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364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Word文档格式.docx

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学生吸收信息量在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大大地渗入了社会生活各层次,互联网改变了人民生活的方式,人们离不开了信息技术,而在我们的课堂,信息技术可以为我们提供大容量的信息内容,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四、探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使教师的信息意识明显增强,信息素养质的提高,彻底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水平有显著提高,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含量明显提高;

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对整合课程有明显的兴趣;

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外语实际应用能力有显著提高;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终身学习观念,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巩固。

教学信息量增大,教学效率提高;

教师负担减轻,教学质量提高。

五、探究的主要内容:

l、课堂教学中“四种方式”变革的研究,即:

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的研究。

2、如何利用局域网或Internet网上语言素材,为学生的“任务驱动型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提供机会。

3、如何有效设计“任务驱动型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成功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景,促进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培养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

5、多媒体示范性教学情境中的教师角色与地位研究。

六、探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主要指搜集,从那些就近的、容易找到的材料着手,根据研究的需要,寻找那些分散在各处、不易得到的资料。

使用现代教育网络搜索,快速查找、获取所需要的文献资料。

在平时经常注意积累和搜集各种文献资料,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2、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试图运用国内外一些教育理论来解释和解决教材教法问题,广搜博采,为英语教师提供了从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大量具体材料经验。

重视英语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重视教学反思,重视学习过程的和谐。

3、自然实施法

教师利用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自然的运用,使学生接受到无痕教育。

4、科学统计分析法

我们做此课题研究,要求实验教师积累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及时进行分析反思,对相关数据及时进行统计与分析,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促进教师提高研究能力,努力做研究型的教师。

七、探究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2008年3月——2010年5月),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调查研究阶段(2008.3——2009.7)

(1)从本校学生的实际出发,查阅资料,组建研究队伍,确定研究对象。

(2)调查实际,了解存在的问题,制定可行性研究方案。

成果形式:

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

理论研究阶段(2009.8——2009.10)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相关理论学习。

论文及学习心得

第三阶段:

课堂教学研究阶段(2009.10——2010.4)

(1)召开专题研讨会,了解分析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2)将设计的目标、内容,按选择的途径和方法在实验班级中实施。

成果形成:

公开课、观摩课、课堂教学案例等。

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分析,收集反馈信息并撰写阶段研究总结。

第四阶段:

总结评价阶段(2010.4——2010.5)

(1)针对实施阶段的情况,调整、完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

(2)研究整理资料,将前几个阶段研究中的现象、事实、数据、经验和教训等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升华为理性认识。

(3)总结研究成果,展示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会。

八、探究的过程:

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作为区级教研课题,筹备于2008年3月,于2008年5月完成课题方案并申报立项,并得到立项。

本课题组成员情况如下:

姓名

课题内分工

工作单位

职务或职称

辛亚军

论文及结题报告

道南小学

中一

陈亚芬

小组活动记录

小一

胡文芳

课堂研究阶段总结

小高

尤娜

资料的搜集、整理

何碧云

学生调查反馈

在实施课题的三年时间内,课题组制订了严格的活动计划,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议题,并由专人记录。

在活动过程中,每位教师又承担了各自的研究任务。

具体为:

辛亚军负责课题研究工作指导和结题报告、论文的撰写;

尤娜负责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陈亚芬负责课题小组活动记录,何碧云负责课堂教学实验、个案研究、学生调查反馈等。

课题组成员:

课型的设计和实施。

课堂活动的设计,操作,反思和总结。

对课题实施过程的记录。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测。

为课题报告提供翔实的客观材料。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提出改进意见。

协助负责人形成有关书面材料。

在课题组内部,教师开设公开课,通过公开课的形式,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大家一起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

(一)调查研究,确定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迫切的要求,他们喜欢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教育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还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创新,去寻找学习方式。

同时通过利用网络,还可以增强学生及教师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开拓学生及教师的视野,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二)理论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

1、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必将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而绝非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过程。

每一次教育的革命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将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号角的吹响,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新教学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

在本课题研究之初,便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信息技术与课题整合的指导理念。

大家通过研究,深入地了解其内涵、实质,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长期以来在我国教学课堂所形成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

另外,建构主义理论本身是在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的,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建构主义的“出头之日”,它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2、围绕“新型教学结构”这一核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实质来整合,即要求全体教师在进行课程整合教学设计工作中,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学、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是开展理论大讨论。

我们把这种新型教学结构分解为若干问题:

看看通过自己将要进行的“整合”,能否将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某些改变?

改变的程度有多大?

哪些要素将会改变?

哪些还没有?

原因在哪里?

等等。

其次是实践反思。

通过教学行为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最终教学设计体现这种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样的整合才有意义。

简言之,在一节课里,不见得你用了电脑,用了CAI,用了多媒体,或者上了网就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至多也只能算是进行了浅层次的整合,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

3、运用“学教并重”来设计

对于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能把它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应当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学教并重”的设计理念是对目前流行的“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两大教学设计的结合,互相取长补短,具体为信息技术既可以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以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自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研究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自己会出现那种“传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课上有信息技术的应用,甚至在网络教室有互联网环境,但课上大部分时间还是教师在讲,还是以教师为中心。

这种教学行为下,信息技术并没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等工具只在其中偶尔充当演示或做练习的工具。

我们便以此课例开展讨论,并以上课、评课等形式,让教师不断反思,引领自己的教学行为。

(三)策略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

1、强大信息功能,满足学生需求,增强认知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之前就已有了生活的经验,他们不是一张白纸,所以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潜力。

以多媒体体与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它们所含的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提高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

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可能,可有效改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2、呈现形式多样,激发求知欲望,培养探索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于现代教育现念,提升学习者、参与者的动机和能力,以其“非中心性、多元性、开放性和无限性”等特质,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枷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探索、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不断完成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

3、利用网络优越,促进自我调控,发展信息素养

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更具有优势,它具有对学生全员的可控性的优点。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自主选择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的进程,在师生、生生、人机、个体和集体之间多纬度的交流,凭借网络的优势,在开放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模式建构,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我们知道能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教学模式很多,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基本建构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创新为主线,以运用为目标”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教师

1、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教科研水平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发现,教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理念的学习、课题研讨、活动研究,对新课程的理念及信息技术与学科紧密整合的思想方法有了飞跃,而且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

近两年来,我校英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参加县级评优课获奖;

撰写的相关教学论文、方案(课件、软件)设计在县以上评比中获奖。

2、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开始转变,课堂教学面貌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利用多种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中完成知识的获取、建构,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发展。

(二)学生

1、推动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信息素养的提高

通过调查,学生都喜欢上多媒体或网络课,而且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不经意中掌握了信息技术的一些基本操作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个性也有了广阔发展的空间。

课堂民主、平等的氛围日益浓厚,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也为他们更好地学会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学生口语表达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

为了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校英语学科成绩的提升。

我们根据天水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天水市委、市少工委有关文件精神及活动安排,从每年4月初开始在三到六年级学生中积极开展以班级为主全员参与的英语演讲比赛。

老师对选拔的学生进行精心辅导。

比赛中,来自各县区的老师同学们一起聆听了我校参加的61名小选手的精彩演讲。

每位小选手都发挥出色,他们口齿清晰,语速流畅,展示了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全部可以脱稿演讲,引起了全场同学的阵阵热烈掌声。

在连续三年的比赛中,我校学生个人成绩斐然,共有69名同学获奖,其中辛佳霖、赵钚然等16人荣获市级一等奖,刘子璇、孙婉琪、王可欣38名同学获得二等奖,郭子峰、吴瑜琳等15名同学获优秀奖。

通过演讲比赛活动,学校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培养和增强。

活动激发了我校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了全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也为同学们营造了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

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一定可以把我校的英语教学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同学们也会更加喜爱英语这门课。

(三)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逐步摸索了以“任务驱动”为原则,建构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创新为主线,以运用为目标”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将学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的氛围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能动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

英语教学坚持这一原则,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创设语境,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教师精心设计语言情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设备等)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构建一种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学的核心和落脚点。

把“要我参与”变为“我要参与”,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自觉、积极的特征,就必须依靠语言情境,导致学生的“自我学习运动”主动获取知识。

学生作为认识事物环境的主体,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在探究中产生乐趣,并随之不断深入,激发出灵感、创造力来。

例如我在讲“Howwasyourholiday?

时,她首先使用了从网络上下载的北京名胜的图片引出话题。

由于这些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地方“SummerPalace,theGreatWall,TempleofHeaven,FormerImperialPalace”等,学生都有话可讲、积极参与。

通过讨论这些名胜的英语名称,学生们不仅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更为今后的主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如,在教“Theyarehensandchicks.Lesson8”时,以找妈妈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的情境,不是教师单纯的直接告诉学生开始学习了,而是学生自己在游戏中进入学习英语的情境中。

(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的学习能力系统提高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以引导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系统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帮学生理解原文,比如用简笔画在课堂上展示题意、课文含义等,教师可用动作表演来帮学生扫清单词、词组障碍,然后放原声录音,指点学生获取信息,帮学生解决障碍。

采取阶梯循环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分出教学层次、设立多个小台阶,层层深入使学生脱离背台词式的对话或课文、形成脱口而出的能力,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样在教“Theyarehensandchicks.Lesson8”时,学生对有的动物的能力不太清楚时,教师就用动作更直观的去引导,学生看到教师的提示后,就脱口而出了“Theycandance.”

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张口说自己的看法,给他们一个发展的空间使他们层层深入、进行分析达到逻辑思维、创造的目的,这样既免去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压抑与束缚感,又充分强调了学生模仿语言,实践语言的特点,确立了学生实践、运用语言的主体地位。

如陈亚芬老师“Saveourplanet”时,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我们还有什么破坏环境的事,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深入到每个组,一方面聆听学生的讨论,另一方面在他们交流有困难时加以启发和引导。

学生在讨论时积极思考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了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给出了许多很好的答案。

而且学生们还明白了要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由此可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演”改变成场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知识、准备学生、组织工作等都大大增强了。

每一个教学环节若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整合英语教学策略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减了,反而更重要了,教师的作用没有丝毫的忽视。

(三)依托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创新打造平台

创新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能力素质。

教育改革核心任务就是培养有创造力创新意识的学生。

这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

所以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满足学生无止境的求知欲,提供广泛的信息,创设模拟环境,为英语学习营造自然的环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激发强化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自然进入角色。

学生可根据计算机设计情景,自编自演自学,分组练习,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比如讲Whatareyoudoing?

时,利用课件创设几个地点的语言交际情景:

atthezoo,inthepark,onthefarm.Underthetree,behindthechair.而每一个情景中设计的人物做不同的事情。

学生可以任意进入某一个地点,运用学过的句型。

Whatareyoudoing?

I'

m……或What'

sshe/hedoing?

He'

s/She'

s……在小组的协调下进行情景对话,角色扮演,进行语言交流,充分发挥想象,从而很好的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以运用为目标,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开辟舞台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后,在教学有关“课本剧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待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知识后为学生提供几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场景,让他们用英语进行描述。

面对栩栩如生的画面,学生会在各类角色中犹如身临其境,表演的有声有色。

如廉福全老师讲授“Whatclassareyouin”时,让学生根据动画音配像,这些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整个过程图文并茂、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创造出对话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在培养交际能力的时候,又强化了记忆。

经过一年时间的研究总结,我们的教学模式基本是成功的,我们在学校的英语课堂上反复试验,发现学生与教师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延续,能主动去学习,能主动去探索,去创新,成绩明显提高了。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全体教师参与的热情,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获得可持续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也有存在有一些问题。

一是教学行为转变并不十分到位,有的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教学理念,但在真正教学中还是跳不出传统教学的阴影,变“人灌”为“电灌”,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穿新鞋、走老路”;

二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软件设计制作等等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精力,这与教师平时的满负荷工作产生了一些矛盾,影响研究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三是课题的有关研究内容的提出尚不作更深层次的研究,如教学模式的研究等暂时处于一种初步探索阶段,很难形成一系列完善的模式体系等等。

今后的工作我们更是任重而道远,尤其是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不仅是技术上的更要是理念上的;

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升级软硬件设备,提高校园网络的利用率和效果;

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扎实开展一些研究活动,确实抓出成效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研究,继续推进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