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华夏之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3528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 华夏之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3课 华夏之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课 华夏之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3课 华夏之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3课 华夏之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第3课 华夏之祖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课 华夏之祖Word格式.docx

《第3课 华夏之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 华夏之祖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3课 华夏之祖Word格式.docx

本课的主题是“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

全课围绕主题,向学习者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

首先,介绍炎帝、黄帝和炎黄战蚩尤,为理解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进一步揭示其主题——黄帝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黄帝——“人文初祖”是全课的重点子目。

第一,通过介绍炎、黄战胜蚩尤,进一步说明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第二,我们通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

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有关他品行、才能、功绩的传说,反映了后人对他的尊敬。

至今,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仍到黄帝陵祭拜、凭吊,足见他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是一个难点问题。

讲清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

1.说明“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其表现有两点:

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

这些被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结合尧、舜、禹的功德讲解,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录像《海内外华夏子孙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探求问题的欲望。

2.教师可通过计算机、投影仪或挂图的形式展示《黄帝》图、《炎黄战蚩尤示意图》,使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空间位置以及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的活动区域,使他们对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和部落之间的征战有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3.教师直接提出问题:

“涿鹿一战是怎么一回事?

”要求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理解和思考,对征战的部落双方、征战的过程、征战的结果作出解答。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得出涿鹿之战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认识。

4.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孙中山的一段话和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问:

“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要求学生找出可以论证此结论的传说依据。

在学生思考解答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互相交谈,并适时插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讲述。

5.教师展示出《祭黄帝文》,以加深对黄帝功绩的认识。

再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对黄帝的评价和感受,表达对祖先的传颂、尊崇和怀念。

然后可回放《祭祖盛典》,让学生再次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之情。

6.教师在讲述尧、舜、禹的“禅让”时,首先,应向学生说明“禅让” 

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被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第二,由学生阅读有关小字的材料,解答说明。

第三,教师设问:

“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要求学生举出实例说明。

7.为了说明“原始社会的终结”,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对原始社会发展过程的完整认识。

教师可以作一图示讲解说明。

漫长的原始社会走向终结 

奴隶社会 

8.结合本课的“活动与探究”,引导学生开好形式活泼、内容新颖的历史故事会。

三、学法建议 

1.指导学生通过对本课内容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明确本课所要了解的主要知识,并能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简略的表述。

2.学习本课后,要指导学生联系、归纳前两课的有关内容,系统了解原始社会的发展全貌,认识华夏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

3.除了理解和接受教科书上的知识以外,还应引导学生收集、查阅、整理其他相关信息,进一步拓宽知识,丰富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你对上述神话有什么看法?

认为哪些是可信的?

哪些带有神话色彩?

怎样看才更为科学?

说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出现文字,编出乐谱,等等,这是可信的。

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颉或伶伦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了。

实际上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

因此,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反映的应该是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但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也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2.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率领人民治水、能与群众同甘共苦,都很值得学习。

练一练 

活动与探究 

“议一议:

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 

远古传说:

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

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

历史事实:

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为讲清这一问题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以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理解掌握。

故事会:

你还听到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教师介绍相关的资料、书目,让学生阅读、搜集,再以故事会的形式讲述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故事。

举例:

①炎帝发明了农业、医药、陶器。

②阪泉之战…… 

参考资料 

华夏之祖即黄帝。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释黄帝:

“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

至于华夏一词的来历,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有“华山玫瑰燕山龙”演变发展为“夏商周及晋文公”之说。

“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大百科全书》说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

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说,这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

黄帝陵的祭奠 

对黄帝陵的祭奠在我国由来已久,表达了我国尊宗敬祖的传统习俗和对华夏之祖的敬仰之情。

相传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就曾到桥山黄陵祭过黄帝,至今尚有他筑的祈仙台。

现黄帝庙内有70块石碑,记载着各朝各代皇帝祭黄之文。

抗日战争前夕,1937年的清明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有一次大规模的祭祀黄陵活动。

当时边区政府派林伯渠为代表,参加这次民族扫墓盛典,表示愿做抗日救亡前驱、保卫中华民族的决心。

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共同撰写了《祭黄帝文》。

近年来,每逢清明时节,各地民众、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都到此祭奠自己的祖先。

课文导入框里的插图,是近年我国人民祭奠黄陵的盛大场面。

蚩尤部落 

我国古代东夷族的一支,活动在今天的鲁西南,又称九黎族。

古代传说蚩尤有兄弟81人,“铜头铁额”“兽身人语”,骁勇异常。

这大概是指他们共有81个氏族结合成联盟,并以铜做兵器,身上包上护身的皮衣。

古书《山海经》有一段叙述蚩尤攻黄帝的神话: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尤攻之冀州之野。

应尤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

”从这段记载看,蚩尤简直有呼风唤雨的本领,风雨之神都来帮他打仗。

后来,黄帝请来了一个名叫魃的天女才止了雨,战胜了蚩尤。

黄帝为什么称“轩辕” 

黄帝为什么称为“轩辕氏”呢?

古书上说是因为他在战争中发明了一种车战法。

打仗时,将士都站在战车上;

停战休息时,战士围成一圈,指挥员立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做出入的门,起到保护指挥员的作用。

古人把有布幕的战车叫做“轩”,两车中间空当称为“辕”。

因此发明这种车战法的黄帝,就又称为轩辕氏了。

黄帝及其属下发明的古史资料 

关于衣食住行,《路史》记载黄帝:

“正衣裳,制衮冕……深衣大带,玄衣纁裳。

”衮冕为古代帝王的礼服冠帽,玄衣是黑色上衣,纁裳为浅红色下裳。

《古史考》载:

“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

”《新语》说:

“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汉书》载:

“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

”《古史考》记:

“黄帝作车,引重致远。

”他的部下仓颉造字,则有《世本》的记载:

“苍颉作书。

苍颉,黄帝之史官。

”《吕氏春秋》载伶伦编乐谱,有“黄帝令伶伦作为律”和“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和五音”等。

汤阴、洛阳的古井 

[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