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906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docx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八次调研考试试题(I)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单项选择题部分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9分,每小题3分)

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

《史记》载:

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

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

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

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日趋式微。

最简单的例子便是:

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

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

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

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为重视。

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够。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

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然兴起。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就是热潮中的一股涓流。

这次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会议,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目标,探讨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

的确,如果我们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能穿“国服”,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

这就要求“国服”具有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便于普及。

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在设计上加入中国元素那么简单,更应体现中华民族对于衣着的文化理念。

服饰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魏晋风流,士人爱穿宽袍敞襟,以显自由不羁;大唐盛世,开放自信,服饰因之雍容华贵;在国家崛起之今日,如何穿出中国范儿,看来真不是一件小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武灵王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遇到巨大阻力,因为王公大臣认为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是一种罪过。

B.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

因此作为礼仪之邦的我们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

C.在当代中国,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好像逐渐衰弱了。

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中式礼服。

D.民族服饰,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尤其是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与赵武灵王“革衣服之制”的内容相反,魏孝文帝“禁胡服,改汉服”,但他们都由此达到了融入汉族的目的。

B.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历经流变可谓博大精深。

汉服、唐装、旗袍、中山装,都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C.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比起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尤其是阿拉伯国家,我们的重视程度好像还不够。

D.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是“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的一种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外交官用穿西服取代不太符合当下审美观的中山装,但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这种穿着可能会被视为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B.“探讨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象可以证明,当下有不少人正在试图弥补我们没有“国服”的缺憾。

C.我们只有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穿具有中国范儿的“国服”,才能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

D.大唐盛世雍容华贵之服,彰显开放自信。

服饰反映社会,因此在国家崛起之今日,我们都应该把“如何穿出中国范儿”当成一件大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本报评论(评论员钟声)】韩国企业乐天集团近日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意味看主动挤入东北亚战略博弈的复杂局面。

不少抗议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韩国民众对此表示极大愤怒。

但是,韩国一些媒体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国民意上,更没有顾及本国及地区安全的大局,而是忙不迭地揣测中国是否“封杀”乐天。

他们心里装着鬼,所以心很慌。

其实他们很清楚,中国人民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众所周知,美韩推进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

安全利益关乎一国根本。

韩方一方面破坏邻国的安全利益,另一方面还指望同邻国正常做生意,这样的如意算盘怎么可能打出名堂?

在整个国际关系史上都找不出先例。

中国欢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依法保障有关企业在华合法权益,这是一贯的政策立场。

然而,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成功与否,最终却要由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消费者来决定。

乐天集团主动选择配合“萨德”部署,就是把韩国政府往损害邻国战略安全利益、恶化地区局势的错误方向推,就是一心一意要为自己的错误讨一颗苦果吃。

相应而来的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中国消费者自发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乐天做出坚决回应,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显然,乐天给“萨德”入韩铺路的决定,是典型的误国之举。

此举不仅无助于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还制造了新的冲突点,令整个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

况且,绑上美国反导“战车”的韩国,很多事情将由不得自己做主了。

一旦爆发激烈冲突,韩国不可能不受重创。

韩国媒体现在用“坐立不安”“战战兢兢”来形容乐天当下的心境,恐怕一方面是看准了乐天在中国规模达8万亿韩元的各种项目和业务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明白韩国的“苦日子”将随之而来。

去年7月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以来,中韩合作的民意基础明显受到了损害,中韩不仅政治关系遇冷,而且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往也受到了影响。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韩国继续执意推进“萨德”部署,两国间各领域合作势将遭遇更大困难。

中国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也不会有丝毫含糊。

韩国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否则注定要为此承担责任。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二

【本报记者倪浩魏辉】“中韩经贸关系倒退10年是有可能的”,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会让步。

如果韩国继续一意孤行,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

2016年韩国经济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国内政治动荡双重打击,呈现严重低迷状态。

寻求与中国合作,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但“萨德”入韩,引发中韩关系大倒退。

10年前的2006年中韩双边贸易额是1300亿美元。

如果韩国不改弦更张,中韩经贸关系肯定受损,甚至会出现“硬着陆”。

也就是说,减少1000亿美元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一夜之间回到10年前”。

(选自环球网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三

【湖北日报讯】韩国民众与民间组织分别在韩国国会以及乐天百货商场门前举行示威,抗议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要求乐天集团拒绝提供部署“萨德”用地。

参加示威的金泉市民对策委员会共同委员长刘先喆说,“萨德”系统不能保护韩国安全,部署“萨德”只会使韩国成为半岛“火药桶”和冲突“前沿”。

“这是‘假安保’,真的安保政策应该是通过六方会谈要求朝鲜弃核。

刘先喆认为,乐天集团这次是否提供“萨德”用地,将成为判断其是否真正属于国民企业的标准。

“如果乐天屈服于韩国国防部的压力,将犯下卖国罪行,乐天应该做出明智的决定。

”(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02月23日)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此次“萨德入韩”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韩国的一些媒体妄意揣测中国会不会封杀“乐天”,从而没有注意本国民意。

B.相比于材料二与材料三的消息报道,材料一虽然属于新闻评论,但是对“萨德入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同样具有新闻价值。

C.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萨德入韩”的问题,都对其持反对的态度,而且都认为此次“萨德入韩”将会对韩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

D.三者都对“萨德入韩”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报道,并且均暗示读者,对该事件的妥善解决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5.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 )(4分)

A.相对而言,《人民日报》的观点更有可信度,材料二和材料三仅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因此它们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B.对于“萨德入韩”一事,材料三选择的采访对象是韩国人,由此可以看出它和其他两则材料有不同的感情倾向与政治立场。

C.三段材料来源不一,有党报,有网媒,但都选择了在“萨德入韩”这一时期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者都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D.三家媒体发布关于“萨德入韩”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萨德入韩”问题的看法。

可见,三者部是国家的喉舌,服务于民。

E.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需求,三家媒体在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相比之下,《人民日报》的风格义正辞严,更为恰当。

6.根据上述材料,请从至少三个角度谈谈此次“萨德入韩”对韩国有哪些影响。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泥斑马

肖复兴

家里大院的大门很敞亮,左右各有一个抱鼓石门墩,下有几级高台阶。

黑漆大门上,有一副对联: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有点儿老一辈的气势。

在老北京,这叫广亮式大门,平常的时候不打开,旁边有小门,人们从那里进出。

台阶上有一个平台,平台显得很宽敞。

王大爷的小摊就摆在那里,很是显眼,街上的人,一眼就能望见。

王大爷的小摊,卖些糖块儿、洋画片和泥玩具之类的东西。

泥玩具,多是些小动物,是王大爷自己捏的,涂上颜色,非常好看,活灵活现,卖得不贵,因此,很受小孩子欢迎。

我常常一放学就到王大爷的小摊前,看一会儿,玩一会儿,王大爷望着我笑,任我随便摸他的玩具。

我真佩服王大爷的手艺.他的手指很粗,怎么就能那么灵巧地捏出那么小的动物来?

王大爷那时五十多岁,住在我家大院的东厢房。

他人很随和,逢人就笑。

那时,王大爷的东西很便宜,人们生活不富裕,因此他赚的钱也不多,只能勉强生活。

王大爷老两口只有一个儿子,大院里的人都知道,儿子是抱来的。

将近三十,还没结婚,在铁路上开火车,和王大爷两口挤在一间房里。

让他头疼的是儿子以后找个媳妇,可怎么住呀?

那一年寒假,我常到王大爷小摊前玩。

有一天,他在做玩具,问我:

“你说做一个什么好?

”我随口说了句:

“做只小马吧。

”他点点头。

没一会儿的工夫,就捏出了.只小马的样子。

他抬起头又问我:

“你说上什么颜色好?

”我随口又说:

“黑的!

”“黑的?

”王大爷反问我一句说:

“一色儿黑,不好看,来个黑白相间的吧,好不好?

那时候,我没有细想,这个黑白相间的小马会是什么样子。

等王大爷把颜色涂了一半,

我才发现,原来是一只小斑马。

黑白相间的弯弯条纹,让这只小斑马格外活泼漂亮。

“王大爷,您的手艺真棒!

”我情不自禁地说。

第二天,小斑马的漆干了,脖子上系一条红绸子,绸子上挂着个小铜铃铛,风一吹,铃铛不住地响,小斑马像活了一样。

我太喜欢那匹小斑马了。

每次路过小摊都会站住脚,反复地看,好像它也在看我。

那一阵子,我满脑子都是这个小斑马,可惜没有钱买。

几次想张嘴跟家人要钱。

接着又想,小斑马的脖子上系着个小铜铃铛,比起一般的泥玩具,钱稍微多了点儿,便把冒到嗓子眼儿的话,又咽了下去。

春节一天天近了,小斑马不知哪一天就会被哪个孩子买走,带回家过年。

一想起这事,

我心里很难过,百爪挠心,好像小斑马是我的,会被别人抢去。

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我干了一件“蠢事”。

那一天,天快黑了,因为临近过年了,小摊前站着不少人,都是大人带着孩子来买玩具的。

我趁着天暗,伸手一把就把小斑马“偷走”了。

飞快地把小斑马揣进棉衣口袋里,小铃铛轻轻地响了一下,我的心在不停地跳,觉得那铃声,王大爷好像听见了。

这件事很快被爸爸发现了,他让我把小斑马给王大爷送回去。

跟在爸爸的后面,我头都不敢抬起来。

王大爷爱怜地望着我,坚持要把小斑马送给我。

爸爸坚决不答应,说这样会惯坏了孩子。

最后,王大爷只好收回小斑马,还嘱咐爸爸:

“千万别打孩子,过年打孩子,孩子一年都会不高兴的!

就在这一年,为了支援“三线建设”,政府动员人们去甘肃。

王大爷报了名,很快就被批准了。

大院所有的街坊都清楚,王大爷这么做,是为了给儿子腾房子。

王大爷最后一天收摊的时候,我站在一边,默默地看着他。

他也望着我,什么话也没说。

那一天,小街上冷冷清清的。

第二天,王大爷走时,我没能看到他。

放学回家,看到桌上那只脖子上挂着铜铃铛的小斑马,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四十多年过去了,王大爷的儿子,今年七十多岁了,他在王大爷留给他的那间东厢房里结了婚,生了孩子。

他的媳妇个子很高,长得很漂亮。

他的儿子个子也很高,很帅气。

可是,王大爷再也没有回来过一次。

难道他不想他的儿子,不想他的孙子吗?

四十多年来,我曾经多次去过甘肃,每一次去,都会想起王大爷,想起这个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当然,也会想起那只“泥斑马”。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头的环境描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为“我”和王大爷之间的交往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空间。

B.王大爷的泥玩具多是些小动物,他允许孩子们随便触摸,所以他捏出来的小动物很受孩子们欢迎。

C.“我”建议王大爷做一只黑白相间的斑马,他就捏了活灵活现的小斑马,这为后文“我”偷马埋下伏笔。

D.四十多年来,那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依然是一个谜,这样写为人物形象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E.文章写法细腻,通过对人物神态和典型化语言的细致描写,刻画了让“我”敬爱怀念的王大爷形象。

8.小说第一段中的对联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9.小说主人公王大爷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5分)

四、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

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无不通贯。

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

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自洪武以下五朝稿皆所订定。

寻充日讲起居注官,修《实录》、《圣训》。

尝应诏陈言,谓:

“建言古无专责,梅福以南昌尉言外戚,柳伉以太常博士言程元振,陈东以太学生攻六贼,杨继盛以部曹劾严嵩。

本朝旧制,京官并许条陈。

自康熙十年宪臣奏请停止,凡非言官而言事为越职。

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

今乃禁之,岂盛世事?

臣请弛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

于此辈甚不便,于国家甚便也。

其在外监司守令,遇地方大利弊,许其条奏。

水旱灾荒,州县官得上闻。

如此,则民间疾苦无不周知矣。

”更请许台谏官得风闻言事,有能奋击奸回者,不次超擢,以作敢言之气。

二十三年,分校礼闱,称得士,名益甚。

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议起,坐浮躁降调,遂归。

耒有至性,初被征,辞以母老,不获命,乃行。

既除官,三牒吏部以独子请终养,卒格于议不果归。

逮居丧,哀毁骨立。

少受学同郡徐枋、顾炎武。

枋殁,睭恤其孤孙,而刻炎武所著书,师门之谊甚笃焉。

四十二年,圣祖南巡,复原官。

大学士陈廷敬欲荐起之,力辞而止。

平生嗜山水,登高赋咏,名流折服。

有《遂初堂集》。

又因炎武《音学五书》为《类音》八卷。

炎武复古,耒则务穷后世之变云。

当时词科以史才称者,汪琬、吴任臣及耒为最著。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B.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C.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D.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布衣”本指布制的衣服,借指读书人。

古代富贵人家穿丝织物,书生穿麻、葛织物。

B.“日讲起居注官”是清朝的宫廷官职,负责记录整理帝王的言行,作为撰修国史的材料。

C.“超擢”指超越一级或更多等级而晋升官员,一般用于特别有才干或有特殊功勋的人。

D.“词科”是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潘耒很有才干。

他天生聪慧,读书一目十行,从经史、音韵、算数到佛教知识,没有不精通的,后来参与朝廷《明史》的编辑修订。

B.潘末敢于直言。

他引用典故,指出不是言官而向皇帝进言被视为逾越职权的做法是错误的,请求放松禁令,让群臣能够进言劝谏。

C.潘耒事母至孝。

当初被征召时,他以母亲年老推辞;被授予官职后,三次上书吏部请求归乡奉养老母;母亲去世,他因过分悲伤而异常消瘦。

D.潘耒敬重师长。

他年少时求学于徐枋、顾炎武,徐枋去世后,潘耒周到地抚恤徐枋的孤孙,刻印了顾炎武的著述,思想上师承顾炎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

今乃禁之,岂盛世事?

(5分)

(2)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浣溪沙·忆旧①

苏轼

长记鸣琴子贱②堂。

朱颜绿发映垂杨。

如今秋鬓数茎霜。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

仲卿③终不避桐乡。

注:

①此词别本有小序云:

“赠陈海州。

陈尝为眉令,有声。

”苏轼,眉州眉山人。

②宓子贱为官时,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效果。

③西汉中叶时人朱邑,字仲卿,在桐乡为官,深受人民爱戴,病重时,嘱咐其子将其葬于桐乡。

14.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5分)

A.上阕运用“鸣琴而治”的典故,借宓子贱为官时,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效果来赞美陈海州治理眉州有方。

B.下阕借用“朱邑归葬桐乡”的典故表达陈海州得眉山百姓的爱戴,抒发了苏轼对曾经任家乡父母官的陈海州的一片感激之情。

C“朱颜绿发映垂杨。

如今秋鬓数茎霜”两句借景抒情,写出昔日绿柳垂杨环绕朱漆厅堂,现在却被秋霜覆盖的萧索情景,表达了作者世事变迁之感。

D.“聚散交游如梦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人生聚散浮沉如同梦境一般,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有异曲同工之妙。

E.全词没有直接写陈海州的政绩,但通过两个典故展现了出来,同时蕴含着作者的人生追求,希望能够像陈海州一样有所作为。

15.有人评价此词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本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岳阳楼记》中作者由“古仁人”的阔大胸怀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

(2)《行路难》中运用“,。

”姜太公、伊尹的典故表示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③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峰,峪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⑤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拟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⑥丹·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尘粒原理的环保装置,脏空气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能在塔中间得到净化。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④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人口的生态失衡会破坏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我国的人口发展方式需要实现由数量控制型到生态优化型的战略转变。

B.“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产物,技术和资源的共享,激发了人们创新的热情,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现象的出现。

C.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的现实,不再是国家简单的依靠大量的劳动力,而是用质量的提升来弥补数量的短缺。

D.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获得许可,今后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19.下列语言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何老师热情邀请同事们到她新装修的家里去做客时,说:

“欢迎大家光临寒舍。

B.王阳是男生,今天班主任打电话给他爸爸:

“令郎在学校又和同学打架了。

C.小芳的表姐结婚了,小芳在婚礼上对表姐说:

“祝姐姐姐夫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D.张明的同学不小心跌伤住院了,他给同学发短信说:

“你的微恙怎么样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①  ?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

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

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②  ?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   ③  ,有了这个底蕴。

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21、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

(5分)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六、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日本有一种文化,叫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比如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