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3439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光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青光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光眼.docx

《青光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光眼.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光眼.docx

青光眼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常见疑难眼病。

该病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可导致失明。

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失明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

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

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

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症状体征

  疾病种类

  [1]青光眼的种类主要有四种:

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各种类型的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各不相同,特在这里借XX·百科,向大家阐述一下各种青光眼的临床症状,希望大家都能对青光眼有更深入地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一,先天性青光眼

  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30岁以下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眼前房角发育异常,致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25-80%的病人半年内显示出来,90%的患儿到一岁时可确诊,10%的病人在1-6岁时出现症状。

  1.婴幼儿性青光眼:

一般将0-3岁青光眼患儿归为此类,此

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者,母体内即患病,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一般是双眼性病变,但却不一定同时起病,也有25-30%患儿单眼发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易激动哭闹,饮食差或呕吐,汗多等到全身症状,此型的预后关键在于及时正确诊断,因小儿眼球壁正处于发育阶段,查眼压,可能正常,而眼底检查不好配合,所以缺乏青光眼丰富俅簿。

  2.青少年性青光眼:

发病年龄3-30岁之间,此型临床表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发病隐蔽,危害性极大,近年来此型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且有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90%以上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详细检查才知道是青光眼,有的患者查出来青光眼,但自己错误的认为,我现在又没有什么感觉,视力也可以,不可能象大夫说的那么严重,真正失明了,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在黑暗中痛苦的渡过终生。

  二,原发性青光眼

  根据前房前角的形态及发病缓急,又分为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等:

  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是由于眼内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房水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房水涨满,眼压急剧升高而造成的,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占90%,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

4,来势凶猛,症状轻剧,发病时前房狭窄或完全关闭,表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血压升高,此时全身症状较重易被误诊为胃肠炎,脑炎,神经性头痛等病变,如得不到及时诊治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无光感,此时称“暴发型青光眼”,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对疼痛忍受性轻强,仅表现为眼眶及眼部不适,甚则眼部无任何症状,而转移至前额,耳部,上颌窦,牙齿等部疼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实则是因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反复迁延而来。

  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此型占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0%以上,发病年龄30岁以上,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脑力劳动者有急剧升高的趋势,此型发作一般者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视疲劳,用眼用脑过度,长期失眠,习惯性便秘,妇女在经期,或局部,全身用药不当,均可诱发,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昏痛,失眠,血压升高,休息后可缓解,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失明,检查时,眼压可正常或波动,或不太高20-30mmhg左右,眼底早期可正常,此型最易被误诊,如此反复发作前房角一旦粘连关闭即可形成暴发型青光眼(参: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早期症状有四种:

  一,经常觉得眼睛疲劳不适;

  二,眼睛常常酸胀,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

  三,视力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

  四,眼睛经常觉得干涩。

  3.原发开角型青光眼:

多发生于40以上的人,25%的患者有家族史,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的直至地失明也无不适感,发作时前房角开放,此型的诊断最为关键,目前一旦西医确诊都已经有明显的眼底改变,因此必须全面,认真排除每一个有青光眼苗头的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要非等到确诊为青光眼才去治疗,那时已丧失最佳治疗时机。

  三,继发性青光眼

  由眼部及全身疾病引起的青光眼均属此类,病因颇复杂,种类繁多,现仅简述最常见的几种继发性青光眼:

  1. 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继发青光眼:

由于屈光系统调节失常,睫状肌功能紊乱,房水分泌失恒,加之虹膜根部压迫前房角,房水排出受阻,所以引起眼压升高,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是自觉视疲劳症状或无明显不适,戴眼镜无法矫正视力,易误诊,故有屈光不正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无法解释的眼部异常时应及时找有青光眼丰富临床经验的大夫,详细检查。

  2.角,结膜,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

眼内炎症引起房水混浊,睫状肌,虹膜,角膜水肿,房角变浅,或瞳孔粘连,小梁网阻塞,房水无法正常排出引起眼压升高,目前西医对此病一般用抗生素,激素对症治疗,人为干扰了自身免疫功能,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3.白内障继发青光眼:

晶体混浊在发展过程中,水肿膨大,或易位导致前房相对狭窄,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一旦白内障术后,很快视神经萎缩而失明。

  4.外伤性青光眼:

房角撕裂,虹膜根部断离,或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震荡,使房水分泌,排出途径受阻继发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如能积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手术只能修复受损伤的眼内组织,但其引起的眼底损伤无法纠正,所以此型病人一般在当时经西医处理后,认为就好了,不再治疗,一旦发现已视神经萎缩,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

  四,混合型青光眼

  两种以上原发性青光眼同时存在,临床症状同各型合并型。

  发现与治疗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如能早期诊断,对保护视功能极为重要,以下几点对早发现,早诊断很有帮助:

  家族史:

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涨,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查眼压:

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眼底改变:

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因此,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查视野:

视野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检查,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

  对青光眼最好先用药物治疗,若在最大药量下仍不能控制眼压,可考虑手术治疗,应先用低浓度的药液,后用高浓度的药液滴眼,并根据不同药物的有效降压作用时间,决定每天点药的次数,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在24小时内能维持有效药量,睡前可用眼膏涂眼。

  开角型青光眼治疗后的随访也很重要,即使眼压已经控制,仍应每4~6周复查一次,包括眼压,眼底和视力,每年应检查一次视野,以保证治疗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2 用药治疗

  青光眼中医治疗方法

  本病治重在肝。

在急性发作期,清热、泻火、平肝、熄风、理气、降逆、化饮等法,视其脉证,或一法独进,或数法合施,勿拘一端。

俟病势得缓,治宜培补肝肾为主,佐用泻火、平肝、熄风等法。

  

(一)辨征选方

  1.肝经实热

  治法:

清热泻火,平肝熄风。

  方药:

绿风羚羊饮(《医宗金鉴》)加减。

羚羊角粉0.5~1g(冲服),玄参15g,黄芩9g,知母9g,车前子15g,茯苓15g,大黄10g,桔梗10g,细辛3g,防风3g。

若热盛者,加龙胆草、钩藤,以增强清肝熄风之力;呕吐甚者,加竹茄、法半夏、天竺黄,以降逆止呕。

  2.肝郁气滞

  治法:

疏肝清热,降逆和胃。

  方药:

丹桅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

柴胡9g,当归15g,白芍15g,茯苓10g,白术10g,甘草6g,薄荷6g,生姜10g,丹皮9g,桅子9g,黄连10g,吴茱萸3g。

着郁滞较甚,加香附、青皮、金铃子;目痛甚且红赤较剧者,加石决明、草决明、夏枯草;呕逆较剧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以增强降逆止呕之力。

  3.肝阳上亢

  治法:

滋阴潜阳;平肝熄风。

  方药:

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加减。

羚羊角粉1.5g(冲),钩藤12g,桑叶9g,菊花12g,生熟地各24g,白芍30g,川贝母6g,茯神12g,竹茹15g,怀牛膝25g,生石决明20g。

若阴虚明显者,加女贞子、五味子、山茱萸;火盛者,加知母、黄柏、夏枯草:

心烦不寐者,加栀子;生牡蛎、炒枣仁。

  4.痰火动风

  治法:

泻火逐痰,平肝熄风。

  方药:

将军定痛丸加减。

大黄10g,黄芩10g,白僵蚕10g,陈皮10g,天麻6g,桔梗6g,青礞石20g,白芷6g,薄荷6g,半夏10g。

痰火盛者加芦荟、桔络、制胆甫星,以增强降火逐痰之功;胸脘满甚者去桔梗、白芷,加泽泻、炒莱菔子、白芥子。

  5.饮邪上犯

  治法:

温化寒饮,降逆止痛。

  方药:

吴茱萸汤(《审视瑶函》)加减。

姜制吴茱萸12g,人参12g,炙甘草6g,川芎10g,茯苓20g,白蓝10g,广陈皮10g。

呕逆较甚者,加半夏、细辛以增强化饮降逆之力;头痛甚者,应用川芎、吴茱萸;胸闷纳差者,加苍术、白蔻仁;四肢逆冷者,加熟附片、桂枝。

  6.脾虚湿盛

  治法:

健脾利湿。

  方药:

五苓散(《伤寒论》)加减。

猪苓10g,茯苓12g,白术12g,泽泻10g,赤芍10g,牛膝10g。

若食少纳差者,加焦三仙、薏苡仁、陈皮。

  7.心肺气虚

  治法:

养心益气。

  方药:

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炙甘草12g,生姜9g,党参9g,生地10g,麦冬10g,五味子I0g,当归12g,川芎9g。

若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远志、柏仁。

其他疗法

  1.点眼法:

有以下几种。

  

(1)1%葛根素滴眼液:

每日2次,持续用药。

本品主要使睫状突血管收缩,减少房水分泌而降低眼压同时应注意两点:

①少数病人血压轻度下降,故低血压病人应慎用;②少数病人滴用后有异物感,经1~2分钟即可缓解,可继续用药。

  

(2)1%槟榔碱滴眼液:

重症每15~30分钟滴眼1次。

瞳神缩小后每日滴3~5次。

亦可用摈榔碱药膜,每日2~3次,将药膜置于下睑穹窿处,待其自行溶化。

15分钟则瞳神开始缩小,可维持6~8小时。

  (3)抗青膏:

点15分钟开始缩瞳,45分钟瞳神缩小。

  (4)1%丁公藤滴眼液:

每日滴眼3~4次。

外敷疗法:

黄连粉适量,研成细未,调水成糊状,敷足心(涌泉穴)。

  2.外涂疗法:

双明散:

石决明、草决明各等份,研未,水调成糊状,涂太阳穴。

  青光眼西医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

  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而且青光眼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后果极为严重。

一般来说青光眼是不能预防的,但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

因此,青光眼的防盲必须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青光眼是一组威胁视功能,主要与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征群或眼病,即眼压超过了眼球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所能承受的限度,将带来视功能损害。

最典型和最突出的表现是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缩小,如不采取有效的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终至失明。

  一、原发性青光眼

  原发性青光眼多是双侧性,但两眼发病可有先后;原发性青光眼可分成闭角和开角两种类型。

  1、闭角型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是原发性青光眼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年龄多在45岁以上,30岁以下较少见。

由于在发作时,可以出现明显的眼充血现象,故以往称之为充血性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如能在早期得到正确的处理,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以至治愈。

  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过程分四个阶段:

1、发作期;2、间歇缓解期;3、慢性进展期;4、临床前期。

  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常可有些诱因,如情绪波动、脑力或体力过度疲劳、阅读过久或看电视电影等。

发作开始时,患者感到有些轻微的眼胀和头痛或者恶心感,白天视物呈蒙雾状(雾视),夜晚看灯光则有虹视(有彩虹围绕灯光)。

病人常常在这种现象频繁出现或症状严重而不能再缓解时,方来就医。

此时,眼压急剧上升,视力高度减退,以致仅存光感(患眼看不见东西,只有一些光亮)。

此时,需要刻不容缓地积极进行抢救治疗,迅速控制眼压使之下降,视力可以逐渐恢复。

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治疗,因为青光眼对视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经过多次发作后,视力就会越来越差,最后的结果是失明。

  青光眼发作时,一些病例往往误诊为眼科的虹膜睫状体炎,或内科的胃肠炎、偏头痛等而通过相反的治疗而使病情恶化。

  闭角型青光眼如果能早期发现,通过手术治疗可以痊愈而获得满意的疗效,但是如果错过了手术时机,则即使进行手术,效果也大打折扣。

  2、开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又称单纯性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病情进展甚为缓慢,而且没有明显症状,因此不易早期发现,个别病人甚至一只眼已经失明,尚不知何时起病。

这种在没有症状下逐渐导致失明的眼病,就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患者年龄分布于20~60岁之间。

  症状:

开角型青光眼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只有在病变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病人方有视力模糊、眼胀和头痛等感觉,有时也可有虹视和雾视现象。

到了晚期双眼视野(眼睛看得到的范围)都缩小时,则可有夜盲和行动不便等现象出现。

  如果患者经常有上述症状,就需要找眼科专科医生进行系统的祥细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如果确诊是青光眼,就须要进行正确的治疗,以便阻止视力的损害。

治疗一般是先采用药物治疗,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二、继发性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有很多种:

  1、角膜前粘性白瘢引起的继发青光眼;

  2、虹膜睫状体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3、眼外伤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4、眼底血管病变与继发性青光眼;

  5、眼内肿瘤与继发性青光眼;

  6、颜面血管痣与继发性青光眼;

  7、激素与继发性青光眼;(全身或局部使用激素,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以产生高眼压)。

  8、睫状体炎青光眼综合征;

  9、囊膜性青光眼;(因白内障所致)。

  三、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胎儿时期前房角组织发育异常所引起,大多于出生时已存在。

由于婴幼儿眼球壁易受压力的作用而扩张,使整个眼球不断增大,故有“水眼”之称。

  治疗:

先天性青光眼一经确诊,原则上要及早施行减压手术,以挽救视觉功能。

  ※青光眼成为严重致盲眼病

  专家建议40岁以上者应定期检测眼压

  眼科专家赵家良教授指出,青光眼已成为我国严重的致盲眼病之一,而且患者一旦失明就不可能复明。

他呼吁,要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普及青光眼防治知识;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测量眼压,以便早期发现,合理治疗。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所导致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一类眼病。

我国各地对青光眼的发病情况做过多次调查。

一般认为,其患病率为0.21%-1.64%。

1996年在北京市顺义区进行的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60岁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0.87%,60-70人群为2.09%,70岁以上人群为4.42%。

据以上资料推算,我国至少有青光眼患者500万人。

调查还发现,青光眼患者中双盲患者的比例为15.8%,单盲为16.9%,双眼低视力患者为22.8%,单眼低视力患者为7.9%。

以此推算,我国青光眼患者中双眼失明的人数达79万人。

  治疗措施

  ●注射维生素B

  如果紧张是主要因素,可注射维生素B,效果不错,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激光疗法

  假使药物治疗仍无法控制病情,则在采取其他外科手术前,不妨试试激光疗法。

新的测试已显示激光疗法对广角性青光眼(openangleglaucoma)有效。

其方法是利用激光照射虹膜,形成一个小洞,以舒解眼压。

如果发生急性或闭角性青光眼,此时,角膜会受眼压过高所形成的水肿影响而变模糊。

在这种情况下,激光疗法恐怕不是最佳选择,而需要更进一步的手术。

  ●补充营养素

  ①胆碱

  每天补充1000―2000毫克。

一种重要的维生素。

  ②泛酸(B5)

  每天补充3次,各100毫克。

  ③芸香素

  每天补充3次,每次各50毫克。

  ④维生素B群

  每天3次,各50毫克,用餐时服用,必要时可用注射法。

  ⑤维生素c

  加生物类黄酮每天3次,能大幅地降低眼压。

  ⑥维生素E

  每天400IU。

近来的研究显示维生素E有助排除水晶体内的小颗粒。

  ⑦锗

  若眼睛不舒服时,每天可服用100―200毫克的锗,同时提供氧气给眼组织,并纾解疼痛。

  ●应避免的作法

  避免长时间使用眼睛,例如,看电视及阅读。

避免饮用咖啡、酒及吸烟。

  免大量饮水。

  ●天然药草

  轮流使用温的茴香茶及洋甘菊与小米草茶清洗眼睛,或利用滴管在每眼中滴

  3滴药茶,每天3次,均有帮助。

  手术治疗

  如何正确评价手术对青光眼治疗效果?

  目前采用手术治疗青光眼是西医最后、唯一的重要手段,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控制眼压,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角狭窄或关闭的患者,暂时控制眼压可起到明显效果,但并没有纠正引起眼压升高、房角关闭的真正病因,给医患产生一种错误的安全感,认为自己手术了青光眼就好了,再次复发或失明。

还不止一次提着同一个问题“我作了手术了为什么还失明了?

”而对于开角型、恶型、眼内炎症等青光眼手术不但毫无意义,反而会加快病情发展。

因此我们对于手术的评价是“暂时降低眼压,缓解症状,从病根上纠正不了病情”,术后应积极采用中药治疗病因,才能达到痊愈的效果。

  西医疗法

  患上青光眼要以正确心态对待此病。

青光眼患者容易走两个极端:

要么知道此病的危害性,接触了不少西医大夫认为此病是不治之症,放弃治疗,产生悲观、失望、恐惧心理、错失治疗。

要么不了解此病,特别是慢性开角型患者,认为我没多大感觉,没有大夫说的那么严重。

结果,造成严重后果,在黑暗中痛苦的度过余生,给个人、家庭带来极大痛苦。

  目前西医对青光眼的认识概括为“一眼(或双眼)发病,继发双眼失明,终生用药,随时失明”,对此病尚未找到确切病因,也就谈不到治疗。

缩瞳剂、碳酸酐抑制剂、高渗剂、激素,即使手术也只是暂时降低眼压,缓解症状,最终还是以失明告终,所以称之为“不治之症”。

  青光眼与失明

  青光眼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由于种种原因给患者带来失明的痛苦。

常见原因如下:

  ①开角型青光眼及一部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因为没有任何症状,病人不知道自己眼睛有病,一旦发现已是晚期或已失明。

  ②病人不听医生劝告,不信任医生,不愿做任何检查,将最好的治疗时机错过。

  ③对青光眼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自己的疾病满不在乎。

有些人只是拼命工作,从不看病,直到感觉视野缩小,才到医院诊治。

这时往往已是极晚期,一只眼白白丢掉。

  ④不能按时用药,有症状时就点药,没有症状时就不点药,从不测量眼压,也不知自己点药后眼压控制的怎样。

不合理的用药耽误了治疗。

  ⑤对医生劝告听不进去。

恐惧手术,对手术前的医生交待手术预后问题,不能正确对待,总怕手术后会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对手术一拖再拖,直到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⑥有些手术后的病人,因症状消失,便以为青光眼已完全治愈,而忽略追踪观察、定期监测,有些病人在术后不知不觉中失明。

  ⑦有些病人手术后只注意观察眼压,而不检查视野是否有改变。

有一部分病人在血流动力学方面异常,如患有心血管疾病、低血压及全血浓度增高等。

由于这些因素有相互作用,使视神经长期处于慢性供血不足状态,从而造成视野进行性缩小,以致失明。

  鉴于以上一些情况,建议青光眼病人,必须听从医生劝告,积极争取早期有效的治疗,争取将视功能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3 饮食保健

  食疗方:

(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方1

  处方:

白菊花;羚羊角粉0.3克。

用法:

白菊花泡茶、送服羚羊角粉。

每日2次

  主治:

适用于闭角性青光眼伴头痛项强者。

  方2

  处方;天冬15克,麦冬15克,粳米120克,冰糖适量。

用法,粳米洗净.加天冬、麦冬所煎之水,煮成二冬粥。

加冰糖适量,每日2次,每次1小碗。

  主治:

适用于闭角性青光眼伴口干唇燥,大便干结者。

  方3

  处方:

面酚250克.天麻扮贩克。

用法:

面粉加入天麻粉,做成馒头,每日食1剂。

  主治:

适用于闭角性青光眼伴头痛血压(血压食品)升高者。

  方4

  处方:

桂圆肉20克,红枣20枚。

用法:

桂圆肉、红枣同煮桂圆红枣汤。

每日食1剂

  主治:

适用于老年(老年食品)人青光眼缓解期少气乏力者。

  方5

  处方:

扁豆35克,豌豆35克,米粉250克。

用法:

扁豆、豌豆磨粉,加入米粉,蒸为豆糕,分次食用。

  主治:

闭角性青光眼。

  方6

  处方:

甲鱼1只(约置250克),杜仲9克.料酒.精盐各适量。

用法:

甲鱼活杀去内脏,加杜仲(纱布包)。

入碗以料酒、精盐调味,隔水蒸熟,去杜仲。

食甲鱼喝汤。

  主治:

适用于开角性青光眼者及耳鸣、腰酸、舌红少苔者。

  方7

  处方:

鲤鱼1条(约重500克),赤小豆40克,葱花、料酒、精盐各适置。

用法:

鲤鱼活杀洗净,加赤小豆(纱布包),人锅同煮,至鱼熟汤浓,加葱花、料酒、精盐调味,去赤小豆。

喝汤食鱼,每日2次,每次1小碗。

  主治:

适用于开角性青光眼,眼睑水肿、小便不利者。

  方8

  处方:

新鲜香橼2只、麦芽糖60克。

用法:

新鲜香橼切片入碗,加麦芽糟,加盖隔水藏至香橼化水.待冷后成香橼糖浆。

每日2次,每次1汤匙,开水冲服。

  主治:

适用于开角性青光眼伴头痛眩晕者。

  方9

  处方:

核桃仁35克.枣仁20克,黑芝麻托克。

用法:

核桃仁、枣仁、黑芝麻文火炒至黄,碾碎。

每日一次,每次1汤匙,嚼服或开水调服。

  主治:

开角性青光眼。

  方10

  处方:

粳米120克,新鲜梅花10克。

用法:

粳米洗净,加入新鲜梅花,煮成梅花粥。

每日食2次,每次1小碗。

  主治:

适用于开角性青光眼视物模糊伴胸闷腹胀者。

  方11

  处方:

羊肝200克,熟地9克,白芍12克,当归8克.川芎4克,枸杞子9克,酸枣仁9克,早莲草15克,黄花菜15克,水发木耳20克,鸡汤500克,熟猪油、精盐、胡椒粉、味精、黄酒、酱油(油食品)、湿淀粉、葱花、姜末各适量。

用法:

先将熟地、白芍、当归、川芎、枸杞子、酸枣仁、早莲草洗净入沙锅,加水煎取药汁,羊肝洗净切片,用精盐、酱油、黄酒、湿淀粉调匀。

炒锅置旺火上,加入药汁、鸡汤、木耳、黄花菜煮开.捞入汤碗内.再将羊肝片散入汤中,加入葱花、姜末,待开后撇去浮沫,稍煮后加精盐、味精、胡椒粉、熟猪油。

佐餐食用。

  主治:

适用于青光眼。

  方12

  处方:

绿豆150克,决明子30克。

用法:

先将绿豆洗净,与决明子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成汤。

日服1剂,可经常食用。

  主治:

适用于青光限、双目红赤肿痛等。

  方13

  处方:

向日葵花3―4朵。

用法:

水煎,一半内放,一半熏洗眼部。

  主治:

青光眼。

  方14

  处方:

槟榔10克。

用法:

水煎服,服后轻泻为度,若不泻可稍加大用量。

如有呕吐、腹痛等为正常反应。

  主治:

青光眼,眼压增高。

  方15

  处方:

羌活20克,白糖适量。

用法:

水煎服,可加适量白糖。

  主治:

青光眼。

  方16

  处方:

牛奶250克,炒核桃仁20克,蜂蜜(蜂蜜食品)30克,鸡蛋1个。

用法:

先将炒核桃仁捣烂;再将鸡蛋打散,冲人牛奶,另加核桃仁和峰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