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4.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9977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4.docx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4.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4.docx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4

2014年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

文言文阅读(4)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也,徙杜陵。

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任为中庶子,侍从十余年。

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常骖乘①,甚有宠。

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

是时,傅昭仪子定陶恭王有材艺,子母俱爱幸,而太子颇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无宠。

建昭之后,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②音乐。

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

丹进曰:

“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

若乃器人③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④高于匡衡,可相国也。

”于是上嘿然而笑。

其后,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吊。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

上望见太子,感念哀王,悲不能自止。

太子既至前,不哀。

上大恨曰:

“安有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庙为民父母者乎!

”上以责谓丹。

丹免冠谢上曰:

“臣诚见陛下哀痛中山王,至以感损。

向者太子当进见,臣窃戒属毋涕泣,感伤陛下。

罪乃在臣,当死。

”上以为然,意乃解。

竟宁元年,上寝疾,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进见。

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

“皇太子以嫡长立,积十余年,名号系于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

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

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

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

”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

丹即却,顿首曰:

“愚臣妾闻,罪当死!

”上因纳,丹嘘唏而起。

太子由是遂为嗣矣。

丹为人足知,恺弟爱人,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故尤得信于上。

为将军前后十六年,永始中病乞骸骨,上赐策曰:

“左将军寝病不衰,愿归治疾,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躬不瘳。

宜专精神,务近医药,以辅不衰。

”丹归第数月薨,谥曰顷侯。

(节选自《汉书•史丹传》)

【注】 ①骖乘:

陪乘。

②留好:

留意,爱好。

③器人:

选择人材。

④陈惠、李微:

当时宫中的音乐家。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臣窃戒属毋涕泣        窃:

私下

B.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      生意:

生出怀疑之心

C.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    审:

反复推究

D.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      愍:

哀怜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史丹敢于“直言劝谏”的一组是(3分)(  )

①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

②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

③上以责谓丹。

丹免冠谢上曰

④丹为人足知,恺弟爱人,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⑤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

⑥为将军前后十六年,永始中病乞骸骨

A.①③④ B.①②⑥C.②③⑤ D.②⑤⑥

6.下列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帝做太子的时候,史丹就深得信任,担任驸马都尉侍中,常常在车右陪乘,后来,元帝还命令史丹护卫太子一家。

B.元帝喜好音乐,定陶恭王与其的嗜好相同,深得元帝喜爱,多次称赞他的才能。

在这种情况下,史丹极力劝谏,褒扬太子。

C.皇帝病重,太子很少能够与他见面。

史丹趁皇上独自休息时,叩地拜伏,陈以利害,打消了皇帝重立太子之念头,使太子终于成为继承人。

D.史丹虽然表面上倜傥不羁,但内心做事谨慎,担任左将军前后十六年,深得皇帝器重,告老还乡时,皇帝赐予策书来褒奖、安慰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可相国也。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

丹即却,顿首曰:

“愚臣妾闻,罪当死!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

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武)则天父讳,故称字焉。

其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

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

思谦在官,坐公事微殿①,旧制多未叙进。

吏部尚书高季辅曰:

“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大德。

”擢授监察御史,由是知名。

尝谓人曰:

“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时中书令褚遂良贱市中书译语人②地,思谦奏劾其事,遂良左授同州刺史。

及遂良复用,思谦不得进,出为清水令。

谓人曰:

“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

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为碌碌之臣保妻子耳。

”左肃机皇甫公义检校沛王府长史,引思谦为同府仓曹,谓思谦曰:

“公岂池中之物,屈公为数旬之客,以望此府耳。

”累迁右司郎中。

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

或劝之,答曰:

“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

且耳目之官,固当独立也。

”初拜左丞,奏曰:

“陛下为官择人,非其人则阙。

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

”振举纲目,朝廷肃然。

则天临朝,转宗正卿,会官名改易,改为司属卿。

光宅元年,分置左、右肃政台,复以思谦为右肃政大夫。

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

或以为辞,思谦曰:

“国家班列,自有差等,奈何以姑息为事耶?

”垂拱初,赐爵博昌县男,迁凤阁鸾台三品。

二年,代苏良嗣为纳言。

三年,上表告老请致仕,许之,仍加太中大夫。

永昌元年九月,卒于家,赠幽州都督。

(节选自《旧唐书》卷八十八)

注:

①微殿:

末等。

②译语人:

翻译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坐公事微殿①,旧制多未叙进         坐:

因为

B.时中书令褚遂良贱市中书译语人地,   贱:

认为便宜

C.以望此府耳                        望:

使……有名望

D.振举纲目                        振:

整顿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韦思谦“狂鄙之性”的一组是(  )

①字思谦,以音类(武)则天父讳,故称字焉②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③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    ④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

⑤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     ⑥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思谦弹劾褚遂良贱买他人土地,致使褚遂良被贬。

后褚遂良复用,韦思谦受压制外调。

B.韦思谦因公事考核位居末等,按旧制不能被提拔,但因有大德而被吏部尚书破格提拔。

C.韦思谦在宪司任职,每次见到王公,从不行下跪拜礼。

他认为身为谏官,本来就应该独立。

D.韦思谦为人公正有主见,忠于朝廷,认为做事不能无原则,受到多位皇帝的信任和器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

(2)奏曰:

“陛下为官择人,非其人则阙。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洪咨夔,字舜俞,於潜人。

嘉定元年进士,授如皋主簿,寻试为饶州教授。

作《大治赋》,楼钥赏识之。

授南外宗学教授,以言去。

丁母忧,服除,应博学宏词科,直院①庄夏举自代。

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边事纤悉为尽力。

丘寿隽代与之为帅,金人犯六合,扬州闭门设守,咨夔亟诣寿隽言曰:

“金人忌楚,必未至扬,乃先自示弱,不特淮左之人心动,而金人且骄必来矣。

第当远斥堠,精间探,简士马,张外郡声援而大开城门,晏然如平时。

若金人果来犯,某当身任之。

”寿隽愧谢。

已而金人果遁。

山阳兼帅事青州张林清献铜钱二十万缗,咨夔谓宜以所献就犒其军,如唐魏博故事,使无轻量中国心。

帅乃令输其半,林清亦不复来。

与之帅成都,请于帝,授咨夔籍田令、通判成都府。

与之为制置使,首檄咨夔自近,辞曰:

“今当开诚心、布公道,合西南人物以济国事。

”卒不受,惟以通判职事往来效忠,蜀人高之。

寻知龙州。

州岁贡麸金,率科矿户,咨夔曰:

“将奉上乃厉民乎?

”出官钱市之。

江油之民岁戍边,复苦餫饷,为请于制、漕司免之。

毁邓艾祠,更祠诸葛亮,告其民曰:

“毋事仇雠而忘父母。

后擢殿中侍御史,会王定入台察②,力诋蒋重珍,咨夔乃按定疾视善良,乞罢之。

越三日,左迁定,而擢咨夔中书舍人,寻兼权吏部侍郎,与真德秀同知贡举,俄兼直学士院。

时咨夔口疡已深,复上疏谓当引咎悔过,且乞祠。

帝曰:

“卿在朝多有裨益,何轻去?

”帝勉留之,迁吏部侍郎兼给事中。

奏:

“比徇私成俗,化实未更,所恃以一公铄万私者,独陛下耳,而好乐营缮,亲厚近属,保护旧臣,若未能无所系累。

”上在位

逾一纪,国本未立,未有敢深言之者,咨夔乞择宗室子养之,并为济王立后。

(节选自《宋史·洪咨夔传》,有删节)

【注】 ①宋代入翰林学士院而未授学士职者称“直院”。

②台察:

御史台察院的简称。

御史台是唐代中央设置的相对独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长官,两位御史中丞为辅佐,下设台院、察院、殿院。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      辟:

开辟

B.咨夔亟诣寿隽言曰                 亟:

立即,迅速

C.如唐魏博故事,使无轻量中国心     故事:

旧例,先例

D.比徇私成俗,化实未更             比:

比来,近来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洪咨夔敢于直言的一组是(3分)(  )

①授南外宗学教授,以言去 ②金人果来犯,某当身任之 ③今当开诚心、布公道,合西南人物以济国事 ④江油之民岁戍边,复苦餫饷,为请于制、漕司免之 ⑤时咨夔口疡已深,复上疏谓当引咎悔过 ⑥比徇私成俗,化实未更,所恃以一公铄万私者,独陛下耳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嘉定中,崔与之主管淮东安抚司事,筹划边防。

时金人南侵六合,扬州形势危急,咨夔献策,金人得知扬州防备严密,不攻而遁。

B.后为成都路通判,洪咨夔拒不阿附崔与之;江油一带的百姓因苦于戍边和运粮之苦,他就请制置、漕运司免除了这些苦役。

C.洪咨夔弹劾刚进入御史台察院的王定,主要是因为他诋毁蒋重珍,朝廷贬谪王定后,洪咨夔也随之被提拔。

D.皇上在位十二年,风俗没有太大的改变,在大臣们无人敢上书直言的情况下,洪咨夔上奏章,给皇上指出了徇私成风的恶俗。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州岁贡麸金,率科矿户,咨夔曰:

“将奉上乃厉民乎?

”出官钱市之。

(5分)

(2)后擢殿中侍御史,会王定入台察,力诋蒋重珍,咨夔乃按定疾视善良,乞罢之。

(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9分)

壮节王公传

  公讳复,字景仁,淄州淄川县人也。

公少好读书,博通史传,慷慨有气节。

家有唐以来名臣画像,每指颜杲卿像谓人曰:

“士当艰难,捐躯殉节,当如颜公矣。

公家故饶财,不乐私蓄,尝率其里之贵豪,遇郊岁(帝王祭天的年份),各输银绢十万以助赏赉,郡国效之。

久之,除京东辇运,迁京东转运判官,按部过淄川,父老迎候,公下车慰谢。

先是,淄川苦调外苛征,公尝与父老言:

“他日或能奏蠲之。

”至是以白公。

公曰:

“官卑不敢言。

然重食吾言,以为父老羞,敢以私田之入代输。

   高宗皇帝诏公知徐州。

粘罕以众数万薄徐,徐城孤势危,公合战,数不利,遂闭城拒守。

城陷,公躬擐甲胄,巷战竟日,度不可御,乃返州治,易朝服,南乡再拜曰:

“臣受国厚恩,当以死报,今日得死所矣。

”谓贼曰:

“死守者我也,监郡而次亡与焉,可独杀我,而舍僚吏与百姓。

”其帅凛然叹异曰:

“使南朝皆如公,我岂得至此!

今汴京已陷,二帝北去,公尚为谁守乎?

”公骂不绝口,帅复说之曰:

“必欲全活生灵,请立降,当为易官封,就知此州。

”公骂曰:

“汝勿诱我,我誓有死耳!

”帅察其无降意,命左右挝其口;流血,公含血噀之。

子倚在旁,不胜愤,突见粘罕,顾手无挺刃,得布囊,盛砖掷之,中其旁千户长,毙。

粘罕怒,执倚刳其心以祭千户长,欲惧公速降;公不顾,为帅敲死。

阖门百口俱遇害。

时建炎三年正月二十九日也。

帐下赵立求得公尸,拜伏痛哭。

敌退,立具奏其事,天子震悼,诏特赠资政殿学士,谥壮节。

 (节选自王士祯《池北偶谈》)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国效之              效:

效法

   B.先是,淄川苦调外苛征  调:

一种赋税

   C.粘罕以众数万薄徐      薄:

迫近    

   D.必欲全活生灵,请立降  全:

全部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王复“慷慨有气节”的一组是(▲)(3分)

   ①输银绢十万以助赏赉         ②父老迎候,公下车慰谢

   ③返州治,易朝服,南乡再拜   ④公含血噀之

   ⑤必欲全活生灵,请立降      ⑥躬擐甲胄,巷战竟日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复年少时就很有气节,阅读了大量史书,对有气节的英雄人物特别崇拜,经常面对家传的颜杲卿画像,希望能效仿颜公,为国捐躯。

   B.王复家资富饶,但他仗义疏财,为官以后曾把自己的家产捐助给郊祭的皇帝作赏赐,并拿出了自己的钱帮助百姓交纳赋税。

   C.徐州之战中,王复坚守城池,但由于城孤势危,寡不敌众而被俘。

后来敌帅看他并无投降的意思,于是下令左右的人敲打他的嘴,血流下来,王复含血喷唾敌帅。

   D.粘罕杀死王复的儿子来祭奠千户长,想以此恐吓王复让他迅速投降。

王复没有屈服,最终为国捐躯。

皇帝得知详情后赐予他壮节的谥号。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公尝与父老言:

“他日或能奏蠲之。

”(3分)

   ⑵公躬擐甲胄,巷战竟日,度不可御,乃返州治(4分)

   ⑶死守者我也,监郡而次亡与焉。

(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19分)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

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

文长与胡公约:

“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胡公皆许之。

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

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

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

其信任多此类。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悲夫!

一日,饮其乡大夫家。

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

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

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

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张阳和力解,乃得出。

既出,倔强如初。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

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

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

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梅客生尝寄余书曰:

“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

”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

悲夫!

     (节选自《徐渭集•附录》)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举头:

抬头仰视

   B.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饵:

招待

   C.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              阴:

暗中

   D.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论:

判罪

   1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文长“豪荡不羁”的一组是(▲)(3分)

  ①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②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③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     ④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⑤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⑥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文长未能得志,于是寄情山水,游历北方,并以诗作记游抒怀。

他写文章才思敏捷,意韵刚健飘逸;书法风格刚柔相济,富有情趣。

   B.徐文长有才略,好出奇谋,深得胡公信任,参与军中机密。

然而多次科举失利,晚年愤慨更深,狂疾益甚,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C.胡公统率重兵,威震东南,深为将士敬畏。

有个和尚却依仗财势,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后来胡公借其它事将他以杖刑处死。

   D.石公认为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比得上徐文长的;梅客生认为徐文长不仅是个奇才,更是个奇人;作者认为徐文长的一生无所不奇。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3分)

  

(2)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3分)

  (3)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4分) 

参考答案

一.4.C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审:

确实。

5.C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①是说明皇帝对史丹信任;④是说明史丹的品行;⑥是说史丹年事已高,告老还乡。

6.A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原文中史丹担任驸马都尉侍中,陪伴在车右不是元帝做太子时,这是时间错位设误的题型。

7.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语句的能力。

(1)句关键词语有“若乃”、“相”,还要注意“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句式特点;第

(2)句关键词语有“切至”、“却”、“妾闻”等。

答案:

(1)如果以丝竹鼓鼙的才能来衡量人,那么这是陈惠、李微比匡衡高明,可以扶助国家了。

(2)皇帝向来仁爱,不忍心看见史丹流泪悲泣,言辞又恳切到了极点,皇上心里大为感动,喟然长叹。

史丹马上退后,叩头说:

“愚昧的臣下胡乱听信谣言,按罪应当处死!

二.4.B降低价格,使……贱

5.D(①⑤不是)

6.B(文中没有说不能被提拔,只是说大多未被提拔;所谓“大德”只是高季辅个人的看法)

7.

(1)考中进士科,多次升官做应城令,一年后调职做选官。

(举,累补)

(2)上奏说道:

“陛下任官择人,没有合适的人选则空缺不授。

(为,阙)

三.4.A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A项,辟:

征召。

5.A 本题从分析品质的角度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②说明洪咨夔敢于担当责任;④说明洪咨夔为民请命;⑤是说洪咨夔借病急流勇退。

6.B 江油一带的百姓苦于戍边和运粮之苦,洪咨夔请求免除这件事发生在他做龙州知州时,而不是“为成都路通判”时。

7.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句“科”,指征税;“厉”,指损害。

(2)句“擢”,指提拔;“诋”,诋毁;“按”,查罪。

答案:

(1)龙州每年进贡碎金,全都征自矿户,洪咨夔说:

“只为进贡竟然损害老百姓吗?

”拿出官府的钱来上交。

(2)后来升任殿中侍御史,恰逢王定进入御史台察院,极力诋毁蒋重珍,洪咨夔于是查办王定鄙视良善,请求罢免他。

四.8.D(全:

保全)

9.B(排除②⑤。

②反映其爱民;⑤是粘罕劝降语。

10.B(“为官以后曾把自己的家产捐助给郊祭的皇帝作赏赐”错。

11.

(1)王公曾经对(跟)父老乡亲说:

“以后或许会上奏朝廷,请求蠲免它。

”(3分)

(2)王公亲自穿上铠甲,和粘罕巷战一天,考虑到城池最终难以抵抗,于是返回官署。

(4分)(3)死守城池的人是我,监郡以下的官员都没有参与。

(3分)

五.12.B(饵:

诱捕)

13.B(排除②③⑥,②是徐文长的游历与创作,③是徐文长才思敏捷,⑥是徐文长因狂疾自残)

14.C(“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有误,应是“和尚行为不轨,徐文长在喝酒时偶尔对胡公提起”)

 15.

(1)(文长)随心行事,任意谈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3分,每句1分)

   

(2)文长都大声地呵斥并把他们看作奴才,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而不来往,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以外。

(3分,每句1分)

   (3)先生命运一直不好,因此得了狂疾;狂疾一直没有痊愈,因而犯罪入狱。

(4分,每句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