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3855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8个个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

  39.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

 39.答案要点: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3)热爱学生;

(4)集体协作的精神;

(5)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40.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正确回答出6个原则,给满分;

少于6个原则,每少正确回答1个原则,扣1分。

 41.谈谈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41.答案要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正确回答出两大点,给2分;

每大点正确回答出具体内容,各给2分:

 42.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42.答案要点: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

(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2分)

43.简述个性的-般特点。

 43.答案要点:

(1)个性的整体性;

(2)社会性与生物性;

 (3)稳定性与可塑性;

(4)共同性与个别差异性 (5)他律(外控)与自律(内按)性。

44.人的注意可分为哪些种类?

 44.答案要点:

人的注意可分为:

(1)不随意注意(或无意注意)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分);

2)随意注意(或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注意(2分);

(3)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便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2分)  

45.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45.答案要点:

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有:

(1)建立关系(1分);

(2)了解问题(1分);

(3)分析诊断(1分);

(4)帮助指导(1分);

(5)结束咨询(1分)。

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46.什么是需要?

需要分为哪些种类?

46.答案要点:

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常在主观上以一种缺乏感或丰富感被人体验。

(2分)需要的种类根据起源可以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与后天获得的社会需要(2分);

根据指向对象不同可分为物质性需要与精神性需要(2分)。

需要种类部分无说明扣2分。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13,共26分

 47.论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

 48.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分几个阶段?

试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47.答案要点:

(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传、习间接经验来实现的;

其次,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但要把现成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还必须以学生一定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作基础,因此教学要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

(4分)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知识的巩固与保持;

运用知识。

(4分) (3)联系实际。

(5分)

 48.答案要点: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等四个阶段。

(4分)影响因素:

(1)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述方式;

(2)动机和情绪状态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3)联想与原型启示;

(4)正负迁移与特殊、非特殊迁移;

(5)定势(心向)的作用;

(6)个性因素。

四、简答题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

试做简要的说明。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1、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2、传道者角色;

授业解惑者角色;

示范者角色;

管理者角色;

朋友角色;

研究者角色。

3、引起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

4、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5、

(1)理论假设(A道德发展论,B道德教育论);

(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A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B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C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

(3)简要的评论(A认知模式的缺陷,B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39.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0.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1.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

43.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

  44.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45.什么是联想?

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

  46.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

  三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特别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

(1.5分)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它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

(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

(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5分)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1.5分)(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5分)(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2.答案要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分

  43.答案要点:

(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1分);

(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1分);

(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1分);

(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1分)。

  44.答案要点:

操作技能形成有:

(1)操作定向(1分);

(2)操作模仿(1分);

(3)操作整合(1分);

(4)操作熟练(1分)等四个阶段。

  45.答案要点:

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

(2分)联想的主要规律有:

(1)接近律

(2)相似律(3)对比律(4)因果律(4分)。

规律部分无说明扣2分。

  46.答案要点:

性格结构的特征主要有:

(1)性格的态度特征(1分);

(2)性格的情绪特征(1分);

(3)性格的意志特征(1分);

(4)性格的理智特征(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四、论述题:

本题2个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7.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

48.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47.答案要点:

(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

 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

 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表现。

(4分)

(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

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

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

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

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

(3分)

(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

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

(3分)(4)联系实际。

48.答案要点:

(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

(2)注意客观刺激的适当强度;

(3)注意刺激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4)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

(5)直观目的明确呈现时机得当、距离得当,保持整体性;

(6)变式方法的采用。

一、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二、新的教育理念包括?

1、教学要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现代教学应让学生学会学习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三、探究学习的特点是?

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四、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发展目标方面应包括:

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技能

五、简述合作学习的方式和意义?

1、能够激发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2、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 

3、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反省和提高

六、简述新课程下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七、简述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八、简述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和方法?

内容:

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 

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 

4、磨练真诚的职业道德意志 

5、确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方法:

坚持知行统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坐到慎独,学习先进人物

39.说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40.教师如何备好课?

41.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知识素养?

41,答案要点: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42.德育的任务有哪些?

42.答案要点: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健康的品德心理品质。

43.人的思维分哪些种类?

 44.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

43.答案要点:

(1)根据凭借物或形态不同可分动作(或行动)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律可分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3)根据思维过程指向性与答题目标不同分集中(求同)思维与发散(求异)思维

45.韦氏智力测验的言语分量表、操作分量表包括哪些项目成分?

46.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

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正确回答出两大点,给2分;

每大点正确回答出具体内容,各给2分。

  40.答案要点:

  教师备好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

  

(1)钻研教材。

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

  

(2)了解学生。

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作出准确的预见。

  (3)设计教法。

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把教材传授给学生,其中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教法等问题。

  在做好上述三项工作基础上,要编制出三个计划是:

(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2)课题(单元)计划。

(3)课时计划(教案)。

 

  

 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如下特点:

(1)兴趣的指向性(或倾向性)

(2)兴趣的广博性与中心性

  (3)兴趣的稳定性与持久性(4)兴趣的效能性

 韦氏智力测验量表中的言语分量表包括的项目有:

词语、常识、理解、回忆、发现相似性和数学推理等(3分)操作分量表包括的项目有:

完成图片、排列图片、实物组合、拼凑译码等(3分)。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1)选择性

(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

本题2个小题,共26分。

  47.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智力通常看做是人的综合认识方面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观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2)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问题,在近代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论者和实质教育论者曾有过长期争论。

形式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

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古代语(拉丁文、希腊文)、数学、逻辑学等,认为这些学科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最有价值。

实质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自然学科、现代语言等,认为这些知识对学生参与实际生活最有用处。

这两派理论割裂了思维内容和思维形式的辩证统一性质,因而其主张都是片面的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因为知识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工具,他们只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认识世界,接受尚未掌握的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

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

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他们智力的高低。

知识转化为智力是有条件的。

教学中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智力的目标,并有计划地去加以实现;

传授和学习的必须是系统的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活动,真正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

知识是发展智力的条件和基础,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结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统一的,教师必须同时完成两个方面的任务。

(4)联系实际。

48.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48.答案要点: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2)在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性格;

  (3)家长与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建立优良学生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提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5)注意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性格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