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3821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教案.docx

《校本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本课程教案.docx

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

 

姜洋

 

1、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欣赏:

“南国”(南方)即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

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

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

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

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

“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

”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

 

2、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酿成蜜,

为谁辛苦为谁甜?

欣赏: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

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山尖:

山峰。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

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3、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欣赏;五更鸡:

天快亮时,鸡啼叫黑发:

年少时期,指少年白首:

人老了,指老人。

每天三更半夜到拂晓鸡啼,是男儿读书最好的时间,年少时不知要早早地勤奋学习,到老时会后悔读书太晚了。

 

4、剑客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欣赏:

诗中包含着有朝一日能发挥才干,不枉费十年苦功夫的希望,这是诗人咏物言志。

【解释】①霜刃--形容剑刃锋利,寒光闪闪。

②把示君--把剑给你看看。

 

5、咏风

唐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

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

吹花送远香。

欣赏:

太宗的第四子李泰,封为魏王,他作了一首咏风的诗,请陪同的大臣也作一首,所以题作“应魏王教”。

诗的意思是:

长袖轻飘,大家起舞蹁跹,共歌一曲,歌声绕梁,经久不息。

风吹动树枝,影子随之摇动,和风将花香吹送到远方。

 

6、浣溪沙(南唐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五代南唐中主李瞡《摊破浣溪纱》词: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

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此词是写一个女子,手卷珍珠帘上玉钩的时候,仍然是春恨绵绵紧锁高楼,风里落花无主,云外不见青鸟传来亲人的书信。

雨中的丁香花蕾空结在枝头,又一次绝望的愁绪浓得化也化不开。

回首三楚大地,天低日暮,长江水滚滚东去,更加映衬了愁思的深广和渺无尽头。

“丁香空结雨中愁”一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情景交融,意象生动。

“接天流”3字,也不禁让人联想到李瞡之子后主李煜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源头。

 

7、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全部注释

1.嫦娥:

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

《淮南子·览冥训》: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

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

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

《十洲记》:

"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

此篇讽刺信神仙而求长生者。

以嫦娥为例,说她偷吃不死之药成仙以后,在月宫里永远品味着孤独寂寞的滋味。

诗人在讽刺虚妄的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生命哲学问题: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由这一问题牵连而出的问题是:

人应该怎样生活?

长寿甚至长生的目的是什么?

在爱和长生不老之间,现实的人应该选择什么?

作者显然并不赞成嫦娥那样牺牲现世的生活而换取长生不老。

他认为那样孤独寂寞的长生,实际上正是对生命的折磨和摧残。

与其如此,还不如人间儿女们那样有悲欢地热爱、有聚散地执着更有意义。

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也很成熟。

全诗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语言,而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启发人们去思考。

前人于此诗有自伤不遇、怀人、悼亡、讽女冠等诸说。

刘、余《集解》云:

“悼亡说最不可通。

……而自伤、怀人与女冠三说,虽似不相涉,实可相通。

……推想嫦娥心理,实已暗透作者自身处境与心境。

嫦娥窃药奔月,远离尘嚣,高居琼楼玉宇,虽极高洁清静,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难排遣;此与女冠之学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与诗人之蔑弃庸俗,向往高洁而陷于身心孤寂之境均极相似,连类而及,原颇自然。

故嫦娥、女冠、诗人,实三位而一体,境类而心通。

8.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9.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将士们正准备畅饮夜光杯里的葡萄美酒,马背上传来催促出征的琵琶声。

请不要笑话我们醉卧沙场,自古以来出征打仗有几个人能回来?

 

10.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从西边辞别黄鹤楼,在百花盛开的三月去繁华的扬州。

孤独的帆船远去的影子在蔚蓝的天空里消失了,只看到长江水向天边奔流。

 

12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

形容愤怒至极。

潇潇:

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

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

等闲:

轻易,随便。

靖康耻: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

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天阙:

宫殿前的楼观。

[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

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

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