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0492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3.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1页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1页
亲,该文档总共10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哈尔滨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Word格式.docx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符合题意的是……………………………………()

6.毒品是全球性公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从组成和结构认识罂粟碱正确的叙述是()

A.罂粟碱是由四个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每个罂粟碱分子中含有45个原子核

C.罂粟碱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4

D.罂粟碱中含有19个碳原子、2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

7.小明同学所做的下列小实验,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胃液pH>

7,利于食物消化

B.钙、铁、锌、碘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C.电池实现了电能转化成光能

D.焊锡、l8K黄金、不锈钢都是常见的合金

9.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10.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发现煤气泄漏后马上打开排风扇B.医疗上用食盐配制生理盐水

C.灯泡中充人稀有气体,可使灯泡耐用D.一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

11.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操作方法或所加试剂

A

碳酸氢铵与尿素

①观察颜色②闻气味

B

食盐与白糖

①稀盐酸②加水溶解

C

硬水与软水

①肥皂水②尝味道

D

厕所清洁剂与厨房清洁剂

①测pH②石灰石

1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

编号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

除杂操作方法

NaCl溶液

CaCl2

过量的Na2C03溶液

过滤

02

H20

足量的浓硫酸

洗气

FeS04溶液

CuS04

过量的铝粉

C02

CO

适量的空气

点燃

13.物质在“潮湿空气”中发生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钢铁生锈与氧气、水蒸气有关

B.生石灰堆放久了变质与氧气、水蒸气有关

C.铜器表面生成铜绿与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有关

D.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

14.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现有tl℃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2℃,下列有关t2℃时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C.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D.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

15.某碳酸氢铵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l6%,则混入的一种化肥可能是…()

A.尿素B.硝酸铵C.亚硝酸钠D.磷酸钙

 

28.(4分)厨房中有下列食品和用品,请根据图中所标物品名称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3)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最好使用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5分)某蔬菜大棚基地如图所示,请回答:

(1)建造大棚所用的合成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增强种植的蔬菜抗倒伏能力应施加的化肥的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

(3)多吃蔬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二氧化碳(C02),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农业杀菌剂波尔多液(硫酸铜、石灰加水)不能用铁桶配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2分)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如图示)不仅有着完美的外表,而且由于高科技的运用。

大风、大雨天气都能正常燃烧。

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为C3H8),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观察丙烷与甲烷相似,请推测丙烷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炬点燃后,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分)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除了需要观察和记录,更需要从分子、原子角度进行想像和分析,这就产生了用模型来模拟化学变化。

我们用O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

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此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0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n倍,该反应中反应物

与生成物

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n的式子表示)。

32.(2分)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作为处在身体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中学生,不能偏食、挑食每天都要摄入足够、均衡的营养。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

某学生平时不吃饭,只吃菜,结果出现乏力、疲倦甚至昏迷等症状,可能是因为他摄入_______________营养素不足而引起的不良反映;

另一位学生在体检时,检查出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上述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3.(3分)实验测定,一般作为燃料的煤中含1%的硫,这种煤燃烧后会释放出二氧化硫污染环境。

同时也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哈尔滨市每年冬季燃煤取暖时间为l50天,每天燃煤大约是20000吨,那么仅哈尔滨市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5分)实验室现有双氧水、稀盐酸、高锰酸钾、石灰石及以下仪器:

(1)请写出仪器名称:

④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

(2)请选择可以制取的气体所需要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所选仪器画出制取该气体的装置图

35.(4分)右图为某学生设计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

(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设计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发生燃烧反应的试管冷却后,小明将试管倒立在水槽的水中,捏住气球口部,小心取下气球,观察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6分)小刚同学设计方案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你帮助他分析、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与探究】他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然后慢慢滴人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则酚酞溶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他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

【猜想与假设】少量气泡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等。

【方案与验证】取少量__________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若产生_____现象,可以推理得知少量气泡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为其它气体物质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启示我们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请举一例说明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

37.(6分)实验室有一瓶浓盐酸,瓶上标签内容如图所示,请你根据标签上提供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用50mL浓盐酸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l0%的盐酸________g。

(2)利用刚配制好的盐酸测定某二价金属(R)的纯度:

取8.125g该不纯金属粉末(所含有的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再取刚配好的溶液73g混合至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干,得到粉末状固体质量为13.6g。

①金属R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已知条件求解反应生成氢气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金属R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该金属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若反应后的溶液只含有一种溶质,向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加入56.7g水,则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2008年初中升学考试

H-10-16S-32Mn-55Fe-56

一、选择题(1—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富含糖类的食品是………………………………………………………()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①②

2.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能源中最理想的是……………………………………()

A.煤B.氢气C.石油D.天然气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6.今年4月,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开始了全球传递。

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B.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

8

C.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D.一个丙烷分子中含有26个质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热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氧

C.将石油分馏可以得到多种产品D.合金的各种性能都比纯金属好

8.下列图示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9.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用厨房清洁剂(洗涤剂)去除水垢

B.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C.为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白色污染”,超市实行有偿提供塑料袋

D.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10.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钠原子的是…………………………………()

1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硬水和软水

①观察颜色②煮沸

碳酸氢铵和磷矿粉

①加氢氧化钙研磨②加适量水溶解

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①滴加酚酞溶液②测定pH

黄铜与黄金

①观察颜色②在空气中加热

12.下列图示所表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13.有关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a有晶体析出,b无晶体析出

D.t3℃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1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项目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

操作方法

KN03

Mn02

足量的水

溶解、过滤、蒸发

H2

水蒸气

适量的NaOH溶液

洗气

硝酸

盐酸

过量的硝酸银溶液

过滤

C02

足量氧化铁

加热

28.(4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促进作物生长,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应施加的化肥种类是___15.某种含硫酸亚铁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某贫血患者每天需服用这种含铁元素10%的药物112mg,则每天他服用的这种药物中含硫酸亚铁(FeS04)的质量是(该药物中其它成分不含铁元素)……………………………………………()

A.30.4mgB.15.2mgC.22.4mgD.22.6mg

二、非选择题(28—37小题,共40分)

_____

(2)吃柑橘等水果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

(3)为改良酸性土壤,可施用适量的碱是________(填俗称);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这

种碱的溶液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3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服衣料成份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2)运动后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常出现白斑的原因是

(3)为促进骨骼强健,应补充适量的元素。

30.(3分)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

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它受热后生成苏

打、水和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碳酸氢钠的性质有

(2)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31.(2分)若分别用

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这两种元素分别组成的单质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物属于纯净物中的

(2)若用A代表

、B代表

,请用A、B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2.(2分)为防止水体污染并回收某种金属,某工厂向含有硫酸铜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滤渣,取少量滤渣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产生

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气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3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在图中用画图或文字表述的方式简单形象地表达“地球”的感受。

(2)这种现象可能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是

(3)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7分)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硫酸、稀盐酸、石灰石、棉花

及以下仪器:

(1)利用上述药品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序号);

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将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图画入方框内,并与A装置连接:

实验过程中A装置内的实验现象是,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5分)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

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①A、B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6分)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

小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

可能是NaCl、Na2C03、Ca(OH)2

乙同学认为:

可能是NaCl、NaOH、Na2C03

丙同学认为:

可能是NaCl、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

可能是NaCl、NaOH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理由一是_________________;

理由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与探究】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Na2C0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2C0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

他又

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得出了和乙同学相同的结论。

丁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上述四位同学的

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

37.(5分)某同学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消毒液。

现有一瓶标签已破损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瓶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34g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33.8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3g。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二氧化锰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氧气的质量列出求解过氧化氢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_____

(4)瓶内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5)若取一定量的瓶内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需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

哈尔滨市2009年中考调研测试综合试卷

H-10一16S一32Mn-55Fe一56

一、选择题(1—27题,每小题2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第,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于2009年2月18日20时在我市会展中心体育馆拉开了帷幕,

下列关于“大冬会”手持火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手持火炬高70cm,重1000g

B.以白、蓝为主色调,白色象征着冰和雪,蓝色象征着海一样的情怀

C.造型设计来自于哈尔滨在黑龙江所处的地理位置——天鹅项下的明珠

D.手持火炬制作材料是铝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2.小明同学所做的下列小实验,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3.如果妈妈让你去商店买20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分发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吃,你应买的食品是()

4.在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厨房清洁剂洗涤剂去除水垢

B.炒菜时食盐放多了可以用食醋中和

C.用合成纤维做内衣比用天然纤维做内衣穿着更舒适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或加青菜灭火

5,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6.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事实

解释

酒精灯不用时.需用灯帽盖好

酒精分子会不断运动到空气中

常温下铜为固态而水银是液态

粒子热胀冷缩

将糖加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每一口水都有甜味

水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金刚石比石墨硬度大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7.下列公共标志中属于安全标志的是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符合题意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Fe+3O2

2Fe2O3

B.电解水:

2H2O

H2↑+O2↑

C.溶洞的形成:

Ca(HCO3)2

CaCO3↓+H2O+CO2↑

D.用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P+5O2

2P2O5

9.毒品是全球性公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罂粟碱即是其中的一种从组成和结构认识罂粟碱叙述正确的是…………()

A.罂粟碱是由四种原子构成的有机物

B.罂粟碱分子中含有4种原子

D.罂粟碱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为19:

21

10.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若测得人体血液pH>

7,则是人体健康表现②钙、铁、锌、碘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③牛奶、豆浆是补充蛋白质和钙元素的好食品④维生素C摄人不足,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③

11.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现有等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