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9506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0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管理陈国华习题参考答案docx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的工作总时间。

如灯泡使用的小时数、汽车使用的期限、电器开关开启数等。

(3)可靠性。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如电机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机床精度稳定期限等。

(4)安全性。

产品在制造、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保证人身与环境免遭危害的程度。

(5)经济性。

是产品从设计、制造到使用寿命周期内成本的大小,具体表现在用户购买产品价格和使用成本上等。

(4)企业的质量职能包括哪些方面?

质量职能有些直接与产品质量有关,称为直接质量职能;

有些间接与产品质量有关,称为间接质量职能。

这里所研究的质量职能一般也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设计、生产技术准备、采购与控制、销售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在这活动中,各有关部门都应规定各自活动内容与要求、职责范围等。

在企业内部,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质量职能,主要有市场调查研究、产品开发、外协采购、生产制造、检验、售后服务。

(5)在质量管理方面常犯的错误及其原因是什么?

错误认为所有质量的问题都是实际在生产线上作业人员造成的,特别常发生在制造业的生产线上。

许多企业主管抱怨说最近工人士气低落,工作质量很差。

事实上管理阶层才是造成质量不良的最大原因,在第一线上的工人或服务人员的表现固然容易被挑出错误,但他们的一举一动却是深受上面管理者的计划及行动所影响。

错误认为要求质量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人所该做的事。

很不幸地,许多质量管理专家也认为他们对公司的质量负责,臂如说一个有缺点的产品出厂后被退回,大家通常不太追究生产部门的问题出在那里,却认定这是质管部门的错。

生产部门振振有词地以为自己每天生产这么多产品,当然会有次品出现,这种谬误的假设很是深入人心,其实质量部门的工作是用各种可行的方式,尽量客观准确的测试及评估各部门的工作是否符合明定的要求标准,他们激励众人,培养大家“以改进质量为己任”的积极态度,并安排适当的教育及训练计划,他们并不是替其他部门做别人应该做的事。

(1)全面质量管理的英文简称是(c)。

A.TQSB.TQCC.TQMD.QMS

(2)全面质量管理与有关质量管理标准的关系是(D)0

A,全面质量管理就是IS09000标准

B,通过质量认证就是实现了全面质量管理

C,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获得国家质量奖

D,以上都不正确

(3)PDCA方法的4个步骤是(A)。

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B.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C.计划、实施、学习、改进D,方法、展开、学习、整合

2.简答题

(1)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就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其中全员是指组织中所有部门和所有层次的人员。

社会受益是指在需要时满足社会要求(法律、规章等规定的义务)。

组织是指具有自身的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或社团或其一部分,不论何种所有制。

顾客指供方所提供产品的接受者,包括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

(2)全面质量管理同我国传统质量管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面质量管理把质量管理看作是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从而将质量问题由过去的只与某些人有关提升到与人人工作都有关系这样一个高度;

其次,全面质量管理把质量管理看作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认为质量问题与整个工作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和各种因素有关。

第三,全面质量管理强调质量管理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由此引起了大量数理统计方法和各种专业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第四,全面质量管理推崇持续改进的思想。

始终不断的寻求改进的机会,不断地提高质量。

(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是“预防”、“服务”、“科学”和“改进”。

预防——以预防为主。

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服务——为用户服务。

用户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他们都是企业服务的对象。

科学——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是科学分析和坚持实事求是的过程。

改进——持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是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这也是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的必然选择。

3.判断题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人的积极性为基础的,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一项需要研究的技术,亦是一门艺术。

以下哪些做法可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1)赞扬高学历的人。

(2)明确职责,给予授权,并要求作出确定的承诺。

(V)

(3)工作出错及时批评。

(4)为员工创造学习、进修和提高能力的机会。

(5)购置最先进的设备。

(6)关注员工思想,注意引导、鼓励。

(7)交流经验与好的工作方式、方法。

(8)严格控制员工的一举一动,防止意外事件。

(9)为员工的工作和改进提供思想、方法或工具。

(10)鼓励少提意见多做工作。

(1)质量定义中“特性”的含义指(A)。

A.固有的B.赋予的C.潜在的D.明示的

(2)2008版IS09000族标准适用的范围是(D)

A,小企业B.大中型企业C.制造业D,所有行业和各种规模的组织

(3)2008版IS09000族标准采用以下哪种模式?

(B)

A.质量保证B,过程方法C.持续改进D,要素

(4)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应是(B)。

A.GB/T19000B.GB/T19001C.GB/T19021

D.GB/T19011

(5)2008版IS09000族标准的理论基础是(C)。

A.持续改进原理B,系统理论

C.8项质量管理原则D.12项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1)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预防原则、系统原则、协商原则、统一原则、动变原则、兼容原则、阶梯原则、滞废原则

(2)质量管理8项原则是什么?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3)IS09000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是什么?

理论基础一致;

强调领导的作用;

强调控制;

全员参加;

使用现代科学技术;

重视评审;

质量改进。

(4)简述IS09001与IS014001的关系。

相同点:

两个标准都是自愿采用的管理型的国际标准;

遵循相同的管理系统原理,在组织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文件化的管理体系;

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监控和改进,对组织的产品、过程、活动及要素进行控制和优化,实现方针和承诺达到预期的目标;

结构和运行模十分接近,按照PDCA循环,持续改进;

要素基本相同(如管理职责、文件控制、记录控制、能力、意识和培训、审核和管理评审等);

均可能成为贸易的条件,消

除贸易壁垒。

不同点:

IS09001

IS014001

对象

产品

环境因素

持续改进

目的

改善环境绩效

预防不合格

满足社会要求

达到顾客满意

无应急准备和响应

增加了环境因素、应急准备和响应沟

结构要素不同

沟通为内部沟通

通为内部、外部

(5)如何对质量目标进行审核?

a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能否相互对应?

b有没有在所有职能层次上进行分解?

c有没有规定测量方法?

d有没有相应的数据证实?

e再确认该部门的目标有没有完成。

(6)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什么?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思;

d.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事宜的对外联络。

(7)过程与过程方法的概念是什么?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或一组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

为了产生期望的结果,组织内诸过程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1)质量目标应是可以测量的,努力后可以达到,连续达到后建立新的目标。

(2)管理评审可由质管办主任组织进行,并作出评审结论,指导各部门实施。

(X)

(3)GB/T19004—2008标准是GB/T19001—2008标准的实施指南。

(4)GB/T19001-2008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仅适用于向顾客提供产品质量保

证。

(5)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就是对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6)组织应识别、提供和维护使其生存和发展的所有设施。

(7)数据和信息的研究分析是有效决策的基础。

(8)2008版GB/T19001和GB/T19004已成为一对协调一致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9)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更改进行策划和实施时,应保持体系的完整性。

(10)内部沟通就是组织内各部门的不同职责和权限的相互说明。

(1)

以下哪个常用工具可用于明确"

关键的少数”?

(A)

(3)

数据分组过多或测量读数错误而形成的直方图形状为(A)。

(4)对于同一过程而言,过程性能指数使用的样本标准差S往往(A)在稳态下总体标准差b的估计值。

C.

等于

D.

C)o

因果图

4倍的标准差

A.大于B,小于

不大于

(5)常用于寻找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的图是(

A.直方图B,排列图

散布图

(6)控制图的控制界限,一般都取(B)。

A.2倍的标准差B.3倍的标准差6倍的标准差

(7)把不同材料、不同加工者、不同操作方法、不同设备生产的两批产品混在一起时,直方图形状为(A)。

C.对称型

就说明工序(D)o

B.处于异常状态

D.处于异常状态的可能性大

B.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不重合

A.双峰型B.孤岛型

D.偏向型

(8)在控制图中,若某个点子超出了控制界限,

A.处于波动状态

C,处于正常状态

⑼公式写讷S的应用前提是(A)。

A.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重合

C.无论重合与否D,工序不存在质量波动

2,判断题

(1)一系列连续提交的批平均不合格品率就是批不合格率。

(x)

(2)在控制图中,只要点子都在上、下控制界限内,就说明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

(x)

(3)排列图分析是质量成本分析的方法之一。

(4)因果图的作用是为了确定"

关键的少数”。

(5)工序质量控制的任务就是要保持正常波动,消除异常波动。

(6)6b越大,说明工序能力越大。

(7)控制图的控制线就是规格界限。

(8)工序在稳定状态下就不会出现不合格品。

(1)举例说明排列图、因果图、相关图、直方图、控制图的画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排列图的注意事项:

a一般情况下,主要原因的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3个,以免分散注意力。

b左侧纵坐标可以是金额、件数、时间等,选择的依据是,不良品件数要与价值成正比,亦即要把造成损失大的项目放在前面。

c有时能找出很多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这时可将那些相对不重要的因素归并成一类,标以“其他”类。

d通过画排列图,找出主要因素,解决以后,必然能将质量提高一大步,而后循此方法,最终能使质量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

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a要充分发挥民主,把各种意见都记录下来。

b原因分析尽可能深入细致。

细到直接采取措施为止,原因表达要简练、明确。

c主要原因项目的确定采用排列图、投票或结合专业技术进行分析。

d画出因果图,确定主要原因后,还要到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核实,并落实到主要原因的项目上,然后制定对策加以解决。

作相关图的注意事项:

a在两个以上变量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应尽量控制其他变量的变化,以免所收集的数据混有第三种变量的信息。

b收集数据不能太少,一般需30对以上,并记录收集数据的时间、方法、条件、人员等有关事项。

直方图的注意事项:

a要根据不同的目的来搜集数据,并注意数据的分层。

b抽取的样本不可过少,数量过小会产生较大误差。

一般样本数量应不少于50个。

c组数K应选择适当,偏大、偏小都会造成对分布状态的判断失误。

d直方图一般适用于计量数据。

但在某些情况下也适用于计数数据,这要依据绘制直方图的目的而定。

e图上要做好必要的记录和标注。

它们包括:

规格标准范围线(即T上和T下),用点画线表示的平均值亍的位置。

不能和规格标准中心位置M相混淆,图的右上角标出N、亍、S的数值。

控制图的注意事项:

a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线和中心线是当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下,通过抽样检测进行计算得来的,与质量特性的标准规格无关。

b作控制图时应注意数据是计量值还是计数值,其中计数值中又有计件值与计点值之分。

因而不同的数据对象应选择对应的控制图,如计量值控制图、计件值控制图、计点值控制图与计数累计和控制图。

(2)试述分层的原理。

分层法又叫分类法或分组法,它是加工整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目的是通过分类把不同性质的数据,如按时间、操作者、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检测等划分清楚,理出头绪,并找出解决方法。

(3)试分析缺陷直方图、控制图产生的原因。

产品的质量总是有波动的,其波动的原因有偶然因素和系统因素引起,为了分析数据分布状态及其特征,掌握数据波动的规律,需要寻找某种方法来分析数据的波动及发布状

O

直方图是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用直方图来加工整理质量数据,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预测工序质量的好坏和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

控制图设立上下控制界限与中心线相距3倍标准偏差,它是用来区分质量波动究竟是由偶然因素引起,还是由系统因素引起的准则,从而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可见,控制图是能够提供系统因素存在的信息,便于查明系统因素和进一步采取对策的一种统计工具。

(4)试述质量管理常用分析统计方法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任何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可能每个质量特性都丝毫不差。

即使是技术很高的工人用相同的原材料,按照同样的工艺规程,在同一台机器上生产一批产品,也不能做到丝毫不差,这些产品质量只能做到基本相同。

这种产品质量特性的差别,称为质量波动。

造成质量波动的六大因素是:

人、机器、材料、方法、测量和环境。

质量管理常用分析统计方法有助于认识企业产品质量波动的状况,有助于揭示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探寻产品质量波动规律,有助于发挥统计的整体功能。

(5)过程能力与生产能力的区别是什么?

过程能力分析是指研究工序质量状态的一种活动,过程能力反映出工序质量的好坏,工序质量是形成产品质量的基本环节,其属于制造质量的范畴,它主要是指符合性质量即产品或工艺质量特性符合设计规格与工艺标准的程度。

生产能力研究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用于生产的固定资产所能生产合格产品或加工原材料的最大能力,反映的是生产数量的大小。

(6)如何通过控制图判断工序状态?

工序控制过程中首先画出控制图,通过观察分析控制图,来判断工序是否处于控制(稳定)状态,以便确定是否有必要采取措施,消除异常因素,保证生产合格品的能力维持下去。

控制图是应用“3b原理”来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控制(稳定)状态而对工序进行质量动态的控制。

当工序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它可以发出“警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产生大量不合格品。

而波动图仅仅适用于观察和分析质量特性值随时间而波动的状态,以便监视其变化。

当控制图上的点子满足一定条件时,可认为生产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否则可以认为生产过程判为异常。

(7)影响工序能力指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过程能力指数能较客观地、定量地反映工序满足技术要求的程度,因而可根据它的大小对工序进行分析评价。

过程能力指数大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公差,标准偏差,公差

标准中心与分布中心的位置状况。

由式Q-—可知,G,值大小取决于,与6cr相对位置的比值,G值的大小在实际生产过6a

程中还要考虑公差中心与分布中心不一致,即“有偏”情况下,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会减小。

4.计算分析题

(1)某厂2006年7月份废品损失按工时统计见表4-19。

试画废品损失排列图,并说明画图方法与步骤。

表4-19废品损失按工时统计表

单位

损失工时/小时

占总损失的百分比/%

一车间

1585

28.53

二车间

1868

33.62

三车间

525

9.45

四车间

505

9.09

五车间

758

13.64

其他

315

5.67

合计

5556

100

解:

作图如下,A类项目:

二车间、一车间、五车间。

 

(2)某电阻元件厂,为了提高RTX电阻器的成品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为了分析产生废品的原因,他们对某年10月份产生废品的原因作了详细的记录,表4-20是按工序统计的废品数据。

试看他们是怎样用排列图法找主要问题的。

表4-20按工序统计的废品数据

7698

图省略,A类主要问题:

点焊、涂漆;

B类问题:

弱接;

C类问题:

被膜、标志、其他。

(3)某铸造厂某年生产的柴油机缸体铸件的废品率占总废品率的35.3%o这个问题引起了工厂的高度重视。

厂领导决心解决缸体铸件废品率过高的问题,并提出了要在下一年底使不良品减半的目标,运用排列图找出气孔是关键问题,试用因果图找出气孔的主要原因。

4-21主轴中心距的变化,试作相关图并进行相关分析。

No.

轴间距

室温

c

油温

室温与

油温差

1

8

27.8

28.0

-0.2

16

17

25.5

26.5

-1

2

24.0

23.6

0.4

4

27.4

26.9

0.5

3

-17

23.3

19.1

4.2

18

28.6

29.8

-7

26.3

23.0

19

-13

21.5

18.7

2.8

5

23.5

22.4

1.1

20

-8

28.1

25.9

2.2

6

13

29.2

-0.6

21

26.5

1.5

7

-6

24.2

21.2

22

20.4

20.3

0.1

26.4

25.5

0.9

23

9

26

27.0

-2.2

24

-9

23.8

20.6

3.2

10

24.7

1.2

25

22.6

22.1

11

12

23.9

-0.3

22.4

19.4

-3

22.8

20.9

1.9

27

21.9

21.6

0.3

28

18.1

14

24.9

1.3

29

20.5

0.7

15

21.8

0.8

30

-2

25.3

24.7

0.6

图略,强负相关

(5)设某种轴套类零件的公差要求为20+0.05(mm),通过随机抽样算得的样本标准偏差伊0.006mm,求G值。

G=2.78非常充裕

(6)加工某种轴类零件,要求不圆度<0.05,通过随机抽样,计算出的样本均值f=0.01,样本标准偏差5=0.011,求灯。

G=1.21适宜

(7)设零件的抗拉强度要求不小于80kg/mm2,通过随机抽样计算得样本强度平均值为亍=90kg/mm2,样本标准偏差^Skg/mm2,求G。

G=L11适宜

(8)设连杆螺栓的公差要求为12霁盈mm,通过随机抽样计算,得样本分布中心亍=

12.19238mm,样本标准差5=0.00286mm□G和Gk各为多少。

G=26.47冬=18.72

(9)己知轴的外径尺寸的技术标准为00.8啬瞿,最小测定单位为0.001mm,从加工过程中取100根,测得其轴径尺寸数据见表4-22,试画直方图。

表4-22轴径尺寸数据

测定数据

69

54

49

58

61

74

62

71

56

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