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3844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提防dī

幽咽yàn

模样mó

少不更事gēng

B.朱拓tà

聒噪guō

拘泥nì

遥岑远目cén

C.庠序xiáng

两靥yàn

吮吸shǔn

户盈罗绮qǐ

D.监生jiān

忖度cǔn

纨绔kuā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选项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寒喧罪愆蓑衣羽扇伦巾

B.慰藉 半晌浮燥 眉尖若蹙

C.驯熟暮蔼骐骥寄人篱下

D.珠玑 纱橱 谛听金石可镂

3.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在中国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

②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学创作蔚然成风,出现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精品;但也有许多内容低俗,文字粗劣,让人难以卒读的作品。

③近日,一则消息被炒得沸反盈天:

著名品牌赛百味、星巴克出售的食物,含有名为“偶氮甲酰胺”的食品添加剂,这种添加剂也被用于制作瑜伽垫和鞋底。

④虽然计算机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蹴而就。

⑤中国量子雷达系统研制成功,拥有诸多优势,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听到这个消息,顾老高兴万分,纠缠他多日的大小病痛全涣然冰释。

⑥神仙鬼怪当然是不经之谈,但从中可见如诗之在唐,词在宋代也十分普及,似好风之吹遍大地,繁花之盛开原野。

A.②④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①③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是一个令很多人充满兴趣的计算机新兴领域,它不仅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涉及到很多漂亮的代码和精妙的数学推导。

B.通过缩减私人汽车数量,减少家庭用煤炉做饭次数,禁止秋后农民在田里烧秸秆,使我们的空气污染指数降低,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C.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

D.“城市梦想”是一档专为展示农民工、服务农民工而制作的节目,体现了国家级媒体努力为2.8亿农民工建设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的社会责任。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留守儿童的命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村孩子“被留守”的个人命运,其实正是农村被甩脱的时代命运。

①很多时候,“留守”实际就是“被甩脱”

②农村为了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③而是这个时代轰隆隆的列车正在无情地甩下农村

④不是父母甩下了他们

⑤又无奈地甩下了他们的孩子

⑥客观地说,“留守”还是比较中性、温婉的说法

A.①④③⑥②⑤B.②①④⑤③⑥C.④③⑥⑤②①D.⑥①④③②⑤

6.下列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孝悌:

指兄弟姊妹之间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

B.句读:

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C.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D.《红楼梦》第三回中评宝玉“行为偏僻性乖张”是指宝玉具有追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的性格特征。

2、现代文文本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7-9题。

手艺

孙如静

老罗头从县城回来了。

前些日子,他总觉得日子过得不太顺心,像是缺少些什么东西。

按理来说,儿子当上了副县长,儿媳妇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可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呢?

一天,他无意中看到家里有一个漏水的盆子,他举起盆子,一线阳光透过小孔落在他昏暗的眼睛里,多么熟悉的动作,多么熟悉的感觉啊。

老罗头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了,他怀念自己的手艺——补锅。

晚上,老罗头连夜收拾包袱,他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回老家。

终于回到老房子,老物件还在,老罗头简单地收拾一下,中午时分,就在门口架起了火炉,抽起大风箱,清清嗓子大声喊,“补锅啰——,补锅啰——”。

这两嗓子把隔壁的长河老爷子喊出来了,老爷子一看到老罗头,顿时脸上乐开了花。

来到老罗头的小摊前,咣当一声,好家伙,几个盘子,一个水壶,两口铝锅,全撂了下来。

老爷子笑着说,老伙计,你不在的这几年,我把家里漏水的锅碗瓢盆都攒起来了,就等着你的大风箱再抽气了。

一声老伙计,让老罗头听着心里暖暖的。

老罗头使劲地抽了抽大风箱,火炉伸出长长的舌头,火舌欢快地舔着黑黑的锅底,老罗头将碎的铁锅片放进一只小小的坩蜗,再把坩埚埋进火炉中间,等了许久,铁锅片熔化成红通通的铁水,他迅速舀出铁水,倒在一块柔软的、圆圆的毡子上,晃了几圈,铁水就变成了一粒圆圆的金属球,然后把金属球对准盘子的漏洞,轻轻一挤,用力一压,漏洞瞬间消失了。

接下来是进一步验证,用补好的盘子舀上半勺水,高高举起,“看,滴水不漏!

”老罗头得意地说。

长河老爷子说“老罗头,几年不见,看来你的手艺还够火候哦。

”老罗头拍拍胸脯说:

“功夫在这里,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啊!

老罗头每天从大清早坐到傍晚,路人就像一阵风一样从他眼前飘过。

除了长河老爷子和几个老伙计偶尔来陪他说说话以外,几乎没有人在他小摊上停留。

当年老罗头的手艺可是个绝活啊,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呢。

看着满脸愁容的老罗头,长河老爷子叹了口气说:

“现在人家都用电饭锅、高压锅、电磁炉了,那些家用电器五花八门的,哪还用得着我们那个年代的大铁锅啊。

哎,也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喜欢那股烟火味了。

”这番感慨让老罗头心里有了郁结,没两天,竟然病倒了。

这下可把他的儿子急坏了,心想,老头子不跟着自己好好享福,一个人跑回老家瞎折腾,把自己折腾到医院来了。

住了几天医院,找不到病因,却也不见好转。

最后,还是长河老爷子说了一句:

“你爸这是心病,心病还要心药医啊。

”儿子吩咐一声,手下人立刻到镇上各家各户,到废品收购站去搜索,去收购,很快给老罗头找来了活。

听说有人找他补锅,老罗头腾的一下从病床上坐起来,病全好了。

一只小火炉,一个大风箱,老罗头的补锅小摊又开张了。

原以为一切恢复了平静。

没想到有好事者在闲聊中提到,老罗头补的锅都是他儿子高价收购来的。

偏偏这些闲聊又被老罗头听到了。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阵急火攻心,老罗彻底倒下了。

老罗头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不要把我放到那些坛子罐子里,要把我放到补好的锅里,那里暖和。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对老罗头补锅的过程描写详实、细腻,这既表明了老罗头技艺的娴熟,又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B.听了长河老爷子对时代的感慨,老罗头心有郁结并病倒,可见老罗头执着念旧,无法面对自己的手艺将逐渐被淘汰的现状。

C.从当年“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到如今“几乎没有人在他的小摊前停留”,鲜明的对比,巨大的落差,表明了时代变迁的必然。

D.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本是尽孝,却由于好事者的闲聊,老罗头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小说借此表明了人言可畏。

8.文章写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作答。

(6分)

9.小说以“手艺”命名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3、古诗文阅读(47分)

(1)课内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10-12题。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

(3)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数罟不入洿池数数罟:

密网B.隳名城,杀豪杰隳:

毁坏

C.金城千里金:

比喻坚固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

不需要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然而不王者

A.谨庠序之教B.履至尊而制六合

C.以愚黔首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2.下列选项中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鸡豚狗彘之畜B.不拘于时

C.师不必贤于弟子D.铸以为金人十二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

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

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

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

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

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

建中三年,徙东道。

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

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曰:

“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

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

”耽曰:

“是何谓邪?

朝廷有命,即为帅矣。

吾今趋觐,得以君俱。

”乃行,军中遂安。

俄为东都留守。

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迁义成节度使。

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

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曰:

“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

”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

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

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

帝然之,不用也。

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

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

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

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山且,必究知之。

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

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

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

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B.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C.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D.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贞元,年号。

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

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

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将要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心存不服。

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并带走了张献甫,保证了军队的安定。

B.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

他不随意评价别人,而且在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没有采纳手下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C.贾耽建言治军,颇有见地。

他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不应在军队将士中选拔,那样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皇上虽然认为有道理,但没有采纳。

D.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

年老之后,贾耽在读书方面更加勤勉;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拜见他,向他请教各地的风俗,以及物产、山川地理等知识。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2)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三)诗歌阅读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7-18题。

一剪梅 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

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

云湿纱窗。

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

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

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注:

该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到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

1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忆对”三句是回忆以前那个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情景:

天晴风静,皓月当空,桂花飘香,饮酒乐甚,心情非常舒畅。

B.“今宵”三句,虚写出今夜无月的情景,但词人并未直接写出,而是说今晚饮酒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但云雨却打湿了纱窗。

C.“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云湿纱窗”“雨湿纱窗”等句,词人运用白描手法勾画出花月掩映酒杯和云雨沾湿纱窗的景色。

D.“浑欲”三句说词人因不见明月而忧愁,真想乘风上天去问个究竟,为什么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呢?

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想问也问不成。

18.全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四)理解性默写(共10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耸入云霄,而“____________”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年长色衰,独守空船的琵琶女梦到往事,泪流不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慨人生短暂,洒酒于江中以祭奠古代英雄。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5)《雨霖铃》中描写恋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0分)

20.下面是某校高一年级学生会借用学校阶梯教室的申请书正文,其中有五处表达不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高一年级将于12月24日下午16:

OO举行“迎新年对联创作比赛”,共有近百名同学参赛,需要一间能装得下这些选手的教室作为比赛场地。

年级学生会反复磋商,拟借用敝校第一阶梯教室,使用时间大约一个半小时左右。

恳请务必批准。

①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

21.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贺岁片”下定义。

(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5分)

①贺岁片是观众在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期间普遍的心理需求。

②贺岁片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③贺岁片是在元旦、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

④贺岁片的风格普遍是轻松,幽默的。

⑤贺岁片是为了寻求欢乐和放松。

五、作文(本题共60分,内容50分,书写1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日,回形针与指南针相遇,互诉人生体验。

回形针说自己原本是一根笔直的钢丝,可人类却把它扭曲起来,回形针很痛苦,人类却说正是这一次次的扭曲才成就了你,体现了你的价值。

而指南针说:

“我虽然不比钟表,总是变换自己的位置,看到不同的风景,但我的职责就是终生只坚守一个方向。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1.BA选项“幽咽yàn”应改为yè,“模样mó”应改为mú。

C选项“两靥yàn”应改为yè。

D选项“监jiān生”应改为jiàn;“纨绔kuā”应改为kù。

故选B。

2.DA.喧-暄伦-纶B.燥-躁C.蔼-霭

3.A①推波助澜:

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此句褒贬误用。

②难以卒读:

文笔太差读不下去的意思。

使用正确。

③沸反盈天:

指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

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不适用于“消息被炒得”这一语境。

④一蹴而就: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符合语境。

⑤涣然冰释:

比喻误会、疑虑、隔阂等完全消除。

用错对象。

⑥不经之谈:

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符合语境。

4.DA.语序不当。

应当是先涉及代码和推导,然后再“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B.成分残缺,无主语。

C.“防止”与“免遭”语意矛盾。

5.D本段文字叙述的主题是“留守”,依据叙述主题一致的原则,第一个横线处应该选择①句或⑥句。

①句“被甩脱”引出下文,且⑥句“还是”与①句“实际”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先后关系,故⑥句应紧接首句。

由关联词“不是……而是……”可知,④③两句应连接在一起。

②句“农村”承接③句,⑤句与②句存在因果关系。

故正确顺序应为⑥①④③②⑤。

6.A孝悌:

孝,指对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

7.DD项“表明了人言可畏”属于臆断。

8.①表现儿子的孝顺(2分);②凸显老罗头嗜手艺如生命的形象(2分);③推动了老罗头在儿子收购铁锅后病好这一情节的发展(2分);④为老罗头得知真相而倒下埋下伏笔,使文章更有波澜(2分)。

(任意三点即可满分)

9.①凸显人物形象。

老罗头是民间手艺人,手艺是他一生的寄托,技艺高超、坚守手艺是老罗头最大的特点。

②统领全文(或:

以“手艺”为线索),使情节更加集中。

小说主要围绕老罗头补锅手艺在时代变迁中受到冷落的现实展开。

③暗示主题。

小说从补锅“手艺”写起,引发对传统手艺命运的思考。

(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0.D不必:

不一定

11.B例句中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称王。

A是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B是名词作动词,登上;C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昧”;D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12.C例句是状语后置句。

A是宾语前置,B是被动句,C是状语后置句,D定语后置句。

13.D“急诏至”的意思是紧急诏书来到,是一个完整意思,不可分割;“以泽代耽”的意思是让樊泽代替贾耽,结构对应,且含有人名,不可分割;“见代”中“见”的意思相当于“我”,所以不能与“吾”划分在一起,据此排除ABC,答案为D。

14.C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15.D不是别人来向他请教,而是他向别人请教。

16.

(1)按照旧例,他要守在城中不能外出,因为贾耽擅长射箭,皇上在褒奖他的诏书中允许他在近郊打猎。

(“故事”“居城”“以”“优诏”各1分,大意1分。

(2)贾耽每次打猎,使几百人跟从,经常进入李纳的领地,李纳大喜,然而敬畏贾耽的德行,不敢有所图谋。

(“畋”“从”“往往”“畏”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

天宝中期,通过明经考中功名,补任临清尉。

河东节度使王思礼让他暂代度支判官一职。

多次提升后,做了汾州刺史,在那里一共治理七年,在行政上取得了卓异的成绩。

下诏授予他鸿胪卿一职,兼任左右威远营使。

不久做了山南西道节度使。

梁崇义在东道造反,贾耽进驻屯扎在谷城,攻取了均州。

建中三年,调任东道。

德宗在梁州,贾耽让司马樊泽去梁州奏事。

樊泽回来后,贾耽大摆酒席会见诸将。

一会儿有急诏送到,诏书中让樊泽代替贾耽的职务,召樊泽做工部尚书。

贾耽把诏书放在怀中,像刚才一样饮酒。

酒席散后,把樊泽叫过来说:

“诏书中让你代替我,我将要准备行装了。

”命令将吏们拜见樊泽。

大将张献甫说:

“天子流亡,樊泽用兵是以您的命令拜访皇上所在的地方,如今樊泽却谋划您的军权,在您的地盘谋取利益,可以说是对人不忠心。

军中将士心中不平,请让我为您杀了他。

”贾耽说:

“这是说的什么道理呢?

朝廷有命令,樊泽就是统帅。

我现在上朝,要你和我一起去。

”他带着张献甫一起走了,军中于是安稳。

不久,做了东都留守。

按照旧例,他要守在城中不能外出,因为贾耽擅长射箭,皇上在褒奖他的诏书中允许他在近郊打猎。

后来,调迁为义成节度使。

淄青李纳虽然被削掉了伪号,却暗中藏有奸谋,希望找机会实现。

李纳的数千士兵从行营回来,路过滑州,有人说让他们住在城外,贾耽说:

“与我相邻,为什么要怀疑他们,使他们暴露在野外?

”命令住在城里的旅馆中,在房屋的走廊上宴请他们,李纳的士兵内心都信服贾耽。

贾耽每次打猎,带着几百人,经常进入李纳的领地,李纳大喜,然而敬畏贾耽的德行,不敢有所图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的职务兼任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被封为魏国公。

经常认为地方统帅缺少,应当让天子来任命,如果在军中谋求,那么下层士兵人心向背,人心不安。

皇上认可他的话,但没有采用。

顺宗即位,升迁为检校司空、左仆射。

当时王叔文等人干预朝政,贾耽很担忧,多次称病乞求退职回乡,不被允许。

死后,享年七十六岁,被赠予太傅这一职务,谥号叫元靖。

贾耽非常喜爱读书,到老之后更加勤勉,尤其通晓地理。

见到四面八方的人与出使外族的人,一定会向他们询问当地风俗,所以天下的地方物产、山川平坦崎岖的状况,一定会深入探究清楚。

他度量很大,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不喜欢评价别人。

做宰相十三年,虽然安危大事方面没有成就,然而检点自身、做事严格,这是他的长处。

每次回府,对待宾客没有一点厌烦,家人亲近他,看不到他的喜怒。

世人称他德行淳厚有规矩。

17.B “虚写出今夜无月的情景”错,此处是眼前之景,为实写。

18.答:

①无月可赏的落寞。

往昔花好月圆,今宵赏月不得、丹桂不见,唯有“烛花红”。

(2分)②欲诉无门的郁愤。

欲问“化工”,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明咏中秋无月,实叹世路艰难、壮志难酬。

(2分)③自我宽慰的洒脱。

现实无奈,只能暂凭杯酒、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