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403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docx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

2013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六:

十面“霾伏”与美丽中国

一、时政热点

1、2013年1月份,气象台不断发布霾橙色预警信号,提示市民空气污浊,注意防护。

多地PM2.5值濒临“爆表”,北京城区曾一度逼近每立方米1000微克。

这是什么概念呢,新国标PM2.5日均浓度限值为每立方米75微克,也就是超标十倍以上。

这两天,中央气象台也接连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监测结果显示,在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长期接触这类细小颗粒物将提高患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的风险。

有报道说,北京将日益以“北京咳”而闻名,而不是以北京烤鸭或京剧而闻名。

世界卫生组织称,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16个。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燃煤是污染的主要来源,约占19%,机动车排放占6%。

Xkb1.Com

2、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而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后,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12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循环经济。

会议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

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www.Xkb1.coM

4、中国首个以“能源”为主题的流动科普展览——“和谐能源之旅”全国科普巡展广州站启动仪式2012年11月30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

2012年11月30日至2013年1月27日期间,主办方将围绕“能源生态文明”建设,举办跨行业能源论坛、儿童“能源小卫士”到高校“能源大使”评选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强调每一位公民应对能源挑战行动力。

活动将为广东民众展现宏观能源生态体系,倡导低碳智慧生活。

活动鼓励民众关注能源安全与挑战、环境保护等议题,号召珍惜能源、善用能源。

5、201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现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关键在于水,根本的出路在于节水。

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11月26日发布的《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

纲要指出,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农业是用水大户,近年来农业用水量约占经济社会用水总量的62%,部分地区高达90%以上,农业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很大。

二、热点解读

1、美丽中国,万众期待、人人向往,但绘就美丽画卷却非易事。

环境问题绝不是一个区域性问题,输入性污染不解决,任何一个地方都难独善其身。

经济不发达地区求‘资’若渴,但不能‘饮鸩止渴’,尤其不能成为污染企业的转移目的地和落后工艺的新家园。

工业下乡不能再走村村冒烟、处处点火的旧路。

挖煤挖铁总有挖完的一天,单靠资源往下走,只会污染越来越重,形成恶性循环。

生态环境也是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路子才会越走越宽,实现永续发展。

现在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只有1/3,剩下的或者留在了土地里,或者被雨水冲进河沟,形成污染。

2、要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建设美丽的省、美丽的市、美丽的县、美丽的乡镇和美丽的村庄。

其中,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基础的条件。

要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变为全民自觉行为。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4、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5、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减少能源消耗就是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新能源开发体现了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转型—发展观的转变。

6、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是因为:

①国情:

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等方面国情所决定②我国依然面临严峻资源环境问题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的要求。

7、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我国的资源国情:

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总体资源形势严峻。

造成我国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

①人口急剧增长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②长时期的不合理、不科学开发利用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选择:

面对这样严峻的资源形势,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明智而必然的选择。

坚持保护资源基本国策的原因(或意义):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只有一个,保护自然资源就是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是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8、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履行保护资源的责任:

青少年学生应自觉培养节约资源、珍惜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青少年学生应自觉增强法治观念,依法保护资源;青少年学生应落实保护资源的行动。

如:

青少年学生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从珍惜一滴水、节约一度电、珍惜一张纸、节约一粒粮、拒绝使用一双一次性筷子等方面去培养节约资源、珍惜资源的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

9、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我国环境国情: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我国环境国情说明的问题:

①党和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已深刻认识到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性及其严重后果,已下决心治理环境问题和保护好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

②人口增长过快和工业化进程加快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加以解决。

选择:

面对这样的环境形势,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明智而必然的选择。

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原因:

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损害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危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保护环境,势在必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

怎样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环境保护意识,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坚决打击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青少年学生履行保存护环境的责任:

青少年学生应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乱丢纸屑等垃圾,积极参加公共卫生的维护,用自己的行动净化、美化校园,积极参加义务植树等活动,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10、拒绝白色污染:

①动员家人购物、买菜不用塑料袋,改用提篮或布袋等;②喝豆浆等要自带杯子;③外出带饭菜时,自带金属饭盒等,拒绝使用一次性泡沫饭盒;④尽量不食用用塑料包装的小零食、小食品等;⑤逢年过节、过生日时,倡导相互间不送贺卡、生日卡等;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乱丢纸屑、塑料袋、饮料瓶等。

11、科学处理家庭垃圾:

①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摆放;②废旧电器、电池等不乱丢,交回回收站;③无害垃圾可深埋;④废菜叶等可以用作花、草肥料;⑤不往窗外、门外乱扔垃圾等。

12、正确认识保护环境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环境保护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突出的位置。

保护好环境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加快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破环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对立,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

13、我国人口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人口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①基本特点有: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②其他特点有:

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农村人口占多数;男女性别比失衡。

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及原因:

①发展趋势: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男女性别比趋于平衡。

②原因:

我国长期坚持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生育政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科学素养有所提升。

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我们的对策是: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和生育政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4、认识人口问题的危害:

严重影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制约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严重影响制约着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15、认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目的是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大力提高人口素质。

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意义是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

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的选择。

1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或意义):

面对世界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已严重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家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②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③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④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⑥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⑦大力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⑧加强和完善保护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等;⑨大力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湖、还海、退牧还草”、建造“风沙防护林带”、开展“节能减排”行动和拒绝“白色污染”、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等措施。

三、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

1、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我国政府这次出台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计划及其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减轻环境压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3、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共赢。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携手应对。

4、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具体表现为:

一是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二是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

5、公民应该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更好地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青少年学生应该做到:

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落实环保行动。

6、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在不超越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7、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有利于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wWw.xKb1.com

8、当前,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做到:

增强环保意识,节约和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环境保护落到实处;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9、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10、当代中学生,应高度重视和警惕环境恶化引起的问题,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落实环保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11、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12、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必须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国情,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因此必须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保护资源环境。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3、人口问题的影响: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得我国老龄公速度加快,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已面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14、中学生应树立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为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

四、相关试题

1、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的全球性共识。

下列语句中与发展低碳经济理念相一致的是 ( C )

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学记》)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者殆。

(《论语》)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这(D)

①说明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建设应服从于资源、环境保护②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③说明了我国将把环保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强调了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④

3、建设生态文明,需要( A )

①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②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③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④以放缓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这要求我们必须   ( D )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坚决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⑤坚决贯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在十八大中,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代表说,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整体看,中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

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l/3,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都严重不足,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相差很大。

要改变这样的面貌,就得( A )

①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②把保护环境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③大力宣传环保知识,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④继续推行节能减排的举措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下面的诗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是   ( C )

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②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③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④泛舟清河上,漫步水云间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据有关②部门统计,全国338个城市中,只有33.1%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剩余的66.9%都超过二级标准,其中有137个超过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5%。

这表明 ( B )

A.我国城市的环境质量不如农村   B.我国的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C.经济越发达环境污染就越严重   D.保护环境的最主要任务在城市

8、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需要你我一起参与,共同努力。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C )

A.经常使用塑料方便袋     B.随手丢弃废旧电池

C.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D.购买和使用过度包装的商品

9、2012年11月19—20日,第二届能源管理体系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德州召开,国家发改委确定了以推行企业能源管理体系为基础,以责任考核、能源管理师、能效对标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为抓手,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思路。

这样做,有利于   ( C )

①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②消灭环境污染问题,还人类一个绿水青山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④促进改革开放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有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有人“发大自然的横财”。

今年继湖南省桂东、延陵两县非法捕杀候鸟事件后,又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东方A鹳毒杀事件。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 D )

A.依法严厉打击        B.毫不犹豫,将其绳之以法,送交公安机关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D.做大自然的朋友,尊重和保护野生动物

11、2013年1月5日下午,山西省政府接到报告称:

2012年12月31日7时40分,位于长治市潞城市的潞安天脊煤化工集团苯胺罐区因输送软管破裂发生泄漏,随浊漳河流出省外,经过初步核查泄漏量约8.7吨。

为何事故发生5天之后才向公众通报?

泄漏危害程度如何?

污染是否得到控制?

本报多路记者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

1月6日,记者在天脊集团泄漏苯胺的排污渠看到,河渠已经干涸,渠道上洒满石灰粉,在河口处许多装满活性炭的麻袋筑起了一道“碳坝”。

苯胺库区门口,立有三块蓝色信息警示牌,标明“苯胺:

重大危化品,危害等级:

二类”。

库区保安严阵以待,拒绝记者进入,称“非本单位车辆、人员,没有领导的通知一概不准进入”。

6日晚,记者从事故处置工作组了解到,目前4名直接责任人已被初步处理,天脊方元公司总经理陈建温、安全生产副总经理任勇杰、储运车间主任程新生、副主任宋涛被撤职,待事故调查结束后,再进一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材料二,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2)请你为环巢湖生态经济发展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答:

(1)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2)建人工湿地和污水处理厂,可以保护环境也可以成为旅游项目;建立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示范园为周边的发展树立示范标杆;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以及高兴经济,走一条少污染、低能耗、多产出的经济等。

12、2012年9月,合肥市第十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合肥将加快建设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把合肥打造成为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

合肥未来将进行“一带五区”的布局,用一条“玉带”串起颗颗“明珠”:

“一带”即环巢湖旅游观光带,五区,即“滨湖新城片区”、“中庙片区”、“半汤养身度假区”、“汤池休闲度假区”、“三河古镇区”。

对此,环球国旅负责人徐华玉认为,“一直以来,我省旅游业‘南热北冷’,以‘两山一湖’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支撑着我省旅游业的半壁江山,而‘环巢湖旅游经济圈’如若能兴起,将会成为安徽乃至中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1)巢湖流域早在九五期间就被国务院列入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尽管近年来各级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研究和治理,但巢湖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请你谈谈巢湖水污染可能带来哪些危害。

(2)作为合肥市民,你认为应以什么实际行动为建设生态合肥作贡献?

(3)解决巢湖水资源污染问题要发挥专业人员作用体现了课本上的哪些观点?

答:

(1)威胁巢湖及周边生态平衡;危害居民生命健康;制约环巢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法制观念,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养成绿色出行、厉行节约、使用节能产品等良好习惯,为建设生态市作出自己的贡献。

(3)我国坚持“四个尊重”的方针;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只有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才能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妨碍穷国赶上富国的,不是缺少有形资本,而是缺少人才资本;人才已成为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等。

13、各国应该怎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答: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事关人类生存环境和各国发展前途,需要各国进行不懈努力。

各国要切实履行各自责任,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

发达国家要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发展中国家也应尽最大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14、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答:

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行动起来,倡导低碳生活,做一个“低碳族”。

如使用节能灯、少吃日香糖、使用环保袋、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都可以做到减少碳排放。

15、我国为什么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答、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是我国的重要国情。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②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③人们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强,资源浪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