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9574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5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外科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但慢性

子痈(附睾炎)附睾部可触及结节,并伴轻度压痛。

2.精癃(前列腺增生症)大多在老年人群中发病;

尿频且伴排尿困难,尿线变

细,残余尿增多;

B超、直肠指检可进行鉴别。

3.精囊炎精囊炎和慢性前列腺炎多同时发生,除有类似前列腺炎症状外,还有

血精及射精疼痛的特点。

【治疗】

主张综合治疗,注意调护。

临床以辨证论治为主,抓住肾虚(本)、湿热(标)、

瘀滞(变)三个基本病理环节,分清主次,权衡用药。

此外,精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多有或轻或重的抑郁倾向,甚至是抑郁症的表

现,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肝郁。

因此,不论何因、何证或病程新久,均可适当加入疏肝解

郁之品。

1.辨证论治

(1)湿热蕴结证

证候:

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排尿末或大便时尿道偶有白浊,会阴、腰

骶、睾丸、,小腹坠胀疼痛;

苔黄腻,脉滑数。

290

治法:

清热利湿。

方药:

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2)气滞血瘀证:

病程较长,少腹、会阴、睾丸、腰骶部坠胀疼痛,尿不尽;

舌暗或有瘀斑,

苔白或薄黄,脉沉涩。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前列腺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

尿末或大便时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溢出,尿道不适,阳事易举,遗精或血

精;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

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降火。

知柏地黄汤加减。

(4)肾阳虚损证

排尿淋漓,稍劳后尿道即有白色分泌物溢出;

腰膝酸冷,阳痿,早泄,形寒

肢冷;

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补肾助阳。

右归丸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如伴有脾虚症状,可酌加黄芪、炒白术等。

2.外治疗法

(l)坐浴:

朴硝30g、野菊花I5g、黄柏20g、血竭9g、苏木10g,煎汤坐浴,温度

不宜超过45cIC,每晚1次,每次15分钟左右。

亦可温水坐浴。

未婚或虽婚但未生育者

不宜坐浴。

(2)肛门内用药:

野菊花栓、前列安栓或解毒活血栓塞人肛门内3~4cm,每次l

枚,每日1~2次。

(3)保留灌肠:

应用解毒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结中药浓煎150ml左右,微冷后

(约42℃)保留灌肠,每日1次。

适用于湿热蕴结或气滞血瘀证。

3.其他疗法

(1)西药治疗:

针对病原体,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

或用α-受体阻滞剂

(如特拉唑嗪、坦索罗辛等)或植物药(如舍尼通、通尿灵)。

(2)前列腺按摩:

慢性前列腺炎可行前列腺按摩,每周1次。

(3)物理疗法:

可采用超短波理疗、局部超短波透热或局部有效抗生素离子透入

治疗。

(4)针灸疗法:

选肾俞、关元、膀胱俞、三阴交等穴,毫针平补平泻,每次15~

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5)手术疗法:

适用于急性前列腺炎已形成前列腺脓肿者。

【预防与调护】

1.急性前列腺炎应卧床休息,禁忌前列腺按摩。

i

2.前列腺按摩时用力不宜过大,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于频繁,以每周1次为宜。

3.禁酒,忌过食肥甘及辛辣炙煳。

4.生活规律'

劳逸结合’避免频繁的I冲幼,小墼久乍或骑车时间过长。

5.调节情志,保持乐观情绪,树啦战胜珐琅。

似,J.々..

291

附:

血精(精囊炎)

精囊炎是指发生于精囊的炎性病变,常与前列腺炎同时发病,临床上分为急性精囊

炎和慢性精囊炎两类前者较少,后者多见。

本病以精液中含有血液为特征,中医称之

为“血精症”

精囊炎的病位主要在精室,基本病理变化为精室血络受损,血溢脉外,随精而出。

其病机为热入精室,损伤血络;

或瘀血内停,阻滞血络,血不循经;

或脾肾气虚,血失

统摄,血溢脉外;

或肾阴不足,相火亢旺,迫血妄行,均可引起血精。

临床表现为精液中混有血液。

急性精囊炎血精多呈鲜红色,并见尿频、尿急、尿

痛,少腹胀痛伴射精疼痛等。

慢性精囊炎多表现为血精反复发作,精色黯红,或精液中

夹有血丝或血块,可伴耻骨区隐痛、会阴部不适,或有性欲减退、不育等。

实验室检查精液中可见大量红细胞,经直肠B超、CT和MRI可协助诊断,并可与

精囊肿物相鉴别。

本病基本病机为络损血溢,故以止血为要。

因其病机有热、瘀、虚之不同,又当与

辨证论治相结合。

湿热蕴结者宜清利湿热、凉血止血,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瘀血阻滞者

宜行气化瘀、活血止血,方用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

阴虚火旺者宜滋阴降火、凉血

止血,方用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脾肾两虚者宜补肾健脾、益气摄血,方用补中益

气丸合右归丸加减。

病久正虚,已无余邪留恋乾,可用收涩止血药。

第九节精癃

精癃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特点以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为

主,严重者可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甚至出现肾功能受损。

相当于西医学的“良性前列

腺增生症”。

本病的病理基础是年老肾气虚衰,气化不利,血行不畅,与肾和膀胱的功能失调

有关。

1.脾肾两虚年老脾肾气虚,推动乏力,不能运化水湿,终致痰湿凝聚,阻于尿

道而生本病。

2.气滞血瘀前列腺的部位是肝经循行之处,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可致气血瘀

滞,阻塞尿道;

或年老之人,气虚阳衰,不能运气行血,久之气血不畅,聚而为痰'

血凝聚于水道;

或憋尿过久,败精瘀浊停聚不散,凝滞于溺窍,致膀胱气化失司而发为

本病。

292

3.湿热蕴结若水湿内停,郁而化热,或饮食不节酿生湿热,或外感湿热,或恣

饮醇酒聚湿生热等,均可致湿热下注,蕴结不散,瘀阻于下焦,诱发本病。

西医学关于前列腺增生症发病机理的学说较多,如雌一雄激素协同致病学说、前列

腺生长因子学说、胚胎再唤醒学说等,但这些学说均尚未得到定论。

不过,有功能的睾

丸和年龄的增长是前列腺增生发生的两个必备条件。

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患者。

逐渐出现进行性尿频,以夜间为明显,

并伴排尿困难,尿线变细。

部分患者由于尿液长期不能排尽,导致膀胱残余尿增多而出

现假性尿失禁。

在发病过程中,常因受寒、劳累、憋尿、便秘等而发生急性尿潴留。

重者可引起肾功能损伤而出现肾功能不全的一系列症状。

有些患者可并发尿路感染、膀

胱结石、疝气或脱肛等。

直肠指检前列腺常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表面光滑,中等硬度而富有弹性,中央沟变

浅或消失。

B型超声、CT、膀胱尿道造影、膀胱镜及尿流动力学等检查可以协助诊断。

此外,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的检测可预

测本病的临床进展。

1.前列腺癌两者发病年龄相似,且可同时存在。

但前到腺癌有早期发生骨骼与

肺转移的特点。

直肠指诊前列腺多不对称,表面不光滑,可触及不规则、无弹性的硬

结。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酸性磷酸酶增高。

盆腔部CT或前列腺穿刺活体组织检

查可确诊。

2.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部分中枢、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可发生排尿困难、尿

潴留或尿失禁等,且多见于老年人,须注意与前列腺增生症鉴别。

该病神经系统检查常有

会阴部感觉异常或肛门括约肌松弛等。

此外,尿流动力学、膀胱镜检查可协助鉴别。

中医治疗应以通为用,补肾益气、活血利尿是其基本的治疗法则。

出现并发症时应

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

(1)湿热下注证

小便频数黄赤,尿道灼热或涩痛,排尿不畅,甚或点滴不通,小腹胀满;

大便干燥,口苦口黏;

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清热利湿,消癃通闭。

八正散加减。

(2)脾肾气虚证

尿频,滴沥不畅,尿线细,甚或夜间遗尿或尿闭不通;

神疲乏力,纳谷不

香,面色无华,便溏脱肛;

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293

补脾益气,温肾利尿。

补中益气汤加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车前子等。

(3)气滞血瘀证

小便不畅,尿线变细或点滴而下,或尿道涩痛,闭塞不通,或小腹胀满隐

痛,偶有血尿;

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或涩。

行气活血,通窍利尿。

沉香散加减。

伴血尿者,酌加大蓟、小蓟、参三七;

瘀甚者,可加穿山甲、

蜣螂虫。

(4)肾阴亏虚证

小便频数不爽,尿少热赤,或闭塞不通;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

大便秘结;

舌红少津,苔少或黄,脉细数。

滋补肾阴,通窍利尿。

.方药:

知柏地黄丸加丹参、琥珀、王不留行、地龙等。

(5)肾阳不足证

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尿线变细,余沥不尽,尿程缩短,或点滴不爽,甚则

尿闭不通;

精神萎靡,面色无华,畏寒肢冷;

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细。

温补肾阳,通窍利尿。

济生肾气丸加减。

另外,排尿困难如伴有咳嗽、气喘、胸闷等肺热失宣症状,可用黄芩清肺饮加减。

多为急则治标之法,必要时可行导尿术。

(1)脐疗法:

取独头蒜1个、生栀子3枚、盐少许,捣烂如泥敷脐部;

或以葱白适

量捣烂如泥,加少许麝香和匀敷脐部,外用胶布固定;

或以食盐2509炒热.布包熨脐

腹部,冷后再炒再熨。

(2)灌肠法:

大黄15g,泽兰、白芷各IOg,肉桂69,煎汤150ml,每日保留灌肠1次。

(1)手术疗法:

当精癃导致以下并发症时,建议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①反复尿潴

留;

②反复血尿,5一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无效;

③反复泌尿系感染;

④膀胱结石;

⑤继发性上尿路积水。

经典的手术方式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开放性前列腺

摘除术,目前TURP仍是前列腺增生治疗的“金标准”。

(2)西药治疗:

常用的有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多沙唑嗪等);

5α-还原

酶抑制剂(非那雄胺等);

植物制剂(如普适泰等)。

如微波、射频、激光等。

(4)针灸疗法:

主要用于尿潴留患者,可针刺中极、归来、三阴交、膀胱俞、足三里等穴,强

刺激,反复捻转提插;

体虚者灸气海、关元、水道等穴。

294

1.注意不要憋尿'

保持大便通畅。

1

2.慎起居,避风寒,忌饮酒及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第十节遗精

遗精是指没有性生活而出现精液遗泄的病证。

其中在睡梦中而发生的谓之“梦遗”:

无梦而遗精,甚至在清醒时精液流出者称为“滑精”。

成年未婚男子,或婚后夫妻分

居,长期无性生活者,如每月遗精2~3次,多属生理现象。

本病的发生多与欲念不遂、恣情纵欲,或劳心太过、心肾不交,或饮食不节、湿热

内生,或情志抑郁、肝失疏泄等诸多因素有关。

其基本病机为肾失封藏,精关不同。

病位多在心、肝、肾、脾。

西医学认为遗精不是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症状,如焦虑、抑郁状态、前列腺炎、后

尿道炎、包皮过长或紧张、疲劳等均可以诱发遗精。

男子梦中遗精,每周达2次以上,严重者一夜可遗精2次;

或清醒时,无性生活而

排泄精液。

常伴有失眠、精神萎靡、头昏、腰腿酸软等症。

应检查有无包茎、包皮过

长、包皮垢刺激等体征。

直肠指诊、前列腺超声检查、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有助于前列腺炎的诊断。

精液检查

可帮助发现精囊炎症等。

1.早泄是指性交时间不足一分钟精液即排出,甚至阴茎尚未插入阴道即泄精,j

影响性生活质量。

而遗精是指没有进行性生活的情况下精液流出。

j

2.精浊是指在大便或排尿终末时,尿道口常有乳白色分泌物流出,常伴有尿道

内痒或灼热感。

而遗精多发生于梦中或情欲萌动时,不伴有其他局部症状。

{

实证以清泄为主;

虚证则用补涩;

虚实夹杂者应虚实兼顾。

1。

辨证论治,

遗精时作,小溲黄赤,热涩不畅;

口苦而腻;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2)心肾不交证

少寐多梦,梦则遗精,阳事易举;

心中烦热,头晕目眩,口苦胁痛,小溲短

295

赤;

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r治法:

清心泻肝。

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加减。

(3)肾气不固证

多为无梦而遗,甚则滑泻不禁,精液清稀而冷;

形寒肢冷,面色㿠白,头晕

目眩,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夜尿清长;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补肾固精。

金锁固精丸加减。

(4)心脾两虚证

劳则遗精;

失眠健忘,心悸不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差便溏;

舌淡苔

薄,脉弱。

调补心脾,益气摄精。

妙香散加减。

2.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①体针:

取中极、关元、三阴交、太溪、肾俞、志室或腰骶两侧

夹脊穴及足三阴经膝关节以下的腧穴,隔日1次。

②耳针:

取内生殖器、内分泌、神

门、肾、肝等,每次选2-4穴,毫针中度刺激;

或用埋针、王不留行籽按压法。

③穴

位埋线:

取中极、关元、三阴交、肾俞,每次选2穴,埋入肠线。

每月1~2次。

(2)手术疗法:

如包皮过长、包茎者可行包皮环切术。

(3)对症治疗:

如出现生殖道炎症、焦虑、抑郁等,可采取相应措施治疗。

【预防与调护】

1.注意生活起居,内裤不宜过紧,养成侧卧习惯。

2.避免过度紧张疲劳,做到劳逸结合。

3.注意精神调养,排除杂念,清心寡欲。

4.少嗜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附:

早泄

早泄是指性生活时过早射精而影响性生活正常进行或性生活不满意的病症。

《沈氏

尊生书》将其描述为“未交即泄,或乍交即泄”。

西医学又称为射精过早症。

其发病率

约为g%—42%,不同年龄段成年男子均可发生早泄。

早泄的基本病机为因虚而精窍失约,或因实精窍失控,终致房事时精关不固,引起

精窍开启过早。

肾气不固,心脾两虚,封藏失职,精关失约,开合不灵;

或阴虚火旺'

湿热下注,热扰精室,精窍失控,均可致精关不固而引起早泄。

临床表现主要是男性在同房时失去控制射精能力,阴茎未进入阴道或刚进入阴道或

进入阴道后不足1分钟即发生射精。

如偶尔出现射精过早,不能随意确诊,只有连续反

复多次发生射精过早才能诊断为早泄。

可分为原发性早泄和继发性早泄,原发性早泄指

首次性生活开始即有早泄,常伴有性交焦虑;

继发性早泄指过去曾有过正常射精控制

296

力,以后逐渐出现早泄,常与勃起功能障碍共存,性欲望、性冲动减少。

本病治疗原则当以固摄精关为要:

然其病机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又当分别情况辨

证施治。

年轻、病程短者,实证葛多,常用泻实固精法;

年老、病久者,虚证为多,宜

用补虚固精法。

肾气不固者宜补益肾气固精,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心脾两虚者宜健脾养

心摄精,用归脾汤加减;

肝经湿热者宜清泻湿热固精,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阴虚火旺者

宜滋阴降火涩精,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心肾不交者宜交通心肾固精,用《辨证录·

阴阳

脱门》交济汤加减。

‘j

中药外治可用丁香、细辛各20g浸泡于95%乙醇100ml中15天,过滤取汁,性交

前涂搽龟头1.5—3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或用五倍子、细辛各10g和石榴皮15g水

煎,性交前温洗前阴并揉擦阴茎、龟头。

西医治疗该病可配合服用抗抑郁药,但不宜

久服j

治疗的同时应注重心理辅导,给予性知识指导,争取女方配合。

第十一节阳痿{

阳痿是指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坚而不久,以致不能进行与完成性交全过程的;

一种病症。

《内经》中称为“阴痿”、“筋痿”,直至明代《景岳全书》中才开始应用:

“阳痿”病名。

西医学称本病为勃起功能障碍。

据统计约5%~10%的成年男子患有不』

同程度的阳痿。

1.肝气郁结情志不畅,多愁善感,或郁怒伤肝,肝气郁结,肝木不能疏泄条达,.

宗筋失养而痿软不用。

2.肝胆湿热过食肥甘厚味,酿湿生热,或外感湿热之邪,内阻中焦,郁蒸肝胆,

伤及宗筋,致使宗筋弛纵不收而发生阳痿。

3.肾阳不足房室不节,恣情纵欲,肾精亏虚,阴损及阳;

或元阳不足,素体阳

虚,致命门火衰,精气虚冷,阳事不兴而渐成阳痿。

I

4.惊恐伤肾房事之中突发意外,卒受惊恐,恐则气下;

或初次性交时惧怕不能t

成功,顾虑重重;

或未婚作爱,担心女方怀孕等,均可导致阳痿不举。

5.气血瘀阻病久多瘀,或体弱气虚,或阴部有外伤、手术史,引起气血瘀阻,{

脉络不通,导致玉茎痿软不用。

6.心脾两虚思虑过度,劳倦伤心,致心气不足,心血亏耗,或大病久病之后元。

i

气大伤,气血两虚,形体衰弱,宗筋痿软,阳事不兴o{

西医学认为本病原因复杂,是由多方面因素所造成,包括心理、精神、疾病、血管、神经、内分泌以及某些器质性病变等。

【诊断】

1、临床表现

有性刺激和性欲情况下,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勃起时间短促,很快疲软,以

297

【治疗】

阴茎痿软,阴囊潮湿,瘙痒腥臭,睾九坠胀作痛;

小便色黄,尿道灼痛,胁

胀腹闷,肢体困倦,泛恶口苦;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利湿热。

萆薢渗湿汤加减。

(2)心脾两虚证

阳痿不举;

心悸,失眠多梦,神疲乏力,面色无华,食少纳呆,腹胀便溏;

苔薄白,脉细弱。

补益心脾。

归脾汤加减。

(3)肝气郁结证

阳事不兴,或举而不坚;

心情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善太息;

苔薄

白,脉弦。

疏肝解郁。

逍遥散加减。

(4)惊恐伤肾证

阳痿不振;

心悸易惊,胆怯多疑,夜多噩梦,常有被惊吓史;

苔薄白,脉

弦细。

益肾宁神。

启阳娱心丹加减。

(5)命门火衰证

证候:

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精薄清冷,神疲倦怠,畏寒肢冷,面色无华,头晕

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

温肾助阳。

右归丸加减。

298

(6)气血瘀阻证

多有动脉硬化、糖尿病或阴部外伤及盆腔手术史,阳事不兴或勃起不坚,性…

欲淡漠;

舌质暗有瘀斑,脉沉涩或弦。

行气活血,通脉振阳。

桃红四物汤加减。

选肾俞、命门、肝俞、三阴交等穴,毫针平补平泻,每次20~30

分钟,隔日1次。

根据病情可选用口服药物昔多芬类、激素类药物如甲基睾丸素等。

(3)手术治疗:

包括血管手术、假体植入术。

(4)负压缩窄装置、阴茎海绵体功能性电刺激。

1.宜调畅情志,心态平和,怡情养心。

2.注意饮食搭配,少食醇酒肥甘,避免湿热内生。

3.寻找病因,积极防治原发疾病,如糖尿病、动脉硬化等。

第十三章周围血管疾病

305第一节股肿

股肿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发生异常凝固,从而引起静脉阻塞、血液回流障碍的

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往称血栓性深静脉炎。

其主要表现为肢

306

体肿胀、疼痛、局部皮温升高和浅静脉怒张四大症状,好发于下肢髂股静脉和股胭静

脉,可并发肺栓塞和肺梗死而危及生命。

本病主要是因为创伤或产后长期卧床,以致肢体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瘀血阻

于脉络,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发为本病。

1.血脉损伤跌仆损伤、手术等可直接伤害人体,使局部气血凝滞,瘀血流注于

下肢而发生本病。

清·

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

“瘀血流注,亦发肿胀,乃血变成

水之证。

2.久卧伤气产后或因长期卧床,肢体气机不利,气滞血瘀于经脉之中,营血回

流不畅而发本病。

清,吴谦所著《医宗金鉴》曰:

“产后与闪挫瘀血作肿者,瘀血久滞

于经络,忽发则木硬不热微红。

”较明确地指出了本病的病因和发病特点。

3.气虚血瘀多因年老、肥胖、瘤、岩等,致使患者气虚,气为血帅,气虚则无

力推动营血运行,下肢又为血脉之末,故易发生血脉阻塞。

西医学认为血流滞缓、静脉管壁结构改变和血液成分变化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

素,而外伤、手术、分娩、肿瘤等可直接诱发本病。

绝大多数的股肿发生在下肢。

多见于肢体外伤、长期卧床、产后、肿瘤和其他血管

疾病及各种手术、血管内导管术后。

发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单侧下肢突发性广泛性粗

肿、胀痛,行走不利,可伴低热。

后期可出现浅静脉扩张、曲张,肢体轻度浮肿,小腿

色素沉着、皮炎、臁疮等。

由于阻塞的静脉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一。

(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肢体疼痛是其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之一。

肢体肿胀一般

较局限,以踝及小腿部为主,行走时加重,休息或平卧后减轻,腓肠肌压痛,一般无全

身表现。

下肢伸直并略抬高,检查者用手握住病人的足背部用力使踝关节背屈,使跟腱

拉紧腓肠肌,病人感到小腿部后方出现似绳索拉样痛,即为霍曼(Homans)征阳性。

(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突然性、广泛性、单侧下肢粗肿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一般

患肢的周径可较健侧增粗5—8cmo疼痛性质为胀痛,部位可为全下肢,以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