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3365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4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下考试自测卷二Word文件下载.docx

)意 

D.碑贴 

拓(tà

)片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题材 

付与 

领悟 

B.体裁 

领略 

C.题材 

赋予 

D.体裁 

(3)

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

共27分)

2.(6分)(2016·

南京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文章出苦心

寻思是作文的第一步重要工作,思有思路,思路有畅通时也有蔽塞时。

大约要思路畅通,须是精力弥满,脑筋清醒,再加上风日清和,窗明几净,临时没有外扰败兴,杂念萦怀。

这时候静坐凝思,新意自会像泉水涌现,一新意酿成另一新意,如是辗转生发,写作便成了人生一件最大的乐事。

一般“意兴淋漓”的文章大半都是如此做成。

提笔作文时最好能选择这种境界。

不过这是理想,有时这种境界不容易得到,有时虽然条件具备,文思仍然蔽塞。

在蔽塞时,我们是否就应放下呢?

抽象的理论姑且丢开,只就许多著名的作家的经验来看,苦思也有苦思的收获。

唐人有“吟成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传说。

李白讥诮杜甫说:

“借问近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李长吉的母亲说:

“呕心肝乃尔”。

佛洛伯有一封信札,写他著书的艰难说:

“我今天弄得头昏脑晕,灰心丧气,我做了四个钟头,没有做出一句来,今天整天没有写成一行,虽然涂去了一百行,这工作真难!

艺术啊,你是什么恶魔?

为什么要这样咀嚼我们的心血?

”但是他们的成就未始不是从这种艰苦奋斗中得来。

元进山《与张仲杰论文诗》说:

“文章出苦心,谁以苦心为?

”大家看重“苦心”,于此可见。

就我个所能看到的来说,苦心是从不会白费的。

思路太畅时,我们信笔直书,少控制,常易流于浮滑;

苦思才能拔茧抽丝,鞭辟入里,处处从深一层着想,才能沉着委婉。

苦思在当时或许无所得,但在潜意识中,它的工作仍在酝酿,到成熟时可以“一旦霍然贯通”。

普遍所谓“灵感”大半都是先经苦思的准备,到了适当的时机便突然涌现。

难关可能打通,平路便可驰骋自如。

苦思是打破难关的努力,经过一番苦思的训练之后,手腕便逐渐娴熟,思路便不易落平凡。

纵遇极难驾驭的情境也可以手挥目送,行所无事。

大抵文章的畅适境界有两种,有生来即畅适者,有经过艰苦经营而后畅适者。

就已成功的作品看,好像都很平易,其实这中间分别很大。

入手即平易者难免浮浅,由困难获得平易者大半深刻耐人寻味。

这是铅锡与百炼精钢的分别,也是袁简斋与陶渊明的分别。

王介甫所说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文章的胜境。

写文章要达到“思路畅达”的境界,需具备哪些条件?

文中说“苦思也有苦思的收获”,根据文中意思,所谈到的“收获”有三点。

请分别指出作者从什么角度谈?

各点“收获”的内容分别又是什么?

“不易落平凡”和“好像都很平易”,“平凡”和“平易”在文中有什么不同含义。

3.(9分)(2019高一上·

大港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寂寞出学问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

昨天是第35个教师节。

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

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

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秦:

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还特别强调一个重点:

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

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

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

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

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

“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

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

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

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

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

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

“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

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必须静心求实。

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

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

做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

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

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

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

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

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

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

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应形成良性关系。

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

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

有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

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

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

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

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

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

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

(1)针对“寂寞出学问”的倡议,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学问要“潜心十年”,甘坐“冷板凳”。

B.对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兴趣,热爱学术。

C.学者在媒体上讲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

D.媒体需要的是“全才”型的“媒体学者”。

(2)对文中两处划线句子,根据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倡议不仅适用于复旦大学,也适用于其他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领域。

B.文中提到的浮躁现象,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

C.甘坐“冷板凳”的精神,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也是社会其他领域的从业者应学习的。

D.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的学者,实际上都在暴露自身的不足,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

(3)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学者们应坚守象牙塔,我自岿然不动。

B.“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现行的考评体制应予以取消。

C.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很充实、幸福。

D.媒体只要不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就能与学者形成良性关系。

4.(12分)(2018高三上·

通榆期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格桑梅朵

来到川藏线上这个道班的时候,正是一个凛冽的冬天,风像长了牙齿,龇牙咧嘴地向我扑来。

连绵的雪山矗立在眼前,一眼望去,是意料之中的一片纯白。

父亲在这条线上修了一辈子路,最后不得不带着一身的高原病回到家乡。

临走时,也不忘将我作为他的接班人。

那时,我刚卫校毕业,本有大好的前途。

可军人出生的父亲,却板着一张脸,无比严肃认真地告诉我,你必须得去,那儿需要你这样懂医的人。

我知道有这样的父亲,一切都是无法挽回的。

在母亲的哭哭啼啼中,我没有掉一滴泪,把对父亲的怨恨装进行囊,毅然走进了这个雪山脚下的道班。

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荒凉,每年春夏时节,被大雪封了一冬的公路就格外的热闹。

纤细娇艳的格桑花蓬蓬勃勃一路开到雪山之巅;

连绵不断的进藏汽车排起长龙,在蜿蜒而上的盘山公路上蠕动;

骑行爱好者们一路欢歌,摇着清脆的铃铛,从我们面前疾驰而过;

还有那些藏族老乡赶着自家的牛羊,从从容容地跨过公路,辗转到别的草场……

公路上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我们这些养路工人最繁忙的时候。

这段28公里长的川藏线是属于我们道班管辖的,为了能保证这条路畅通,李大姐他们天不见亮就得起来去清理路面,然后再回来吃早饭。

通常这个时候,我都还在睡懒觉,他们知道我憋屈,也不叫我出工,由着我的性子来。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不属于这里的,迟早有一天我会离开这里,因此我也放任着自己,我要让我的父亲知道,是他毁了我的一生。

直到有一天,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接着是李大姐的呼喊:

“幺妹儿,快起来,要出人命了。

”我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只见几个藏族老乡抬进来一个老阿妈,呼吸急促,脸色乌青。

我被这慌乱的场面吓住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老阿妈的呻吟瞬间战胜了我的犹豫,我从床下拿出急救箱,给老阿妈吸上氧,打针,拿药,倒水,喂药,一连串的动作再自然不过了。

不一会儿,老阿妈终于缓过气来,她忽然跪在我的面前,不停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吓得我直往李大姐的身后躲。

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我百无聊赖地坐在道班的屋顶上看远处盛开的格桑花,一个部队的车队从道班门口浩浩荡荡驶过。

这时,一辆军车靠边停了下来,从车上跳下一个年轻的士兵,对正在修路的李大姐他们比划着什么。

忽然,李大姐抬起头,朝我大喊,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从房顶上跳下来问:

“喊我干啥子?

那个士兵递给我一个栽有格桑花的罐头盒说:

“谢谢你救了我阿妈,这是生长在五千米雪山上的格桑梅朵,送给你。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跑掉了。

我只知道这花叫格桑花,却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格桑梅朵,好有诗意的名字。

我把那盆格桑花放在窗台上,问李大姐:

“格桑梅朵是什么意思?

李大姐说:

“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你那盆花在藏族人眼里就是吉祥幸福的花。

以后的日子,那个藏族士兵每次进藏都要为我带回一个栽有格桑梅朵的罐头盒。

渐渐的,娇艳的格桑花开满了我的窗台,在花香里,所有的烦恼抑郁全都逃遁了。

终有一天,为我送格桑梅朵的不再是那个满脸高原红的藏族小兵,而是他的战友。

我问他的战友,那个小兵哪儿去了?

战友先是支支吾吾,最后才说,他牺牲了。

战友红了双眼,哽咽道:

“就是这次进藏,突遇暴风雪,道路塌方,嘎旺他们的车就翻下了悬崖……”

我不知道那个战友是何时离开的,我的头脑中一片空白。

李大姐安慰我说:

“别伤心,在这几千里的川藏线上这样的事已是家常便饭。

你爸爸曾说过,我们守路的人一定要守好这条路,才能让行路的人更加安全,让千千万万的家庭幸福美满。

整整齐齐摆在窗台上的格桑梅朵,在暖暖阳光下,绽放着。

似乎在告诉我,父亲和千千万万的养路工人是在用生命浇灌着更多人的格桑梅朵。

(选自《2014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以“格桑梅朵”将小说中的人物串联在一起,使小说结构紧凑,内容浑然一体,并且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B.小说以“我”睡懒觉、不出工、放任自己与李大姐等养路工人天不见亮就起来去清理路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养路工人的繁忙和我的懒惰与任性。

C.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血肉丰满的公路养护工形象,作者以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出他的强势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D.“我”不愿去高原,感觉人生灰暗,后来给藏族老阿妈治病,藏族士兵给“我”送格桑花及藏族士兵的牺牲对“我”的触动很大,使“我”对改变以后的人生充满希望。

(2)为什么小说在第四段要极力描写春夏时节川藏公路的热闹景象?

(3)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我”,也有人认为主人公是以父亲、李大姐为代表的川藏线的养路工人,还有人认为主人公是一个群体,包括父亲、李大姐、“我”、藏族士兵。

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请说明理由。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

共11分)

5.(11分)(2019高二上·

大庆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景俭,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

出为益州录事参军。

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

“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

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嗣业益怒。

景俭又曰:

“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

扬州之祸,非此类耶。

”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

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

“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

”景俭由是稍知名。

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

“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

”累迁洛州司马。

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

“是何祥也?

”诸宰臣曰:

“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景俭独曰:

“谨按《洪范五行传》:

‘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

’又《春秋》云: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

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

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

后累除司刑卿。

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

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

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

则天竟从景俭议。

岁余,转秋官尚书。

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

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

杜景俭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B.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C.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D.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中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

例如,帝王之位称“九五”。

B.“出”,京官外调。

古代涉及官职变动的词语很多。

如“拜”“除”,授予官职;

“迁”“谪”,贬官降职;

“陟”“徙”,提升官职。

C.“忝”为谦辞,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常见的谦称有鄙、敝、卑、窃、臣、仆等;

常见的敬辞有台、尊、贤、仁、令等。

D.“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

在古代,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各占三个月,这三个月依次用“孟、仲、季”来表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景俭从政谨慎。

房嗣业在诏令未正式下来之前,就想大权独揽,景俭首先是劝说,劝说未果,于是叱散左右以防祸事发生。

B.杜景俭怀公正悲悯之心。

天授中,他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审断钦犯案件的时候,人们传言称遇到景俭审案,就可以活下来。

C.杜景俭正直而不趋炎附势。

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询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D.杜景俭敢于为他人请命。

当时,外族入侵,国土沦丧。

等到事已平定,河内王武懿宗要将沦陷地的百姓全部判罪,景俭向武则天提出自己看法,建议最终被采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

②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

四、诗歌鉴赏(共1题;

共7分)

6.(7分)(2017高三上·

丹东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人送朱樱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①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②,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注】①“写”同“泻”,言用水漂洗,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②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西蜀樱桃也自红”的“自”精妙传神,写出西蜀樱桃应季而红,却无人欣赏的落寞,与“映阶碧草自春色”有异曲同工之妙。

B.“野人相赠满筠笼”,野人,指村农;

筠笼,竹篮。

村农以“满”篮鲜果“相赠”,足见诗人与邻里相处欢洽。

C.颔联上句写诗人担心樱桃碰破,表现了西蜀樱桃娇嫩易破的弱点,平添一丝哀愁;

下句写樱桃形体“匀圆”,隐含对果农种植技艺与劳动的赞美。

D.全诗可分三层:

前两联写“今日”,第三联忆“昨日”,第四联回到“今日”;

引起第三联诗人回忆的,是“野人送朱樱”这一小小事件。

E.这首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今昔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供职门下省时的生活细节的深情忆念,拓宽了生活层面,增添了感情厚度。

(2)“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有人评价此联“门下省、大明宫”两个专有名词的使用,点铁成金,意蕴丰富。

试结合此联与尾联诗意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共1题;

共3分)

7.(3分)(2019高二下·

集宁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

子罕》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

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诗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六、语言表达(共2题;

共2分)

8.(1分)某省卫视在省会文化广场举行“关爱寒门学子,托起未来太阳”捐助贫困大学生大型义演活动,作为受助的贫困大学生代表,要向关心自己的领导、演职员和观众致谢,请你写一段简短的发言稿,要求语言简明、生动、得体。

9.(1分)(2016高二上·

黄陵期中)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个句子。

如果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则是一支笔,书写着人生;

如果说生命是一张白纸,那么时间则是一把颜料,描绘着人生;

七、材料作文(共1题;

共5分)

10.(5分)(2019高三上·

杨浦期中)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社会调查数据显示,00后最常用的十个App分别是QQ、微信、微博、QQ音乐、天天酷跑、爱奇艺、bilbili、美拍、我的世界、淘宝。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5-3、

5-4、

6-1、

6-2、

7-1、

7-2、

7-3、

8-1、

9-1、

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