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配合止吐药防治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疗效观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9434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穴位贴敷配合止吐药防治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疗效观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穴位贴敷配合止吐药防治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疗效观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穴位贴敷配合止吐药防治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疗效观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穴位贴敷配合止吐药防治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疗效观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穴位贴敷配合止吐药防治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疗效观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穴位贴敷配合止吐药防治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疗效观看Word下载.docx

《穴位贴敷配合止吐药防治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疗效观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位贴敷配合止吐药防治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疗效观看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穴位贴敷配合止吐药防治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疗效观看Word下载.docx

恶心呕吐;

止吐药;

穴位贴敷疗法

  中图分类号:

R7379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

1007-2349(2017)10-0062-02

  化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化疗的规范、有序的完成决定着肿瘤治疗的成败。

恶心呕吐是乳腺癌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因此如何防治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最大程度避免外在因素造成的有效治疗机会错失是临床乳腺肿瘤医生急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将2013年5月―2016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运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配合止吐药,有效的缓解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取得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6年6月在桂林市中医医院乳腺科住院的120例乳腺癌患者择期进行术后化疗。

根据病理类型及淋巴结情况选择环磷酰胺加表阿霉素4周期随后序贯多西他赛4周期方案化疗。

入选病例化疗前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正常,无胃肠道疾患,化疗前1周未服用止吐药。

120例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60例中,浸润性导管癌57例,髓样癌2例,小叶癌1例;

对照组60例中,浸润性导管癌58例髓样癌1例,小叶癌1例。

2组病人化疗方案、性别、年龄、病种、化疗疗程、身体状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60例,化疗前30min、化疗后2h各静滴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100mL(规格100mL,含昂丹司琼8mg与氯化钠09g,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G)。

  122治疗组60例,化疗前30min、化疗后2h各静滴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100mL(规格100mL,含昂丹司��8mg与氯化钠09g,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G)。

同时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进行治疗,穴位贴敷药物由党参15g,白术15g,陈皮10g,木香10g,半夏10g,生姜6g,吴茱萸3g组成,中药粉碎机加工成药粉,使用前用姜汁调成糊状,捏成重约3g的药团,用2cm×

2cm纱布将药团包裹,用药前清洁穴位皮肤后,贴于穴位,穴位选择:

内关(双侧)、足三里穴(双侧)和中脘穴,于每日早、中、晚,用手指紧贴药团,同时呈冲击势按压穴位,以穴位微感疼痛为度,每次按压15min,于化疗前1d开始贴敷穴位,连用7d每日更换1次。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观察恶心呕吐程度及持续时间。

根据第五届欧洲临床肿瘤学术会议推荐的消化道反应分度标准记录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情况。

  1311恶心分级:

0度:

无恶心;

Ⅰ度:

轻微恶心,不阻碍进食;

Ⅱ度:

明显恶心,阻碍进食;

Ⅲ度:

重度恶心,不能进食,需卧床。

  1312呕吐分级:

无呕吐;

轻微呕吐(1~2次/d);

明显呕吐(3~5次/d);

重度呕吐(>

5次/d)。

  132不良反应记录便秘、头晕、头痛、腹胀、腹泻等情况。

  133安全性观测一般体检项目:

血,尿,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

心电图,以上项目于每次治疗前后各测1次。

  14疗效标准根据WHO制定的止吐作用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R):

呕吐1~2次/d;

轻微缓解(MR):

呕吐3~5次/d;

无效(F):

呕吐>

5次/d。

  以CR+PR的总例数计算止吐有效率:

以≤Ⅰ°

的总例数计算恶心改善率。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2结果

  21临床疗效见表1。

  222组治疗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见表2。

  23安全性检测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2组患者用化疗前后均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心电图测定,结果表明2组均未出现明显异常,安全性评价标准属1级。

穴位贴敷防治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在治疗及观察过程中,治疗组发现2例患者对穴位贴敷有过敏现象,停药后好转,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3讨论

  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化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规范、有序的完成决定着肿瘤治疗的成败。

而恶心、呕吐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频繁的恶心、呕吐可影响患者进食和导致消化液丢失,引起脱水和营养不良,严重者能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对患者心理及身体造成巨大伤害,最终不得不放弃治疗,从而失去控制肿瘤的有效机会。

目前临床上常选用盐酸昂丹司琼抑制化疗药物引起的呕吐盐酸昂丹司琼为高选择性5一羟色胺3(5-HT3)受体阻断剂,可拮抗外周和中枢神经的5一HT3受体,可阻断迷走神经传入通路上的5_HT3受体而发挥止吐作用,并增强胃排空,但有头痛和便秘等不良反应[1]。

但对其他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受体无阻断作用,故对延迟性呕吐效果不明显。

  结合乳腺癌患者病理及临床表现,中医多认为本虚标实,而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化疗的毒副反应也加重了患者本虚的病理状态。

如何能有效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同时保护正气,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有重要意义。

传统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有减毒增效作用,但化疗期间患者因化疗药物影响,机体处于一个超敏状态,外界环境的声音、气味、色彩都有可能诱发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因此许多患者化疗期间不能接受传统汤药的气味、口感。

随着传统中医药特色疗法如针灸、拔罐等临床疗效逐渐被国内外临床医师接受,如何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疗法的减毒增效作用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

国外有研究使用穴位按压减轻妇科肿瘤患者相关胃肠道反应的研究[2]国内有研究使用丁半白术散敷脐配合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防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收到满意效果[3]。

临床中运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乳腺癌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既避免了患者因正气虚弱、胃无力受纳不能承受汤药味重的弊端,又能通过皮肤玄府对药物吸收及中药对穴位进行慢刺激,通过经络不断作用于全身,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可直接吸收入血形成“透射”“渗透”等过程产生“生物共振”效应,从而激发机体细胞活性,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组织供氧,改善新陈代谢,加速人体所需生物酶的合成,增强免疫力;

其效应持续作用于人体穴位时通过经络传导可明显减轻胃肠道反应,缓解病人不适症状[4]。

  笔者选择具有扶正止呕作用的中药制成贴敷药物,通过穴位吸收发挥健脾益气、降逆止呕作用。

方中半夏“主胃冷、呕哕”,生姜“为呕家圣药”,共奏降逆和胃功效;

《本草纲目》日:

“陈皮疗吐哕反胃嘈杂”;

吴茱萸“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

木香行气止痛,温中和胃。

以上药物与健脾益气之党参、白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降逆止呕之功。

以上药物均含挥发油,较易被皮肤吸收。

其中半夏、吴茱萸中的生物碱和生姜中的姜油酮、姜烯酮均具止吐、松弛胃肠平滑肌作用。

笔者选取的中脘、内关、足三里被称为“胃病三穴”[5],为临床止呕要穴,其中内关为手厥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与足阳明经合穴足三里、胃之募穴中脘配合使用具有和中降逆功效。

以上穴位交替使用,可避免药物反复刺激同一部位引起的皮肤不适。

  本研究表明将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配合止吐药运用于乳腺癌化疗,能有效缓解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并能有效缓解化疗引起的便秘症状,有较好的增强机体免疫调节作用,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安全性高,且操作方法简便,有利于临床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