生这一方面的问题设计跟孩子们生活非常接近的教学环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他们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顽强拼搏的意志力。

(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基于本课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三点:

1、情感与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不怕困难,做事情有耐心、不胆怯,培养其顽强的意志力。

2、行为与习惯目标:

培养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的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收集与整理资料的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

其中教学重点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愿意积极尝试,不轻易放弃的顽强意志,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教法学法:

按照新课标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课堂需要,我努力使教学进入生活,贴近生活,创设开放互动的情境,营造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

(4)教学过程:

根据本教材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点击)围绕“在生活中进行品质培养”这一主旨,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步:

(点击)

1、游戏导入,盘点困难。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上课一开始,我就组织了一个“玩转小魔术”的游戏活动,(课件出示)首先示范表演魔术,然后请全体学生模仿表演。

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课堂上,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活动中。

但由于这一游戏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学生可能会遭遇失败,我相机鼓励孩子:

“勇敢去做,不要怕,再试一下。

”并适时板书文中小诗中心句。

可以预见,会有一部分学生浅尝辄止,选择放弃。

这一创设情境,再现了生活场景,使学生在自然生活常态中获得了真实面对困难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的发展变化将贯穿整个课堂学习。

接着,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们还碰到过哪些困难?

你是如何面对的呢?

孩子们年龄虽小,但碰到过的困难却并不少。

在已有情感体验的引发下,孩子们纷纷倾诉苦恼,一吐为快。

2、活动体验,面对困难。

如何正确面对困难?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所在,为此我设计了多种学习活动,(课件出示)让学生在动中学,在玩中学。

3、游戏反馈,解决困难。

为使课堂学习得到及时反馈,让学生感受到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在课堂的最后我组织学生再次尝试“玩转小魔术”。

(课件出示)并在活动中,将教材中的一首小诗(课件出示)改编成歌词,配上孩子们熟悉的旋律,在课堂播放。

(点击播放音乐)鼓励孩子们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只要不忘对自己说一句“勇敢去做,不要怕,再试一下”,成功就不会离自己太远。

借助音乐独特的感染力,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再次得到升华。

即使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取得成功,我仍会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并鼓励他们课后继续努力尝试。

这一环节将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真正实现了“在生活中进行品质培养”这一主旨。

综上所述,本课教学我以“遇到困难——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为线索,以“玩转小魔术”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的具体解决步骤:

下面我就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具体说说教学过程第二步的活动设计。

(课件出示)下面我先介绍第一个环节:

(1)说一说。

面对困难怎么办?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待困难正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在学生倾诉心声,盘点困难后,越来越多的困难犹如一座座无形的小山压在孩子们的心上,课堂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此时,正是教育孩子正确面对困难的良好契机。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面对情绪有些低落的孩子们,我及时提出来组织“小小故事会”和“智慧山探宝”两个活动,(课件出示)让学生从活动中学习名人面对困难不退缩,努力拼搏的顽强意志。

(2)听一听。

由于名人的事例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以上活动取得的教育效果仅停留在学生表面认识的层面,为弥补这一缺憾,我积极拓展教学资源,适时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事例,让孩子们一起来“听一听”:

(点击)同学们的故事讲得很好,让我又了解到了这么多有毅力的人和事。

今天,老师也想向大家介绍一位了不起的小姐姐,她就是靠捡破烂挣钱上学的安徽女孩谭海美。

(配乐讲述谭海美的故事)听完故事,孩子们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纷纷被故事主人公的自强不息和纯朴的爱心深深打动。

(3)谈一谈。

当学生获得了丰富深刻的情感体验后,我进一步组织全班交流,进入第三个环节“谈一谈”。

(课件出示)1、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

2、你还有没解决的困难吗?

你准备怎么解决?

3、当你再次碰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这由弱到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正配合了教材的编写思路。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这一教学重点也由此迎刃而解。

(4)演一演。

然而,有了面对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并不等于就能解决困难,更重要是掌握解决困难的方法与技能,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为突破难点,我采取了“演一演”的方式,(点击)在学生倾诉的困难中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难题,(如英语单词记不住;

学习总达不到父母的要求;

与同学发生矛盾不知如何处理;

同学给自己取绰号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课件出示)让学生分组自选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从中指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敢尝试。

在此,我结合故事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除了自己要勇于面对困难,在任何处境中,都要怀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他人战胜困难,进一步丰富拓展了教材内容。

这一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在引导学生获得初步的解决困难的技能。

至此,本课教学难点最终成功突破。

“勇敢去做,不要怕,再试一下。

”最后,我想把本课的主题曲送给我自己和在座的各位评委、老师,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和尝试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点击播放音乐)

附:

谭海美的故事

海美6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因工受伤致残,母亲弃家出走,从此只能跟着爷爷奶奶一块生活。

5岁时,小海美就跟着奶奶一道捡破烂。

看到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津津有味地喝着易拉罐饮料,她却只能悄悄站在一旁,等人家喝完后,再将丢弃的易拉罐捡走。

就这样,不论刮风下雨、不分寒暑假日,海美和奶奶拾破烂攒齐了学费。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海美7岁时就开始学做饭,烧饭够不着锅台,她就站在凳子上,有时切菜把手切破了,她也不吱声,找个布条缠着接着干。

艰苦的生活让海美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从不买零食吃,掉在桌上的饭粒也要捡起来吃下去;

她用铅笔做作业,写满后用橡皮擦掉接着用,直到纸被橡皮磨破为止……逆境中,小海美的学习意志愈加坚定。

每天忙完家务,都要学习到晚上10点多钟,由于用不起电,小海美一直是点着蜡烛学习。

夏天被蚊子咬一身红包,冬天手冻得像馒头一样。

靠着超乎常人的努力和刻苦,海美从开始上学,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

虽然从小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关爱,但海美仍时刻想着关爱别人。

看到班里很多同学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倡议成立“留守孩子小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帮助后进生提高成绩,照顾生活上困难的同学,照看孤寡老人。

老师也被她的爱心感动了,说:

“海美的心灵就像泉水一样明澈,像雪莲一样美丽。

”20xx年,海美被选为全国十佳少年;

20xx年她与杨利伟、刘翔等人一起当选为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还应邀参加“首届儿童发展国际论坛”。

说课稿篇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的《夏夜多美》

一.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这是一篇科学童话,他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下雨前的种种自然现象,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语言及思维。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习字、词和初步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了解预示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品德目标:

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二.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浅显易懂,对话分明,结构大体一致的特点,及聋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我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版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学生。

三.学法

结合聋生的认知特点,我多次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学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六个环节)

导入新课前,我采用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认字,组词,说话。

这一环节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培养了学生及时应用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这一过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那个和谐的童话世界,激发兴趣,将学生引入情景,又能引出本课课题,同时向学生渗透认知现象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教学环节,为了把握学生的心理,吸引调动其多种感官参与,以情景激趣。

我首先说了这样几句话:

“要下雨了,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都忙碌起来了,想知道它们都在干什么吗?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一边朗读一边用笔划出文中的小动物。

”然后让学生说出找到的小动物,教师按顺序出示图片。

这样从整体入手,既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理清了文中的角色条理。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教学中我以情景引导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就是文中的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

为了体现师生民主互动合作的教学思想,我也参与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在共同参与情景表演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四)分角色扮演,深化体验

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分角色表演,老师为学生创造表演氛围,及制作各个小动物的'

头饰,让不同角色相互配合。

这样既加深了对本课意境的体会,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五)引导质疑,拓展思维

在本课结尾时,我不失时机的问学生:

“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你还想知道哪些动物的活动雨天气变化有关?

”这些提问既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拓展了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六)布置作业

我设计的作业是回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并切问问爸爸妈妈看看下雨前还有那些自然现象。

将本堂课教学延伸到家庭教育。

不仅使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向家长做了反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不仅书本上可以学习,从老师那可以学习,生活也是个大课堂。

五.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

燕子空气潮湿飞不高

小兔子小鱼水里闷透透气

蚂蚁高处搬家

说板书: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所述事物的特点,直观形象,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说课稿篇5

一、说教材

(一)分析教材

《摩擦力的秘密》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

本课与《力在哪里》、《物体形状改变以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降落伞》共同组成了《无处不在的力》这一单元。

本课所在的单元与前一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