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3214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93 大小:14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3页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3页
亲,该文档总共2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系统与控制体、输运公式。

圆管中流体的紊流流动。

流体微团运动分析、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及积分。

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N-S方程)。

边界层的动量积分关系式及应用。

正激波。

四、教学方法

1.课堂集中讲授,课堂讲课做到突出重点难点、语言精练生动、概念交代清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课后布置作业,并安排课后答疑。

2.启发式教学,注重教学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配合使用多媒体课件,增大课堂信息量,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

五、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

知识点

讲课

序号

描述

1

绪论

流体的物理性质

4

2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3

矢量分析简介

流体静力学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

6

重力场中流体的平衡。

液体的相对平衡

静止液体作用在平面上、曲面上的总压力

流体运动学和运动学基础

研究流体流动的方法、流体的分类

10

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

系统与控制体、输运公式

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及应用

5

粘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

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

流体的力学相似、动力相似准则、近似的模型试验

量纲分析法

管道损失和水力计算

粘性流体管内流动的能量损失、粘性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

圆管中流体的层流流动和紊流流动

沿程损失的实验研究、非圆形管道沿程损失的计算

局部损失

7

综合应用举例、管道水力计算。

水击现象

8

可压缩流体的一维流动

微弱扰动的一维传播、声速、马赫数

气体一维定常等熵流动的基本方程

气流的特定状态。

速度系数。

正激波

9

理想流体多维流动基础

微分形式的连续方程、流体微团运动的分析

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及积分

速度环量、斯托克斯定理

有势流动、速度势和流函数、流网

几种简单的不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流动;

几种简单的平面无旋流动的叠加、平行流绕过圆柱体无环量流动、平行流绕过圆柱体有环量流动

*.库塔-儒可夫斯基公式、库塔条件

粘性流体多维流动基础

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N-S方程)

边界层的基本概念、边界层的微分方程、边界层的动量积分关系式

平板的层流边界层和紊流边界层的近似计算

曲面边界层的分离现象、卡门涡街

物体的阻力、阻力系数

*自由淹没射流

11

气体的二维流动

*微弱扰动在空间的传播、马赫锥

*微弱扰动波

12

合计

56

注:

带*部分可根据不同专业选讲。

六、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条件及内容

实验单独开设,见《热工理论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七、作业要求

教师可根据各知识单元教学内容的布置思考题、习题与独立作业或小论文等,侧重综合应用的习题。

八、考核方式与要求

1.知识考核

知识考核占总成绩的80%,主要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评定。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

2.能力考核

能力考核占总成绩的20%,其中根据作业、质疑和课堂讨论等能力、素质评定。

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推荐教材:

[1]孔珑主.流体力学(第1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1]周云龙.工程流体力学(第2版)[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陈卓如.工程流体力学(第2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景思睿.流体力学(第1版)[M].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热工测量及仪表”课程教学大纲

李介明大纲审核人:

陈志盛

0804000075

ThermalMeasurement&

Instruments

2

32。

其中,讲授32学时

自动化专业(热工自动化方向)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应用、电工学、电子学、C语言等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热工测量及仪表”是自动化专业(热工自动化方向)的一个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火电厂(及相类似厂矿)各种热工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和机械量等)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常用测量仪表(新型装置)的基本知识;

为以后从事热工自动化方面的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关于测量、测量误差及测量仪表(新型装置)质量(品质)指标等基本知识。

2.掌握火电厂(及相类似厂矿)各种热工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压差)、流量、液位、成分含量、机械量等的测量原理与测量方法。

3.了解火电厂(及相类似厂矿)中常用的测量敏感元件,变送元件和显示仪表(新型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4.理论联系实际,对常用的、典型的热工仪表(新型装置)能掌握其实验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和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在仪表(新型装置)实验和使用中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重点

测量技术温度、压力和流量三大热工参数的检测技术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

热电偶测温中冷端温度补偿与处理的方法、流量测量中的压力、温度补偿方法及系统、汽包水位中信号的压力校正等。

课堂理论授课、实验室做实验(实验课另开),课外辅导三者相结合。

概论

仪表及作用

检测与仪表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测量数据的表达方法;

仪表应用及应用

温度测量

温度测量:

温标及度测量的物理基础

热电偶测温原理与应用定则

热电偶测温系统与温度补偿

热电阻测温原理与热电阻测温系统

非接触测温方法

显示仪表

压力及差压测量

压力与差压测量

压力与差压变送器

流量测量

流量测量:

流量概念及流量计;

差压式流量计;

电磁流量计;

涡街流量计

质量流量计;

热式流量计;

流量检验

物位(汽包及其它液位)测量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

其他液位测量

成分(炉烟中氧)含量分析

成分分析:

概述;

氧化锆氧量计

机械量测量

机械量测量及仪表

热工智能仪表(新型装置)简介

热工智能仪表;

仪表技术发展

总计

32

实验课程另开。

课后布置相关思考题与习题,加深、加强对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的了解与掌握。

理论课考试成绩占整个课程成绩的80%;

平时成绩(含平时作业和考勤等)占整个课程成绩的2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

应用能力考核按《热工测量及仪表实习与设计》实践环节的考核要求考核。

1.选用教材:

[1]王俊杰.检测技术及仪表.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1]张华,赵文柱.热工测量仪表(第3版).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2]何适生.热工参数测量及仪表.中国电力出版社,1990

[3]吴文德.热工测量及仪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4]吴永生.热工测量仪表(第2版).中国电力出版社,1994

“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教学大纲

王鸿懿大纲审核人:

0804000095

ThermalProcessControlInstruments

其中,讲授32学时

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热工过程自动化方向)

自动控制理论、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

本课程为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主要热工过程控制仪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能根据热工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设计仪表控制系统。

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控制仪表的原理及应用,熟悉控制仪表在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控制仪表的发展趋势,具备应用控制仪表进行简单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

1.教学重点:

变送器、执行器、控制器。

2.教学难点:

变送器、执行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达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

控制仪表与控制系统

控制仪表及装置分类

联络信号和传输方式

安全防爆的基本知识和防爆措施

模拟式控制器

控制器的运算规律和构成方式

基型控制器

特种控制器和附加单元

变送器和转换器

变送器的构成

差压变送器

温度变送器

电/气转换器

执行器

可编程调节器

概述

KMM可编程调节器

可编程控制器

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S7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智能变送器和阀门定位器

智能变送器

智能阀门定位器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几种流行的现场总线

实时工业以太网

六、作业要求

平时作业三次,其中习题形式二次,报告形式一次。

作为平时成绩考核。

七、考核方式与要求

占总成绩的80%,主要采用期末书面考试的方式评定。

期末考试可采用开卷考试。

占总成绩的20%,其中根据作业、质疑、课堂讨论和自由选题报告等能力、素质评定。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吴勤勤.控制仪表及装置[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

[1]周泽魁.控制仪表与计算机控制装置[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

[2]杨庆柏.热工控制仪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6

[3]陆会明.控制装置与仪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7

“泵与风机”课程教学大纲

黄志杰大纲审核人:

0807000015

PumpsandFuns

1.5

24。

其中,讲授24学时,实验4学时

热能与动力工程、热工过程自动化

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

泵与风机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和热工过程自动化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限选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掌握和了解泵和风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在动力工程中的应用,学习泵和风机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泵和风机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泵内汽蚀现象,泵和风机运行及选型方法。

1.掌握泵和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了解其分类方法,发展趋势;

2.了解泵和风机的工作原理,熟练其速度三角形,基本方程式,叶轮叶片型式的分析;

3.了解泵和风机的损失和效率,理解离心泵和风机的性能曲线;

4.了解相似定律在泵和风机中的应用,理解比转数、通用性能曲线和无量纲性能曲线;

5.理解汽蚀机理,掌握安装高度的基本计算。

了解汽蚀相似定律及准则数,提高的泵的抗汽蚀性能的措施;

6.掌握管路特性及其工作点,泵和风机的联合运行,工况调节。

了解轴向推力及其平衡,泵和风机的选型方法。

1.重点内容

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Euler旋转机械的基本方程,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相似原理在泵与风机中的应用,泵的汽蚀,泵与风机的运行与调节。

2.难点内容

安装角对泵与风机性能的影响,调节对泵与风机的性能影响,泵与风机的选型,泵与风机的轴向力及其平衡。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方法,要注重结合工程实践及新的研究发展进行讲授。

泵与风机的地位与作用及分类

泵与风机的性能参数

泵与风机的发展趋势

泵与风机的叶轮理论

泵与风机的速度三角形

EULER基本方程

出口安装角对H的影响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泵与风机的损失及效率

泵与风机的理论与实际性能曲线形状

泵与风机的的实验性能曲线

泵与风机的相似定理

比转数及应用

通用性能曲线和无量纲性能曲线

泵的汽蚀

泵的汽蚀机理

吸上真空高度与汽蚀余量

汽蚀比转数

泵与风机的运行及调节

管路性能曲线与工作点

联合运行

泵与风机的调节

泵与风机的轴向推力及平衡方法

泵与风机的轴向推力的来源

泵与风机的轴向推力的主要平衡方法

泵与风机的选型

考核

24

1.离心式泵性能试验:

测试H-Q曲线和N-Q曲线

2.水泵的汽蚀试验:

观察水泵汽蚀现象

3.水泵串联实验:

串联联合运行曲线测试

4.水泵并联实验:

并联联合运行曲线测试

以上实验项目任选二项。

每个知识单元讲授完成后,均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和少数计算题。

本课程的成绩由期末书面考试和平时成绩组成,其中平时占30%,期末书面考试占70%,期末考试可采用开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基础掌握的程度。

总成绩的40%为平时作业及课堂质疑与讨论。

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验报告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能力考核在热工基础实验中完成。

[1]何川,郭立君.泵与风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6

[1]吴达人.泵与风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

[2]安连锁.泵与风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8

[3]王寒栋.泵与风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抽水蓄能发电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李志鹏大纲审核人:

鄢晓忠

0807000035

Technologyofpumped-storagepowergeneration

16。

其中,讲授16学时

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动专业方向)

高等数学、机械零件与设计、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水轮机原理、水轮机调节

本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动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课,限选课。

该课程分析电力系统对抽水蓄能的需要,综述国内外抽水蓄能技术兴起的过程及发展趋势,系统地介绍抽水蓄能电站的规划和应用、经济效益、水泵水轮机及电动发电机的结构和特性、电气设备的选用以及运行控制等方面的原理和设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必要的综合知识和运用技能,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意应用基础理论对工作原理、概念、设计计算、运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紧密结合,互为促进。

综合工程实例使教学内容更充实、丰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三、重点与难点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价值分析、水泵水轮机及电动发电机的结构和特性、电气设备的选用以及运行控制。

动态效益及其评价;

压水启动过程;

水泵工况起动试验、空载稳定性、工况转换。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抽水蓄能发电技术概

课程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

抽水蓄能电站及发展概况

抽水蓄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抽水蓄能电站类型、组成、工作原理

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效益

静态效益、价值分析

可靠性和可用性

建设投资、运行费用、动态效益及其评价

与核电的配合运用

水泵水轮机

水泵水轮机的结构特点、发展趋势

水泵水轮机的工作原理、基本参数

模型试验、验收试验、选型原则

水泵水轮机的水力设计和结构设计

转轮设计、蜗壳设计、座环及固定导叶设计

导叶设计、尾水管设计等部件的水力设计

导水机构、座环、蜗壳、顶盖与底环、进口阀、压力平衡装置等的结构设计

电动发电机

电动发电机的特点、主要参数、转子、定子、转动件、推力轴承

通风冷却系统、换极变速、可调式变速、同轴启动

异步启动、同步启动、半同步启动、变频启动、电气制动

抽水蓄能电站的电气设备

抽水蓄能电站主接线、变压器

励磁装置、开关设备、继电保护系统

厂用电源、全厂集中控制方案

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状态监测、信号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

电站站址选定,主要参数的选择,装机容量确定

进出水口功能、类型、水流特性

输水管道、调压井、厂房布置型式及结构形式

抽水蓄能机组的安装、试运行和控制

水泵水轮机的安装、电动发电机的安装、机组辅机系统的安装

压水启动过程。

水泵工况起动试验、带负荷连续运转

空载稳定性、工况转换、控制系统、水力振动

16

六、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条件及内容(无)

分章布置,课外完成。

占成绩60%,主要采用期末书面考试的方式评定。

期末考试采用开卷考试。

占总成绩的40%,根据作业、质疑、课堂讨论和自由选题报告等评定。

[1]梅祖颜.抽水蓄能发电技术.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周之豪,李福生,陈守伦.抽水蓄能电站.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2]梅祖颜.抽水蓄能技术.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3]梅祖颜,刘有德.抽水蓄能电站.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4]邱彬如.世界抽水蓄能电站新发展.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

姜昌伟大纲审核人:

0807000045

HeatTransfer

3

48其中,讲授48学时

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

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工程技术学科。

它分析各种具体的传热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探求工程及自然现象中热量传递过程的物理本质,揭示各种热现象的传输机理,建立能量输运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析计算传热系统的温度和热流水平,揭示热量传递的具体规律。

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场合,则通过计算机模拟或直接用实验方法,研究热量传递的规律。

它不仅为学生学习有关的专业课程提供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也为以后从事热能合理利用、热工设备效能的提高及换热器的设计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比较宽广和巩固的热量传递规律的基础知识,具备分析工程传热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工程传热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具有相应的计算能力及一定的实验技能。

1.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热量传递方式的基本理论规律、掌握传热的理论分析方法,并能综合应用这些基础知识正确分析工程实际中的传热问题;

2.掌握计算各类热量传递过程的基本方法,能对典型的工程传热问题进行计算,能对间壁式换热器进行原理性的热力设计;

3.了解强化或削弱热量传递过程的方法,并能提出工程实际中切实可行的强化或削弱传热的措施;

4.具备分析工程传热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能力,了解本课程的发展动态和新技术。

准确理解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传热过程、热阻等基本概念;

传热过程与传热系数。

傅里立定律;

导热微分方程;

导热的基本数学问题;

集总热容法,集总热容法计算非稳态导热。

导热问题数值求解的基本思想与步骤;

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准确掌握流动边界层、热边界层及各相关准则等基本概念的物理意义,准确掌握准则方程式对强制对流换热进行计算。

沸腾曲线的意义;

珠状凝结;

膜态凝结的特点;

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

两表面与多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计算,辐射换热的强化与削弱措施。

临界绝热半径;

强化传热措施;

热交换器的功能与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